王灵芝
中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受经济与社会发展步入转型关键时期影响,近年来我国建筑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压力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由此开始直接影响建筑类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在笔者的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当下很多建筑类企业仍存在着大量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因素,这些显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实现,而为了尽可能削弱这类因素的影响,正是本文就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调整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虽然我国建筑类企业大多已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但部分建筑类企业却仍存在企业与员工间、员工与员工间的摩擦与冲突,员工付出的现实劳动与薪酬待遇不相称、员工与员工间福利待遇相差较大均属于这一因素的具体表现。例如,一些建筑类企业存在工作环境恶劣、要求员工无偿加班、以各种名目剥削员工工资等情况,员工的自身权益因此受侵害,企业出现劳动关系不和谐情况自然不足为奇。
绩效考核向来受到建筑类企业重视,但一些建筑类企业却存在着缺乏“配套”激励制度的情况,员工因此缺乏足够的激励同样可能引发劳动关系不和谐情况。一般情况下,企业文化、短期绩效目标、工作总量目标化均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如果企业缺乏这类激励措施,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便很容易缺乏[1]。
员工满意度指的是员工在企业获得的精神满足和物质满足,如果两项满足存在部分缺失,建筑类企业便很容易因此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而如果员工能够在物质与精神层面同时得到较高水平的满足,员工与企业间的良好关系塑造即可获得有力支持。一般来说,工资待遇、后勤保障、工作环境均会影响员工满意度。
笔者所在的建筑类企业主要负责建筑施工总承包,而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与上文分析,本文提出了如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劳动关系调整策略。
经营绩效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得到重视,这是由于该工作的最大目的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劳动关系调整的方向把握、科学化程度提升由此即可得到有力支持。例如,建筑类企业的人力资源劳动管理部门可以围绕薪酬结构、形式、支付时间、支付方式、沟通等层面开展工作,通过提出总体薪酬、变更薪酬、股票期权、延误支出等薪酬新概念,薪资报酬即可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也将同时得到较好满足,由此可见重视经营绩效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重要性。
组织承诺也可以被称作组织归属感,学界一般将其定义为“个体对一个组织的认同并能参与其中的强度”,因此本文建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劳动关系调整渗入组织承诺理念。相较于劳务合同等书面承诺,组织承诺可以视作一种“心理契约”,很多劳务合同无法涉及的职业角色外行为也多能够通过这种“心理契约”得以约束。考虑到组织承诺的重要性,建筑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制定一对一的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方案,这一管理方案的制定需要深入结合具体员工的行为特征,由此即可大幅提升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企业生存与发展将由此获得有力支持。例如,建筑类企业部分员工往往面临着不得不在工作与家庭生活间做出选择的情况,很多优秀员工因此离职,因此笔者建议相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推出“工作与家庭福利计划”,这一计划能够将员工组成家庭福利计划同盟,同时企业需要为同盟提供一定资金、资源支持,由此同盟成员可实现相互配合照顾生病老人、照看孩子,其以往不得不做出的抉择由此得以两全,企业的员工忠诚度提升、核心员工流失率降低自然得以实现[2]。
为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劳动关系调整水平,参与式管理与差异化管理也必须得到重视,具体管理策略如下所示:(1)参与式管理。参与式管理的开展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程度,这一管理的实现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综合考虑企业战略、职工利益开展工作,由此即可有效避免上文提及的影响劳动关系和谐因素出现,企业与员工之间也将真正实现“共赢”。(2)差异化管理。相较于传统的劳动关系调整方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劳动关系调整具备明显优势,而为了进一步放大这种优势,本文建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结合员工的个人特征、雇佣形式、所在职位、个人能力开展针对性与科学性均较高的劳动关系调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能够得到保障,企业员工的各类需求也才能够高质量满足,由此可见差异化管理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差异化管理还可以围绕辅助职业生涯规划、开展针对性员工培训等措施开展,这些同样有助于建筑类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实现。
结论: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调整具备较高现实意义。而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重视经营绩效、认识组织承诺重要性、开展参与式管理与差异化管理等具体策略建议,则证明了研究价值。因此,在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本文内容能够发挥一定程度的参考作用。
[1]黄明玉,金依砚.“一带一路”背景下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05):47-49.
[2]范军.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整[J].企业导报,2016(0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