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云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00)
语言磨蚀理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王坤云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00)
语言磨蚀与语言习得这两者构成了语言研究的两个相逆过程,语言磨蚀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产物,其与英语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语言磨蚀会对学习进度造成极大的阻碍;阐述了语言磨蚀的相关理论和关键阈值,对其成因及影响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
语言磨蚀; 英语学习; 影响; 对策
在学习语言时,有一个逆过程被称为语言磨蚀。这是由于学习者在学习两种及以上的语言时,由于暂停对其中一种语言的学习从而使其应用能力逐步退化。众所周知,语言磨蚀现象普遍存在于当前的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究其本质原因主要在于英语学习者自身的语言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动机不大,学习态度不明确,而学习环境又不适合[1]。语言磨蚀现象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以为然,然而它的影响程度是非常大的。它大大阻碍了现在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发展,使其应用能力不断降低。尽管语言磨蚀现象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我们要尽量减少该情况的发生,尽可能降低语言磨蚀所带来的影响。所以说,我们要分析造成语言磨蚀现象的种种因素,从根源入手,以此来提高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对“语言磨蚀”这一理论的研究大致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时,该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所以很快就从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直到现在,全球各地都出现了对语言磨蚀的研究[2]。在这三十几年来,研究学者们分别从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各种各样的角度出发,分别提出了以下四种语言磨蚀研究理论:存储范式假设、回归理论、提取失败假设、再学习假设。
早在1932年,名为肯尼迪的学者就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学习者的初步外语水平是影响语言磨蚀的关键因素。另外,学者迈尔斯也对德语学习者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发现德语水平越高的人,其语言磨蚀速度越慢,即两者是呈负相关状态的。在学者们多年的研究之下,终于发现:对于那些语言学习者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是有一条分界线存在的,在这条分界线以上的学习者和分界线以下的学习者,其语言磨蚀程度和语言磨蚀速度的差别都特别大。其实,第一位提出语言关键阈假设理论的语言学家是库明斯,再之后巴赫里克也做过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在巴赫里克做研究时,他的研究对象是七百多名学习西班牙语的学习者,主要分析了受蚀时间是否会影响到语言磨蚀。在若干年后,他终于得出了结论,即受蚀后学习者所残存的语言能力与其外语水平的磨蚀成反比状况。像以上所描述的这样一条分界线,在之后被称为了“关键阈值”。如果有学习者的外语水平并未达到这项关键阈值的话,那么他的磨蚀速度会变得非常快;而相反,如果接近该阈值或超过该阈值的话,那么他的磨蚀速度就会相对慢很多,并且大部分的语言能力都可以被保留下来,在之后能够抑制语言磨蚀的作用[3]。所以总得来说,学习者的磨蚀速度是否会降低,主要还是根据其外语水平是否达到关键阈值而决定的。
语言磨蚀与大学生的大脑机制、学习过程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这两者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潜力,而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文化背景与学习环境也共同决定了英语学习潜能的发挥。在当下,各大高校的办学理念简单而实际,他们的办学资源与办学实力都是围绕着个别几门强项学科来进行的。所以这样一来便大大忽视了英语教育[4]。像这样的高校,基本上只是单单安排了必修的英语课程,而其它和英语有关的活动却却一点都没有,例如中外英语交流,英语演讲,英语比赛等,可想而知,该校的英语学习氛围是多么低迷。我国的英语学习不比其它国家,在我国,它仅仅只是一门学科,有很多大学生出了学校就再也没有使用过英语,甚至都没有任何接触英语的机会。有很多学生即使过了英语四六级,然而其口语水平与英语应用技能也基本上接近于零。所以说,大学生与英语接触的时间和英语学习环境直接影响到了他们英语磨蚀程度和磨蚀速度。
影响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语言磨蚀的程度。学生可以依据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这两种不同的学习模式来达成学习任务[5]。外显学习模式是由人的大脑意识来控制的,即大学生是有意识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去学习的,他们有很明确的目的性和选择性。所以,外显学习基本上是人人都会有的一种学习模式,它是大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新事物的一种基础方法。然而,该模式因为是反复联系导致的压迫性学习,使得所接受到的新知识并未对大脑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因而英语学习者所获取单词量、语法、技能都无法保留太长时间,容易被遗忘。反之,内隐学习的学习方式是无意识且无规则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性和选择性。但是,内隐学习是可以在外界环境的不断刺激下来接受知识的,尤其是一些十分复杂的知识。有相关研究表明,内隐学习的学习方式可以使人们对知识的记忆深化再深化,直至对知识保持长久的记忆为止,像通过该模式而接受的新知识一般是不容易忘记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外显方式在学习英语的话,是很容易造成英语磨蚀的。然而,我国英语教育的方法和大学生自身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多半都是运用了外显学习模式。可想而知,在停止一段时间学习后,之前所积累的英语知识就会因为语言磨蚀而逐渐被遗忘,从而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
我国教育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从而使得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只知道灌输知识,而缺乏对知识的应用,即只知输入而并未输出。不只学生如此,学校和教师也是如此,只看重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根本不重视学生英语英语的能力如何。在一份英语测试卷中,尽管有英语听力,但笔试部分却是占了绝大部分的分数,而英语口语更是分文不占,像这样严重失衡的英语考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在进行系统的英语学习之后会发现,现实的需求与所学到的英语知识是不一致的。大学生接触和利用英语的机会逐渐消失,加剧了英语的磨蚀速度和磨蚀程度。
由于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教学模式的单一,长久的死记硬背,反复做试题使学生逐步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至于暂停或放弃对英语的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英语磨蚀的程度与速度便会加剧。语言磨蚀会给大学英语学习者带来非常多的损害,例如英语水平下降,接受英语能力水平退化等,而本文重点要叙述的是语言磨蚀对于语言能力评价的影响。传统的教育评价奖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外语等级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外语能力的唯一标准,而教育学上一般明确要求将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来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重视于对学生的评价,尤其十分重视于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各项英语能力的综合评价。外语学习与磨蚀互为逆过程,其关系是密不可分的[6]。我们应该从其逆过程,即磨蚀的角度来换位思考一下,就应该明白要重视英语能力的评价。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结合英语学习和磨蚀的对立统一,来建立科学合理的测试评估体系。有关于具体的评价内容,不仅应包括具体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更应该涉及到有关于科学文化素养、语言学习态度等项目的评价。
英语课程的设置与语言磨蚀现象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仅有合理的英语课程设置才能有效减少语言磨蚀现象的发生。为了进一步推动英语课程设置的发展以及防止语言磨蚀现象的发生,有关部门必须尽快着手于研究新型英语课程设置,并以此推动英语课程学习的不断进步。对于每一位英语教师而言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应当对于英语跨文化教学引起充分的重视,使得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深刻认识到与之相关的国外文化与习俗,更应当不断加快英语课程评价以及英语教育观念的换代更新,使得基本行动指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本教育活动过程与教育目标相呼应。
当语言磨蚀现象频发,仅有实现英语知识的再教育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当前形势的压力,才能有效实现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美国作为一个教育大国,其为了防止外语磨蚀现象的发生,在陆军部的军队语言项目中便明确规定,针对于某些外语的检测考试每两年便必须重考一次。与此同时,我国则主要是通过职称外语考试、单位考核等具体的考试形式来实现对于学习者英语能力考察的最终目的。然而,这一类型的检测性考试由于间隔时间通常较长,同时其所涉及的英语知识系统性与连贯性等方面也相对较弱。因此,有关部门十分有必要加强对于英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以此不断推动英语学习效益的提高以及减少语言磨蚀现象的发生。
学习动机作为推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在因素,其在具体的英语学习活动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学习动机的形成对于长期的英语学习而言乃是必要的前提保障。其主要表现为,仅有当学生树立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形成了详细的学习规划,才能有效推动其课内课外英语学习活动的发展。所以,英语学习者仅有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形成了详细的学习规划、拥有了足够强烈的学习动机才能有效提高其对于英语学习的认识,才能在不断增强自信心、培养毅力的同时防止语言磨蚀现象的发生。
英语接触量对于学习者而言其所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其在日后英语磨蚀的速度和程度中能发挥出一定的缓解作用。因此,就对于我国当代大学生而言,仅有实现学以致用才能有效避免语言磨蚀现象的频发,才能促进我国教育、文化的繁荣。一个完整的英语学习过程一般主要包括“输入-建构-输出”这三大环节,然而,“输出”这一环节却往往会被众多教育工作者以及受教育者所忽略。早在1985年,作为第二语言专业研究者的Swain便提出了“语言输出假设”这一重大理论,其主要认为如果在语言学习活动中仅有输入没有输出,势必会导致语言学习障碍的出现。然而,语言的输出作为一大关键因素,其不仅对于语言学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世界语言的发展进程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若是想要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流畅度,其所需要的不仅是可理解的输入,更需要的便是可理解的输出。有关于输出假设在英语学习中的表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能使得英语学习者对于语言缺陷引起必要的重视;其二,能为学习者提供最为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以此推动一系列学习任务的实现;其三,可以推动学习者不断控制自身的语言知识,在增强其语言学习能力的同时,不断优化英语学习者的需要输入;其四,可以有效增强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得其一系列的语言表达更为轻松自如。总而言之,有关英语教学工作者在具体的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应不断创设一个有利于语言输出的优秀环境,有关受教育者更需要主动去寻求有利的学习环境与机会,从而不断推动自身的语言素质进步与发展。
良好的情感能够创造语言学习的心理状态,唤起学习的兴趣,最终转变为学习动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诸多因素会给学习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所以说,帮助学习者减少和消除外语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将有助于他们去尽快地学好英语[7]。对于某些态度消极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更应该去为自己培养一个创造性思维,根据自身不同的特质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另外,教师也应该去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它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活跃,强化对英语知识的认知效果。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必要时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减缓他们面对英语学习时的紧张情绪。
英语教学作为大学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所占据的地位不容小觑。然而,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却普遍存在语言磨蚀这一现象,而本文便是着眼于分析语言磨蚀现象的产生原因,并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在事实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增强英语继续教育、培养良好学习动机等具体方案措施,以期能为高校英语教学活动添砖加瓦的同时,从根本上防止语言磨蚀现象的发生。
[1] 王元英.语言磨蚀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新校园(旬刊), 2016(7):73-74.
[2] 张欢.语言磨蚀理论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对策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12):68-69.
[3] 迟学骞.基于语言磨蚀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 2015(35):104-105.
[4] 王宏宇.语言磨蚀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现代交际(学术版), 2016(9):130-131.
[5] 完颜炫晖.从“语言磨蚀”理论浅谈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2017(4):81-82.
[6] 杨金凤.语言磨蚀对多语多民族地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J].亚太教育, 2015(2):108-109.
[7] 王青华.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学习者外语磨蚀的干扰性研究[J].现代交际,2015(8):200-201.
[8] 王嵘,陈岳红.论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50-53.
H319.3
A
1671-4733(2017)06-0121-03
2017-07-21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大学英语学习中学习者语言磨蚀的相关因素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CWZJ32)
王坤云(1975-),女,山东胶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电话:1360648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