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志波,张芳芳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试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以潍坊学院为例
贺志波,张芳芳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分析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系统化工作网络构建、专业化师资培养、层次化课程建设、个性化指导服务、社会化资源整合等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职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
高校;职业指导;现状;推进;措施
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而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深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将学生职业指导服务纳入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相关部门也正在密集推出扶持政策,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增强大学生职业意识,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对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校普遍高度重视,硬件投入不断增加,但完整系统的职业指导工作网络尚未建立
近几年,国家密集出台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系列政策,各高校普遍高度重视,把大学生职业指导作为整个大学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把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列入了“一把手”工程和学校发展规划,[1]纳入了考核体系,并建立和完善了激励机制。同时,加大硬件投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以潍坊学院为例,该校投资1300多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近6000平米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打造了良好的平台。
完整系统的职业指导工作网络,应包括校领导班子、中层部门(教学)管理人员、职业指导教师、辅导员、学生代表等五个层级人员组成的工作网络。目前,高校的这一工作网络大多不完善,部门之间、部门与院系之间缺乏协调,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规划。以潍坊学院为例,大一学生的职业指导课由弘德书院和明志书院组织,书院的辅导员担任主讲教师,学校招生就业、学生管理等部门未有参与;职业指导工作网络中的学生代表作用未能发挥。
2.职业指导机构初步建立,师资队伍培训逐步展开,但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水平仍然较低
目前,各高校都初步建立了职业指导机构,配备了工作人员,并重点在辅导员中培养培训职业指导师资力量。以潍坊学院为例,该校成立了由招生就业处就业与创业指导办公室、学生工作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中心、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各院系就业辅导员以及聘请企业精英兼职就业指导师组成的“就业指导教研室”,教研室设在招生就业处;该校已有36名辅导员参加了系统的职业指导培训,为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提供保障。
因对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职业指导教师的待遇落实不到位,影响到职业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多数职业指导教师为“双肩挑”,或者多为辅导员兼任,日常工作任务较重,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加之对职业指导教师接受再教育、再学习缺少规划,尚没有形成规范化、经常化的培训和培养机制,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层次相对较低。以潍坊学院为例,截至目前,该校仅有12名教师考取了职业指导师资格证,相对于25,000名在校生规模来说,职业指导师资力量明显不足,且主要是辅导员兼职,专业水平不高。
3.高校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初步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规模实施,但分层次的职业指导课程方案尚未形成,全程性的职业指导体系尚未建立
各高校普遍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举办就业创业政策等方面的讲座,并将职业指导课程内容融入到各年级专业的课程之中,开展职业能力测评,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有序地开展了职业指导工作。以潍坊学院为例,该校职业指导教师曲振国编著出版了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大学生生涯发展规划》和《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2012年起,潍坊学院每年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近两年该校有10,000余名学生参加了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意大赛及创业大赛等。
但目前仍存在职业指导课程体系设置不规范、职业指导方式比较单一的问题,由此也导致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的缺失。以潍坊学院为例,该校大一学生的职业指导课由书院的辅导员以上“大课”的方式进行,大二至大四学生的职业指导课,则由招生就业主管部门的就业与创业指导办公室以播放视频的方式进行。现有的课程设置和指导方式,不仅欠缺针对学生不同层次和特点来讲授课程内容和重点这一环节,而且欠缺体验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有效的教学指导方式的运用,[2]遵循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的全程性指导体系更是无从谈起。
4.职业指导工作初见成效,就业总体质量明显提高,但社会资源缺乏有效参与,高校与用人单位在学生职业指导方面缺乏深度合作
随着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包括初次就业率、专业对口度、就业现状满意度、就业薪酬、自主创业情况、行业岗位分布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提升。以潍坊学院为例,近几年初次就业率达稳定在85%以上,就业满意度较高;创新创业意识大幅度提升,3000余人次参加市级以上创新创业活动,获得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奖项68项,学生累计获国家专利授权81项,潍坊学院大学生创业基地入住创业项目100余项,带动学生就业300余人。
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合作开发,职业资源库项目的合作建设,职业信息网络的共同维护,在这些需要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因而,高校职业指导效果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真实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以潍坊学院为例,该校与歌尔集团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成立了歌尔科技学院,试点应用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合作招生培养,在专业对接产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但在学生职业指导方面尚未形成校企合作平台,尚无共同开发的职业指导课程,学生就业未达预期,合作的积极效果并不明显。
1.构建系统化的职业指导工作网络,贯彻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服务理念。学校应建立专门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招生就业、学生管理等参与部门以及各院系,发挥好“五级人员”组成的工作网络,整体推进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避免各自为战。同时,坚持全员化的职业指导理念,最大程度调动所有力量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收益。此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现帮助互助、责任分担的职业指导理念。
2.建设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高校要高度重视职业指导工作,要加强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校内选拔培养、引进专业师资等方式,充实职业指导工作队伍,提高职业指导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更好地促进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同时,按照有关政策,落实职业指导人员的待遇,包括身份界定、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等。
3.推进层次化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及个性化的指导服务。根据学生在校期间不同年级阶段的特点,从大一开始层层推进,分步实施,将职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始终。大一年级,将帮助学生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作为重点,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初步树立职业意识。大二年级,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主动性。大三年级,确定理想职业目标,明确职业生涯路径选择。大四年级,以调整就业心态为主线,宣讲就业政策,开展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收集方法、求职技巧、面试礼仪及求职简历的撰写,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际做出科学的职业决策。此外,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应按学生的个性和不同特点来展开,职业指导课必须打破固有模式,采用多种手段进行个性化教学。
4.整合社会化资源,开展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一方面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效果的体现,另一方面也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以职业指导工作为纽带,以为学生职业发展为责任,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密切合作,整合社会化资源参与到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中来,真正合作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1]田兆富.基于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1(35):93-94.
[2]张建波.体验式教学在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探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6).
G642.46
A
1671-4288(2017)01-009902
2016-10
贺志波
孙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