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波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关于潍坊打造“产业强市”的思考
王 波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2017年2月召开的潍坊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四个城市”的战略规划。基于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潍坊市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实现潍坊“四个城市”建设目标,“产业强市”要先行,需要从聚焦制造业发展,注重产融结合和创业创新,构建产业发展软环境,加大招才引智、招院引校力度,坚持和放大区位优势及成本优势五个方面协调推进、共同发力。
产业;产业强市;四个城市;潍坊
中共潍坊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打造“产业强市”“文化名市”“活力城市”“品质城市”发展战略。这是新一届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站在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科学规划,为今后一段时期探索具有潍坊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市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产业强市符合国家战略和国际形势。产业是实体经济的主要载体,是经济实力的源头活水,是富民强市的根本所在。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历程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实践发现,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国际上,全球经济整体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具体产业政策方面,特朗普政府想方设法让美国制造重回本土,德国提出工业4.0,韩国也提出制造业革新3.0。从国内情况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约束趋紧,系统性风险提高,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任务依然艰巨,我国审时度势提出“中国制造2025”。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市提出“产业强市”战略,既是顶住“严冬”考验、迎来发展“春天”的突破口,也符合国家战略和国际形势,是促进我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强力引擎。同时,将“产业强市”置于“四个城市”之首,充分体现了潍坊市委市政府对兴业、富民、强市的深刻认知、坚定决心和高度重视,是强基固本、行稳致远之策,也是建设“文化名市”“活力城市”“品质城市”的前提。
目前,潍坊已经形成重点突出、搭配合理的产业体系,存在产业强市的现实基础。第二产业一直是潍坊经济的“顶梁柱”,产值占我市GDP比重一直最高,高的年份达60%以上。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58家,既有以潍柴动力、盛瑞传动、福田汽车等为代表的“动力之都”龙头企业,又有以歌尔声学、共达电声等为代表的“声电之城”领军企业,初步形成以海洋化工、机械装备、纺织服装、信息通讯、新型建材、医药生物、造纸包装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在不断巩固第二产业发展根基的同时,第一、第三产业也得到协同发展。我市农业产值和国家级农业示范区数量均居全省首位,2015年以来第三产业规模发展迅猛,2016年与第二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仅相差1个百分点。
同时,潍坊相对优势显著,具备强大的产业发展潜力。一方面,潍坊区位优势显著。我市地处半岛城市群地理中心,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处,[1]拥有一类开放港口、对台直航口岸和航空口岸,是全国四大航空邮件转运中心之一和规划中的高铁枢纽城市、公路交通主枢纽等。另一方面,潍坊成本优势明显。据统计,我市房价在全省排第15位,人力成本排第10位,物价水平和涨幅均不高,可见成本稳定在较低水平。同时,相关部门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市级审批事项已由原来的915项压减至287项,还通过电视问政等方式,有力促进各级干部干事创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效降低,如仅市政府出台的80条政策措施和“711”专项行动方案,就让全市企业节省成本141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发展成就斐然,目前全市总产值稳居山东省第四位,在全国280多个城市中排名30几位,全国百强县每年都有3至4个入榜,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但全市产业发展还存在地区间不均衡、质量效益不高、智力支撑不够、发展环境待优化等问题,需进一步统筹研究解决。
从我市所辖8个市、县2016年生产总值完成情况看,寿光、诸城、高密、青州4个市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如青州比排名第5的昌邑(399.5亿元)高出54%,寿光更是比最低的临朐(261.1亿元)高出228%,县域总体发展水平、支柱性产业规模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从产业结构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依然较重,有的地区高污染、高耗能和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较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且形成比较明显的路径依赖;有的地区主要产业单一、链条较短,彼此间关联度不高,各产业比例不协调,地区内产业壁垒较高。另外,各地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待加强,以潍坊中心城区为例,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人口、资源聚集效应逐步显现,货运、客运需求大幅提高,但地铁、轻轨、城市快速路等能够连通全城的便捷通道规划、建设滞后,致使通勤的经济、时间成本明显增加,亟待加强顶层设计并统筹推进。
近年来,潍坊市设立了政府引导基金、政策性担保、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等产业发展平台,支持经济转型发展。但从供需两端分析,受市场效率、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制约,相关市场资源还不能很好地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以金融资本为例,至2016年底,我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7094亿元、4906亿元,扣除政策性准备金以外,可动用流动性敞口较大;资本市场方面,主板上市企业20家,“新三板”挂牌41家,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306家,合计占存量企业总数的10%左右,还有不少优质企业缺乏稳定可靠的融资渠道;保险市场方面,与产业发展关联度较高的财产险保费收入58亿多元,增长潜力可观。产业方面,近几年企业收入增幅均低于当年GDP增幅,仅靠成本控制的向内挖潜空间有限,产业实体存量资源的扩大再生产能力也有所减弱,难以保障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因此,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都有需求和空间来促进下好“产融结合”这盘棋。
毛主席指出:政策制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这充分强调了在经济社会建设中人的因素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党面临“四大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列前两位。在这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不少领导干部感到能力缺乏、本领恐慌、难以应付,加之容错、激励等能够保护干部积极性、鼓励干事创业的机制不够健全,一些干部担当意识不足、闯劲冲劲不够。同时,我市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支撑也不够强大。潍坊是教育大市,但目前仅有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与我市经济规模和发展要求很不匹配。每年在国内外顶尖高校接受教育的人才回潍创业、工作比例也较低,高素质人才处于净流出状态。同时,引才用才、奖励激励、培养规划、后勤保障等方面也存在薄弱环节,一些领域在与其他地区的人才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也面临部分回流人才再流失的风险。
人才竞争的本质是环境的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区域竞争不再是简单地拼资源、拼政策等硬实力,更多的是比投资营商、清廉高效、制度机制等软环境,谁能创造更好的发展软环境,谁就能聚集更多生产要素,谁就能掌握更多发展主动权。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相关部门在推进“放管服”改革、建设软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有差距。比如,有的部门对“放管服”改革统筹不够,重放、轻管、弱服,改革成果不能落地、落实、落靠;有的对某些社会事务管理主体不明确,企业和群众办事无门;有的则是“多龙治水”、多头管理导致交叉重复,浪费行政资源,甚至存在“龙越多水越少”现象,出现管理空白。
实现潍坊“产业强市”建设目标,需要我们进一步开阔战略眼光,找准产业靶向,引资引智建制,协同精准持续发力。
一是发展产业应聚焦制造业。制造业是我市的支柱性产业,其特点是产业链长、关节点多,每一个关节点都是潜在创新点,每一个创新点又对应需求点。较之流动性大的服务业,制造业具有“植根性”特征,对稳定居民就业、提升地方财力带动作用明显。长远来看,发展制造业则是厚积薄发、抢占战略制高点的重要抓手。2016年,龙永图来我市讲座时也指出:潍坊的长项是制造业而非服务业,如何将制造业的发展优势极致化是潍坊经济发展的关键。
二是应把高新技术应用作为制造业的强大支撑。我市发展制造业应摒弃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应聚焦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低能耗、高产出产业类型,积极争取和用好用足国家政策支持,加强与国内外优质企业的合作,强化既有优势产业,打造新经济增长点。
三是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前几年,有的城市跟风学习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大力发展服务业,但多数收效甚微,原因主要是当地发展水平未达到相应层次,违反经济规律的发展模式适同拔苗助长。因此,我市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立足发展制造业,以此带动“产业强市”战略实施和第一、第三产业协调发展。
一是构建产融结合模式。目前,我市应以产业要素集聚、融合、升级为基础,以产业发展和金融创新“双轮”驱动,优化发展布局,建立以产为主、以融助产、以产促融的发展模式。产业方面,要深耕装备、汽车、声光、信息等优势产业,建设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聚集区,夯实产业基础;金融方面,要建立健全金融支持链,形成对产业和企业生命周期全覆盖的金融支持体系,实现对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的金融催化。
二是大力促进创业创新。要鼓励高校、企业积极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以此为平台形成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成果,并提供必要的技术、人力、经费支持。加快各类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创新的软硬件建设,尽快推广一批可复制的经验,帮助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化产品,促进形成企业自身“造血”功能,提升我市整体创新氛围和创新能力。
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以简政放权为切入点、放管结合为着力点、优化服务为落脚点,持续提升“放”的含金量、“管”的有效性和“服”的满意度,[2]做到“放”得开、“管”得住、“服”得好;构建分工有序、疏密得当的行政管理体系,形成部门合力,确保目标一致、步调一致、标准一致;畅通各方监督渠道,完善问题查处结果通报机制,倒逼改革落实和行为规范。
二是理顺体制机制。健全工作机制,坚决破除制约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优化涉企政策环境,加强政策宣讲解读,把好政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和不法分子,坚决予以打击,净化营商环境。
一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应按照中央要求,加快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指示,建立健全容错机制,为勇于担当、敢闯敢干、锐意进取的干部打气、撑腰、鼓劲,把懂经济、知产业、善作为的年轻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二是加大招才引智、招院引校力度。要秉承“以人为本、人才为先”的理念,千方百计识才、引才、爱才、用才,加快潍坊人才特区建设和融才政策创新,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产业化能力的领军人才,打通人才便捷流动渠道,逐步构建起完善的融才体系。加快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招院引校工作的意见》相关要求,政府、社会多元投入,财政、政策双重支持,力争按时、保质完成目标。
三是建立能够留住人才的机制。要按照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原则,缺什么人才、引什么人才。但人才引进只是第一步,如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才是关键。基于此我们要完善人才配套措施,增强人才政策吸引力,通过提供子女入学、医疗、住房等后勤保障,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市场性工作,切实解决其后顾之忧,使其能全身心铺在专业上。
一是继续扩大既有优势和发展成果。实现“产业强市”,要继续做大、做强、做优经济“蛋糕”。利用好区位优势,制定管长远、利当前的顶层设计,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两级支持,夯实自身硬实力,在“一带一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国家战略实施中发挥桥头堡作用。
二是推进区域均衡发展,引导各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产业,优化财税、金融等政策配套,促使产业集群化、互补化。坚持和利用好成本优势,对房地产等容易积聚风险的市场,在有可能承接因相关城市限购等涌入的过剩流动性的情况下,及早规划、防范相关风险,保护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强产权保护,使各方面资源向实体经济聚集。
挺起产业脊梁,夯实强市之基,“产业强市”是我市实现经济进一步腾飞的助推器。在打造“产业强市”过程中,我们要找准产业靶向,充分利用资源,构建发展软环境的同时确保引智先行,并进一步坚持和放大优势,通过以上方面协调推进、共同发力,推动我市产业发展由大变强。
[1]尹莉莉.践行新发展理念 改革开放增活力 [N].潍坊日报,2017-03-07(3).
[2]赵红.潍坊市发展“蓝色经济”区位优势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7):51-52.
F127
A
1671-4288(2017)03-0001-03
2017-03-26
王 波(1985-),男,山东临朐人,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产业金融、互联网金融。
王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