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伟(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人的城镇化”进程中休闲体育的发展研究
□庹伟(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从“人的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等方法,对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与对休闲体育的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城镇化的进程为休闲体育的开展提供了2个必要的条件,而“人的城镇化”稳定推进过程、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休闲体育的积极参与。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速度快、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场馆的闲置与运用率较低,现阶段的这些问题导致了滞后的公共休闲体育服务与日益增长的人们群众的锻炼需求之间的矛盾。研究结论与建议: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下,休闲体育必将成为以后人们生活的主流、生活化的趋势。休闲体育参与的至高境界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协调一致。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不断的完善滞后的公共休闲体育设施服务以及合理的管理场馆问题,让人们能够均等的享受公共休闲体育资源,实现“人的城镇化”。
休闲体育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说过:有两件事情深刻地影响着21世纪的进程,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城镇化。所谓的城镇化就是常年居住在农村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人民逐渐转变为城镇人口的一个过程。李克强总理关于城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发表了意见:新型城镇化,主要是指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即“人的城镇化”,将转移到城镇的人口逐渐的市民化,使得新融入的转移人口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保障,使得转移的人口能够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实现社会的繁荣稳定。转移人口的增多,逐渐融入城市生活,对于交通、娱乐、文化、体育等的消费需求增加。参与体育活动作为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每个市民都应该均等的享受社区体育的公共服务。城镇化的建设,更多的人都生活城市中,休闲化将会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体育在人们休闲生活中也将成为重要的角色。本研究基于“人的城镇化”背景下,研究休闲体育的发展对于城镇化的有序推进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镇化的今中程改变了原有的居住环境、工作(劳动)方式、生活方式。休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状态。也使得许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休闲体育。卢锋将休闲体育定义为:“在相对自由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下,人们自愿选择并从事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的统称,它是体育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体育的一种存在形态,是社会休闲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休闲体育的必要的2个因素,即:“生产方式的转变人们拥有更多的物质基础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
1.1、生产方式的转变为人们从事休闲体育提供更多的物质基础
城镇化建设,让大量转移人口的生活环境从农村变为城市(镇)。许多人们都不再从事一些原始的农业生产,生产方式与科技时代、信息时代的相联系,这使得人们的生产方式得到很大的提高。国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背景下,人们已经从满足温饱的需求过渡到小康社会。社会将经历2次转型,第一次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城镇化的迁移过程,第2次社会转型从工业社会向科技信息型社会转型,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物质得到巨大的改善。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视角下研究,基础的物质需求满足后,人们将会逐渐往更高层次追求其他的需求。这也为人们从事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
1.2、生活方式的转变为人们从事休闲体育提供更多的闲暇时间
城镇化的过程,人们由原始的生产方式变成融入更多科技信息的生产方式,参与休闲活动的的时间与空间,对于休闲体育的认识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休闲体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生活方式的一种标志。城镇化的建设使得人们逐渐的由原始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人们就拥有了更多闲暇的时间从事自己想做的事。在美国近代社会,工业文明开始阶段,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但是也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许多的人们在闲暇时间就酗酒、赌博,一些儿童也参加打架斗殴的事件,这些负面的影响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人们就开始思考在闲暇时间的应该从事什么活动,休闲体育就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美国是休闲体育开展得较早的一个国家。在我国由于人们的体质健康状况逐渐的下降,也引起人们开始参与休闲体育来提高体质健康状况。对于休闲体育的观念得到很大的转变。休闲体育变成了一种自然、健康、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观念的改变就会使得人们在闲暇的时间里通过自我的内在动机来参与休闲体育活动。
2.1、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休闲体育
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在建国至今,不到100年的历史,我国在经济上的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生态问题也凸现出来。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不是开城建设,也不少造城建设,而是“人的城镇化”的建设,这无疑是我国的一项新的国策,也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而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创新、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而休闲体育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共同的发展理念。就如十八届五中全会倡导:“将休闲体育融入到城镇化的建设中”。休闲体育的开展,可以将城市的整体规划布局与大众健身人群的需求联系起来,从而打造休闲体育生态圈,例如:“以西湖的生态环境为核心的静态休闲体育模式和以钱塘江的生态环境为纽带的动态休闲体育模式”。休闲体育的开展更多的是走进自然、回归自然,这与生态文明的建设的最终目标相吻合。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许多人们选着“绿色出行”。城市的居民都希望生活无空气污染,无交通堵塞的城市生活环境。“绿色出行”作为休闲体育的一种出行方式,是休闲体育期望走进自然、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方式。许多参与休闲体育运动者都会选择步行或者骑行的方式进行休闲体育活动,这既能缓解交通压力保护环境同时也与城镇化建设的绿色发展的理念相统一。
2.2、改善市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和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城镇转移人口,他们没有了原始的耕地,不再从事农业活动,在融入城市生活中,人们的身体活动时间也急剧的下降。“富贵病、城市文明病”逐渐的蔓延到广大的市民身上。生育政策的影响,常见的一种状况就是一对夫妇需要赡养4个老人和一个小孩,家庭负担沉重,而对于养老问题逐渐从家庭的责任转向家庭与社会共同的责任。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截止2014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比率10.1%,而在未来几年还存在着增长的趋势。老龄化问题是我国未来中长期发展过程中必须得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体质健康一代不如一代,对于未来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医药治疗无疑是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人们也开始渐渐的意识到休闲体育能够改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改善机能状况,从而减少了疾病的发生率,减少药物治疗的负担。因此,将休闲体育生活化,是一种健康的、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使人们身心得到愉悦的同时,体质健康也得到有效的改善。
3.1、迅猛的城镇化的进程
自1992年邓小平南方之后,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建设也进入了迅猛期。随着打工潮时代的开启,人口的流动较大;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让以前大量在农村生活的孩子逐渐的走进城市,定居在城市。国家体育统计局数据统计所示:“自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居住人口呈现出直线的增加”。从1950建国初期的11.17%到1992年南方谈话27.46%这一段缓慢增长期。再到后来2001年37.66%,直到2015年56.10%。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居住人口已超过了一半。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我国计划在2030年城市居住人口占总人口的75%以上,城镇人口将成为我国总人口的主力军。
3.2、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与落后的休闲体育的空间和设施之间的矛盾
与整体的公共服务设施一样,公共体育休闲的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在不断增长的休闲体育设施的需求与滞后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之间就产生了矛盾,就会出现许多的广场舞的扰民事件。广场舞是人们自愿组织参与的一种娱乐休闲的体育活动,由于其具有极强的娱乐性、组织开展的便利性,特别受中老年妇女喜爱,这种休闲体育活动瞬间的红遍大江南北,在公园、广场、生活的小区到处可见。将广场舞作为一种娱乐休闲体育活动的同时,由于其开展的方式伴随着噪音的产生,并且所处的空间是人口较多的地方,这就影响了一些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抵制,这样的现象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在在建设的时候,只注重商品房、商业区的开展、并没有关注到休闲体育空间在整个城市空间的布局缺乏合理性。然而当整个布局确定之后就很难以改变这种状况。对于一些公园、休闲体育场地、场馆也应该进行开放,或者相对的减少收费的标准。许多大型的场馆,国家花了巨资去修建而成的,只是每年在里面举行几场比赛,其他时间根本不对外开放。这样会导致场馆的闲置,资源的浪费。从广场舞的扰民到体育场馆的闲置都表明,城镇化的建设中,对于休闲体育空间和场馆的设施、管理不够完善。只有更合理的城市规划,空间布局,场馆的合理运用,才能达到均等的享受公共的休闲体育设施服务,最终才能实现“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首要任务是“人的城镇化”,其核心思想就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推进人们平等的参与休闲体育是实现“人的城镇化”进程中重要的手段。城镇化的向前发展也给休闲体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快速的城镇化的进程中应该兼顾到休闲体育空间的和设施的构造上。社会的向前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必然会使整个社会休闲化的趋势,休闲体育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必将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生活中重要的部分。这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实现增强我国人民身体素质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意义。
[1]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马德浩,季浏.城镇化进程加速背景下提升我国城镇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能力的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12.
[3]李克强在全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R].2014,9.
[4]卢锋.小康社会体育的休闲化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3.
[5]卢峰.闲体育概念的辨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5.
[6]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0.
[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G812
A
1006-8902-(2017)-07-ZQ
庹伟,男,贵州遵义人,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休闲体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