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玟斌樊晓婕(大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辽宁大连116024)
对比视角下吴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研究
□武玟斌樊晓婕(大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辽宁大连116024)
当前中国的太极拳要想走向世界,需要走与现代科学思想相结合的,科学化、标准化、专业化之路。尤其是在太极拳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诸多流派的太极拳,除要关注陈、杨式太极拳外,还应多关注吴式太极拳的训练与发展。本研究通过与陈、杨式太极拳作对比,分析出吴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得出吴式太极拳具有中正、安舒、轻灵、圆活等特征,基于此,习练者在练习吴式太极拳的时候要心静体松、轻灵沉着、均匀连贯、处处成圆、上下相随、持之以恒。
武术太极拳吴式太极拳
当下太极拳广泛传播中吴式太极拳因其自身的特点自成一派,吴式太极拳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发展动力源源不断,这不仅与吴式太极拳外在运动形式上与其他太极拳大致一样,具有松、柔、静等特征,在动作上追求安舒、中正、柔和、缓慢、舒展等。从外形和步行来看,吴式太极拳的川子步和在身形中的“立柱式”和“牮柱式”的特征,是吴式太极拳与其他派别太极拳不同之处。当前,武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内和对外的推广中均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冲击,还有来自武术太极拳自身的原因。比如在训练的方式和内容上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体系。首先是在传授方式,太极拳主要以口传身授为主,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动作技术标准,即使在同一动作的教学中也存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这样对吴式太极拳的训练是极为不利的。基于此,武术太极拳应该将动作标准化、科学化、专业化,这是武术人急需要做的事。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时期,最早见到相关描述的是《易经》中“太极生两仪”的一些说法,太极拳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自产生一直发展到现在,总有很多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当然也确实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这些宝贵的关于太极拳的精辟阐述是留给后人最为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太极拳的不断完善得益于很多学说理论的支持,其中庄家的“道法自然”以及孔家学派的“知行合一”提供了主要贡献。太极拳所传播的地区非常广,在一些民间武术家的探索和推广下,太极拳理论的研究逐渐为大众所熟知,同时其精华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在对其总结提炼以及加工后,使太极拳中的精华对现实的人际关系及日常事务的处理和安定国家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指导与借鉴。
部分研究人员在对太极拳关于修身养性方面的研究中,对太极拳如何练习,太极拳拳法的构成以及功法的组成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文献中的观点是要明白太极的理和太极的法,理是指太极拳本身涵盖的道理,法是指太极拳本身的功法。对如何练习太极拳的功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只有达到了这种练习的方式,才能把太极拳的养生之道发挥到极致,达到神奇的功效。认为只有把太极拳的练习功法、养生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将人的体魄和意志得到更好的锻炼,相应的精神品质也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我们只要把形神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身心合一的高度,这也是太极的精髓所在。太极拳不是单独的学说自成一派,它融合了各学说中的精髓,太极拳研究学家姜周村认为是否学到太极拳的精髓要从用武、学拳和育德三个方面进行考究,太极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有所成的技术,所以在习练过程中首先要熟悉各种套路的先后顺序,其次多下功夫进行磨炼,最重要的是要争取做到德意和心性修养合一的地步,做到身心合一、内外兼修,最终达到更高的层次。
太极拳是一门更注重内在心性和修养的锻炼身体的方式,我国著名太极拳研究学家马虹在其著作中就太极拳“形练”和“内修”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做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所强调的内在和外在都是太极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是这种相互带动的内外关系才造就了太极拳独特的风格。
现在社会上人们练习最多的是杨、孙、武、吴式太极拳。在关于太极拳的起源的争论中,专家和学者们持有非常多的观点。有的专家和学者认为太极拳被张三丰所创,有的专家、学者认为被陈王廷所创,发源于河南温县。有资料显示吴式太极拳是从杨式太极拳的拳架发展而来,杨式太极拳中因为它本身存在的特点又分成了大架和小架,而恰恰吴式太极拳就是在杨式太极拳的小架基础之上改编而来。众所周知,吴式太极拳是由满族人全佑创编的,在历史的演化过程之中,不断传承、发展为一个流派。可以看出,吴式太极拳的源起,是属于整个太极拳的体系中,是在杨式太极拳基础上进行发展的。
陈式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其发源的根源是源于技击。所以,陈式太极拳的特征体现出了缠绕,螺旋,发力,功架低等特征。比较适合青年人习练。而吴式太极拳特征可以分为安舒自然、招式紧密、动作细密柔和、功架小,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理论。
在吴式太极拳的每个动作中要求一定要端正,不能偏斜,而且重心必须要稳住,在开合的动作中一定要讲究对称。尤其是上盘、腰跨的中盘、腿的下盘必须要配合默契,对于中正的理解,在《十三势歌诀》中说“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清楚的说明了什么是中正,以及习练要领。中正在太极拳的习练中,总体是一致的。但有的时候,略有不同,因为每个派系太极拳都有各自的要求和习练特点。
安舒的要领就是让身体处于一个自然、放松的状态,切忌身体僵硬。要求“心平气和、体柔心静。在练习吴式太极拳的时候,一定要排除杂念,动作要柔和、舒展,呼吸要深、细、绵、长。在吴式太极拳练习中应该要求似松非松。似展非展的状态,这是练习吴式太极拳一个重要的法则。在古籍中也有所体现,在《太极拳论》中的得机得势便是明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导致身体发生病变,表现在身体散乱、腰腿酸疼。安舒还有一个习练法则就是在练习吴式太极拳的时候要气沉丹田,在做到气沉丹田的同时要保持入静。所以,在习练太极拳中首先要保持内心的安静。
在练习吴式太极拳的时候必须遵守轻灵的原则。在古籍《太极拳论》中说:一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说明了轻灵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轻灵是相对于笨重的身体而言,这也是太极拳与其他体育项目的不同之处。从武术的古籍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太极拳轻灵的论述,表现了太极拳轻灵的最高境界。它主要的意义在于赋予了太极拳轻灵的训练目标,在太极拳训练中展现出高度的灵敏度。就像是一台灵敏度很高的台秤,在台秤的不同两侧,如果稍微重量不同,台秤就会立马发生倾斜,精密度越高的台秤,灵敏度越强。
陈式太极拳的教学要求是围绕着技术特征来进行教学,大致的方向都遵循太极拳的特征来进行教学要求。陈式太极拳的教学要求是:发力要实、处处螺旋,体现着技击的攻防内涵,但吴式太极拳从细微处,还是有所不同。
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先心平气和、排除一切杂念,做到心中无物,心中无念的状态。同时在教学场地的选择上,要尽量选在周围很安静的地方,这样可以减少干扰。教学的一招一式,即运行路线、轨迹、开合、转换,以及眼与手的配合等动作细节,在逐渐的体悟中,让学生的动作姿势不断的趋于正确和完善,所以在练习中一定先对入静进行训练和引导。
在练习吴式太极拳之前,首先运用桩功的练习方式让学生静心和养气。其次是从太极拳的基本手型、步法入手。在太极拳的要求中,步行要如猫行,体现轻灵、虚实、开合、分明。除了练习吴式太极拳的手型和步行之外,吴式太极拳在进退之时,两脚尖一样要向前并平行,身形一定是倾斜的,在行进的过程中重心是不发生变化的。吴式太极拳的基本步法的练习,会增加练习者的腿部力量,还会有利于习练者掌握吴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从而为学习全套的吴式太极拳奠定基础。另外,在吴式太极拳的教学或训练中,要注重抓典型动作和主要环节,分解和重点教学,熟练后在练习整段或整套动作。
在教学中,一定要有一个过渡时期,不要急于学习吴式太极拳,应该先学习基本功后在学习吴式太极拳。在此基础上,加紧主要动作的讲解和理念的灌输,并把单个动作拿出来练习,最终让学生掌握吴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并在训练中有意识的去注意和其他太极拳的区别。因此说,让学生不要急于求成,先练习基本功,让学生记忆深刻。平日不练基本功的学生,学的时候看起来很快,但是动作不能够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错误动作久了就会出现定型,纠正也困难,又要开始从头做起,所以学的慢实则是快,学的快,实际是慢。
在吴式太极拳中,练习者在习练过程中,重心始终要保持在同一水平上,当然,个别动作除外,习练不能忽高忽低。而连贯是指吴式太极拳动作之间的连贯、意识和动作的动力都不能够断。太极拳动作的衔接非常完美,一个动作结束就成为下一个动作的开始部分,自然过渡,只要开始做,动作就会连绵不绝,整个套路浑然天成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如奔流不息的长江大河,连绵不断、滔滔不绝。
从吴式太极拳的动作上讲,人体的上和下、左和右、前和后运动总是在作弧线和成圆的运动轨迹。从另一个角度讲,直来直去的武术太极拳动作则显得呆滞,动作屈伸迟钝而且没有弹力,无圆无柔动作不自如,弹性不自然。从内劲讲,太极拳是腰脊旋转推动四肢而动,自然形成气血开始运行,神志便开始舒畅,内外虽有区别,但不独立,而是紧密联系的整体。
在练习太极拳中,太极拳运动的自身要求是:“一动无有不动,一静而静”。身体和意识要上引下随,在练习吴式太极拳中左走右跟,身神一体,形成练习固定模式后,在练习太极拳中就不会产生顾此失彼,顾手顾不到脚的情况,久而久之就会达到动作正确表达“自动化”的水平了。
纵观吴式太极拳得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得出吴式太极拳具有中正、安舒、轻灵、圆活等特征,并在吴式太极拳的训练中要坚持静体松、上下相随、轻灵沉着、均匀连贯、处处成圆、持之以恒。教练员要深入研究吴式太极拳的技术特点与创编的思想,根据此进行教学方面的训练。有关部门在吴太极拳的传播过程中,除技术教学外,还应注重太极拳文化的教授,让学生形成全面的武术人才,坚持太极拳的总体特征,把吴式太极拳纳入到太极拳体系中去。运动员在训练中,应坚持与其他太极拳作对比,找出不同,练出吴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1]王巾轩.师徒制下的武术文化传承——基于吴式太极拳师徒传承的个案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4).
[2]王勇,汤景之.吴式太极拳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 (9).
[3]关振军.吴式太极拳推手的历史及现状[J].中华武术·研究, 2014,3(10).
[4]张银萍.陈式太极拳与和式太极拳对比分析[J].中华武术·研究,2016,5(8).
G852.1
:A
:1006-8902-(2017)-06-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