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 群
(五邑大学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广东 江门 529020)
民国时期台山侨墟的崛起与衰落
凤 群
(五邑大学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广东 江门 529020)
民国时期四邑墟镇的兴起与近代侨村的不断涌现、地方经济的活跃以及商业的发达有密切关系,尤其以台山的侨墟具有代表性。台山新墟镇的建筑,在建筑风格上有别于传统旧墟镇,骑楼建筑应运而生。大型墟镇的兴起,促进了侨乡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但目前以骑楼文化为代表的民国台山侨墟正在衰落,这与华侨投资减少及时代政治经济发展不无关系。
台山;侨墟;汀江墟;骑楼;衰落;保护
民国时期四邑(今为五邑)侨墟作为侨乡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它的兴起与近代侨村的不断涌现有关,同时也与地方经济的活跃以及商业的发达有密切的联系。
上个世纪初的1902年,江门被辟为通商口岸,1904年,江门海关成立。1913年,新宁铁路修建完成从台山直达江门北街的线路。新宁铁路带动了整个四邑地区的经济发展。1925年,江门市被批准为省辖市,成为四邑侨乡的经济文化中心,有“小广州”之称。同时,由于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了大批华侨回乡办实业。商业的活跃,使原来格局不大的传统墟镇功能明显落后。“近代中国在国门被强行打开之后,经历了被动的经济快速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经济模式开始向商业化、工业化转型。民国时期这一转型过程逐渐由中心城市向地方中小城镇深化。四邑地区借着侨汇挹注的支持,商贸经济自清末就一直十分繁荣。在民国商贸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水陆交通建设加快、交通网络通达的刺激下,少量处于优势地理位置的墟市地位进一步强化,经贸活动进一步发展,成为向一定范围的腹地提供服务的地方中心市镇,并借着四邑墟市改造活动的推广,向近代地方中心城镇转化;大量传统墟市维持原有贸易地位,经改造后转化为中小城镇,交通盲点的墟市则趋向衰落。这些中心城镇和小城镇是民国四邑地区的城镇建设主体。”[1]因此,大型墟镇在四邑乡镇的崛起,蔚然成风,并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逐渐形成高潮。“在20世纪20年代,江门市的商店,近半数由华侨投资兴建,长堤路、莲平路、兴宁路一带的骑楼式商店即是如此。1925年江门改为省辖市后,自此城市建设有较快发展,沿河拆建河堤,修筑码头;市内拆建常安路、莲平路、仓后路、太平路等;商店有改建成三或四层楼房。这些商店大都是以‘骑楼’的形式出现的,三、四层的楼房首层一般作为商店,二层以上则多为住宅”[2]。
民国时期四邑侨墟的崛起,以台山县最为突出。它也是民国侨墟建立最多的一个县,这可能与台山华侨投资者众多有关。台山可谓是侨乡中的侨乡,海外华侨的人数也是四邑之最,因此在民国期间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
笔者查阅到一份台山1931年《汀江墟股份簿》以及相关的原始文件,可作为民国期间台山侨墟快速发展的一个佐证。其中《公牍》部分就提到:“后世文明日进,乃择地辟市,沿街建肆,货有常备,客可时至。或二三十里设市一,或一二十里置一集。其繁盛之区,或十里而有一二墟市,其与供求之间更为便利矣。”《公牍》中还提及为什么要建汀江墟的理由:“我汀江流域,纵横约二十余里,各姓聚族而居者逾两万人。在此流域中,并非绝无墟市,惟是规模陈旧,设施简陋,殊不足以饜各姓人之欲望,而供各姓人之廻旋。其组织狭隘,支配于一族势力之下,充塞宗法社会空气,更不容各姓人以自由廻旋之余地。各姓人处此环境当中,倘乃俯仰随人,不思所以,力自振拔,别辟新的途径,其结果必至随人。站立于萎靡不振之路线上,可断言也。股东等有见及此,以为各姓人有急起共组新市场之必要。”这里特别强调传统墟市的弊病,“规模陈旧,设施简陋,殊不足以餍各姓人之欲望,而供各姓人之廻旋”,而且“支配于一族势力之下,充塞宗法社会空气”,显然与时代脱节。故“有急起共组新市场之必要”。
至于新墟镇的环境,该《公牍》还绘了图纸,并特意作了说明:“考察汀江沿岸得沙围一地,居于海口区之中心点,前濒汀江,后枕端山,村密人稠,地大物博。海面宽阔,可容舟楫;海底深远,可航火轮。水路则上通墪寨,下经三叉海,以达港澳。陆路则南沿吉那公路,经广海,以至高雷。北沿台海公路,经台城,以出江门北街,客商往来,交通称便。至治安平静,尤为特色,此实为天然良好之市场。爰是联合各姓集股本银五万元,分作一百—股,即以沙围为墟场,筹建新定墟名为汀江墟。”建立汀江墟的目的也很明确:“将来成立之后,各姓人士自知该墟系公共之物业,可以自由廻旋,必能竞出聪明财资团结精神,共谋发展。对于商品,必能搜罗珍异。对于工品,必能制造新奇,以促物质的文明。其他对于金融,必能创立银号,收吸藏金,流通市面,以增加经济的能力,扩大建设的事,而致地方于繁盛,跻民生于乐利……”显然,四邑侨村对大型墟镇的期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时不我待的态势。
汀江墟即今天台山的“梅家大院”,实际上是一个环形市场,由几十栋联排骑楼与洋楼组成,十分壮观。与重新觅址兴建的汀江墟相比,台山更早出现的墟镇则是在传统墟镇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扩大的,如比汀江墟早11年的台山西门墟就是如此。
笔者查到1922年西门墟改建的相关招股文件,其中序言写道:“出邑城西门行半里许,有墟镇在西严寺前,曰西门旧墟。其内湫隘嚣尘,有小巷低户坏壁。居是间者多杂工小贩。南则草木畏奥,粪土堆积。蛇豕为宅薮。邑人士视为弃地,焉攷其地立为市场。阅数百载,廿年以前,逢二七日期,四方商贾之所走集,一繁盛之区也,乃辗转廿年而落荒若是,岂地运之盛衰使然欤?抑人谋之不臧也?闲游其间为之唏嘘者久之。然相其地,南面山而西带河,东接县城北而连宁市。若辇粪壤,燔椔翳,平地疏渠,筑堤修路,辟小巷为大道,易低户为高楼,改造一新式市场,以吾邑现在交通中利便,焉知四方商旅之走集,其不盛于廿年以前者耶?……观夫吾邑人士其涉重洋历欧美名都商埠,而挟远大眼光欲改造我国之市场者,所在多有吾知其必有乐于投资以成予改造之志也!”这则序言,显示出四邑乡间有识之士欲改造破旧墟镇的良好愿望,并希望得到海外华侨的支持。
西门墟当时的状况是“其内湫隘嚣尘,有小巷低户坏壁。居是间者多杂工小贩。南则草木畏奥,粪土堆积。蛇豕为宅薮”,这种脏乱差的现象,也应是当时四邑乡村间无数传统墟镇的真实写照。因此,创建近代墟镇,在民国时期的侨乡是势在必行。但此期间的墟镇创建,是要得到当地政府支持备案并上报省里批准才能建立的,并非仅仅是“有识之士”的个人行为。以汀江墟为例,台山县政府批文是:
状悉所拟筹建汀江墟场地点,尚无不合,仰即推举干员成立勷办处,并拟具简章,绘制该墟草图,呈候核明转呈广东建设厅核示,再行饬遵此批。
台山县县长李海云签署的县政府的布告是:
台山县政府布告 建字第1002号
为布告事。现据筹建汀江墟公所董事会董事梅健行等呈称,窃董等筹建立汀江墟,前经钧府派委技师测勘绘图,并经核准在案,现正开工填筑地基,各项工程亦将次第举办。诚恐有土豪从中阻挠,匪徒乘机骚扰,对于工务前途殊多窒碍用,特备文呈请察核恳请准予出示保护,以利进行实为公便等情,据此应予照准,除令复外合行布告,仰该处附近乡村人等一体遵照,毋得藉端阻挠骚扰致于拘究,切切,此布。
中华民国二十年四月廿五日
这样的工程在当时并不是很顺利进行的,既要有技术支持,“经钧府派委技师”,又“恐有土豪从中阻挠,匪徒乘机骚扰”。但因为与地方发展有关,还是得到相关政府重视与大力支持。“四邑各县的政府组织则仿拟这些大城市,设立了专门机构对城镇建设进行系统的技术筹划。台山县公署内设工务局,有技术人员近20人;新会县政府内设建设局,有技术人员10余人;开平县也在县公署内设工务局。……由于薪资优厚且能发挥专业所长,这些建设管理机构吸引了不少专业人才,保障了当时的城镇建设规划颇能斟酌实情,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1]
新的大型墟镇的建筑,在建筑风格上也有别于传统旧墟镇,传统墟镇的建筑都十分简陋,完全不适应新形势以及商业发展的要求,因此骑楼建筑应运而生。所谓骑楼,实际是中国檐廊式临街建筑的延续,“这种建筑既有西方敞廊式商业建筑特点,又结合广东三间两廊民居传统格式组合而成,因而普遍被认为是中西建筑文化结合的产物。其优点在于作为一个开放空间,既能直接面对顾客,做活生意,又适应岭南炎热多雨气候,故产生以后迅速获得推广,在侨乡尤甚。20世纪20-30年代,骑楼在四邑地区接踵而起,成为新建城镇最主要建筑景观。”[3]1912年制定的《广东省警察厅现行取缔建筑章程及实施细则》,就明确规定了有脚骑楼的建设条款。要求堤岸和马路边的店铺住户在自家宅地内,必须留出宽八丈的空间来建有脚骑楼。后来又出台了《临时取缔建筑章程》,章程中规定了骑楼街区的空间尺度,例如凡在一百尺宽的马路建造房屋者,准建二十尺高骑楼。在八十尺宽马路建造房屋者,准建十五尺高骑楼。以骑楼街为主的中心墟镇改造与创建,在民国初年就在四邑地区的乡镇如火如荼地进行。“民国四邑城镇建设的主要方法:根据各墟市的具体情况,规划整治主要街道,修建马路,并沿街兴建骑楼。从目前掌握的图纸资料来看,各市镇改造莫不如此。骑楼街市作为改造好的首选形态——因其良好的适应性和整饬市容的功能,以及可作为城市文明的标志,出现在各地的墟市改良中。骑楼街的规模和普及程度作为各城镇繁荣程度的指标,与其商业地位正相关,可作为当时城镇近代化水平的标志”[1]。
大型墟镇的兴起,虽然主要在台山,但无疑促进了四邑侨乡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各种设施如电灯、电话、自来水以及学校、医院、公园及游艺场所,在这些新建墟镇一应俱全。墟镇的兴起也推动了四邑城镇交通业与房地产业的发展,民国年间,四邑城乡之间,除了有新宁铁路,还有长途公共汽车。交通便利、社会环境的改善,也促使海外诸多华侨回乡投资或选择落叶归根安居乐业之所,特别在台山,许多墟镇都为侨墟,是华侨直接投资并参与设计建成的,如台山大型墟镇公益埠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例。目前台山发现的侨墟中,用埠来命名的只有极少的几处,公益埠便是其中之一。公益埠原来又叫宁海埠,是一个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建起来的商埠。这座建在潭江河滩上的商业大埠,是按照当时美国纽约的城市建筑布局设计而成,既被称为“纽约街”,又曾被誉为“小广州”。公益埠应该既是台山大型墟镇创建的一个典型,又是一个现代社区的缩影。公益埠的建筑图纸是由美国归侨设计的,参照了当时纽约的城市规划。“公益立埠于1906年,得益于新宁铁路公司在此建分局大楼、机器厂、电灯厂、停车场、码头等,吸引了大批华侨和富商落户。从1906年建成中华酒店起,至1908年,3年时间就从河滩变大埠,有130多栋楼房,大都是侨房,全盛期人口达3万余人,成为台山第二大镇。建埠的主持人是旅美邑侨伍于政。设计师是纽约邑侨叶晃和伍洪金,建楼者多为雷姓、伍姓华侨。当时有严格完整的规划,全埠形状如繁体字‘無’字。……街道两旁有‘骑楼’。另外还规划建设有公园、学校、医馆等城市功能的配套建筑,就连下水道都是预先建好。这是一座标准的现代城镇”[4]。
这些由当地政府倡导、海外华侨参与投资建设的现代大型侨墟不仅在台山出现,也相继在开平、新会等县城陆续出现,改变了四邑城乡的格局。
在今天的五邑侨乡,以骑楼文化为代表的侨墟正在衰落,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前文所述,民国时期四邑侨墟最多的地区是台山,据最新统计,台山共有大小侨墟96处。许多侨墟的名称大多称为“市”,如冈宁市、西宁市、大同市、成务市等。这些侨墟“主要散落于台山的水路以及新宁铁路沿线,光沿着铁路就有40多个。这些侨墟是上世纪初台山华侨回乡建造,每处侨墟都是碉楼、洋楼、墟市并存,融合中西建筑风格,是上世纪初对外贸易和地方集市的基地。据史料记载,当时侨墟有茶楼、饭店、旅馆、杂货店、布匹店、金铺、钱庄、烟馆、赌场等一应俱全,可以想象当时商业多么繁盛,墟市多么喧嚣。更难能可贵的是,至今仍有十多个墟还发挥着集市贸易功能,保持着趁墟的习俗。”[5]在前不久台山召开的中国首届“广侨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这样评述侨墟在历史上的作用:台山侨墟是中国传统农村墟日集市,又是与海外通商的集市;侨墟以骑楼(部分有碉楼、洋楼)建筑为主体;侨墟及其楼宇,都建在河岸边上,设有码头或桥头;侨墟楼的历史、功能、建筑,都是中西合璧的,是中西文化融合的载体和生动体现。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侨墟的兴起与当年的新宁铁路分不开。在统计表中,有22处侨墟临近新宁铁路的车站。“省委党校研究员许桂灵认为,铁路的运营和客货流通促成了沿线圩镇的应运而生。‘台山作为侨乡,随着大量侨资的汇入,形成了强大的购买力。大量外来商品通过新宁铁路,包括侨墟楼的建筑材料通过铁路输到台山。’她以位于新宁铁路南段的斗山墟为例,铁路修建前只是一条小村落。铁路通车后,不到10年间,便新建了50多家商铺。上世纪20年代,新建商店达260多家,成为台山南部的商业和交通中心之一”[6]。
侨墟曾经带动四邑经济的发展,其历史功绩不可遗忘。但与会专家也同样看到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许多侨墟已经被时代淘汰,逐步走向凋零。如今这些侨墟除了极少数游人光顾外,绝大多数失去了昔日的商业功能,有的成为普通民宅,而有的墟镇则颓圮凄凉。如台山的圆山墟,只有几户人家,野草蔓延,破败不堪,有许多骑楼已经损毁,有的只剩下残破的外墙,里面空空荡荡。台山冈宁墟也因为是电影《让子弹飞》和《一代宗师》的拍摄才被世人所认识,现在成为台山一处影视拍摄基地,除了吸引游人前来观赏外,商业仍无起色。还有一些墟镇虽然也有商业活动,但经营状况也只是小打小闹,成不了什么大的气候。“骑楼建筑文化的停滞衰退也源于社会变迁。生活方式的变迁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由于大家庭的解体,竹筒屋内聚居了若干无血缘关系的小家庭,致使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被打乱,竹筒屋年久失修,内部变得杂乱无章。由于商住合一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骑楼建筑居住空间的户主与商铺的业主不再相同,导致两种建筑功能的冲突。加上技术经济的进步使骑楼社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等显得比较落后,致使骑楼社区开始停滞和衰退”[7]。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促使侨墟衰落,还有相当复杂的原因。如侨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大背景下,基本上没有发展。在那个连卖农贸产品都被视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年代,商品经济的退场是必然的。加上四邑华侨大多数在美国等地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美国多年的断交,使原先支撑侨乡经济命脉的侨汇全方位退场,直接造成了四邑侨墟的整体衰落。
这种现象虽然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有所改观,但市场经济带来的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相比乡镇侨墟的冷清,中心城区的侨墟却是另一派景象。如台山台城侨墟就非常繁华。台城侨墟历史上由近1000栋碉楼、骑楼连贯而成,有23条骑楼街段,街道宽阔挺直、四通八达。从1924年开始,这里形成了一个大商圈,现在仍是台山市最大的商业贸易集市。此外,还有四邑其他地区的中心城区,如江门市的墟顶老街、长堤风貌街、常安路及连平路,这些历史上的侨墟,至今仍然是商业的旺点城区,这主要反映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城乡“从总体上看,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在增加,但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进一步在扩大。……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农业居民消费水平之比,由1980 年的241%上升到 2002年的363%,二十多年来差距一直在扩大”[8]。四邑农业居民的消费水平的下降,加上随着中心城区的日益繁华,以及教育医疗的便利,大批青壮年农民涌向都市,有的甚至就在都市扎根,四邑许多侨村只剩下老人与孩子,人气与购买力的减弱,直接造成了四邑乡镇侨墟的萎缩。以台山水步镇冈宁墟为例,从目前保存下来的侨墟建筑的规模可以看出其当年的繁华,如今,在该墟气势非凡的骑楼街上,却见不到一家商铺。如果不是被姜文、王家卫发现,在此拍了几部著名的民国题材电影,现在恐怕也是藏于一隅无人知晓。
同样衰落的还有江门墟顶的侨墟街区,这片被称为江门发源地的侨墟,特别是余庆里一带,有许多民国侨墟建筑,现在也残破不堪,亟待保护,否则这片历史街区将会彻底湮灭,作为侨墟之最的台山侨墟更是亟须保护。民国侨墟虽然衰落,留下的建筑却仍然很有气势。这些精美的侨墟建筑,在建筑材料上,多采用进口钢筋、水泥、彩色玻璃,而且几乎全部是混凝土结构,西方建筑的柱式、拱券、女儿墙、阳台成为骑楼立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图丰富多彩,且体现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域风格和建筑特色,如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等。侨墟也处处体现岭南建筑元素,如传统骑楼与西方建筑元素的结合。这些侨墟建筑,有的已有百年历史,与四邑碉楼、居庐一起,共同形成四邑侨村的建筑遗产。但无论碉楼、居庐,还是侨墟,目前受保护的只是极少一部分,绝大多数建筑,尤其是台山侨墟,有的处于颓圮破败的状况,其现状堪忧。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这些民国建筑有可能会逐渐消失。前文提及不久前台山召开的中国首届“广侨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19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广侨文化,为台山保护和开发侨墟楼,发掘和宣扬“广侨文化”出谋划策。专家们就侨墟建筑的产权问题、开发资金以及要不要申遗等具体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这对四邑侨墟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自然,“要寻求传统骑楼建筑文化根本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法,首先需要掌握骑楼社区的社会组成、社会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社会变迁、社区人口状况、经济状况、社区效能等方面的发展规律,并根据现象透视传统骑楼建筑文化衰落的本质原因。只有顺应这些发展规律,掌握其本质精神,才能寻求出骑楼建筑文化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7]。
台山准备学习开平以申遗的方式来保护侨墟建筑,但有关专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如黄伟宗表示,“申遗是个过程,需要时间,不能急功近利。台山侨墟如果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要按照市级、省级、国家级、世界级的过程逐步实现。而且,将来如果要申遗,要将侨墟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并在一起申请。开平碉楼主要是物质文化遗产,而侨墟楼除了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墟日、习俗等独特非物质文化,这也是与开平碉楼最大的不同之处。”[5]……与会专家在这个问题上都表现得非常理性,认为不必急着申遗,保护台山侨墟,进行文化、旅游开发才是现阶段当务之急。
民国时期台山侨墟的崛起与衰落,与华侨及时代政治经济发展不无关系,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多元的,也为对五邑侨乡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实例。
[1]姜省.民国时期粤中四邑的城镇建设[J].南方建筑,2010(06):69-73.
[2]胡乐伟.近代广东侨乡房地产业余城镇发展研究(1862-1949)[D].广州:暨南大学,2011:61.
[3]许桂灵,司徒尚纪.广东五邑侨乡规划与建筑体现中西文化融合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5):107-111.
[4]梅伟强,关泽峰.广东台山华侨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16-317.
[5]梁世玲.台山召开“广侨文化”学术研讨会[N].信息时报,2012-11-23(I8).
[6] 陈素敏.侨墟楼也能焕发“第二春”[N].江门日报,2012-11-22[2012-11-24].http://cw.ts-cd.cn/Disp.Aspx?ClassID=2&ID=1056.
[7]周彝馨.以社会学理论分析传统骑楼建筑文化衰落原因[J].山西建筑,2007,33(35):57-58.
[责任编辑 李夕菲]
2016-09-21
凤 群(1955-),男,安徽泾县人,教授,主要从事五邑侨乡民国建筑及民国电影人研究。
K928;K878.3
A
1009-1513(2017)01-0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