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坤 姜灿中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学术动态
生物语言学在中国
——首届国际生物语言学研讨会纪实
杨 坤 姜灿中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2016年12月9日至11日,以“生物语言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主题的“首届国际生物语言学研讨会”在西南大学隆重召开。与会代表围绕生物语言学理论与方法、语言的生物基础、基于生物学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和生物语言学其他相关研究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展示出国内外生物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生物语言学奠基人之一Lyle Jenkins在题为“生物语言学: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主题报告中,系统阐述生物语言学的3个核心问题:语言知识的本质、儿童语言的发展和人类语言的演化。他认为,语言知识由一套复杂的计算系统构成,儿童语言发展与基因遗传密切相关,人类语言演化受基因遗传、经验和非语言官能特有原则的影响。杜世洪“生物语言学核心问题的过程哲学思考”的发言认为生物语言学实现范式转变的前提是解决4大逻辑难题:动物交际系统研究与人类语言研究的关系,脑科学、神经科学研究与语言实现的关系,有关大脑的研究与语言学理论构建的关系和语言研究的具体经验事实与抽象理论体系的关系。
语言知识的本质问题涉及语言的形式和功能,这是任何语言学理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刘辰诞“存活最简理论在生物语言学发展中的意义与启示”的发言主要探讨语言知识的构成问题。刘利民“心理词典的词条下是否包含语义信息”和刘承宇“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英语多义词动态语义表征的生物语言学探讨”的发言主要探讨语言知识的内部关系问题。前者关注心理词典中词条语音、句法和语义信息的关系。后者关注词汇语义关系,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整体语言观能够为一词多义产生、演化机制以及多义词语义动态表征的内在机制提供很好的解释。
个体语言发展或语言个体发生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儿童语音和句法等方面的习得正面探讨语言的发展过程,如胡建华“互动、指向与合并——语言获得的双向生长模式”的报告,通过对儿童句法结构生长的研究提出语言获得的双向生长模式,语言是人类大脑渐变而不是突变的结果。二是通过对语言习得障碍研究反观个体语言发生,如崔刚“失语症的自适应系统”的报告,通过对失语症患者语言的研究,发现人体具有为适应环境而进行自我调节的机能,这种自适应能力是人类语言演化的关键因素。
人类语言的演化归因于语言、认知、社会/自然环境、遗传和生理等主要因素。文旭“语言是一个复杂的认知适应系统”的发言主要关注社会和认知因素,认为语言是一个复杂的认知适应系统,其演化是人类对其所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认知需求与挑战的适应过程,即语言既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也是社会、文化演变的产物。朱晓农的论文“当小个子嫁给热天气——声调的诞生”主要关注语言、自然环境和生理因素,指出声调的产生有3个语言学前提和两个气候、生理学前提。
尽管生物语言学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尚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借用刘润清教授在贺信中的寄言:“希望本次会议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并将继续深入开展下去,祝该学科在我国尽快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