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莉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 400715)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阅读教学方法与策略
宋莉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 400715)
将哲学视域下的主体间性理论引入阅读教学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为引导和促成阅读主体与文本作者主体之间发生“对话”。它需要教师转变一系列观念,包括更新自身“引导者”的定位观念、转变学生“厚此薄彼”的学科观念、摈弃追求“盲目热闹”的教学观念、挖掘“教材之外”的内容观念;同时通过开展富有吸引力的课前引导、创造良好的课程语言学习环境、介绍有效的文本阅读经验的方式,开展具有艺术性的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主体间性;阅读教学;转变观念;策略
(一)阅读素养是掌握在知识与技能的关键
阅读素养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重要的语言基础。阅读教学属于“输入性”教学,与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密切相关,即在具备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之后,才能发展与之对应的“输出性”能力。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自主建构与形成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品质等,成为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任务。其中,知识与技能是其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促成学生语文素养的生长。可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素养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关键,同时可以辅助于学生情感的体验。然而,在现实的阅读教学中,却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样态。
(二)基础知识与个性化阅读之间的“顾此失彼”
经历几次课程改革后,促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发生转变,突出以“生”为本、以“动”为径的理念,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认知特点,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仍会使得小部分教师陷入疲于应付的窘境,对于新的导向不知从何处着手,从而过度依赖现有的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表现为基础知识与个性化阅读之间的“顾此失彼”。
1.基础知识是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
胡塞尔的现象学所大力倡导的“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人是主体,而人构成的文本,即人的语言在历史传统中形成的文化也是主体。将该理论引入阅读教学中,不仅将读者作为“活的”主体,文本作者同样被视为“潜在”于教材文本之中的主体。那么,阅读就是读者与作者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帮助学生读者与教材文本作者产生顺畅沟通与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主体间性理论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变化和调整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主体间性理论摈弃了以往将读者与文本视作“主-客”关系,而是将文本解读看作是主体间的共在,是解读主体与创作主体间的对话和交流[1]。基于此,学生具备初步的基础知识是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是与作者产生情感对话的必要条件。根据主体间性理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所涵盖的主体包括学生、作者和教师,因此,需要注重它们两两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学生之间所发生的多重对话。
正如曹明海所言“教学是主体间性的一种寻求心灵交流的活动,是读者与文本双向运动的一种解读反应过程”[2]。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既要引导学生读懂文本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思想,建构起必要的字、词、句、法等基础知识,进一步发展和形成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又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与感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进行终身学习与发展,提供深厚的积淀,个性化阅读也依赖于个体深入理解文本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能力。
文本作为一种特殊的主体,是阅读教学的物质载体,相应地,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中的基本任务。在以往长期的阅读教学文化中,现实中的阅读教学理解对文本的“唯一”理解疏忽了教师与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意义建构,也没有真正把握作者的“原意”[3]1。因此在保证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对深入理解文本的界限与度进行把握。
2.个性化阅读是经过独立思考的理解
课程改革背景下,阅读教学对理解的关注也没有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本体论理解观:“张扬”的个性体验使得教师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脱离了教育价值与作品精神价值的方向[3]。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为了追求热捧的讨论交流和个性化阅读的方式,全盘否定了以往行之有效的接受式教学,于是在课堂之上出现了沸沸扬扬的热闹场面,看似生动非凡,但是若冷静下来思考,会发现有些问题并没有什么讨论价值,有些也并不是一个层面的讨论。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按照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文本结构和表达方式、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的层次进行,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文本的个性化理解、追求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而现实教学中,多媒体的泛滥使用,挤掉了学生读书和思考的时间;为了“个性化”而进行的个性化阅读,造成了理解的随意性和偏差。如此,表面上的热闹掩盖了缺少认真读书、独立思考的学习氛围。对此,教师应基于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及时转变和更新观念。
将哲学视域下的主体间性理论引入阅读教学的课堂实践活动中,笔者认为在主体间性下的阅读教学中,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基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转变包括对于教师自身、对于学生、对于教学、对于教材的观念。
(一)更新自身“引导者”的定位观念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虽然我们提倡弱化教师对于课堂的控制力,尽可能将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但是,教师在课堂中的领导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需要更新和转变对于自身职业角色的观念,对自己有清晰和明确的定位。依据课程改革对于教师角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倡导,教师虽然不再是课堂的“操控者”,但也绝不是课堂中的“失语者”,为学生赋权并不意味着教师权力的消解,而是在真实的阅读教学情境中,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学生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使二者之间的对话富有价值和意义。还可以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和互动,发生多重对话,相互启发。
(二)转变学生“厚此薄彼”的学科观念
语文学科作为学生的母语教学,经常和容易受到学生的忽视。许多学生认为学习语文不重要,在平时的交往活动中,已经达成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并且在当前国际化的大形势之下,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更是普遍高于语文。正是如此,教师需要努力转变学生对于学科的认知观念,不能放纵学生一味地产生“唯分数论”的功利主义思想,也不能让学生对于各个学科之间出现“厚此薄彼”的不端态度,而是应以厚重的历史文化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发展从阅读中感受美、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提升阅读素养。
(三)摈弃追求“盲目热闹”的教学观念
根据主体间性理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树立多重主体的观念,即学生是主体、教材中的文本作者是主体、课堂中的教师同样也是主体,促成多重主体之间的对话发生,设计出以“对话”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摈弃表面热闹的讨论活动,以真实的互动为价值标准,追求以教材文本为基础的“灵魂”和“情感”沟通,辅以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为铺垫,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和情感寄托。
(四)挖掘“教材之外”的内容观念
在课改理念的推动下,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当中的课文,以及教材中提供的相关文本和背景资料,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整合和处理,以教学目标为基准,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挖掘“教材之外”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之中”的语言及文化知识,以及蕴含的深刻意义。
作为语文学科,能够被选入教材的文章相比于丰富的文字资料而言,确实是少之又少,而值得学生学习的阅读材料是相当广泛的。教师应当在深入学习教材内容之余,努力挖掘“教材之外”的相关内容,使其辅助于“教材之中”的学习。
阅读素养已逐渐成为阅读研究的关键词,它包括阅读能力,但又比阅读能力更加开放、立体和多元。之所以强调阅读素养,是因为随着真实阅读情境的变化,仅仅关注阅读能力已经不能满足中小学阅读教学的需要。但重视阅读基本能力的培养,仍然是阅读素养关注的重点[4]。
从微观层面上来讲,教育就是关注课堂中的教学,这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阅读教学作为其中的小分支,更是如此。从阅读教学在语文课时量所占的比重,可以确认它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和重点,也是困扰语文教学的难点[5]。因此有必要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反思和聚焦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开展富有吸引力的课前引导
1.以课前自主预习为个体阅读准备
预习是学科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作为课程学习的逻辑起点,但是学生常常重视课后作业而忽略课前预习。通过预习,他们可以熟悉教材中的文本内容,对于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梗概式的了解,并与过去所学习的旧知识进行串联,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自主预习,可节省部分课堂时间。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寻找到多元的、有趣的辅助性材料,吸引学生搭配阅读,理解文本的写作背景或作者资料等。预习不应停留在教师强制的、表面性的、程序化的工作上,而是应该真正做到吸引学生进行自主预习。
2.朗读节奏作为阅读前的情感引导
对于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阅读前的引导方式也是不同的,其中一种被教师广泛采用并且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朗读,通过对于字音、字形的分辨,以及对于朗读节奏的把握,有助于了解文本作者寄托的丰富感情,如有适当配合因素出现,将与学生产生巨大的情感共鸣。值得思考的是,如何把握朗读的节奏,一味地只是朗读、诵读,会适得其反,应依据文本类型以及难易程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进行情感引导和初步的情感输入。
3.融入引人入胜的文化故事
在阅读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与阅读材料相应的文化材料,融入引人入胜的文化故事,加深学生对于作者背景、文章背景知识的理解。这些故事可以是关于作者的生平和经历,也可以是作者生活中的趣事,还可以是关于文本内容的成语故事等,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作为选择依据。
融入文化故事的阅读引导,能够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真正成为一件自主、自愿、自发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备受教师、家长督促的学习任务。
(二)创造良好的课程语言学习环境
阅读教学离不开课堂学习的环境,对于语文这样的基础语言学科,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课程语言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进行具身认知和体验、关注主体间的交互和对话。
1.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模式
如何更好地将语文进行科学与人文的合理整合,是值得积极思索和探讨、研究的问题。针对于不同学段和文本类型,可以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其中,研究性阅读源于研究性学习,具有亲历性的特性,符合学生的认知特性。它是课内自主探究的重要方式,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语言学习环境的创造者和亲历享受者。
2.帮助学生进行具身认知和体验
通过创设的语言学习环境,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具身认知和体验,增加学生自身对于语言的感受力。在不同的学段,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应采用不同的针对性策略。在低学段,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经过不断的阅读、学习和积累,促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高学段,重在提升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和感受语言美、文字美、情景美的能力。
3.注重主体间的交互和对话
依据主体间性理论,阅读教学倡导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有机会对阅读文本展开互动,使其与作者进行有效的交流,也要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阅读中,要为读者提供多种介质的文本环境,能在多元的文本形式和文体类型中选择;有机会对阅读文本展开互动;重视交流观点和分享理解[6]。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托于教师创设的语言学习环境,基于文本进行互动和交流,所追求的真实阅读。
(三)介绍有效的文本阅读经验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不应一味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和权力,而主动放弃了自身对于阅读教学进程的整体掌握,带领学生进行真实的阅读,并介绍有效的文本阅读经验是引导者的教学任务和责任所在。
1.结合写作能力发展的阅读教学
叶圣陶在批判阅读过分重视内容时,认为阅读重视教育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竟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阅读与写作的训练),那就有可议之处了[7]。阅读素养作为学生核心素养中重要的语言基础,与写作能力密切相关,在发展学生阅读能力时,应充分考虑到“读-写”结合的方式,促使达成“1+1>2”的效果。开展依靠写作能力增长的任务,带动学生阅读;通过阅读理解力的提升,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二者相互增益。
2.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
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教学最主要的路径[8]。而学习新的阅读方法的途径是多样的,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等,鼓励学生参与,建立学生之间的情感链接,促进阅读教学中的生生互动,形成课堂中的互动学习环境。除了生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教师也应向学生补充介绍名人名家的阅读方法,或者从自身的学习经验出发,给予学生一些适切于当时学段和学习内容的阅读方法。当学生学习到阅读方法后,还需适当练习,可以通过一些与写作结合方式进行练习。
3.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阅读质量是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学习效果上的重要体现。研究表明,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的地方,往往是文章最要紧的地方,即某一特定文本的特质所在之处[9]。由此可见,通过教师介绍有效的文本阅读经验,带领学生开展真实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促使学生懂得欣赏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与作者展开充分的理解和对话,以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另外,阅读质量还与文本的写作水平有关,因此充分挖掘“教材之外”的、与之相匹配的高水平文章也很重要,可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将其纳入阅读材料中,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1]李燕.论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文本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2016(9):66.
[2]曹明海.文学解读学导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26.
[3]李本友.文本与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2.
[4]魏小娜.反思与聚焦:探寻我国阅读教学的主体[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4.
[5]孙亚杰,徐云知.近十年阅读教学的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3(6):31.
[6]Comprehensive K-12 Literacy Model[EB/OB].(2011-11-11)[2012-1-16].http://www.salkeiz.k12.or.us/ default/files/salkeiz/lit_mmodel_definitions.pdf.
[7]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56.
[8]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2(7):87.
[9]王荣生.“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系列讲座[J].语文学习,2009(9.10.12).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Reading Under the Theory of Intersubjectivity
SONG Li
(Faculty of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Beibei,Chongqing 400715)
The theory ofintersubjectivity ischaracterized by the experience of the subject and between subjectsand dialogue when introduced into the reading practice.It requires that teachers should change a series of concepts,including to update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themselves,to change the students’biased opinion on different disciplines,to give up the noisy but useless teaching activities,and link the contents in and out textbooks.By attractive lead-in activities,the teacherscan establish a good environment for language learning artistically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reading literacy.
intersubjectivity;teaching of reading;to change the concept;strategy
G642.0
A
1674-831X(2017)02-0087-04
[责任编辑:葛春蕃]
2016-11-25
宋莉(1992-),女,河北邢台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