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敏奇才 图/马廷义
洮州万人扯绳闹元宵
文/敏奇才 图/马廷义
临潭县城全景图
在瑟瑟寒风的吹拂中,我们顶着无际的蓝天,碾着耀眼的积雪,迎着明晃晃的太阳,驱车来到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接之处的临潭,这个古称洮州的地方。
临潭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从仰韶文化时期(约公元前5000年)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西晋置洮阳县,为建县之始。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改名为临潭县。临潭地处唐蕃古道的要冲,是陇右地区汉藏聚合、农牧过渡、东进西出、南联北往的门户。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临潭既经历了烽火迭起、兵戎相见、金戈铁马、建置多变的纷繁岁月;又创造了民族融合、商贾云集、商贸繁荣、茶马互市的独特历史;更创造了农耕文化、特色地域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保留了绝版的江淮遗风和纯朴的民俗风情。洮州万人扯绳闹元宵就大有看头,也大有来历。
元宵节前夕,我们沿着唐蕃古道,走进洮州,为着一睹壮观的万人扯绳闹元宵而来,也为着触摸这座古城的历史脉搏,倾听洮州江淮人家的故事而来。
临潭各族群众正月观大戏
在临潭那不为人知的山山湾湾里坐落着几百个庄子,生活着勤劳的汉族、回族和藏族儿女,这里的汉族和回族大部分是江淮后裔,所以,临潭至今仍保留着明朝初期带至这里的一些江淮习俗。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西北考察日记中所书洮州女人“其履尖上翘,所谓‘凤头鞋’也,头上云髻峨峨,盖皆沿明代迁来时装束。经行人丛中,如入博物院,亦此生一快事。”而今,当年洮州繁华的江淮景象已掩藏在历史的岁月里,只有那丝丝缕缕的江淮遗风散落在洮州忙忙碌碌的各个村庄的角落里。
在炊烟缭绕、深邃幽静的巷子那头,偶尔传出几声颇具江淮风韵的吴语。一个稚嫩的声音在喊道:“阿婆,您在哪儿?家下(一个家族的人)们都到齐了,姨娘要您最拿手的吃食呢!”阿婆在不远处应声答道:“先把家下们让在堂屋里,像往常一样陪侍着照应看承妥当,我给娃娃们寻几个盘缠就来。”听着这样的话语,你仿佛来到了清波荡漾的江南水乡。
一群颇具江淮风韵的姑娘们擦肩而过,夹杂着江淮吴语的嘻笑在耳际飘荡,让人恍惚间以为正信步于江淮的某个小镇,驻足不前,流连忘返。看着姑娘们远去,才醒悟过来,确信是走在临潭村庄的某个角落。
在村庄的任何一处,拦住一位儒雅的长髯老者,与他谈其祖上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我的祖上是江淮人氏,是南京贮丝巷的。”从他的话音里能听出淡淡的一丝愁绪。然后,老者默不作声,仰头望向天空,再深深地叹息上那么一两声。这是600多年来辈辈思忆故地接续记忆的一种方式而已。“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突然间,白居易那首著名的《忆江南》浮现在我脑海中,用于此时此景再合适不过了。
江淮吴语在这里一说就是600多年,从临潭人身上我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江淮遗风在洮州大地上的延续和再现。
节庆期间,临潭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不再是淡淡的,轻轻的,柔柔的,而是浓浓的,热烈的。
看,临潭县城主街道两旁挂满了喜庆的大红灯笼,路边的灯柱上一面面红旗迎风招展,整个县城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傍晚,临潭要举行传统的扯绳活动庆祝元宵节,每晚三局,三晚九局。一切车辆在这三天里改道而行,欢腾的人们聚集在大街上,或参赛,或围观,一起迎接那撼天动地的一刻。
临潭县城的元宵节“万人拔河”(扯绳)赛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春正月,洮州十八族番叛,命沐英移兵讨之。”而英部将士之中多为江淮人。又有唐昇封演《封氏闻见录》云:“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此教战。”扯绳正是源于军中“教战”活动。当年,沐英将军驻旧城期间,在当地以“牵钩”(即拔河)为军中游戏,用以增强将士体力。后来明朝实行屯田戌边,许多人落户洮州。据《洮州厅志》记载:“从征者,诸将所部兵,即重其地。因此,留戌。”而扯绳之俗也遂由军中转为民间,在临潭县城一直留传下来。后来,当地百姓还把扯绳作为“以占年岁丰歉”(《洮州厅志》)的象征。在扯绳时连绳的桦木楔子造型像一棵饱满的青稞,象征了此地以青稞为主的五谷丰收,既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扯绳,也反映了各族群众渴望丰衣足食、国泰民安、民族团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临潭人闹元宵声势浩大,参加扯绳大赛的人数众多。
看!一群群虎腾腾茂生生的各族雄壮后生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一簇簇花枝招展婀娜多姿的各族姑娘从四乡八路结伴而来。
他们踏着积尘,顶着昏日,任凭寒风吹彻,欢腾的嘻笑声在洁雪上迅疾地滑过,飞翔在空寂的山野里,像远山里不甘寂寞的风笛,吹奏着欢愉的乐章。
她们踩着冰雪,迎着疾风,轻溜溜地像一群飞翔的哨鸽,狂舞在空旷里,飞扬的流苏,飘扬的丝带,点燃红红绿绿的生命,弹奏起一曲曲情调撩人的轻音乐。
临潭县城汉族群众耍社火
这个时候,县城里各家各户住进了不同民族的亲戚和朋友。临潭是一个团结之城,友爱之城,更是和谐之城,有一句古话叫“三石一顶锅”,就是说临潭是汉、回、藏三个民族共同支撑的团结友爱的“大锅”。临潭人从小耳濡目染,就是在“三石一顶锅”的氛围中成长的。每个人都是支撑一顶锅的一颗石子。元宵节万人扯绳活动就是“三石一顶锅”的绝版再现和各民族团结友爱的象征。
傍晚,华灯初上,临潭城南北走向的主街道人如海声如潮,花灯耀人。洮州万人扯绳用的可不是一般的绳子,而是直径达16.5厘米的钢缆绳!看,两条早已准备好的钢缆绳横铺在街心,绳头犹如游龙似地头碰头静卧十字街中央,正在等待那千钧一发的时刻。
据《洮州厅志》载:“其俗在西门外,以大麻绳挽作两股,长数百十丈,另将小绳连挂于大绳之中,分上下两股,两钩齐挽。少壮咸牵绳首,极为扯之,老弱旁观,鼓噪声可撼岳,为上古牵钩之遗俗。” 那时扯的绳,是各户捐来的麻绳,尚且“鼓噪声可撼岳”,可见当时扯绳场面之壮观。
改革开放以后,洮州扯绳用的就是总长1808米、重约8吨的钢缆绳。比赛前,双方各自将绳捆扎成头连、二连、三连、连尾(俗称双飞燕)。2001年7月,“万人扯绳”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2007年,扯绳大赛参与人数达15万,是扯绳史上绳最重、直径最大、长度最长、人数最多的一次比赛,盛况空前,堪称世界之最。2008年,临潭县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拔河协会授予“全国拔河之乡”荣誉称号。
扯绳比赛开始前,双方需各推举20来位少壮(青壮年)担任连手,负责与对方联结“龙头”(即绳头),并判定每局的胜负。待到月华东升之时,赛开始。一捶下去,木楔紧扣,龙头相连。参赛者按居住地域呼拥而上,迅速分成上下两片,分别挽起绳的两端,双方连手将刚硬的桦木楔子串在龙头中央,以鸣炮为号,开始角逐。霎时,爆竹声、哨子声、呐喊声、音乐声、观众的喝彩声融为一体,山岳为之震动!大河为之沸腾!人心为之震撼!这时候,整条大街上没有一个闲人,加油助威的声音不绝于耳、震耳欲聋,就是那耄耋长者,也会拄着棍子使劲地呐喊,为参赛者加油助威。而每一个参赛者都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扯得汗流浃背、畅快淋漓。
①洮州万人扯绳前,青壮年舞"龙头"
此时此刻,雄健的后生们齐吼着舞耍着的龙头翻涌着起伏着相吻相拥。一根绳,一条心,向各自的方向奋力拼搏,成千上万个服饰各异但目标一致的后生们就发狠了、忘情了、疯狂了,忘记了往日的辛劳、疲惫、忧愁、烦恼,充分体现着大西北人的粗犷、豪放与执着。那绳如巨龙游动,忽左忽右、或动或静、相争相持,犹如在青藏高原的洮州跳起了一场壮阔、豪放、令世人震颤的巨型舞蹈。
②洮州万人扯绳热身中
③洮州万人扯绳正在进行中
一声齐吼,惊天动地,吼出了临潭各族儿女的团结、奋发,也吼出了一方水土的韵致。让我在瞬间惊异于他们居然能释放出那么撼天动地的能量。这,是一场600多年惊心动魄的搏击和凝聚!
好一个洮州万人扯绳!让挥洒的汗水化解了洮州人遥远记忆的苦恋,把思恋江淮故地的念想化成了一种团结的力量。
好一个洮州万人扯绳!把洮州人的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想、向往和追求,浓缩交织在那一声声的呐喊中,而后升华成一种象征,一种万民齐仰的象征。(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