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松炎
摘要:我国能源资源国情是“缺油、少气、富煤”,能源结构特征对煤炭的主体地位起决定作用。长久以来,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消费体系中煤炭所占比例超过了70%,因此在煤炭产业发展中,煤炭市场供需矛盾将对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发展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特别是在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内,实现煤炭资源供需平衡对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愈加依赖,但又无法脱离煤炭产业宏观调控的制约。为此,笔者将研究对象定为中国煤炭资源供需,在分析其供给需求现状的前提下,提出加强对煤炭资源的规划管理,提高煤炭工业技术水平,建设大型煤炭生产基地,节约能源及开发新能源,积极拓展煤炭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等平衡措施。
关键词:煤炭市场;市场供需平衡;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1-0041-02
一、我国煤炭市场供需现状分析
在我国一次能源资源总量中,煤炭资源总量为5.9万亿吨,其比例高达94%,而其余6%仅为石油、天然气资源所占比例,同时因其具有较大增产难度,导致其对外具有较高依存度。即便是21世纪后我国在勘探石油资源方面加大的投资力度,且进行新油田的开采,但与我国煤炭储量相比,两者之间差距依然很大。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世界共有8915-31亿吨煤炭探明储量,其中4031.99亿吨为无烟煤、烟煤储量,在全球煤炭储量中,其比例为45.2%;4883.32亿吨为次烟煤、褐煤储量,在全球煤炭总储量内其所占比例为54.3%。我国2014年煤炭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其中622亿吨为无烟煤和烟煤储量;523亿吨为次烟煤、褐煤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据国家能源局资料显示,我国2015年底煤炭整体规模为57亿吨,其中39亿吨属于正常生产、改造煤矿,3.1亿吨为停产煤矿,15亿吨为新建改扩建煤矿,其中未经审核属于违规项目共有8亿吨。如将47亿吨作为煤炭行业的有效产能,2015年按照37亿吨进行原煤产量计算,则78.8%为我国煤炭产能的利用率。在产能过剩因素的制约下,煤炭价格将持续下降,企业盈利大幅度缩水,企业亏损现象极为严重。可通过图1分析煤炭行业盈利能力具体情况。
在能源消费总量内,我国2015年煤炭消费量达到64%,而清洁能源,如水电、风电等,消费量所占比例为17.9%。在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在我国能源消费比例中,要求必须将煤炭所占比例降低到一半以下。“十三五”规划建设中,《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由中国煤控项目组提出,要求在27.2亿吨进行我国煤矿2020年消费总量标煤目标的有效控制,也就是说,实物量必须控制在38亿吨以下,在47.4亿吨以内控制标煤整体能耗。为实现以上目标,相比2014年,在能源消费总量中2020年煤炭比重有效下降,为57.4%,减少率为8.2%,由此可见,“十三五”期间煤炭消费被砍毋庸置疑。
假设我国国民经济于2016年至2020年之间在百分之七左右控制其同比增速,每年煤炭单位GDP能耗将降低6%,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到2020年煤炭所占比例将降至56.5%,此时可以预测,我国2020年每年煤炭需求增加速度则为一1.59%。具体如图2所示。
二、影响我国煤炭市场供需的主要因素
一是供需关系。由现阶段煤炭市场形势分析,宽松的供需关系、供大于求的市场具有长期持续性,主要原因在于产能过剩。部分矿井在2013年停产后,还存有36.8亿吨产量,3-3亿吨进口煤,4亿吨以上的社会库存。于此同时,在该供需关系作用下,部分煤炭企业宁愿价格降低也不将产量降低。如2013年内蒙自治区,原煤生产10.3億吨,3945.5亿元为其产值,639.4亿元为其利润,与2012年相比,其利润大幅度下降,减少比例高达23.8%,348.8亿元为其税金总额,与上年相比,降低幅度为10.6%,从上述数据得出,24%为该企业的亏损比重。由此可见,为达到我国煤炭行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处理好供需关系。
二是盈亏关系。市场对企业是否盈利、亏损起决定作用,在与市场发展需求相符的情况下,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三个优化,如成本、效率、效益最佳化,由规模方面分析效益,由高效集约化方面实现成本降低、效率提升。煤炭企业只有将落后的产能关闭、淘汰,将转型升级的科学措施用于现有矿井,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三是进口煤限与放的关系。在我国煤炭市场与价格中对其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还包括进口煤量的多少,如我国2013年就有3.3亿吨进口煤量。只有对进口煤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才能为煤炭供需关系的正确处理提供有利条件。
三、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平衡对策
煤炭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对煤炭资源的规划管理
作为最主要的战略资源,煤炭资源需对其管理方法进行有效改进,实现从粗放开发型管理逐步转变为科学合理开发、保护节约型管理。按照国家方针政策要求,对各类矿区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同时,进行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制度的建立,将保护性开发政策用于特殊或稀缺煤种。
针对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等加以强化,通过加大煤矿基础建设管理力度,可对煤炭生产开发建设规模进行合理规划,避免产能过剩现象出现。根据国家及企业发展现状,可选取滚动调整的方式用于煤炭资源规划管理,在此环节,应对煤炭准入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建立矿业权有偿获取制度,对煤炭矿业权价款评估方式进一步规范,保证矿业权价款市场发现机制的完善,达到矿业权资产化管理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为煤炭资源的开发、保护及节约提供帮助。
(二)提高煤炭工业技术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煤炭市场供需平衡分析中,要求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完善煤炭科技创新体系。要求对先进适用性强的技术优先发展,要求加大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为煤炭工业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为今后煤炭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先进高效技术的合理利用,及高产高效矿井的建立,能够促进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其系统自动化、设备现代化及管理信息化。
(三)建设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遵循煤炭开发、规划要求,依托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选择资源、发展潜能好的矿区,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形成完善的煤炭产业链。加速整顿、改造中小型煤矿,实现煤炭资源整合,达到集约化开发经营的目的。通过国家财政策略,改造及扩建矿井,对企业生产力全面提升。通过兼并、资产重组措施由大型煤炭企业进行大型企业集团的构建,积极开展其他项目建设,如煤电、煤焦化等。
投资量大为建设煤炭生产基地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国有煤矿投资方面国家资金投入量不断增多,要求对煤炭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加以确认,增强煤炭企业集团投资决策能力。对现行投融资模式进一步完善,且做好相应改革措施。将市场机制的功效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实现多元化投资主体,在煤炭行业资金体系内积极引人社会资本,对资金途径来源予以扩宽。
(四)节约能源及开发新能源
为对当前煤炭供求紧张关系有效缓解,处理好长期的煤炭产需矛盾,应实现用煤的合理化、节约化、有效化。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托,对节煤设施、工艺、技术进行大力推广。在实现管理科学化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流通及消费等各个阶段煤炭的严重浪费现象。针对如何实现用煤节约等问题,需制定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经济政策、技术规范,通过必要的行政、经济与法律措施,形成良好的用煤环境。在生产及消费能源结构体系进一步优化的前提下,应对新能源发展予以鼓励。要求在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时,还需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耗内的比重,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加大开发研究力度,创建多元化能源结构,最大限度提升优质能源比重。
(五)积极拓展煤炭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
扩展煤炭行业经营模式,积极开发煤炭价值,使其产业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为实现煤炭行业产业价值,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煤炭企业必须对产业服务设施进行积极完善,同时还要对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加以重视;二是将煤炭行业的经济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建立良好的经济交流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场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煤炭经济及其他行业的迅速发展。
[责任编辑:谭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