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

2017-03-09 19:12洪碧霄
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先人洞窟黄沙

洪碧霄

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那里有我无法穷尽的梦想。

——题记

我与生俱来地喜欢旅行。

到过热情似火的海南,去过辽阔无边的草原,看过高耸入云的雪山。但,我始终没能知道:为什么自己那么喜欢旅行,究竟真的是天性呢,还是某种不一样的原因呢?

直到暑假,我去了敦煌,这颗古老而璀璨的明珠给了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敦煌地处沙漠,四周都是挥之不去的黄沙,罡风和着黄沙扑面而来。就在这么一个植物都难以生长的地方,竟然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明,多么令人惊奇啊!而莫高窟,就是那颗最亮眼的明珠。

我跟随人群缓缓走近莫高窟。西北的太阳,总是格外火辣,照耀在莫高窟的外壁上熠熠生辉。而莫高窟这个洞穴,就像庇护伞一般,默默地守护着曾经在其中创作的大师。

进入洞穴,周围的空气都变得安静了下来,人们全沉默了,就连不懂壁画的我,也迷失在这无边无际的艺术中。这个洞窟如此巨大,顶部、壁上都是充满想象力的画卷。这个窟早在魏晋南北朝就建好了,经历千年的风霜,还保存得如此完整,并向世人诉说着千年的故事。置身其中,更觉宇宙之博大,生命之强大,艺术之伟大。究竟是怎样的先人,能把毕生的精力都放在艺术上呢?

猛然想起了画匠墨丁。他与心爱的公主相爱却不能相守,最终皈依佛教,在这曾经与公主躲避的地方,用饱含相思之苦的画笔,用赤诚的灵魂,用一生的心血,创造了佛教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洞窟。今天的我们看到的洞窟,只是幸存下來的一部分。曾经完好的洞窟,是由千千万万个墨丁一样的才子终其一生才创造的,他们抛却苦痛,把最简单的画笔融入自己的生命,铸造了这个世间的奇迹。千年之后的炎黄子孙,在洞窟里看他们的作品,默默地参悟艺术,静静地思考前人的思想,让浮躁的心逐渐平静。相隔千年的人们,就这么将思想连在一起,像一条生生不息的纽带,将中华民族的思想延续下去。

出了洞窟,看着茫茫的沙漠,完全不同于江南的秀丽,就那么一瞬间,我意识到,我喜欢旅行,是天性。我想要去远方,想要看到不同的风光,想要体会不同的生活,想要追逐遥远的梦想。因为远方,是一种呼唤,是未知对熟悉的呼唤,是探索对平庸的呼唤,是自由对限制的呼唤。人类自古以来就喜欢旅行,因为天性对探索未知的痴迷。

我喜欢旅行,更因为我是中国人,向远方探索是我的使命。中国地大物博,每个未知的远方,都深烙着华夏民族千年传承的精神血脉,渭北的春树,江东的暮云,枫桥的波澜,渭城的朝雨,还有那江南雨、杏花巷、乌篷船、杨柳岸、关山月、塞外声……若不游历一番,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怎么能够和先人、各民族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怎么会有民族凝聚力?怎么能够振兴中华?去远方,去寻找散落各处的民族精魂,去寻找实现中国梦的每一个路径。

去远方,去闯荡,别让安逸的生活磨灭了不甘于现状的人性,别忘了自己的理想和作为中国人的使命。向着远方,出发!

猜你喜欢
先人洞窟黄沙
万里黄沙处,一座正在消失的古城
先人(外二首)
黄沙梁
敦煌莫高窟洞窟“巡诊医生”2小时走70个洞窟
黄沙覆身(节选)
从门缝掬接月光
怀念亲人,不忘先祖
洞窟惊魂
敦煌西千佛洞未编号洞窟清理简报
赶不走的“小耐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