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昊+陈昆+杨恩品
摘要:目的 探讨凉血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方药规律。方法 按照二次文献研究方法,检索近10年来治疗银屑病的相关文献,通过纳入排除标准,选择到目标文献58篇,再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出现频率最高的治法依次是:清热凉血法,凉血解毒法,凉血活血法,凉血祛风法,凉血滋阴法,凉血除湿法,凉血潜阳法,凉血通络法,凉血疏肝法;使用的方剂多为自拟方;使用频次在20次以上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功效的药物依次为:生地黄,赤芍,紫草,牡丹皮,土茯苓。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治法在凉血基础上,多配合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等方法;药物配伍不同医家差异较大,大多数文献缺乏深入的微观研究,普遍缺乏多中心临床试验,极少采用盲法;不同地域有习惯用药或使用道地药材,但缺乏系统研究。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凉血法;方药研究
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2-0099-02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本病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缠绵难愈,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1]。资料表明,中医对银屑病有着深入的认识及治疗经验,辨证论治效果显著,具有疗法多样、方药丰富、剂型多种、副作用少、治疗后复发率较低等优势[2]。在中医辨证中,“血热”是银屑病的核心病变机理,凉血类中草药对银屑病血热证有较好的效果[3]。为进一步探讨凉血法治疗银屑病处方用药规律,笔者按照二次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检索文献、统计分析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1)符合寻常型银屑病的西医学诊断标准;(2)符合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中医学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标准;(3)文献来源于2006年—2015年的医学期刊;(4)入选文章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5)入选文章均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1.1.2 排除标准 (1)缺乏完整的临床资料;(2)内容基本相同或重复的文章;(3)只有辨证分型,而无方药;(4)只有辨证分型及方名,而无药物组成;(5)只有辨证分型及药物,而无方名;(6)只有处方、药物,而无证型;(7)所载方药不全。
1.2 检索方法 (1)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学位论文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检索策略:银屑病、寻常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凉血法、辨证论治、中医中药等关键词交叉检索。
1.3 文献整理分析 通过上述检索,收集到文献111篇,按纳入、排除标准得到目标文献58篇。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先计算出治法、方剂及药物出现的频率和,再对其进行排序,从而依次得出结果。
2 结果
2.1 治法分布 58篇入选文献中,凉血法常与清热法、解毒法、活血法(包括化瘀法)、祛风法(包括疏风法)、滋阴法(包括养阴法)、除湿法(包括利湿法)、潜阳法、通络法、疏肝法相互配合使用。58篇文献中,治法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清热凉血法50次,凉血解毒法43次,凉血活血法22次,凉血祛风法10次,凉血滋阴法9次,凉血除湿法3次,凉血潜阳法、凉血通络法、凉血疏肝法各1次。58篇文献中共出现治法9种,频次总计140次(见表1)。
2.2 处方分布 58篇入选文献中,处方多为自拟方,或借鉴赵炳南、朱仁康等名老中医的经验方,多数处方在犀角地黄汤、凉血地黄汤、消风散等成方基础上进行加减而来。
2.3 药物分布 58篇入选文献中,使用频次在30次以上的药物依次为:生地黄49次,赤芍36次,紫草34次,牡丹皮、土茯苓各31次;频次在20~30次的药物依次为:丹参29次,槐花、白鲜皮各23次,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各21次;频次在10~20次的药物依次为:金银花、白茅根各18次,水牛角17次,玄参、大青叶各14次,黄芩13次,连翘10次;频次在5次以上10次以下的有:苦参9次,茜草、栀子各8次,蒲公英、石膏、蚤休各7次,天花粉、槐米、白芍、山豆根、大黄各5次。使用频次较少或不常用的药物有桑叶、虎杖、滑石、蜂房、野菊花、桔梗、贝母、紫花地丁、蝉蜕、地肤子、知母、牛蒡子、木通、麦冬、升麻、黄连、淡竹叶、菝葜、威灵仙、忍冬藤、青黛、贯众、马齿苋、白芷、凌霄花、全蝎、蜈蚣、半枝莲、白英、黄药子、黄柏、茵陈、肿节风、地锦草、郁金、羚羊角、灵磁石、珍珠母、地榆、沙参、鱼腥草等。
58篇文献共出现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功效的药物67种,频次总计554次,排在前10位的药物如下。见表2。
3 讨论
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中医治法均以凉血为核心,但需根据血热所兼夹的证候如热毒、瘀血、风燥、阴虚、湿邪、阳亢、经络痹阻、肝郁气滞等,配合相关治法。
从组方用药规律分析,治疗血热证方剂多以自拟处方为主,单从方名分析无太多临床指导意义。所选药物根据各医家的论治思路、临床配伍经验、地域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核心药物大致趋同。使用频次最高的如生地黄、赤芍、紫草、牡丹皮等值得深入研究,如生地黄,具有清热生津,凉血养阴的作用,在临床用药中被广泛使用。处方常用的药物多数除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外,还具有解毒消肿、养血活血、祛风通络、滋阴潜阳、化痰利湿等功效,可为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在文献整理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大多数临床对照试验仅停留在临床疗效观察上,缺乏进一步的药物作用机理、药代动力学、对人体生理病理影响等微观研究;所收集到的文献缺乏多中心临床试验及盲法研究;部分文献缺乏对药物安全性、副作用的评价;对昆明山海棠、雷公藤等一些治疗银屑病具有较好疗效的特色药物缺乏深入研究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寻常型银屑病(白疕)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3版)[J].中医杂志.2014,1(55):76.
[2]蔡兰花,吴艳华.银屑病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5,(22)1:86-88.
[3]秦万章.血热证理论在皮肤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4(14):205-214.
(收稿日期:2016-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