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创业”这两个字自带魔力,在“双创”提出的这三年,它以极强的渗透性进入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毫不留情地收编了你的身边人,也许是你无话不说的爱人、亲密无间的发小、隔壁工位的同事,或是小区门口推车卖豆腐的阿姨,“一言不合就创业”;它风驰电掣般塑造着城市的面貌,在北京中关村,几乎每走几步就有一个“创业”字眼的招牌,大到街道写字楼,小到一个煎饼一杯咖啡……
创业就像是一个镀金的万能前缀,迅速消解着其本有的意义边界,在野蛮生长中衍生出更加复杂的内涵。于此,局内局外,有人迎合,有人对抗,有人无视。你很难去定义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创业者,即便有千万篇的文章、评论和自述在表达和探讨。但我们试图去弄明白,在乱象和纷繁之下,创业作为一个庞大群体的选择,是否依然彰显出某种共有的底色?如果存在这种底色,身处其中的人又如何看待那些欲涂上底色的“画笔”?
据界面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1月,我国全年新增创业公司数量较2015年同比骤降76%,VC、PE的投资案例数大幅下滑31.97%。从2015年中开始的创业“寒冬”依然料峭,追风和不理性的泡沫被继续挤压;这个庞大群体,如今有谁在坚持,有谁在逃离,又有谁在慨然迈入?
创业像一张试纸,敏锐地考验着社会和裹挟其中的每一个人。那些我们视之为事件的是另一些人的平凡生活。在宏大的叙事之下,估值、融资、身价、排名之外,我们希望看到事件背后的人和他们流淌的人生。我們为此找到了几位创业中的“少年”,他们有70后,有80后,有90后,这些创业者个性突出,绝不典型,却提供给我们一个切口,从中或许可以看到某种处于时代之中的创业群体所共有的、那些支撑他们选择决断的关键逻辑。
所谓创业之难,不在于它是一座垂直的陡峰,或是波峰波谷大起大落的惊险,而更像是一条莫比乌斯带。将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如果不在开始旋转时认清起点和终点,就会忘记来路和去途,在不断的循环里迷失。从这个意义上看,创业又大抵跟人生并无二致,只是出于不同目的在不同时间的一次选择。让他们呈现不同走向和结果的仅仅是他们的底色:他们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抛弃各种fancy word的包装,你会在他们身上看到属于每一个青年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