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帝王部》勘误一则

2017-03-08 08:13孙先文安徽工业大学数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马鞍山243032
兰台世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北安节度使契丹

孙先文(安徽工业大学数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马鞍山 243032)

《册府元龟·帝王部》勘误一则

孙先文(安徽工业大学数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马鞍山 243032)

《册府元龟·帝王部》云“末帝清泰二年,以安元信为大同军节度使”误。考诸史籍,五代时期,后唐、后晋俱有安元信。后晋安元信,终其一生,未曾担任大同军节度使一职;后唐安元信,于清泰二年,担任昭义节度使一职。

册府元龟 帝王部 勘误 安元信

Sun Xianwen
(Mathematics&Physics School of Anhui Technology University,Maanshan 243032,China)

凤凰出版社点校本《册府元龟·帝王部·选将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1312页)载:“末帝清泰二年(935),以安元信为大同军节度使。元信初从庄宗定魏博,元城之战,克捷居多,移为博州刺史。与梁军对垒德胜渡,元信为右厢排阵使。王处直引契丹背盟,北边俶扰,以元信久在边,故有是命。”

按:原文“末帝清泰二年,以安元信为大同军节度使”误,后唐末帝清泰二年,安元信任昭义节度使。

考:五代时期,后唐、后晋俱有安元信,《旧五代史》并为立传。

《旧五代史》卷六十一载:

安元信,字子言,代北人。父顺琳,为降野军使。元信以将家子,便骑射,幼事武皇,从平巢、蔡。光启中,吐浑赫连铎寇云中,武皇使元信拒之,元信兵败于居庸关。武皇性严急,元信不敢还,遂奔定州;王处存待之甚厚,用为突骑都校。乾宁中,处存子郜嗣位。时梁军攻河朔三镇,奔命不暇,梁将张存敬军奄至城下,既无宿备,郜惧,挈其族奔太原,元信从之,武皇待之如初,用为铁林军使。

梁将氏叔琮之攻河东也,别将葛从周自马岭入,元信伏于榆次,挫其前锋。梁将李思安之攻上党也,王师将壁高河,为梁军所逼。别将秦武者,尤为难敌,元信与斗,毙之,由是梁军解去,城垒得立。武皇赐所乘马及细铠仗,迁突阵都将。

庄宗嗣晋王位,元信从救上党,破夹寨,复泽潞,以功授检校司空、辽州刺史,赐玉鞭名马。柏乡之役,日晚战酣,元信重伤,庄宗自临傅药。其年,改检校司徒、武州刺史,充内衙副都指挥使、山北诸州都团练副使。从庄宗定魏博,移为博州刺史。与梁对垒德胜渡,元信为右厢排阵使,未几,为大同军节度使。庄宗平定河南,移授横海军节度使。时契丹犯边,元信与霍彦威从明宗屯常山,元信恃功,每对明宗以成败勇怯戏侮彦威,彦威不敢答。明宗曰;“成由天地,不由于人。当氏叔琮围太原,公有何勇!今国家运兴,致我等富贵,勿以小胜小捷挂於口吻,取笑於长者。”乃起谢,元信不复以彦威为戏。明宗即位,以元信尝为内衙都校,尤厚待之,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明年,移镇徐州。王师之讨高季兴,襄帅刘训逗挠军期,移授元信山南东道节度使以代训。岁余,改归德军节度使,就加兼侍中。明宗不豫,求入。末帝即位,授潞州节度使,加检校太尉。清泰三年二月,以疾卒于镇,时年七十四。赠太师。晋高祖即位,以元信宿望,令礼官定谥曰忠懿。

有子六人,长曰友权,历诸卫大将军。次曰友亲,仕皇朝为滁州刺史,卒于任。[1]947-948

《旧五代史》卷九十载:

安元信,朔州马邑人也。少善骑射。后唐庄宗为晋王时,元信诣军门求自效。寻隶明宗麾下,累从明宗征讨有功。明宗即位,擢为捧圣军使,加检校兵部尚书。清泰三年,迁雄义都指挥使,受诏屯于代州,太守张朗遇之甚厚,元信亦以兄事之。是岁五月,高祖建义于太原,俄闻契丹有约赴难,元信入说朗曰:“张敬达虽围太原,而兵尚未合,代郡当雁门之冲,敌至其何以御?仆观石令公素长者,举必成事,若使人道意归款,俟其两端,亦求全之上策也。”朗不纳,元信悔以诚言之,反相猜忌。寻闻安重荣、安审信相次以骑兵赴太原,元信遂率部曲以归高祖。高祖见之喜,谓元信曰:“尔睹何利害,背强归弱?”元信曰:“某非知星识气,唯以人事断之。夫帝王者,出语行令,示人以信。尝闻主上许令公河东一生,今遽改之,是自欺也。且令公国之密亲,亲尚不能保,肯保天下之心乎!以斯而言,见其亡也,何得为强也。”高祖知其诚,因开怀纳之,委以戎事。高祖即位之元年,授耀州团练使,加检校太保。四年,入为右神武统军,其年八月,复出牧洺州。少帝嗣位,寻迁宿州,九年,罢任来朝。开运初,授复州防御使。三年,卒于任,年六十三。赠太傅。[1]1383—1384

据《旧五代史》卷六十一《安元信传》、《旧五代史》卷九十《安元信传》所载,可以推定:后晋朔州马邑安元信,终其一生,未任大同军节度使一职;《册府元龟·帝王部·选将二》所载“末帝清泰二年,以安元信为大同军节度使”史料中的“安元信”应为后唐代北安元信。

末帝清泰二年(935),后唐代北安元信担任何职?《旧五代史》卷四十六载:“(清泰元年六月壬午)……以前宋州节度使安元信为检校太尉、兼侍中、潞州节度使。”[1]731《旧五代史》卷四十八载:“(清泰三年二月)丁亥,以昭义节度使安元信卒废朝。”[1]756昭义节度使治所在潞州。《新五代史·职方考》载:“潞州,唐故曰昭义。梁末帝时属梁,改曰匡义,岁余,唐灭梁,改曰安义。晋复曰昭义。”[2]739故昭义节度使又称潞州节度使。据此可以推定:自末帝清泰元年(934)六月起至清泰三年(936)二月安元信去世止,安元信一直担任昭义节度使一职,未曾担任大同军节度使一职。

考:后唐代北安元信,曾先后担任过大同军节度留后、大同军节度使一职。

《旧五代史·庄宗本纪六》载:“(后唐同光二年八月)丙子,以云州刺史、雁门以北都知兵马使安元信为大同军节度留后。”[1]501(节度留后,即节度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旧五代史·庄宗本纪六》载:同光三年(925)二月甲戌,“以大同军留后安元信为沧州节度使”[1]508。可见,后唐代北安元信于后唐同光二年(924)八月至同光三年(925)二月任大同军节度留后一职。

《旧五代史》卷六十一《安元信传》载:“与梁对垒德胜渡,元信为右厢排阵使。未几,为大同军节度使。庄宗平定河南,移授横海军节度使。”[1]947李存勖政权与后梁对垒德胜渡起于天祐十六年(919),止于同光元年(923)。《旧五代史·庄宗本纪三》载:“天祐十六年春正月,李存审城德胜,夹河为栅……夏四月,梁将贺瑰围德胜南城……(同光元年)五月辛酉,(王)彦章夜率舟师自杨村浮河而下,断德胜之浮桥,攻南城,陷之。”[1]451-461又,庄宗于同光元年(923)十月消灭后梁政权,平定河南。《旧五代史·庄宗本纪四》载:“(同光元年十月)己卯迟明,前军至汴城,(李)嗣源令左右捉生攻封丘门,梁开封尹王瓚请以城降”[1]470。可见,后唐代北安元信于923年10月前曾任大同军节度使;后梁灭亡后,安元信改任横海军节度使。

《册府元龟·帝王部·委任第二》载:“安元信,从庄宗定魏博……王处直引契丹背盟,北边俶扰,以元信久在边,用为大同军节度使。”[3]847

定州节度使王处直于天祐“廿年正月十八日薨,享年六十一”[4]155,天祐廿年(923)即后梁龙德三年(923)。王处直引契丹背盟之事发生于何时?《旧五代史·契丹列传》载:“(天祐)十八年(921)十月,镇州大将张文礼弑其帅王镕,庄宗讨之,时定州王处直与文礼合谋,遣威塞军使王郁复引契丹为援。十二月,阿保机倾塞入寇,攻围幽州,李绍宏以兵城守。”[1]2131《新五代史·庄宗下》载:“(天祐)十八年(921)……王处直叛附于契丹,其子都幽处直以来附。十二月,契丹寇涿州,遂寇定州。”[2]43-44《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一载,后梁末帝龙德元年(921)十月,“及晋王(李)存勖讨张文礼……(王)处直以平日镇、定相为唇齿,恐镇亡而定孤……处直患之,以新州地邻契丹,乃潜遣人语郁,使赂契丹,召令犯塞,务以解镇州之围。”[5]8868-8869可见,定州节度使王处直引契丹背盟之事发生于后梁末帝龙德元年(921)。可以推定:后唐代北安元信就是在王处直引契丹背盟、契丹大军南寇之际被任命为大同军节度使的。

综上所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册府元龟·帝王部·选将二》“末帝清泰二年,以安元信为大同军节度使”显误;后唐代北安元信担任大同军节度使的时间在后梁末帝龙德元年(921)十月之后、后梁政权覆灭之前(923年10月),断断不是后唐末帝清泰二年(935)。

[1]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王钦若.册府元龟[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4]和少微.五代墓志汇考·王处直墓志[M].合肥:黄山书社,2012.

[5]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04.33

孙先文,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五代史),现为安徽工业大学讲师。

K852

A

2016-10-08

猜你喜欢
北安节度使契丹
红色文化的“北安现象”
“塞北延安”红色文化建设掠影
唐末五代宋初定难军节度使王爵研究
敦煌归义军节度使承袭制度研究(上)——张氏归义军节度使的承袭引发的有关问题
“一国两制”由契丹人首创?
唐末至宋初定难军节度使及其僚属的兼官与带职
若干契丹大字的解读及其它
女真文“契丹”考
凤翥契丹
目不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