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

2017-03-08 18:34陶继华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竞争力培育互联网+

陶继华

(安徽行政学院 图书馆,合肥 230059)

基于“互联网+”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

陶继华

(安徽行政学院 图书馆,合肥 230059)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应考虑运用“互联网+”思维,建立和提高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在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和培育意义的基础上,就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面临的现状进行剖析,论述“互联网+”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影响及培育的创新应用,指出互联网+时代培育中应值得关注的问题,旨在促进建筑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互联网+;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0 引言

建筑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对产业结构、人员就业与国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2015年我国政府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为传统建筑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笔者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为检索词,通过“超星发现”数据平台,调查梳理了近年来学术界对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研究状况。结果显示此类论文共计837篇,研究始于2001年,到2010年达到巅峰,2012年后呈下降趋势,论文多为“浅析、略论”为题,涉及某些建筑行业的应用实例研究占比高,针对当前整个建筑行业培育研究欠缺深度、广度。

考虑建筑企业是制造行业中高度复杂和快速变化环境下的特例,结合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内涵和指标体系,分析当前建筑企业竞争力培育面临的现状和问题,研究“互联网+”对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影响,提出“互联网+”对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创新作用,并就培育中的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我国建筑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采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方法,抓住利好时机,有效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竞争主体强势化、竞争领域扩大的新形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育措施,具有积极作用与实践意义[1]。

1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与体系

1.1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早由美国学者帕哈拉德和海默提出,后来者在他们的基础上,展开延伸与解读,如美国的哈莫认为“企业竞争力是特有的知识和资源,这种专有的知识使企业核心能力表现出独一无二、与众不同、难以模仿的特点”。而詹姆斯.迈天将核心竞争力解释为“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推出各种产品的一系列核心能力”。根据美国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观点,核心竞争力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与知识的结合,它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领域的一流水平,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力”[2]。尽管对核心竞争力的表述各有不同,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皆有以下特点:第一,独特性,企业特有的知识与技能长期培育和积累的结果,难以被其他企业模仿与替代;第二,创新性,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创新,即通过知识与技术的融合,产生新的产品与服务,支持企业比同行更具生命力;第三,优势性,核心竞争力具有战略价值,能为企业和顾客带长期与关键性的利益,为企业创造出超出同行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

1.2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体系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除具备上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普遍特性外,因在市场环境、技术管理、产品组织方面的特殊性,其核心竞争力也具有独特内涵和特征。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筑企业持续发展,获得优势的关键,是立足于市场的核心能力,它由一系列特殊资源组成,是企业引领市场的根本保证。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为: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对行业的引领和导向能力;与客户、合作伙伴、金融机构、政府以及相关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建筑工程、企业形象等方面的品牌影响力[3]。

通过对我国建筑企业大样本的调研,依据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折射出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体系,即建筑引领能力、建筑整合能力、建筑品牌能力[4]。建筑品牌能力是指在建筑企业在塑造企业形象、打造精品工程、实现品牌价值增值时的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品牌吸引力、品牌影响力、品牌拓展能力。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指标体系是构成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关键,也是构建企业培育能力的基础和保障。

2 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面临的问题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离不开对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衡量,引领力包含社会影响和导向,整合能力基于市场开拓与竞争,品牌能力来源技术创新和管理。参照这三项体系标准,目前我国企业还面临三方面问题。

其一,建筑引领力包含愿景引领、技术引领和价值引领,是企业愿景、技术、管理模式等对建筑业的引导和带动能力,我国建筑企业的这些能力处于弱势。首先,我国建筑企业原有的生存环境基本是对国内企业开放,竞争对手相互熟悉,竞争环境比较单一,竞争手段无非是价格战、工期、人际关系等,甚至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造成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愿景意识不强,缺乏长远性、前瞻性和责任性,也无法引领和激发员工的愿景;其次,我国建筑企业缺乏领先国际的专利技术,技术应用层面不高,科技含金量普遍偏低,特别是新技术、新材料、机械化应用方面较发达国家相差10倍以上;最后,我国建筑行业的科技贡献份额只占国民总比量的25%~35%,而发达国家的占有量是75%~85%[5]。发达国家的建筑企业不仅仅涉足多专业和多领域的工程项目,还能覆盖到工程建设的计划、组织、设计、施工管理、技术开发、科技应用等众多范畴,这是我国建筑企业所不能比拟的。

其二,建筑整合能力是企业与客户、供应商、政府、金融机构、其他相关企业间的资源整合能力。信用水平反映企业资源整合实力,包括社会信用评价、金融机构评级以及合同履行能力。效率指标反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值效率和投入产出率。协同合作能力包括一体化水平和联盟管理水平。风险控制反映企业规避风险能力,包括资产负债率、应急资源的配置能力和带动比率三个指标。质量指数主要是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包括投诉率、质量意识和工程优质率。

我国建筑企业在整合能力中外部评价存在的问题有:缺乏及时沟通和处理,其实客户满意度是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但往往建筑施工企业容易忽视。有不少建筑施工企业,只重视工程的施工环节,竣工移交后对竣工验收评级、金融机构资金归集, 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客户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 甚至客户多次请求也不回应, 这样易造成客户的不满;客户的评价传播让其他建设单位对其产生不良印象,不利于今后承揽工程,企业的竞争力大大下降。整合能力中的内部管理水平与能力方面现状为“大而不强,小而不专”:大中型建筑企业不熟悉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则变化,无法与国外大型承包商抗衡,小建筑企业又不能发挥专业承包的优势,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或合作优势。多数建筑企业多自成体系,形式固定化,虽有不少企业制定了管理制度、所有权制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及运作程序,但在实际管理中仍采取“粗放型”管理,有很多关系未理顺,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建筑企业的管理对象大多来自农村劳动力,专业知识水平低、管理制度的意识淡薄,管理难以形成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的模式。管理人员在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上,因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还欠缺手段和途径,特别是近年来基于“互联网+”信息管理属于空白,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软件应用能力还很低,众多因素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下、管理技术手段落后、缺乏质量保证、协同合作联盟难以为继,长此以往建筑企业现今的辉煌地位会一落千丈。

其三,建筑品牌能力是塑造企业形象、打造精品工程、实现品牌价值增值等方面的能力。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贸易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体制的完善,建筑企业与国际接轨,为我国建筑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带来契机,品牌战略的实施是今后企业发展的重要步骤。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运行,基础建设的发展与扩大,无论从产值还是人员队伍,建筑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2015年1月20日正式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176713.42亿元,建筑业从业人数4936.97万人,共有建筑业企业81141个[6]。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仍处于传统运作、粗放密集型作业模式,企业规模仍呈“金字塔”状,即存在极少量大型企业、少量大中型企业和众多小微型企业,它们在科技高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运行中,仍采取为传统经营,生产模式封闭,崇尚简单密集型劳作。除少量大型企业保持对品牌的关注度和发展精神,其他中小企业品牌意识严重不足,既不着力于经典工程的打造,对企业品牌的社会影响力、美誉度、知名度也不重视,更谈不上品牌的扩展能力。

3 “互联网+”时代对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3.1对核心竞争力的总体作用

“互联网+”时代,商业企业已悄然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态势,表现突出的有商品零售业、物流业、餐饮业、交通、教育业等,他们利用“互联网+”进行商业营销、广告宣传、品牌塑造,形成舆论影响,创造了骄人的战绩。而建筑企业与“互联网+”的关联性仅存在于建筑行业论坛、资料分享平台、项目招标前期运用,有待开发与利用的空间还很大[7]。利用“互联网+”是将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面临的问题,与科技创新、知识重塑、信息平台积极融合,改变传统建筑企业信息的不对称性格局,打破原有的知识堡垒,对企业各层级进行知识、技术、管理、协作等方面的培育和再造。具体作法是依据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指标体系的内容,加强创新知识体系的构建,帮助建筑企业在新环境与新技术下,寻求到适应建筑企业指标体系的培育方法与途径,避免以往的瓶颈与问题。它在形式上表现为知识和技术的组合,注重参与者的学习与创新的特质,使企业与学习对象都能甄别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依据社会发展形势、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规则,加强创新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

3.2对引领机制的影响

“互联网+”的基本理念是“开放、透明、分享、责任”,建立“以人为核心”的培育,建筑企业的引领能力的培育与发展,终究要落实到人,取决于企业决策者、员工在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随着建筑行业的壮大,收益相对可观,有远见的大中型企业利用“互联网+”积极寻求与社会相关研究院所、建筑设计单位深度合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和有志人才进入其中;这些复合人才借助“互联网+”将“人”与技术、方法有机结合,使企业在专利、工艺、技术、工法、施工组织都处于同行前列;同时形成对产品服务、市场把控、技术定位、企业生存和增长、经营理念、竞争意识自我完善,促进丰富的建筑理论、精品建筑工程和先进管理模式的推广,在行业的中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3.3对整合能力的影响

通过“互联网+”的结网,广泛连接起企业与众多合作者。“互联网+”让建筑企业和合作者间的信息共享、知识互换、协作态势不再局限于企业自身,打破建筑企业固化“单打独斗”的战略意识,营造双方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局面。让企业与利益共同体在知识和科技、赢利和责任、评价与口碑等综合能力贴合在一起。“互联网+”也得使信息沟通的成本被降低,让更多合作者、部门能及时有效地分享不受区域限制的企业信息,改变建筑企业单一、封闭环境,使建筑企业能快速掌握合作者需求和多种变化因素,调整好企业培育计划,强化企业的竞争力优势;同时,合作单位通过“互联网+”能有效介入、指导、评价建筑企业各项合作内容,使企业在信用水平、质量控制、风险控制、效率指数、协同运作能力的培育方面,具有针对性的操作和实施。

3.4对品牌扩展能力的影响

“互联网+”对建筑企业品牌扩展能力的显著影响是品牌异地使用能力,即品牌不仅限于本地使用,在其他地域也具有知名度。建筑企业在利用“互联网+”构建品牌培育战略体系时,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使用网络推广,二是关注媒介价值,二者的相辅相成。网络推广是借助“互联网+”的可追踪性,让企业能及时了解、把握消费者及市场需求,帮助中小型企业摆脱区域化限制,降低市场调研成本,让精确管控支持企业决策,企业的品牌策略才能更精准和深入。“互联网+”的媒介价值更是巨大,它的重要作用是产生及时反馈,既实现市场对企业产品的反馈,又实现建筑企业的价值分析,如企业能形成数据分析、市场趋势报告,必能优化品牌决策,扩大品牌影响力。

4 “互联网+”在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的创新应用

利用“互联网+”,将移动智能终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渗透建筑企业的施工建造技术、人力资源管理、金融等多领域的培育环节,使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适应新技术,新环境的要求,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1移动智能终端的创新应用

移动终端在建筑企业中主要用于几个方面:工程设计图纸方案或模型展示;施工方案、CAD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内容查阅、现场资料无法及时查看的不足;辅助施工进度、安全管理及质量验收环节;应用智能终端对施工现场和实际情况进行记录,并作后期整理;BIM技术实现对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材料与设施管理、卫生及消防等模拟漫游,评估施工内容是否达标[8]。移动终端应用早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它为抓手,用于施工建造技术并构成当今建筑工程项目的培育基础,改变建筑从业人员的整体技能与素质,逐渐培育出建筑行业发展需要的有专长、懂技术的复合性人才,移动终端技术大有可为。

4.2云计算技术用于资源合理利用

云计算是以网络为基础建立计算程序,再经各服务器系统对相关资料进行搜索,计算分析后的结果供用户使用。云计算可以在两方面为培育提供帮助:培育的整个过程的硬件计算服务,包括培育项目的设置、后期评估效果的计算、培育过程的监控,培育程序的部署和问题的发现和处理等;改变传统服务器没有的云计算、云共享功能,打破地点及时间的限制,使培育的整个过程协同管理更加便利。建筑企业的从业人员多,专业素质与水平参差不齐,培育单位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好大量的相关信息与培育数据,并快速做出应对与决策,是培育管理先进性与科学性的具体表现。

4.3大数据分析技术用于内外信息整合

“互联网+”在建筑企业运用中,有一项重要内容不容忽视,即大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建筑企业各部门间、企业与市场之间、企业与企业间的数据信息共享,便于企业准确把握市场的变化规律、企业共同利益人的具体要求,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准确判断。它可以介入培育计划的制订、中间实施及后续的评估体系中,依大数据分析技术能为企业的培育决策和组织等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和数据支持,对合理制作培育计划,提高培育的效率性和应用性有极大帮助。

5 “互联网+”在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的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些大型龙头建筑企业已经意识到“互联网+”与核心竞争力的关联性,开始注重“互联网+”在资金、人力、物力方面对企业进行策划、资源整合、结构调控、专业培育。但仍有几个问题应该引起关注。

5.1建立学习型组织

“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创新性在培育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人才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无论是什么样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方法,都还依赖于人的能力的发挥,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也不是靠“单兵作战”或少数核心人才就能增强,应考虑培育对象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精心营造个性化的企业培育文化,采用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开发和技术引进等形式,为多范围的培育对象拓宽学习和研究平台,注重在培育中加强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这是培育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模式不再是单纯的看书、办学习班,而应在系统研究项目和生产过程中,受训人员有组织地进入信息化和智能化学习中,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益于学习性组织、团队懂得运用互联网共享学习过程与效果,而不仅仅是重视个别人学习和培育结果。

5.2关注“互联网+”的关联问题

“互联网+”在建筑企业核心竞争中的应用优势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进了培育资源的优化;提高了培育管理的科学性;促进了培育手段的智能化。对照这三个培育优势,分析企业在培育中的长处与劣势,将培育的过程及步骤与企业的需要进行量化的研究和分析,尤其是要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全面分析“互联网+”时代的培育态势,及时对企业运行和竞争力所要求的培育结果加以调整与决策,才能总结与反思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优态与劣势。

5.3重视企业目标与“互联网+”环境衔接

建筑企业是个开放性的系统,它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来自外部环境的认可与评价,既有来自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 、科技层面的,也有来自主管部门、供应商、消费者等。企业要想在“互联网+”时代,积极利用网络化与智能化技术,系统地做好外部环境的调研和预测,弄清企业在“互联网+”中所处的市场环境和顾客需求趋势,采取有效的培育机制,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不同利益体的需求有机结合,制定出出符合实际的培育计划和目标,既能保持自身盈利,又不断超越顾客的期望,在顾客中树立企业品牌形象,还能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如以“互联网+”视角关注外部市场环境变化与发展,建立起来的核心竞争力,必能在行业发展中无往不利。

6 结论

“互联网+”作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产物,对传统的企业培育模式的冲击是颠覆性的,将其应用到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中,是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面临的环境变化适应力弱、管理制度和能力落后、科技创新能力差等问题,建筑企业应积极运用“互联网+”改变了信息的不对称性格局,打破原有的知识堡垒,改变固有的培育方式;利用“互联网+”使建筑企业建立起合作者网络,用“互联网+”联络起各方面管理与参与者;将“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互联网+”思维落实到人,建立适应建筑企业新目标的培育生态体系。

当然,“互联网+”时代在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不能光“纸上谈兵”,笔者提出移动智能终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渗透建筑企业的施工建造技术、人力资源管理、金融等多领域的培育环节,使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适应新技术,新环境的要求。并关注培育中三个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即营造个性化企业培育文化,建立多才机制,运用“互联网+”意识建立学习型组织,分析调整培育中的出现优势与劣势,重视企业培育目标与“互联网+”市场环境的的衔接,将培育目与利益共同体有机结合。

[1] 陈守科.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评价[J].建筑经济,2008(S2):11-14.

[2] 刘炳南.关于企业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内涵和关系的探讨[J].经济管理, 2003(19):34-36.

[3] 闫岩.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提升[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9):32-33.

[4] 霍国庆,景万,杜智涛.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7):63-72.

[5] 赵喜海.浅析建筑业如何变革创新以应对“互联网+”[J]. 建筑与预算,2015(6):15-1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4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EB/OL].[2016-10-28]. http://data.stats.gov.cn/search.htm?s=.

[7] 桑培东,张萍,李祥军. 如何培育建筑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J].集团经济研究,2015(12): 27-29.

[8] 刘延峰.“互联网+”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J].建材装饰, 2016(8): 76-77.

CultivationofCoreCompetitivenessforConstructionEnterprisesBasedontheInternetPlusResearch

TAO Ji-hua

(Library, Anhu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Hefei 230059, China)

As one of the pillar industrie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the Internet plus era should consider to use the Internet plus thinking to set up and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building enterpris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ncept, connotation and cultivating sens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ness; emphatically elaborated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et plus on the cultivation of enterprise core competence and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Finally it pointed out the noteworthy problems of cultivation in the Internet plus era, aimed to enhance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to glow with new vigor and vitality.

Internet plus; building enterprises; core competence

F270

A

1009-7961(2017)05-0091-05

2017-04-28

陶继华(1976-),女,安徽枞阳人,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信息研究与服务、企事业信息教育与发展等研究。

(责任编辑:蒋 华)

猜你喜欢
竞争力培育互联网+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