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语境下警察话语技巧研究
——以警务微博平台为例

2017-03-08 02:20任铄炜张志华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警务网民话语

任铄炜,张志华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8)

一、自媒体语境下警察提升话语技巧的意义

(一)“自媒体”的定义和特征

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介为代表的“自媒体”的流行普及给警务宣传工作构建了新的语境,也给警察话语技巧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探讨,首先需要明确“自媒体”及其语境的定义和特征。

丹· 吉 尔 莫(Dan Gillmor) 于 2001年9月28日在其博客上提出“新闻媒介3. 0”(Journalism 3.0)的设想。该设想对新闻媒介史作了新的断代和梳理,即:新闻媒介1. 0为传统媒体或旧媒体(Old media),新闻媒介2. 0即新媒体(New media),新闻媒介3. 0就是以博客等为趋势的“自媒体”(We media)——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概念,“自媒体”概念从被提出之日起,即开始了一个被补充和被丰富的过程,在吉尔莫提出自媒体概念的2001年之后,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媒介形式变化一日千里。与之相适应,学界对“自媒体”①“We Media”的表述后来被更普遍地表述为“Public Journalism”(大众新闻)。的定义也随之调整。

Bowman, S. 和 Willis, C.认为自媒体的本质特征是公众在收集、报道、分析、传播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扮演一个活跃角色[1]。这便指出了自媒体时代与前自媒体时代(即原始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基于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新媒体,以下仅称“前自媒体时代”)在传播形式上的一大核心区别——普罗大众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有被动型转为主动型。而这一变化在Jay Rosen 的表述中显得更为直观: “以前只作为听众存在的人们开始利用他们所拥有的媒体工具来知会他人”[2]。

诚如所言,在媒介发展史上,从印刷媒介阶段开始到电子媒介(广播、电视),包括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依照Dan Gillmor,此项即新闻媒介2.0),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即传播者向受众单向度传播,受众在传播活动中是完全被动的角色;传播者与受众的身份是泾渭分明的,传播者单一地承担主动传播活动,而受众单一地接收传播信息。而到了自媒体(即Dan Gillmor所谓新闻媒介3.0)时代,以上两点都不复存在。受众在传播活动中并不完全被动,受众在接收传播信息同时也参与到信息的收集、报道、分析和传播过程中来;同时,受众在接收传播信息的同时,其自身也作为传播者将经分析处理后的信息“知会他人”(inform one another)。

我们讨论自媒体语境下警察话语技巧,前提之一是必须对上述变化有深刻的认知,并基于这样的认知进行相应的研究。

(二)“自媒体语境”的特征:“公共话语”概念外延的扩大

如前所述,自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使得我们捕捉自媒体语境的核心特征成为可能。我们认为,自媒体语境的最核心特征是“公共话语”这一概念在外延上的扩大。

在前自媒体时代,由于信息传播的单向度和传播者—受众的清晰分界,“公共话语”的外延极小——唯有传播者通过传播媒介播送的传播内容才可称为公共话语,作为传播受众的任何话语,或作为传播者,其话语不经传播媒介的正式传播,皆不具有公共性,不能算作公共话语。而在自媒体语境下,信息的单向度传播被打破,传播者与受众的分界被模糊化,处于自媒体语境下的任何个体,在任意时间点上针对任何对象的话语都可能被赋予公共性,从而成为公共话语。举例而言,在前自媒体时代,新闻的播报是一次性的,媒体播报——受众接收——传播完成。受众对于新闻的任何评判、议论、探讨都很难具有公共性从而成为公共话语。但在自媒体时代,传播者通过自媒体(如微博、facebook等)发布新闻,受众通过转发评论将新闻再次发布给其他受众,如此扩散开来。在此过程中,转发使得受众同时兼有传播者的角色,从而使其针对该新闻的任何评判、议论性话语都具有了公共性,成为公共话语。由此,在自媒体语境下,公共话语概念的外延急剧扩大。

因此,所谓自媒体语境,即指传播受众同时兼有传播者角色,几乎一切话语皆可为公共话语的传播环境。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涉警宣传工作面临新挑战,警察话语亦需要掌握新技巧以应对自媒体语境下的新问题。

(三)自媒体语境下的新要求:警察为何需要提升话语技巧

人类传播媒介由原始媒介到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Web1.0),到基于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新媒体(Web2.0),再到自媒体(Web3.0),更替速度不断加快,且这其中每一次更替都标示着一场宣传环境的剧烈变化。与这种变化相适应,宣传手段和技巧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如前所述,自媒体时代的宣传环境——自媒体语境——的核心特征是“公共话语”概念的外延扩大,以往大量不被视为公共性的话语在自媒体时代都须接受社会舆论对之以“公共话语”的标准进行检视。这样的检视范围和强度是前所未有的。处在这样的自媒体语境之下,每个使用自媒体发言的公职单位和公职人员都负有了一定的宣传责任,因而,针对新的自媒体语境提升话语技巧成为每个公职单位和人员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在网络传播时代,“警察正确、充分而有效地行使话语权”,就必须“提高警察的话语质量和水平”[3]。现如今,作为政务自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务自媒体方兴未艾,警务工作者在积极迎接自媒体时代挑战的同时,也应将提升话语技巧视为新的重要课题。以警务自媒体的重要代表——警务微博为例,自媒体语境下的警察话语面临一些重要的矛盾困境,需要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自媒体语境下警察话语表达面临的困境

(一)警察话语“把关人”效用减弱的困境

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于1947年提出“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指出在采购食品的问题上,并非所有家庭成员都拥有相同的权重,家庭主妇实际上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采购何种食品供家庭消费使用基本取决于主妇们的综合考量。1950年,David Manning White 借用卢因的“把关人”概念,并将其运用到传播学领域。认为新闻传播的最终呈现是高度主观的,它高度依赖于“把关人”的个人经验和态度①参见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atekeeper[EB/OL].2017-02-10.。

David .M.White的结论是符合传播史的:在印刷媒介时代,“把关人”是书籍、报纸编辑;在电子媒介(新闻媒体1.0)时代,广播、电视的“把关人”有广播电视机构、制作人等;在新媒体2.0时代,网站主编、论坛版主作为“把关人”的形式存在。但在自媒体语境下,多数大众传播的信息不再拥有职业的“把关人”,或者说人人都成了自身话语传播的把关人——警察话语的传播自然也不例外。

以微博自媒体为例,“把关人”效用的减弱至少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话语内容数量的增加,以警务微博“@平安北京”为例,至2017年4月30日,“@平安北京”共发布微博49542条,其中4月30日当天(日期系随机选取)发布微博达14条。这样的公共发言量及频繁度应是前自媒体时代无法企及的,需要“把关”的对象剧增;二是“把关人”的分散化,截止目前,多数省级、部分市级甚至少数县级公安机关都开通了以单位为主体的警务微博,许多公安民警个人也开通了带有职务背景的实名个人微博,对于公众而言,这些微博发布的每一条内容,都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群体有整体代表性,而这些微博的内容的“把关人”,仅是各自单位宣传部门工作人员或民警个人,由传统上逐级审批式的相对集中的把关变化为了分散性的把关。

基于此,对自媒体语境下警察话语技巧进行研究,探索提升自媒体传播语境下警察公共话语“把关人”的话语技巧,突破自媒体语境下警察话语困境成为提升警务宣传工作、引导自媒体时代涉警舆论的当务之急。

(二)“接地气”与“从流俗”的矛盾困境

警务微博普遍开设于2010至2012年之间(例如,“@平安北京”开设于2010年7月,“@平安成都”开设于2011年7月,“@长沙警事”开设于2011年3月),从始至今,警务微博的话语风格,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见图一[4]),博文措辞严谨、正式,“官方”意味较浓;第二阶段(见图二[5]、图三[6]),各警务微博意识到“接地气”的必要性,开始大量运用网络语言、跟踪利用网络热点。和普通网民一样,警务微博也时常“卖萌”,和网民使用同样的网络热词和热图,使网民感受到原本严肃、冷峻的警察也是和自己一样的活生生的人。这种语言风格上的转变成效显著,它拉近了与网民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助于消融网民对警务微博内容的成见与心理抵触。

图一

图二

图三

在前述所界定的“第一阶段”,可以看出微博发布者几乎没有将作为“活跃角色(active role)”的网民纳入到话语推敲的考量之中,没有将作为受众的网民视同时也视为传播者。可以见得,此时微博话语发布者对警务微博的“自媒体”特性还不甚了解,其语言是独白式的、单向度的,从而在语言风格上类似于行政公文在微博端的延续,无法与网民形成互动、获取网民共鸣甚至共情,因而显得“不接地气”。

自多数警务微博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接地气”的努力,警务微博即进入了前文所界定的“第二阶段”。如上例所示,在这一阶段,警务微博开始大量运用网络热词与网络热图,积极跟踪网络热点,并通过适当示弱、轻微自嘲等方式,使得受众产生共鸣、共情,甚至产生某种“心理优越感”①下文将对这种“心理优越感”进行详细讨论。,从而增加受众对警务微博内容和警务微博人格的接受度,增加受众二次传播的意愿。

我们乐见警务微博能够作出这样的尝试,但必须警惕的是,“接地气”的尝试不应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从流俗”——警务工作的严肃性被过分甚至完全消解。警务宣传工作无论以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为媒介,其警务宣传、服务的职务属性没有变,人民公安本就具有严肃性和威严性的事业性质没有变,因此,我们的警务宣传工作也应保留其引导、教化作用,而不应沦为对网络的单方面迎合。

因而,“接地气”与“从流俗”的矛盾困境亟待突破。

(三)“职务化”与“人格化”的矛盾困境

现代传播学认为,具象的人格比抽象的概念对受众有更强的吸引力。传播学大师施拉姆指出:“传播是各种各样技能中最富有人性的”[7]。复旦新闻与传播博士后陈虹认为,所谓“人格化传播”,就是“…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去赋予的文化品位、思想情感、语言修养和独特的个性魅力”。[8]

警务自媒体的发布者(“小编”)实际上担负着类似于传统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其“文化品位”、“个性魅力”等构成对自媒体受众的主要吸引源。大多警务自媒体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着“人格化”的路径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例如,“接地气”话语的使用、自称“小编”、“蜀黍”等,都是警务自媒体的“人格化”尝试。但“人格化”的传播与警务自媒体的“职务化”要求难以完全协调,警务自媒体代表警察群体,而非微博发布者个人,警务自媒体的言论、观点也需更多地体现警务工作职务性质,而非展现发布者个人的人格魅力。具体言之,在措辞上,以单位和职务群体为主体还是以编辑微博内容的警员个人为主体,是“人格化”与“职务化”的矛盾点之一。若以警员个人为主体,则利于吸引关注者,增强微博吸引力,但有违警务微博的职务性质;若以职务群体为主体,契合了职务性质,但相对缺少了“人格化”的吸引力和传播上的影响力。

因此,人格化”作为一项可靠的传播策略,受到警务自媒体“职务化”性质的限制,由此构成警察话语表达“职务化”与“人格化”的矛盾。

三、自媒体语境下提升警察话语技巧的策略

(一)坚持“接地气”的大方向

无论如何,“接地气”的大方向值得坚持。“接地气”的语言是与自媒体语境相适应的。如前文所述,自媒体时代传播活动的突出特征是受众在传播活动当中的主动参与(因而使得传播者、受众二者界限模糊化),而“接地气”蕴含着对受众的天然接近、友好态度与互动意愿。以往单向度的、独白式的语言并不能引起受众的参与意愿,“共鸣”、“共情”更无从谈起,因而并不适应自媒体语境对自媒体语言风格的内在要求。“接地气”并不是对任何群体的一味迎合,将警察话语严肃性过量或完全消解的“从流俗”话语并不是“接地气”造成的,而是对“接地气”的错误理解造成的。对于“从流俗”话语带来的负面影响,走“不接地气”的回头路并不是解决之道,寻求警察话语传播性与严肃性、生活化与职务化的精妙平衡才是题中之义。

大方向的明确使得具体技巧的探讨得以有的放矢,对于“接地气”话语细节性技巧,主要介绍两点:

1.注重“接地气”话语的时效性

从目前来看,采用网络热词、热图和热门网络句式是警务微博采取的主要“接地气”方式之一。“热词”、“热图”或热门句式,是指当下热度较高,网民频繁使用并以之为时尚潮流的词句、图片或词句、图片的使用方式,将其进行合理使用至少产生两点好处:一是增加博文的传播广度。“热词”在成为使用热词的同时必然也成为搜索热词,网民在对热词进行搜索时,会看到含有热词的所有博文,如此则增加了警务微博内容的传播广度。二是增强网民对警务微博内容的亲近感。使用目前网民耳熟能详且充满好感的热词热句,通过心理上的“晕轮效应”,使网民更乐于阅读、分析、评论、转发警务微博内容,给网民以“原来我们都一样”之感,拉近警民在网络上的心理距离。

但是,在采用此种方法时,最需要注意的便是热图、热词和热门句式的“时效性”。以“@平安北京”某条微博为例(见图四)[9]:

图四

如图所示,微博内容中,本意想提请乘车的青年男女注意自身形象,爱护公共环境。但所使用的“美眉”一词,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网络论坛”(BBS)为主要网络聚集形式时期的“热词”(“美眉”即“妹妹”变音),而该条博文发布于2016年,期间相差近二十年。对于在九十年代没有过网络经历的人,“美眉”一词是会让其不知所指的,即便对于了解“美眉”一词来历的网民来说,也过分陈旧。如此不具有时效性的热词的使用,便起不到前文所述两点作用:既无法增加博文的传播广度(因无人会搜索这样的“热词”),又无法拉近网络上警民之间的心理距离。甚至,由于措辞陈旧,反倒让受众产生距离感。

2.实现“接地气”话语的多样化

除使用具有时效性的网络热词、热图、热门句式之外,“接地气”的方式更应多种多样,实现多样化。

图五

首先,一图胜千言,充分利用图片语言、视频语言。丹尼尔贝尔断言:“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10],认为当代阅读方式正以逻辑理性为核心的语言符号阅读正向以直观感性为主要特征的图像阅读过渡。对于自媒体受众而言,图像内容(图片和视频)比文字内容更直观、生动。以“@天津交警”某条微博内容为例(见图五)。[11]

将二十七种全责交通事故以模拟动画图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在网民眼前,并辅以相应的解说文字,做到了“一目了然”,体现出便民利民的服务意识。相较于单纯地使用“热词”、“热门句式”,这应当说是一种更高维度的“接地气”。

其次,乡音情更切,恰当使用凸显地方韵味的语言。目前,警务微博的开设以各省级、市级单位微博为主(另有部分公安部各类职务微博和各地警员个人微博,后文详述),如“@平安北京”、“@平安洛阳”、“@长沙警事”、“@广州公安”等。这使得警务微博的关注者也必然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即各地网民更多地关注自身所长期生活地域的警务微博。鉴于此,恰当地使用凸显地方韵味的方言,可使警务微博对关注者来说更具有吸引力,使关注者更感亲切。例如,“@广州公安”创设了专门的话题关键词#蜀黍话你知#(见图六)[12],专门进行警务相关知识的普及和便民服务。贴心的服务加上亲切的乡音,进一步拉近警民心理距离,融洽警民关系。通过恰当使用凸显地方韵味的方言来接近民众、接近民生,接近人民群众之喜闻乐见,相较而言当然地是另一种更高维度的“接地气”。

图六

图七

再次,巧改流行语——使用流行语时,要避免单纯地进行生搬硬套。对其进行“巧改”以“化用”,往往起到更好的效果。以@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 某条微博内容为例(见图七)[13]。

随着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剧中“达康书记”务实勤政的形象深入人心,由于网民对该人物的喜爱以及对其在剧中屡遭另一人物“祁同伟”掣肘的同情,“达康书记别低头,GDP会掉,祁同伟会笑”成为热度极高的网络流行语。而“@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将其巧妙修改为“这样的短信千万别信,否则GDP会掉,诈骗分子会笑”并配上剧中“达康书记”的造型,作为提请网民谨防电信诈骗的提醒——既起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因网民喜闻乐见,并含有热门词句),又避免了生搬硬套,不给人“强行接地气”之感。

(二)避免“从流俗”是当务之急

1.“从流俗”的危害——从受众心理学视角分析

余秋雨在其《观众心理学》中表示:“从深层心理上说,悲剧美和喜剧美,对应着人类对社会物象的仰视需要和俯视需要。”他指出:“仰视,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心理需要……喜剧美正好相反,对应着人们的俯视心理。在喜剧美中,主要人物大多被故意塑造得低于观众,让观众能够快速地发现他们的滑稽、悖时、荒诞……这使观众产生一种自我优越感的确认……(俯视)也是人类一种基本心理需要……。”[14]

余秋雨从戏剧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观众对于“仰视”和“俯视”的心理需求:当戏剧人物被塑造得严肃、悲壮从而高于观众时,观众会产生“仰视”的心理;当人物被塑造得滑稽、荒诞从而低于观众时,观众会产生“俯视”的心理。这种“仰视”与“俯视”的心理同样适用于微博受众与微博内容之间。从受众心理方面看,“接地气”的目的就是为了缓解严肃、官方的语言所带给受众的心理压力,这样的官方语言让人有“长期仰视”之感,而采用轻松、诙谐、亲切的语言,让受众产生“平视”甚至“俯视”的心理愉悦感,从而拉近微博受众与警务微博的心理距离。

然而,公安工作有其自身的职务特殊性,工作性质天然地带有严肃成分。如在警务微博发言中,扮演过于“诙谐”、“戏谑”的角色,甚至完全放弃严肃内容,使微博受众在心理上长期处于“俯视”位置、完全不产生“仰视”心理,这便走向了“接地气”的反面——“从流俗”——让警务自媒体沦为毫无严肃性的“段子手”微博。“从流俗”对警务自媒体和警务宣传工作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消解了公安工作尤其公安宣传工作的严肃性,在受众心中长期塑造一个“搞怪”的、“低于观众”的警察形象,从而可能降低受众对法制工作的敬重和警务执法的敬畏。

要在坚持“接地气”的前提上避免滑向“从流俗”的极端,警务自媒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2.避免“从流俗”方法之一:坚持“微原创”

目前,警务自媒体的日常推送内容以新闻通报为主,且通报方式大都限于“新闻事件介绍”,但警务自媒体的显然有超过这之上的工作职责。我们以“@人民日报”和“@平安北京”对“国产大飞机首飞成功”的微博推送内容作对比:

@人民日报的博文:“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中国再添大国重器。大飞机之大,不止在功率,不仅在功用,更大在几代人的“功成不必在我”。人们总忘不了开国大典上飞机不够,总理让飞两遍的情景,而今天,从高铁、航母再到大飞机,我们赶上来了,更会超过去的。凌云壮志不服输,蓝天会有更惊艳的中国色!(见图八)”[15]。先用大飞机制造者门“功成不必在我”的高贵精神定义大飞机之“大”,再拿开国大典时周总理指示每架飞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过两次(以弥补飞机数量之不足)的艰难往昔作今夕对比,最后展望未来、剑指超越——读来催人泪下,唤起读者心中澎湃的爱国热情和激昂的民族自豪感。

图八

而@平安北京 除去具体内容通报以外,只剩“厉害了,我的祖国!”(见图九)[16]。这一网络热句(原句为“厉害了,我的哥”)作为对该新闻事件的评论。从受众心理的角度看,就明显不合时宜。对于“大飞机首飞成功”这种在民族工业自强奋斗史上留下重彩的事件,自然不应该用网络热句来“接地气”以给受众营造“俯视”的戏剧心理感受。我们当然认为@平安北京 不是有意如此,但“接地气”成了不自觉的发言习惯,不积极培养原创严肃舆评的能力,单纯依靠“网络热词”进行日常微博发言,就容易走向“接地气”的反面——“从流俗”而不自知。

@人民日报 是微博上坚持“微原创”新闻舆评的典范,其日常发言话语风格,尤其在“接地气”方面的风格,也和大多警务微博并无二致。但其“#你好,明天#”系列作为每天晚上对当天热点新闻事件的总结性“微原创”评论,保证了其作为职务微博的严肃性,在“接地气”的基础上避免了“从流俗”,使微博受众每天以“俯视”起,以“仰视”终,俯仰之间相得益彰,这值得警务自媒体借鉴与学习。

图九

3.避免“从流俗”方法之二:从心所欲,不逾法制

图十

许多警务微博为更好地“接地气”,在没有重大警情舆情时,会推送与警务工作无关的、相对生活化的内容,由于与警务工作无涉,该类内容受到的“把关”相对更少,受微博“小编”个人理念和态度影响更大,如不严格恪守“法制”精神,容易出现言语失当从而引起网民反感。如“@平安武汉”微博(见图十)[17]。

微博内容是一张年轻女性照片和针对照片内容的一句问话,照片中该女性上身着羽绒服,但穿着露出脚踝的“九分裤”,@平安武汉问到:“#蜀黍问你# 这样露脚踝,冷吗?”这样的微博话语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照片据@平安武汉 在评论中对网友的回复,系“网图”,但该网图若是摄影作品,则牵涉到拍摄者的版权,警务微博不经授权发布有侵权之嫌;更严重的是,若不是摄影作品而是街边偷拍,则被拍摄者的权益受到了二次损害。

第二,除宗教极端服饰等法律有明文规定情况外,人民群众如何穿着,不是作为执法者的警务工作人员应当和可以过问的。从字面上看,@平安武汉 只是询问图中女子是否因露出脚踝而感受到“冷”,但任何语言除了其字面含义,还有其结合语境、语气之后的“语用”含义。从语用的角度分析,这样的询问,容易让人猜疑@平安武汉 是否在批评和戏谑图中女性的穿着方式,如是,则第一,这超出了警察的法定权力范畴;第二,这凸显出微博发布者对社会多元审美观、生活观的不包容。

图十一

无独有偶,上海警务微博“@警务直通车-上海”于5月12日发布微博(见图十一)[18]:“侦查员在抓捕时要面临各种危险和考验,有时……保持严肃也是其中之一”并配上抓捕现场照片。在照片中,一位男性嫌疑人背部纹身图案为儿童卡通片形象“喜洋洋”,博文所谓“保持严肃也是其中之一”系对这幅纹身的嘲笑,意即,侦查员在抓捕时会面临许多危险和考验,有时面对如此滑稽的纹身也要保持严肃,是侦查员执行抓捕时要面临的“考验”之一。而之所以难以“保持严肃”,无非是因为“犯罪嫌疑人”身份与“喜羊羊”卡通形象之间的反差。上海警务微博试图通过轻松调侃增进警民互动,但这样的博文同样是有逾法制的。

公安机关有根据犯罪嫌疑人具体犯罪嫌疑进行侦查、抓捕的权力,但纹身本身并不违法,在该案件中对嫌疑人的抓捕也断然不是因为纹身。在案件范围之外,嫌疑人的人格尊严不应被无端矮化和剥夺。纹身的风格与类型属于个人喜好,显然在个人“私域”的范围内,因嫌疑人在其他方面有犯罪嫌疑,便在公共舆论平台中毫无顾忌地对其“私域”事宜进行嘲讽,这不仅走向了“接地气”的反面——“从流俗”,更与法制精神不符。

诸如此类的警务微博内容恰是前文所讨论的“把关人效用减弱”的缩影,微博编撰者为了“接地气”,一方面缺乏分寸地消解着公安工作的严肃性;另一方面将个人好恶加入到工作中来,作为执法者,没有考虑到发布内容与法制精神的乖违,放松了对法制精神底线的恪守。自媒体时代,“把关人”的效用似乎无可避免地减弱,但无论如何,“法制”应当成为自媒体语境中警察话语的第一位“把关人”,警务自媒体话语当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从心所欲”,但前提必须是“不逾法制”。

(三)突破“职务化”与“人格化”的矛盾困境

1.值班制——共性基础上展现警员丰富个性

通过合理安排警员以实名“值班”的形式担任警务微博的编辑(“小编”)可较好地协调这一矛盾。例如,安排7名警员分别于每周的七天担任“值班小编”并在微博上公布值班表。每天由指定的警员负责筛选与编辑发布警务相关的微博内容,语言风格在符合规范的基础上也可体现其个人风格。由此,警务微博以个人的身份与关注者交流(“人格化”),但又避免了成为单个警员的个人展示平台。

如图,洛阳官方警务微博“@平安洛阳”(见图十二)[19]等已经在实行微博值班制,但“值班”的作用还须凸显得更加明显。值班制的目的,是缓和“职务化”与“人格化”的矛盾困境,既保障警务微博的职务特性,又充分展现值班警员的职业风采和个性风采。为此,值班制还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设计,例如,可通过微博评论、转发的热度与好评度,结合相关领导部门的抽查考核,使值班警员之间形成竞争,驱使其不断提高原创水平、增强吸引力,同时又不失职务定位,做好警务宣传内容的“把关人”。

图十二

2.鼓励警察个人微博,塑造推荐典型

警员个人以职务身份注册的个人微博,在“人格化”策略上束缚更少,可鼓励警员在个人微博中展现自身美好品性,赢得网民青睐。并通过单位警务微博与个人微博的强联系(通过转发、评论等互动形式)将网民的好感予以“导流”。例如,微博账号“@叶子警官”拥有人为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天宁分局民警,其微博内容丰富多彩,活泼有趣,民警本人尤擅漫画。其中在2017年3月6日,即受网民追捧的所谓“少女节”①“少女节”为网民自创节日,时间为“三八妇女节”前一天,3月7日。前夕,“@叶子警官”发布其自画漫画[20],其中对比了普通女性与女警察的“日常”、“工作”、“生活”和“装备”,既轻松幽默、简洁明快,又深刻凸显出女警员为警务工作所付出的牺牲与对人民的担当,得到了“@平安北京”、“@首都网警”等单位警务微博的转发,获得网民一致好评(见图十三、图十四)[21]。

鼓励警员在合法合规基础上通过微博展示个人风采,聚拢人气,并加强单位警务微博与个人警务微博之间的联系纽带,不失为平衡“人格化”与“职务化”的良方。

图十三

图十四

3.建立自媒体利用的新视角——自媒体“服务大厅”

突破“人格化”传播策略与“职务化”工作要求的矛盾困境,还需依靠将“职务化”的一面做得更到位。而要做好“职务化”,我们认为需要建立自媒体利用的新视角:自媒体不应被简单被视作“宣传栏”,更应当做“服务大厅”。

目前为止,警务微博的日常内容以涉警新闻报道、警务知识普及等为主,力图实现微博自媒体的宣传功能。但自媒体功能的日益丰富和完善使得警务微博可以超越“宣传栏”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打造成为群众提供服务的“服务大厅”。

警务微博是政务微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7(2016)》[22]对新媒体行业的发展作出了“未来十大展望”,其中第10点展望为“微政务精细化发展,网络舆论影响政府决策和中国政治进程”,并指出“政务新媒体发展不断深入,在现有存量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化管理,提供精准服务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警务微博是政务微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精准服务”:

首先,统一搜索关键词,充分利用“微博搜索”功能。由于微博自媒体的特殊性,单条微博的热度不可能长期维持,旧微博必然被新微博替代,因此,对于涉警知识普及、涉警公共服务等类微博,要使其长期起到知识普及和精准服务的作用,需利用好“微博搜索”功能。微博搜索可以是微博网民直接在微博主页中进行关键词搜索,也可以是进入某个微博账号后,在账号微博内容范围内进行关键词搜索。为方便搜索,更好地为微博网民服务,“搜索关键词”必须是规范的和统一的。例如(见图十五、图十六、图十七、图十八)[23]:

图十五

图十六

又如:

图十七

图十八

同样类型的交通情况实时通报和消防知识普及内容,警务微博用“#”符号标注的关键词却有出入,不利于有需要的网民在其微博上进行检索。因此,统一搜索关键词,尤其在全国层面对搜索关键词进行国家层面的规范化,将全国各大警务微博视为替代“官方网站”的革命性的自媒体“服务大厅”,是警务自媒体可纳入考量的下一步“精细化”工作。

其次,拓宽警民沟通路,定期举办“微博问答”活动。如前所述,自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显著特征是受众在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警察话语技巧主要解决“怎么说”的问题,这既包含了“话语风格”的问题,也应当包含了“话语形式”的问题。同样的警察话语,用“公告”的方式发布,和用“你问我答”的方式告知(实际上效果也等同于公告),效果上是有差异的。后一种方式既帮助解决了人民群众目前关切的问题、起到了更好的广而告之的效果,同时又进一步增加警民互动,拉近警民心理距离,融洽警民关系,从而利用警务微博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目前,微博上有两种问答形式,一种是收费问答,博主自定价格,单个网民付费提问,其他网民付费围观;另一种是网民通过自发微博提问并“@”相关博主,被“@”的博主通过转发评论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回答。

警务微博的“微博问答”活动自然不宜采用前一种收费问答方式。一方面,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公职部门,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信息服务是职责所在,收费于法无据;另一方面,收费问答方式是半公开形式,网民需要“付费围观”才能看到回复内容,影响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有违警务微博开设问答活动服务人民的初衷。

结语:自媒体语境下警察话语提升技巧

综上所述,自媒体语境下警察话语面临的矛盾困境既深层而又具体。宏观层面,自媒体语境下警察话语面临“把关人”效应减弱的问题;具体层面,警察话语面临“接地气”与“从流俗”的矛盾,以及“人格化”与“职务化”的矛盾。

突破第一对矛盾,需要摒弃官僚姿态的同时避免曲意逢迎。即在坚持“接地气”话语风格大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话语技巧避免“从流俗”。“接地气”要注意话语的时效性并注重“接地气”方式的多样化;要避免“从流俗”,须在深入剖析受众心理的基础上坚持一定程度上的“微原创”,尝试巧改“流行语”并坚守法制精神。

突破第二对矛盾,需要在培育魅力人格、增加信息粘度的同时不失职务定位。通过警员“小编”值班制和鼓励警员个人开设微博来加强“人格化”的传播效应,同时通过丰富警务微博服务群众的各项功能来加强警务微博“职务化”定位。

自媒体语境下,警察话语身处的传播环境不断变化,面临的传播困境层出不穷,因此,警察话语技巧的提升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我们对自媒体语境下警察话语技巧的研究探讨也将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1]Shayne Bownan.& Chris Willis. We Media[M].The Media Center at 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2003.9.

[2] Jay Rosen:A Most Useful Definition of Citizen Journalism:[EB/OL].http://archive.pressthink.org/2008/07/14/a_most_useful_d.html.2008-07-14.

[3]张志华,蔡蓉英.警察话语权行使不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1-26.

[4]平安北京微博[EB/OL].http://weibo.com/pinganbeijing?is_all=1&stat_date=201210#feedtop.2012-10-29.

[5]平安武汉微博[EB/OL].http://weibo.com/u/2418542712?is_all=1&stat_date=201703&page=13#feedtop.2017-03-10.

[6]平安洛阳微博[EB/OL].http://weibo.com/p/1001062043228245/home?is_all=1&stat_date=201703&page=9#feedtop.2017-03-13.

[7]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陈亮,周立方,李启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4

[8]陈虹.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人格化传播[J].视听界2006,(1):46

[9]平安北京微博[EB/OL].http://weibo.com/pinganbeijing?is_all=1&stat_date=201601&page=8#feedtop.2016-01-14.

[10]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 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11.

[11]天津交警微博[EB/OL].http://weibo.com/tianjinjiaojing?profile_ftype=1&is_all=1&is_search=1&key_word=%E5%85%A8%E8%B4%A3#_0.2017-05-02.

[12]广州公安微博[EB/OL].http://weibo.com/gzjd?refer_flag=1001030101_&is_all=1&is_search=1&key_word=%E8%AF%9D%E4%BD%A0%E7%9F%A5#_0.2017-04-30.

[13]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微博[EB/OL].http://www.weibo.com/dshcsh?is_all=1&stat_date=201704&page=19#feedt op.2017-04-07.

[14]余秋雨.观众心理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11

[15]人民日报微博[EB/OL].http://weibo.com/rmrb?is_all=1&stat_da te=201705&page=6#feedtop.2017-05-05.

[16]平安北京微博[EB/OL].http://weibo.com/pinganbeijing?is_all=1&stat_date=201705&page=4#feedtop.2017-05-05.

[17]平安武汉微博[EB/OL].http://weibo.com/u/2418542712?is_all=1&stat_date=201703&page=8#feedtop.2017-03-17.

[18]警务直通车—上海微博[EB/OL].http://weibo.com/shanghaipolice?refer_flag=1001030101_&is_hot=1.2017-05-12.

[19]平安洛阳微博[EB/OL].http://s.weibo.com/weibo/%25E4%25BB%258A%25E5%25A4%25A9%2520%25E8%25AD%25A6%25E5%25AE%2598%25E5%2580%25BC%25E7%258F%25AD&Refer=STopic_box.2017-03-29.

[20]叶子警官微博[EB/OL]. http://weibo.com/u/2715864245?refer_flag=1001030101_&is_all=1.2017-03-06.

[21]平安北京微博[EB/OL].http://weibo.com/u/2715864245?refer_flag=1001030101_&is_all=1.2017-05-11.

[2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3]平安北京微博[EB/OL].http://weibo.com/pinganbeijing?is_all=1&stat_date=201705&page=2#feedtop.2017-05-10.

猜你喜欢
警务网民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环球警务专访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