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肇源镇中心校 陈英卓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升学考试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多数学生都觉得身心疲惫,萎靡不振,苦不堪言。那么,怎么样才能缓解孩子们的压力,使其轻松学习,进而去迎接学习中的挑战呢?“音乐”这一学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起着举足轻重的调节作用。它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心情愉悦,而且还能熏陶他(她)们的素养和情怀。这就告诉我们教音乐的老师,要把音乐这门学科放在正确的位置上,积极去构建符合它本身特点的教学模式,改变不科学的常用方法,让歌声传遍课堂的每一个角落,所有学生都能与老师积极配合,真正“活”起来。
思想觉悟和精神意识能够主控人的一切行为,所以每一学科的教学都要从思想启发入手,使其成为一种思维定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音乐也不例外。首先让学生们在思想中深刻地意识到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在学习之余陶冶情操、培养音乐素养也是学校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在潜意识中认识到音乐课的真正目的和它的内在的价值,学生们才愿意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才会发自内心地唱出优美的歌声,也就是真正能够做到音乐课让人人感兴趣,踊跃练习每一首歌曲,而不是被动地、面无表情地发出声音。
音乐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要正确认识“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要从思想上解放自己,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老师在前面唱,学生们在下面唱”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与时俱进。要把兴趣的提高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活动和一些小节目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做到时刻集中。在教学中可以借助于提升竞争意识这样的方式来挖掘所有学生的内在潜能,如:《小小歌手》,《谁是歌唱家》,《超级小达人》、《快乐小明星》等等这些对抗模式,都会是学生们眼前一亮,兴高采烈地配合老师,从而爱上音乐课。
音乐课与其它科目的教学截然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它不需要动静结合,只是一味地强调张口与发声交替进行就可以了。所以,成功的音乐教师要懂得把时间教给学生,使课堂成为每名学生的实践“领地”,给予他(她)们大量的空间去开口练习,而自己只用一小部分的时间在一旁指导发音方法和技巧,做一个成功的“导演”即可。与此同时,老师还要不断表扬,不断鼓励,激发每个人的参与意识和热情,让所有学生在上音乐课的同时,细细体会音乐的奥妙以及它给自己所带来的美的享受,进而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幸福并且快乐地学习。
学会“欣赏”是体味美好生活的一种技能,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高尚的品质。告诉学生们每个人的歌声就如同自然界的一切声音那样,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美妙和动听的。这样,在上每节音乐课的同时,所有人都要做到细细聆听自己的歌声,沉醉并享受歌声所带来的意境之美,从而为自己所创造的的美妙声音喝彩。而且,要让学生们懂得不但要做到自我欣赏,还要顾及到别人,用眼睛去发现美,用耳朵去聆听美。此外,要善于接受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并从中体会团结与合作精神所散发出来的夺目的光芒。
教学过程并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去培养学生们的能力,要在遵循基本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在音乐课上,不要死板地强调某一种传统的歌唱方式,要敢于尝试去启发学生们的发散思维,鼓励他(她)们去尝试,去创新,唱出自己的特色,唱出自己的风格,正如有句话所说:“成功只是目的地,但路有千万条”。歌声之美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它的内在美。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摸索出来的《构建主动演唱模式,让歌声课真正“活”起来》的科学而实用的教学方法,在常规的音乐课中已经通过实践和验证,不但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她)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适合于陶冶情操、提升素养,塑造人格,最重要的是适合于各校的教学环境以及各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效果显著,值得去进一步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