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霞,王宝春,马亚娟,平欲晖*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概述
殷海霞,王宝春,马亚娟,平欲晖*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具有高分离能力、高灵敏度、极强的专属性等特点,和应用范围广、可提供结构信息等优势。本文对HPLC-MS联用技术的发展近况作简单介绍,并对HPLC-MS在药物分析、食品分析和环境分析等领域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应用;综述
20世纪70年代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直到90年代出现了各种商品化仪器,大气压电离技术变得成熟,HPLC-MS联用技术才出现在人们眼前,并且在运用分析方面迅速发展,成为科研和日常分析的检测工具。HPLC-MS联用是将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串联成为整机使用的,以高效液相色谱为分离手段,以质谱为鉴定工具的一种分离分析检测技术[1]。HPLC-MS主要组成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接口装置、MS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2]。目前来说,HPLC-MS常用的仪器具有两大类,第一类是从质谱的离子源角度来划分,第二类是从质谱的质量分析器角度来划分[3]。实现HPLC-MS联用关键在于接口技术,先后出现了二十多种接口,其各有优点和缺点,且都有自己的开发和发展以及完善的过程。本文就HPLC-MS从开始出现联用到现在的发展近况作简要叙述,以及近年来HPLC-MS的研究应用进展作简单综述。
2.1.1 西药及中成药成分分析
孙俊杰等研究者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分析研究西药药物的化学成分,特别是对托烷司琼和司他斯汀在人体血清中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并研究两种药物不同剂型的生物等效性[4]。李娜等研究者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得到了定量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方法,和测定人体血清中罗红霉素浓度的方法[5]。黄琳娜应用新型串联色谱柱技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多级质谱串联技术,对头孢菌素类药物和仙鹤草提取物中仙鹤草酚进行了分离分析研究[6]。
2.1.2 中草药成分分析
现代色谱联用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中草药成分分析研究的步伐。采用常规的分离鉴定技术分离中草药成分难度非常大,由于含有化学成分种类众多的中草药往往结构复杂,而且其含量非常低以及稳定性差。所以采用HPLC-MS联用技术分析分离中草药成分变得容易操作,而且HPLCMS联用仪高效快速、灵敏度高,尤其适用于中草药成分中含量少、不宜分离的成分。唐小峦等研究者通过LC-UVMS/MS法分析丹参中不同极性提取物,主要是通过质谱与质谱的联用为鉴定工具,共鉴定出了14个成分,并对其中的4个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为相关的谱-效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7]。
2.1.3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特征性等特点,是采用现代化的分析技术和手段建立,符合现代中药质控的要求,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李蓓佳等研究者运用了LC-DAD-MS联用分析技术,建立了通脉颗粒的(HPLCUV)指纹图谱,并鉴定了通脉颗粒中22个化合物,并将各化合物的单味药归属了其来源[8]。耿放等研究者运用UPLCMS联用技术分析11个批次的五加生化胶囊中的成分,确定了37个共有色谱峰,其中色谱峰有紫丁香苷、阿魏酸、甘草苷等,并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获取了其UPLC-MS指纹图谱,有利于对五加生化胶囊进行质量控制[9]。
2.1.4 药物代谢研究
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液、酶等作用下,进入体内后所进行的生化反应过程。采用HPLC-MS联用技术法进行药物代谢研究,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分离鉴定难于辨识的痕量代谢物样品和避免繁琐地分离纯化代谢物样品。刘晓燕等采用UPLC-MS联用技术对细胞代谢轮廓进行分析,检测了不同类型药物肝损伤的代谢谱特征,与药物肝毒性相关的一些代谢物被筛选了,其中包括NAD、GSH、羟基化脂肪酸及衍生物等;通过保肝阳性药联苯双酯对肝损伤模型的代谢谱调控研究,验证了肝毒性潜在标志物的可靠性[10]。
食品的营养性和安全性的关注更趋于理性化、科学化。此外,在食品检测中应用较广泛的是HPLC-MS联用技术,通过有效的分析和检测,筛选了食品工业中原材料,以及对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成品质量检测等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1]。胡晓慧等[12]研究者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农产品,检测农产品中药物残留以及添加剂用量是否超标。曹海微等[13]研究者采用LC-MS/MS联用技术检测在食品中的一些残留量,得到了分析猪肉、水果、蔬菜、大米和白糖中的五种季铵盐残留的检测方法。
近几年来我国常用的三嗪类和苯脲类除草剂的使用量正在迅速增加,已经对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杨立芳针对水中三嗪类和苯脲类除草剂残留的分析研究,运用LC-MS分析方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扑蔓尽、西玛津、绿麦隆、异丙隆五种除草剂;同时鉴定除草剂中的五种目标组分;定
综上所述,HPLC-MS联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食品分析和环境分析等研究领域。HPLC-MS联用技术将HPLC的高分离性能和MS的高鉴别特点相结合,改善了传统液相检测器灵敏度和选择性不够的缺陷,提供了可靠、精确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结构信息,使得试验步骤得到了简化,以及节省了大量的样品准备时间和分析时间。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HPLC-MS联用技术将在不断更新,将在各个领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1]邵清松,胡润淮.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中医药学报,2007,35(3):44-47.
[2]孙毓庆.仪器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金 蕊,王宝庆,金哲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生命科学仪器,2009,05(5):19-21.
[4]孙俊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
[5]李 娜.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6]黄琳娜.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
[7]唐小峦,李焕德.HPLC-UV/ESI-MS法分析丹参不同提取组分[J].中南药学,2008,6(6):707-711.
[8]李蓓佳,向 诚,杨秀伟,等.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通脉颗粒的指纹图谱[J].药学学报,2010(11):1410-1414.
[9]耿 放,王发善,邹韬博,等.五加生化胶囊UPLC-MS指纹图谱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2,32(7):1171-1175.
[10]刘晓燕,刘艳秋,程孟春,等.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肝损伤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J].色谱,2015(07):683-690.
[11]甘宾宾,汤艳荣,蒋世琼.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及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9,38(12):33-37.
[12]胡晓慧.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应用于农产品药物残留及添加剂检测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
[13]曹海微.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食品中有害物质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4]杨立芳.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水中多种除草剂残留的研究[D].安徽大学,2007.
O657.63
A
ISSN.2095-8242.2017.061.12063.02
平欲晖,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药物分析研究,E-mail:563071680@qq.com量方法简便,适用性强,从而更准确地判断该污染物是否存在[14]。这种技术容易被采用和推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