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郫筒二小 丁 静
所谓朗读,就是用富有感情的声音将文字展现出来,在反复朗读的同时用心感受与体会,体会到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小学生身心发展程度低,在阅读时难以集中注意力、注意持续时间短,通过朗读则能让学生充分调动口、耳、眼、脑各器官,维持注意力,从而对文章加深记忆。因为不同的学生,其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生活基础等都是不同的,其在朗读时所产生的理解与感悟也是不同的,因此个性化朗读必然会融入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让朗读行为更具有思想性、创造性与审美性。
朗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文章语言中存在的情感共鸣与形式美感。因为它不只是单纯的将文字用声音表示出来,还需要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文字所蕴含的意境与情感,所以朗读更具有美学意义。个性化朗读是朗读的高级形式,它立足学生的独特体验与个性化思维,个性化表达文章,达到披文入境的效果。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个性化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主体意识以及学习积极性,将阅读与感悟统一起来,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还能满足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的需求,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不仅如此,它还能培养学生语言感悟、综合审美、理性思维与口语表达等综合能力。
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其一,不同的学生对同一课文内容因情感体验与生活积累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但教师基于应试教育影响,对课文内容意义制定了机械化、统一化的标准,这不利于个性化朗读的推行。其二,个性化朗读对学生朗读后的个性化体验非常重视,然而让部分教师片面注重文章思想、文章主题以及字词句的讲解,忽略了个性化朗读的重要性,对朗读仅采用跟读、带读以及统一读等形式,这对培养学生朗读兴趣与提高语文素质非常不利。其三,部分教师虽然为学生提供了朗读的时间,但缺乏对学生朗读方式的指导,没有对学生的朗读效果进行评价。
首先,选择适宜个性化朗读的材料。学生在教学中发挥着主体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教学需求以及学生实际来展开教学。在朗读教学时,是否要进行个性化朗读不取决于教师自己,而是由教学内容与学习实际情况来决定的。其一,一般而言,要按照文本内容来决定采用何种朗读形式,不是所有课文都可以进行感情朗读,当课文语言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开放性较强且存在深层意义,方可进行个性化朗读。其二,要按照文本形式来决定是否进行个性化朗读,诗歌不仅文质兼美,而且行文流畅,具有形象性、节奏性与层次性的美感,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重音、停顿、缓急与语调等方面的训练。散文与小说具有清新、含蓄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对学生进行慢读与快读等训练方式,通过朗读来感受语言内涵以及作者内心世界。其三,要选择简洁明了、意味深长、结构优美的段落,例如对话、优美句、哲理性较强的句子。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朗读文本会将自身的生活经验、自身情感与知识积累渗透进去,不同的学生会在相同的语言信息中产生不同的体验与感悟,因此个性化朗读存在着多元并存的特点。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朗读的个性化,只要学生与文本实现了情感互动,并全身心投入其中,无论学生采用了何种朗读方式,教师就应该给予支持与指导,不得用参考书上的标准模式去限制他们。例如在朗读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和自己长时间分隔的异地朋友,学生在朗读时自然会将自身感情融入文本中,充分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感受,并达到较高的教学质量。
再次,要以学生把握与理解课文为朗读基础。每篇课文都会有固定的情感与主题,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对学生加强指导,帮助学生理解与体会文本的整体情感与意义,体会到文章的节奏起伏与整体意义,之后方可进行个性化朗读以深化理解。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充分反映了人的精神与现实生活,能对学生情感、气质与个性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小学生身心发展阶段较低,难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因此教师在课文教学时要对分析讲解课文情感予以重视,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情感,并保证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倾注自身感情,与作者实现情感共鸣。例如,《她是我的朋友》,该文章赞颂了友情,教师可让学生在朗读时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最后,要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朗读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与感染力,能充分展现文章的语言艺术魅力。教师要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让学生能够在朗读中发挥出更好的效果,例如重词轻读、颤音读法等,并让学生对声音高低变化、重音字加强重视。除此之外,还应采用多种创新方式来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例如,竞赛朗读法、表演朗读法、教师范读法,保证学生能够对课文朗读具有充分的把握。例如,在教学《西门豹》时,该文章以对话居多,教师可以抽选出几名学生上台表演,分别担任西门豹、老大爷、巫婆、乡绅等不同的角色,教师负责独白部分。不仅如此,教师要实时跟踪评价朗读效果,并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当学生完成个性化朗读后,教师应给予鼓励与赞扬,并有针对性的根据学生朗读情况给予具体评价。
个性化朗读能够帮助学生对课文加强理解与感悟,促进学生的多素质与多能力综合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习主体性,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朗读的情境与平台,选择适宜的朗读材料,并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在激发学生朗读热情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