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虹,时法静
(1.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药学部,山东 潍坊 262500;2.潍坊市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药房,山东 潍坊 262500)
采取相应措施,对肿瘤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尽量减轻患者痛苦,帮助他们尽快恢复,这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重要目标和追求。目前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最主要的方法是化疗,但化疗所带来的毒副作用仍然难以克服。鉴于此,临床实践中人们尝试探讨新的治疗方法,对化疗方法改进和完善。本文将对药物共递送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报道,期望能为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大多数化疗药物的水溶性较低,在对肿瘤患者治疗时不能通过注射给药,而采用口服给药方式,会大大降低化疗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此同时,化疗药物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可能会损伤人体正常组织,降低患者的生理功能。肿瘤细胞在长期化疗中,会形成多药耐药性质,抵制药物摄取进而显著降低化疗效果。基因治疗肿瘤所带来的毒副作用虽然很小,并且可以有效逆转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但基因容易被体内活性物质降解并失去活性,也就限制了基因治疗方法的有效利用。总之,肿瘤治疗面临的这些难题,成为研究药物共递送系统的动力和出发点。
在对肿瘤患者治疗时,大多数两亲性材料可在水溶液中形成聚集体如胶束,聚集体内部可以包裹药物,然后运送至肿瘤部位,进而达到抵抗肿瘤细胞,治疗肿瘤的目的。该药物还可以直接注射,克服口服吸收利用度差的难题,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取得更好的抗肿瘤效果。尽管这种单一的药物递送系统能提高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但严重的多药耐药制约其推广和应用。
同时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疗药物,在肿瘤治疗中采用这种方式,其效应往往大于各药物单用的总和,这种方式通常被称为协同作用。协同作用不仅可以发挥单个药物的作用,还能显著发挥药物的抗肿瘤活性,并且由于单个药物的使用剂量减小,有利于降低药物毒副作用。临床上联合用药都是基于协同作用,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紫杉类与蒽醌类药物。
紫杉类药物中,紫杉醇及其衍生物多西紫杉醇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癌药物,它能保持微管稳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通常将其与顺铂联用,在胃癌、头颈部鳞癌等肿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学者利用聚谷氨酸-维生素E/聚乙二醇胶束构建多西紫杉醇+顺铂共递送系统,由于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系统显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药物共递送系统在协同作用下,通过降低多柔比星的使用量,对肿瘤细胞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有学者利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构建盐酸多柔比星+紫杉醇囊泡共递送系统,不仅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还能让药物更好到达肿瘤组织,实现降低毒副作用的目的。
多药耐药能减少细胞内的药物聚积,改变药物在细胞内的分布,对化疗工作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可能降低化疗的治疗效果。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肿瘤治疗中开始将多药耐药药物,例如维拉帕米等,与化疗药物进行联合使用。维拉帕米能抑制P糖蛋白活性和化疗药物外排,让细胞内的药物浓度提高,进而达到提升化疗药物抗肿瘤活性的目的。
作为一种重要的抑制剂,维拉帕米在P糖蛋白研究和应用中得到重视[1]。事实上,紫杉醇的多药耐药也与P糖蛋白相关。因此,肿瘤治疗中,将维拉帕米与紫杉醇联合使用,这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有学者利用脱氧胆酸-O-羟甲基壳聚糖胶束制备紫杉醇-维拉帕米共递送系统,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提取率大大提高,对肿瘤细胞产生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系统呈现出pH敏感性,也发挥了靶向作用。此外,叶酸的加入也能增强系统的抗肿瘤活性。有学者构建维拉帕米+长春新碱共递送系统,系统在癌细胞中的摄取率大大提高,与单一的长春新碱共递送系统相比,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也显著增强。
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根茎中提取的黄色色素,由于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性和抗多药耐药性,姜黄素在肿瘤治疗中也得到应用。姜黄素的水溶性极差,在药物载体支持下,才能运输至肿瘤部位。
肿瘤治疗中,目前基因治疗方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应用也变得愈加广泛[2]。与化疗、放疗等方法相比,基因治疗方法的毒性更低、疗效更好。将药物与基因联用,药物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引起肿瘤细胞死亡,基因能抑制抗凋亡蛋白和促凋亡蛋白的表达,进而提高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
早在1995年,聚乙烯亚胺就被用于递送基因。聚乙烯亚胺具有很多胺基,可以高效、快速的递送基因。并在酸性溶酶体内可以中和大量氢离子,进而导致溶酶体破坏,让药物释放到胞浆,进而发挥抵抗肿瘤病毒的目的。同时在整个肿瘤治疗过程中,通过聚乙烯亚胺的应用,大量氢离子的中和也可以对药物实现有效保护,避免基因受到酸性液体破坏而失去活性,促进聚乙烯亚胺在肿瘤治疗中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完全可以说,聚乙烯亚胺是理想的基因递送载体。
综上所述,联合治疗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该方法通过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不仅能提高药物摄取率,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降低毒副作用,还能提高水溶性和肿瘤治疗效果。药物共递送系统将会受到重视和关注,并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也必将在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1] 田仁礼,殷小涛.肿瘤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9)∶579 -5797.
[2] Hodi FS,O'Day SJ,McDermott DF,etal.Improved survival with ipilimumab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melanoma[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0,363(8)∶71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