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经济开发区赵虎镇赵宅中心小学 付春花
考试作文一改以往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缩写、扩写、改写等基本形式,大部分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这就给我们自拟题目提供了发挥的空间。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作文命题的重要性。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好文一半”都强调了文章题目的重要性。一篇文章题目拟好了可以使文章大大增色,富有吸引力。而且能迅速博得老师的好感。怎样使自己的作文题目新颖而又富有表现力呢?我们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自己的特长,尝试以下几种做法。
如用“拟人、比喻、反复、设问等修辞格。如我们学过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 》一文,本来讲得是物候知识,但作者拟了这么一个生动形象的题目,避免了题目的枯燥无味,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还有《变色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文章也都运用了修辞方法。
古诗词是中华五千年的精华所在,引用古诗词能营造文章的意境,文章显得古典幽雅,让读者感到作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拟题时如能恰当地运用古诗,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考场作文题目《横看成岭侧成峰》《柳暗花明又一春 》。
一些流行歌曲,脍炙人口,在人的头脑中有较为深刻的印象,如能巧用,一定会给阅卷老师带来美的享受。如写思念朋友的《你在他乡还好吗》;写同桌友谊的《同桌的你》等。
也就是从题目中能让读者一眼看到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和感受,给读者清新脱俗、耳目一新的感觉,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起读者仔细阅读地乐趣。如考场作文题目《我想当差生》《我胖,但我很快乐》等。
开头时不要和读者兜圈子,不拐弯摸角,让人读了半天不知所云。尽量集中精力,一开头就点名与题目有关的人、事、物。这种方法入题快,符合读者的心理,能迅速打动阅卷老师的心灵。
开头设置悬念,能迅速吸引老师的目光,增添文章的神秘感和可读性。如《生命的力量》一文开头写到:“大家都认识螃蟹吧,这种长着一对大鳌,八条腿,身披青黑色铁甲的动物,在你的眼中也许是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色,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却使我对它肃然起敬。”最后一句,设置疑团,让读者去猜,吊足了胃口。
开头引用古诗或名言往往给人一种出语不凡的感觉,大大提高了作者自身的艺术魅力。如写傍晚景色的文章开头引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给文章加小标题,可使内容简洁醒目,条理清楚,一下子看出作的写作思路,如有的考生写介绍自己的文章时加入小标题“爱美的我”“刻苦的我”“助人为乐的我”等。使文章条理一目了然。
写题记能迅速揭示文章内容,感染读者。我们学过的很多文章都采用这种写法。
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还可以设计成镜头回放的形式,增添文章的艺术效果。
结尾是考生最后展示才华的地方。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读好的结尾欣赏完一曲意境优美的歌曲,那美好的旋律久久在耳边回荡。如何写好结尾,提高作文的质量呢?
这样写能给读者留下中心突出,结构完整的印象,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开头写到“我不由停住了脚步。”与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画再好的龙,如没点睛之笔,只是墙上的一副画,没有活力。写得再好的文章,如果缺少作者的顿悟,也只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而已。考场作文考生也应该有点睛之心,用自己的感悟将文字内容点亮。这样就能使文章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给读者回味、思考的余地。尤其是结尾处点睛,更能使文章锦上添花,熠熠生辉。如《记一辆纺车》结尾写到:“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
用名言警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三言两语表达出含义深刻而又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的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驿路梨花》结尾写到:“驿路梨花处处开。”
这种方式结束全文,能表达出作者心中的情素,激起读者的情感的波澜,引起共鸣,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白杨礼赞》一文,结尾处抒发了作者对白杨树的高度赞美之情。
精彩的语言也是文章的亮点,但在考场上由于时间上的限制,要想全篇文章都精心锤炼,恐怕大部分人做不好。但我们可以选取一个重要的片段,集中笔力写好它。让它在全文中放射光芒,同时也可能起到照亮全文的作用,让阅卷老师对你刮目相看。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方式。
拟人、比喻可以使句子生动、形象;排比句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引用古诗词可以增强朗读时的语感。这些都是我们可以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幽默风趣的人大家都愿意接近,幽默风趣的文章大家也百看不厌。我们在作文中如能适时的“幽他一默”,一定会使文章呈现异样的风味。
其实,以上所说的考场上的技巧,都是一些写作的基本常识,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就应该重视它,应用它。只有这样,真正走上考场的时候,才能用起来得心应手,写出精彩的文章,考出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