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经济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2017-03-08 06:47:23洪丽
关键词:本科生经济学混合

洪丽

(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本科生经济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洪丽

(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本科生初级经济学课程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着有限学时与繁多的教学内容相冲突、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影响对经济学课程知识点的吸收、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困境。本文认为可尝试在本科生经济学课程应用混合教学模式,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师的教学行为由有限的课堂面授扩展到无限的课后网络教学,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可以有效解决有限学时与教学内容繁多之间的冲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本科生;经济学;混合教学模式

一、本科生初级经济学课程传统教学方式面临的困难

(一)有限学时与繁多内容之间的冲突

目前各高校的初级经济学教材多采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宏观部分)》或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无论是哪套教材,内容都十分繁多。微观经济学涵盖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理论、生产要素理论、市场失灵及一般均衡理论等,宏观经济学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总需求-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对外贸易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而本科生初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学时一般都只有36个学时,如此繁多的内容却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在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下,无论是老师对知识点的讲授还是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困难。有限学时与繁多内容之间的冲突,已成为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模式下本科生初级经济学教学中面临的根本难题。

(二)数学基础薄弱影响对经济学课程知识点的吸收

现代经济学广泛采用数理分析方法,初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也是如此。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里都会经常出现数理模型,需要用到高等数学里的微积分及其他几何、代数知识,并常会结合图形分析工具来阐述相关经济理论。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受限于有限的学时,通常课堂上不会专门花时间去复习需要用到的数理知识,而一些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大量应用数学公式和图形分析工具时,就会困惑于这些数学公式和图形,影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上相关经济理论知识点的吸收。

(三)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经济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的主动讲授和学生的被动反应为主要特征,教师的“一讲到底”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师生“一问一答”剥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尽管有的课堂也会就个别问题安排课堂讨论、展开案例分析,但受课时所限,这样的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会安排太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常被习惯性地忽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往往过于死板,比较沉闷,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低,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严重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本科生经济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针对以上本科生初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传统课堂教学方式面临的困难,笔者认为可尝试在本科生经济学课程应用混合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师的教学行为由有限的课堂面授扩展到无限的课后网络教学,突破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上的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在课堂教学中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组合运用,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一)本科生经济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初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应用混合教学模式的整个教学活动可分成三个步骤,即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复习提升阶段。

1.课前预习:网上教学为主,注重个性化学习

预习阶段或者说课堂教学前的准备阶段主要借助慕课在线平台资源完成。教师在每次课堂教学的前一周,将课程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课程微视频或是教学案例推送到教学平台上,学生就能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地点,选择看多媒体课件或是课程微视频等不同在线资源,自主完成课前的预习和学习。这时手机作为移动智能终端可以充分发挥学习工具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实现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自主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由学生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学习节奏,等到教师展开课题教学时,通过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重点、难点内容,既可以节约课时,又可以为课堂教学针对重难点内容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2.课堂教学:网络工具为辅,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手机这一辅助工具,借助微助教等APP功能,针对预习的知识点进行自学测试,重点讲解学生自学未掌握的重难点问题。还可以借助微助教等APP设计课堂提问、讨论等环节,学生可以利用手机推送出自己的答案并在教室大屏幕上显示,通过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在解惑的同时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提升课堂的教学互动效率。不过,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虽然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但手机在课堂上使用只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课堂上仍然是教师起主导作用。

3.课后复习:在线答疑和讨论,消化课程内容

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教学平台完成在线复习、在线答疑、在线讨论等。首先,学生可以组成在线小组协作消化课程内容;其次,若有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掌握不透彻的,或对于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遇到的疑难、遗留问题,可以及时通过网上教学平台的答疑系统、比如QQ课堂等网络平台向教师提问,教师可在线回答,若教师不在线、未能及时给出答复,其他已掌握要点的学生可以通过网上答疑平台帮助回复,进而还可引发学生之间对重难点问题的热烈探讨,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吸收。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布置课后讨论题,比如对某种经济学现象或某个教学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展开在线讨论,深入消化相关知识点。

(二)本科生经济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和预期效果

1.能有效解决有限学时与教学内容繁多之间的冲突

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混合教学模式通过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在线学习,有些简单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在线教学课件或微视频自学掌握,使教师不必苦恼在有限的课时要完成如此繁多的教学内容,能有效缓解有限学时和教学内容繁多之间的冲突。

2.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混合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讲台下的被动接受知识的“观众”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师生关系由传授者与被传授者变为互动的合作关系。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环境,学生除了在课堂学习外,还能在网络空间独立学习,数学基础稍薄弱的学生可以相应补充所需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可以缓解部分数学基础稍薄弱的学生因课题吸收不好、慢慢跟不上课程进度而逐渐对经济学课程失去兴趣的问题,更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而且,混合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在线答题、讨论的环节,容易形成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活跃的环境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潜能得以激发,思维质量和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3.锻炼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在本科生经济学课程中应用混合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在线答题环节、课后在线答疑和分组讨论环节,能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使得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结语

在本科生初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应用混合教学模式,探索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师的教学行为由有限的课堂面授扩展到无限的课后网络教学,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课前预习以网上教学为主,注重个性化学习;课堂教学以网络工具为辅,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后复习通过在线答疑和讨论,消化课程内容。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一是可以有效解决有限学时与教学内容繁多之间的冲突;二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三是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蒋翀,费洪晓.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5,(3):120-125.

[2]田富鹏,焦道利.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5,(4):63-65.

[3]谢超峰.中级微观经济学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金融教育研究,2016,(3):81-84.

[4]黄璐,于红,谷军.翻转课堂与传统面授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6,(9):167-170.

[5]刘蓉晖,李学东,宫巨宏.高校会计本科专业“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85-87.

[6]汪独友.混合教学在本科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探索[J].大众科技,2016,(9):83-84、91.

猜你喜欢
本科生经济学混合
混合宅
现代装饰(2022年5期)2022-10-13 08:47:36
简明经济学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11期)2019-05-21 03:03:30
油水混合
经济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8:48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混合所有制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2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经济学的优雅
海峡姐妹(2014年2期)2014-02-27 1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