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洋
(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1)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临床较常见疾病,是正常老年和痴呆之间的状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痴呆的前期阶段,若没有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有可能导致老年痴呆发生[1]。因此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使用丁苯酞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具体如下。
收集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内收治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数量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3~77岁,平均65.51±11.49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了认知障碍的典型症状,并可被确诊为轻度认知障碍。将其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0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3~76岁,平均65.18±10.82岁。观察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4~77岁,平均65.89±10.11岁。对两组的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均不显著(P>0.05)。
两组患者均需实施常规基础治疗,即为其提供低脂低盐饮食,戒除烟酒,并根据其病情实施常规减压、降脂和控制血糖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国药准字H22026208,长春大政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治疗,剂量为0.2~1 g/次,将药物加入生理盐水中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使用丁苯酞软胶囊(国药准字H20050299,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治疗,剂量为0.2 g/次,每日3次。两组均需实施为期3个月的治疗。
使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在治疗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
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应用t以及对计量数据计算,若差异显示为(P<0.05),则表示数据差异显著,并且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23.69±1.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MMSE评分19.47±0.63分,差异显著(t=11.095,P=0.000)。观察组治疗后的MoCA评分24.36±1.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MoCA评分20.74±0.57分,差异显著(t=9.427,P=0.000)。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类认知障碍症候群,指的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的中间状态。在临床发病时,患者虽基本日常功能正常,但复杂的工具性日常功能回出现下降。同时其认知功能也会下降[2]。由于这些症状的特点,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会造成较大影响。同时若没有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可能会导致其家庭和社会承受巨大负担。因而分析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开始成为了研究重点和热点。
当前在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治疗时,最常见的方法为使用胞二磷胆碱治疗。胞二磷胆碱属于脑功能改善药物,可促进卵磷脂的生物合成,增强脑部血液流量和氧消耗量,进一步改善脑代谢和循环,对意识障碍、脑组织代谢障碍等也可起到促进苏醒的效果[3]。但诸多研究显示,单一使用胞二磷胆碱并不能够很好的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向痴呆转化,其疗效并不理想。
而丁苯酞开始得到了较多关注。丁苯酞中的有效物质为丁基苯酞,和芹菜籽中提取的左旋芹菜甲素的结构相同,属于人工合成的消旋体。在进入到机体内部后,丁苯酞能够明显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发生的中枢神经功能损伤,也可促进其脑部功能的恢复。同时在近些年来的研究也显示,使用丁苯酞能够起到较好的抗脑缺血效果,可明显减轻脑部水肿,并改善脑微循环和血流量,进一步优化脑部能量代谢,抑制神经细胞凋亡[4]。而通过这种方式,则可进一步促进发挥磷酸化腺苷酸反应原件对脑蛋白保护损伤神经元效果,从而提升其记忆功能和学习能力,从而明显抑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向老年痴呆的转化,明显改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也显示,观察组在使用丁苯酞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MoCA评分和MMSE评分均明显更高。这说明使用丁苯酞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可更好的提升其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从而减轻向老年痴呆的转化,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丁苯酞的治疗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1] 司君增,魏丽萍,吴孟海,等.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9):1144-1146.
[2] 周 伟,张 荣,周桂英,等.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6,38(10):1210-1212.
[3] 沈友进,王 丹,万婷玉,等.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3):48-50.
[4] 申莲莲.丁苯酞治疗新发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7):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