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宇霞,李仁秋
(昆明市儿童医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小儿癫痫为神经系统一种常见疾病,对个体心理与生理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药物治疗是临床中小儿癫痫治疗的首选方法[1]。托吡酯(TPM)为一类新型广谱抗癫痫药物,在各类小儿癫痫与癫痫综合症临床治疗期间的应用,所取得的成效是极为可观的。本文现做出如下报道。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确诊的32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儿都满足癫痫诊断标准,都出现过瞳孔散大,持续数十秒或数分钟后痉挛发作自然停止,进入昏睡状态等症状;阳离子衍射断层摄影(PET)测量显示脑的糖和氧的代谢脑血流和神经递质功能变化;患者家属主动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肾结石家族史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其中男14例,女18;年龄1~12岁,中位年龄(8.9±2.3)岁;病程为1~220 d,平均病程为(110±5.9)d。
参与本次研究的32例患者都口服托吡酯,初始剂量为0.5 mg/(kg·d),每周药量增加0.5~1.0 mg/(kg·d),4周后的药剂量达到5.0 mg/(kg·d),以后半年中的药剂量维持在5.0 mg/(kg·d),通常是分顿服用。对患者半年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本次研究应用的疗效评价标准如下①显效:服药后随访期间发病次数降低幅度≥75%;②有效:发作次数降低幅度≥25%;③无效:治疗效果与上述情况都不符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采用SPSS 1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x±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
在本次研究中,患儿显效20例(62.5%),有效6例(18.75%),无效6例(18.7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75%。
在药物治疗期间,患者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分别是食欲不振与视觉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以后,没有出现恶性事件,症状均有所缓解,对临床治疗效率没有产生影响。
癫痫的治疗可细化为控制发作、病因治疗、外科治疗、一般卫生与预防五方面。其中最关键的是控制发作,现阶段临床治疗期间以西药治疗为主。在临床治疗中科参照癫痫疾病发作种类选择抗癫痫药物,如果在用药期间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通常用药时间为3~5年,参照患者情况考虑停止服药。用药宜从小剂量开始,继而参照患者病情有规律增量,以能控制发作,又不产生副作用的最小有效剂量为佳。换药可以应用加用新药及递减旧药的规则。切忌突然停药。部分器质性脑病的癫痫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药;但仍有10%~15%患者难以控制发作,可以采用外科治疗手段。
小儿癫痫又被称之为“羊角风”、“羊儿风”,为小儿阶段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综合症,病因复杂并且反复发作性强,多数是由阵发性的暂时脑功能出现紊乱引发的的。小儿癫痫一般可以被细化为两种类型:即原发性与继发性,反复发作性肌肉抽搐与意识障碍是本病主要的临床症状。
托吡酯为广谱抗癫痫新药,对各类癫痫发作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是极为优良的[2]。其中原发性利继发性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及单纯或复杂部分发作效果极为优良。对肌阵挛、婴儿痉挛也有一定效果。还可以作为心境稳定剂用于治疗双相障碍。对于癫痫儿童的药物剂量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可从12.5~25 mg/d开始,参照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增加剂量,维持量为100 mg/d,分次服用。已知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包括本药在内的抗癫痫药物应逐渐停药,以使癫痫发作症状出现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水平。在临床试验中,每周减量100 mg/日。某些病人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停药过程可加速。原型托吡酯及其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途径为肾脏清除,肾脏清除的能力与肾脏的功能有关,而与年龄无关,伴有中度或重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达到稳态血浆浓度的时间可能需10~15天,而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只需4~8天。
在本次研究中,患儿显效20例(62.5%),有效6例(18.75%),无效6例(18.7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75%。药物治疗期间,患者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分别是食欲不振与视觉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以后,没有出现恶性事件,症状均有所缓解,对临床治疗效率没有产生影响。
总之,托吡酯在小儿癫痫临床治疗期间的应用的应用,能够有效管控患者病情发作,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小儿癫痫临床治疗中具有普及与应用价值。
[1] 庄另发,赵 莞,盛飞凤.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奥卡西平治疗
小儿癫痫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07):106-109.
[2] 刘 建.复方氨基丁酸维E胶囊联合托吡酯片治疗小儿癫
痫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2):1963-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