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要强化思维能力向多维表达转化训练

2017-03-08 09:56
关键词:形象思维意象思维

李 桦

(蚌埠学院 写作研究所,安徽 蚌埠 233000)

写作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写作能力的提升与创造性思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1987年在荷兰提尔堡召开了国际写作专题大会,会议的研究报告明确指出:“在写作与思维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1]可见写作离开思维就无法独立获得生命,没有思维也就没有真正的“写作”。这是因为思维能力在创造性表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是搞好写作教学改革关键的一环。如何科学地认识思维与写作的关系,如何将思维能力的开发与提升写作能力紧密结合,以便通过教学实践将多种思维能力转化为多维表达能力,则需要花大气力去研究,去设计,去实施。由于创造性思维有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逆向思维、比较思维、侧向思维、辩证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我们在这里试以四种思维为例,阐述思维能力与多维表达的关系、思维能力向多维表达转换的训练方式等,以期探索写作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

一、发散思维与拓展性表达

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多向思维、开放思维等,指的是在思维的过程中有意突破原有的知识、经验的束缚,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以便在更大的范围里寻求更多更新的答案。美国学者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一种记忆的广泛搜寻”[2],他把这种思维定义为: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发散思维在行为表现上有三个特征:第一,流畅,即反应迅速而众多;第二,变通,即触类旁通,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第三,独特,即独立思考,不盲从,看待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出较多的设想。在写作过程中,发散思维的作用无处不在。从观察事物、感悟生活、选择题材、发掘意蕴、思考主题、确定标题、酝酿构思、安排结构到布局行文、选用手法、推敲语言等都离不开发散思维的参与。可以说,没有发散思维就无法获得多种选项,也就无法获最优化的写作效果。

从运思与写作的关系看,没有多角度、多层次、多目标的发散思维,就无法实现写作中的拓展性表达,况且任何最优化的拓展性表达都是在最大限度地思考众多写作主意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才能得以实现。法国哲学家查提尔说过:“当你只有一个主意时,这个主意就太危险了。”[3]同样,在写作过程中,任何一个写作意图的实现,都不能满足于一个写作主意,而是要通过发散思维获得尽可能多的写作主意,以便通过比较找到最合适的主意去实现写作意图的最佳表达。可见,充分发挥发散思维的作用,直接决定着拓展性表达的成效。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发散思维有助于突破即兴感触和思维定势,拓展写作思维空间。在生活中,因外部世界的变化或受到某种外来刺激而引发人们产生某种即兴感触是常有的事,但这种即兴感触常常是随机的、原发的、无序的,缺乏明确的意图和指向性,还不具备写作的价值。只有发散思维的介入,才能突破这种即兴感触的局限,对其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不断拓展,使之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晰、由无序到有序地将感触转化为写作资源。

另外,在写作过程中,无论是拟题、选材,还是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都受到思维定势这张无形大网的束缚,常常显得左右为难,束手无策。这种思维定势主要来自传统的写作教育(尤其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所经历的应试写作教育)、老师的示范分析、名篇的阅读印记等等,使学生下笔之前左顾右盼,不敢越雷池一步,严重压抑了自身的写作个性和创造欲望。例如传统的写作理论总是强调写作的价值和意义,强调写作主题的时代性、进步性,并且列举许多典型作品进行示范分析,其结果造成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写作前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以此作标杆,越想越不知如何写作,甚至害怕写作或放弃写作。发散思维恰恰能打破这种思维定势的束缚,解放他们被压抑的心灵,释放他们创造的欲望,让思维无拘无束地发散,以便拓展思维空间,在更为广阔的写作视野中找到自己写作的关注点、动情点和爆发点,并且碰撞出创造的火花,能够顺利实现自己的个性化写作、创意写作的目标。

第二,发散思维有助于广泛搜索与写作对象或写作题旨相关的材料和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丰富写作内容。在很多时候,面对某个写作对象或写作题旨,常常出现无从下手、无话可写的窘境。这时候就应当充分发挥发散思维的作用,遵循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根据不同写作意图和各个具体的写作目标去“滚雪球”般发散运思,尽可能搜索到更多相关的材料和信息,通过各类材料、信息的不断交汇融合产生信息增殖,使写作内容不断得到生发和拓展。

第三,发散思维有助于获得对生活对人生的新发现、新认识,引领写作运思不断拓展新境界,凝练新意蕴。写作需要丰富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验,但这些积累和体验如果不与思维相结合,就很难获得新发现、新认识,也无法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写作。正如韩少功所言:“当我们强调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时,切不要忘记生活是靠思想来发现、来提炼、来剖析的。”[4]写作经验表明,越是注重运用发散思维去观照和发掘,对生活对人生的发现就越多,认识就越新,就越有利于写作时拓展新境界,生发新意蕴。此外,发散思维还有助于寻找和建立新联系、新组合,不断推进写作意蕴的深层表达;有助于根据各个不同的写作目标去调整写作策略、写作构思、写作内容、写作艺术方式等,努力实现写作表达的最优化。

在明了发散思维和拓展性表达之间的密切关系之后,最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前者向后者的转化,达到发散思维助推拓展性表达、产生创造性写作成果的目的。其关键是:第一,围绕写作目的而运思是实现有效转化的前提。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思维必须围绕写作目的而发散,其一切运思轨迹都必须是为了解决写作问题、完成写作任务、实现写作意图,因为只有这样,发散思维才能有效地转化为写作的内在推动力。就拓展表达而言,首先要根据文体的特点,确定拓展的意图、内容、方式,并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写作目标,然后再据此有意识地发散,让各种感悟、思想、认识、意念、形象、细节、不同的表现形式与艺术手法等等,都向一个个具体的目标发散,全方位跨越式地拓展写作境界和写作意蕴。第二,借助联想的中介作用是实现转化的基础。联想是由当前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观念联想到乙观念的心理过程。由于联想的作用,才能有效实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发散思考,才能解决写作的题旨问题、材料问题,穿越外在表象发掘内在本质,进而拓展写作新思路,实现写作内容的不断转化和写作意蕴的延伸发展。第三,经过“感知——内孕——外化”的三级飞跃是实现转化的关键。现代写作学认为,任何作品或文章的诞生,都要经过“感知——内孕——外化”三级飞跃这样一个运行过程。其中的“内孕”更是强调了写作主体的创造作用。思维的发散只有伴随着“三级飞跃”的连续递进,并经过“内孕”阶段的加工、改造,才能有效实现拓展性表达,最终外化成作品。第四,灵活采用多种发散方式、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是实现转化的保证。如果发散方式不合写作要求,如果不采取相应的艺术手法,发散思维就不可能转化为有效的写作表达。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根据文体的特点和写作需要,适当采取类型发散、分级发散、对应发散、组合发散、立体发散、侧向发散、信息交合发散等,以便将思维的发散转化为拓展性表达。此外,还要采取多种写作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将写作思维成果通过语言文字外化为作品。总之,只有在上述几个关键环节下功夫,不断引导发散思维向写作目标运行,思维才能与写作意图、写作追求紧密结合,最终实现最优化的拓展性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先采取单项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写作问题的能力。例如选择一个写作素材,组织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发掘多种主题,最后通过比较确定最佳主题。也可以选择一篇文章(或学生习作),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为其构思多个标题,并通过比较,让学生确定一个理想的标题。还可以设计一些给材料作文题,组织学生根据所给的材料,运用发散思维去寻求多个不同的观点。值得强调的是,发散思维训练要更多地面向生活,即密切联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现象、人生百态等具体案例,组织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广开思路,表达多种多样的观点,撰写各具特色的文章。

教学中,更重要的是采取综合训练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写作内容不断拓展、作品意蕴不断深化的问题。这种训练不是着眼于文章局部,而是着眼于文章整体,也就是依靠发散思维的不断推进,文章内容层层展开,并且转换迅速,异彩纷呈,常常给读者带来意外的惊喜和更多的启迪。例如在训练中,我们以《孤独》为题,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找出十种左右“孤独”的生命形态,要求他们注意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凝练概括。大家经过一番独立思考,把发散思维的结果及形象的概括写在纸上,然后进行交流、讨论、评点。最后老师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朗诵莲子的诗《孤独》一诗并作分析,让学生感到每一句诗都形象地概括了一种人类的孤独形态,全诗从不同角度包罗众多孤独的生命形态并蕴涵着孤独的本质,大大拓展了诗的意蕴。同样,我们还向学生演示、朗诵了张新泉的诗歌《关于名人和其中的一种》,让学生体会到发散思维的神奇作用,一首现代诗几乎囊括了各类名人的精神风貌和本质特征。在当代作家中,毕淑敏最擅长发散思维,她有很多散文都是发散思维的艺术结晶。例如《爱怕什么?》,首先从反面发散思考,层层揭示“爱”之最怕,然后又从正面发散思考,极力抒写“爱”之无畏与神奇,大大拓展了文章的内容,丰富和深化了文章的意蕴,读来给人全新的感觉和深刻的启迪。由此引导并告诫学生:当你感到写作格局狭小、内容单薄,难以拓展和深化时,不妨多用发散思维。

在进行一定的写作指导和范文赏析的启示下,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类似的题型,如《思念是……》《信仰是什么?》《希望在哪里?》《友谊怕什么?》《甘守寂寞好处多》等等,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构思,尽可能地拓展写作内容,丰富文章的层次和意蕴,并布置学生课后写作、课上交流与评改。如一位同学在写作《心中的爱》时,充分发挥发散思维的作用,不断拓展思路,使文章意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极大地拓展和深化了作品的内涵。

值得指出的是,在上述训练中,一定要注意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结合使用。集中思维,又称辐合思维、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如果说发散思维表现为“以一趋多”,那么集中思维就表现为“以多趋一”。吉尔福特认为,集中思维“是一种聚焦搜寻。”通常情况下,都是先用发散思维尽可能去寻求更多写作方案,然后再运用集中思维去聚焦,最后集中到最佳的写作方案。惟其如此,发散思维才能有效地服务于写作。

二、形象思维与形象化表达

形象思维是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之一。它是借助表象或形象为思维的元素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写作中的形象思维,又称艺术思维,是作者自觉地由表象到意象并按照意象的内在逻辑而运行的思维运动,最终通过语言的中介而外化为写作的形象化表达,以达到“用形象说话的目的”。它是文学艺术家常用的思维方式,正如高尔基所言:“真正的艺术家,是用形象来思考的。”[5]形象思维在行为表现上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它是自觉地通过表象运动来展开的思维活动。表象是人的记忆表象,即作者在生活中积累的大量自然的、社会的记忆表象储存于大脑中,一旦写作需要,作者就能迅速激活并调动这些表象,依据表象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以及作者表达的需要而进行表象的呈现、选择和重组。第二,它始终饱含着强烈的感情。形象思维是在作者强烈情感推动下不断激活、不断催化、不断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其创造的新形象也往往浸润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第三,它是通过想象来完成形象的加工创造。因为只有形象思维与想象相结合,才能弥补作者生活经验的不足,冲破现实生活和客观形象的局限,进入“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境界,以便创造出更多能充分体现作者审美理想和写作意图的新形象,增强写作的艺术表现力。

从思维与表达的关系看,没有多维度、过程化,由局部到整体、个别到一般的形象思维,就不可能有形象化的表达,更谈不上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经久难忘的艺术形象。在写作中,不但文学创作需要形象思维,就连写作演讲稿、议论文、新闻稿等,为了追求生动感人、形象含蓄的艺术效果,都要运用形象思维去创造出生动的比喻形象、拟人形象、拟物形象、象征形象来增强表达的艺术效果。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形象思维有助于通过个别反映一般,通过作者创造出新的文学形象表现事物的内在本质。在写作中,形象思维不像逻辑思维那样通过一般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而是首先要唤醒一个个鲜活的记忆表象,并根据写作的需要,将这些记忆表象加工、改造成具有个别性、典型性的文学形象,通过这些形象去艺术地表现事物的一般规律和内在本质。第二,形象思维有助于化抽象为具体,增强表达的审美性、暗示性和含蓄性。在写作中,常常遇到难以阐明的意念、奇妙的感受、突悟的哲理、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情趣与意趣、突然闪亮的思想火花等,如果用抽象的说法去表达就难免枯燥乏味、难以尽意,也缺乏含蓄性和美感。这时候,就要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将其转化为生动感人的形象化表达,以取得含蓄隽永的艺术效果,使人读后引发更多的想象和联想,并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去作出自己创造性的理解。第三,形象思维贯穿写作的全过程,在写作过程中逐步完成形象的唤醒、整合、生发并最终外化为形象化表达。可以说,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到艺术构思、选用艺术手法、写作过程、作品修改(包括文字的推敲选定等)都处处离不开形象思维。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形象思维的过程只有转化为形象化的表达才具有写作价值,而从形象思维到形象化表达这中间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符合认识规律、写作规律、艺术规律、思维规律的转换,才能得以实现。其关键是:第一,要通过把握事物的特征和细节去有效实现形象表达。写作中的形象思维,是为了创造富有意味的境界,记叙富有特征的事件,塑造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这就决定了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作者要有意识地排除那些共性化的形象和雷同化的细节,不断发现和把握那些个性化的的形象和富有特征的细节,通过对它们进行生动的描述,达到形象化表达的目的。无论是写人还是写景、记事,也只有把握事物特征和细节,才能超越他人已有表达,使自己的表达具有创新性和价值性。

第二,要遵循写作意图和形象思维的内在逻辑对零散纷乱的形象信息进行加工整合。作者在形象思维的开始阶段,总是习惯于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忆记忆中的各种形象,这些形象总是纷至沓来,零散纷乱,难以聚合,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写作形象。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是:首先要确定写作意图,根据写作意图对这些形象进行筛选,排除那些与写作意图无关的形象,选择合乎写作意图、满足写作需求的形象;其次是要遵循形象思维自身的特殊规律,对各种形象进行内在的调配和整合,使之过程化、完整化。与逻辑思维遵循的是程序逻辑不同,形象思维遵循的内在逻辑主要是生活逻辑、性格逻辑(包括所写人物的性格逻辑和作者的性格逻辑)、情感逻辑(包括所写人物的情感逻辑和作者的情感逻辑)。只有遵循这些内在的逻辑去展开思维活动,去推导出人物性格及心灵世界、情感世界的变化发展、事件发展的过程、细节的特征等,使作者所追求的写作对象、写作目标由模糊到清晰,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由外在形象到内在结构,由不完美到完美,才能将形象思维有效地转化为形象化表达。

第三,要通过“移情”作用实现客观形象到主观意象的转换。文学写作更多的时候追求的不是形象的再现功能,而是形象的审美功能和表现功能,也就是要把客观形象转化为有意味的能自由表现作者主观情思的文学意象,特别是诗歌写作、散文写作更是如此。当客观形象自身的特征与作者要表达的主观情思难以契合,无法借助形象描述来完成内心表达的时候,作者就要借助“移情”的作用,将自己的主观情感移植到客观形象中去,使客观形象在情感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令人惊异的变形,最终以人化的审美意象构成主观情思的对应物,实现由形象思维向艺术表达的转化。

第四,要通过想象和虚构去实现形象的改造、重组和创新。形象思维只有通过想象和虚构才能逐步完成由生活实境向艺术境界的转换。特别是文学写作运用的是创造性形象思维,它不是简单被动地对现实形象进行复现,而是在情感的支配下,伴随着想象的一种重组和创造,其目的是要创造艺术化的情境、陌生化的形象,增强吸引力和表现力,给读者带来一种异常含蓄的极富暗示力和启示力的表达效果。古今中外的大量诗歌、散文,都由于巧妙地借助想象和虚构,将生活实境、客观形象转化成了富有意味的艺术境界和审美意象,使原来形象的表现力、审美力和启示力都发生了巨大的增值。而很多小说中的艺术形象,更是作者借助想象和虚构对生活原型进行改造、加工、重组而成,它们是超现实的艺术典型,却获得了比写实形象更具魅力、更有表现力的艺术效果。

第五,要通过“物象思维——意象思维——语象思维”将一系列形象创造转换为形象化表达。物象指的是事物现象和人物形象,物象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对客观事物形象的感知、确定、定向、定性的运动过程。现代写作学认为,物象是比表象更具整体性的思维素材,形象思维的开始阶段就是对物象运动对象的搜索、选择、改造和生发,这种物象已超越了有关事物的记忆表象,虽然没有经过刻意的加工改造,但已渗透了作者潜在的思想感情、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已经转化成了意念化、情感化、审美化的表象。它在形象思维中一经产生,就会充满活力,不断生长,进入“意象思维”阶段。意象就是表意的象,意象思维就是作者在不断思考如何发掘物象的内在意蕴或者赋予物象某种独特意蕴的思维过程。在这个阶段,作者要根据写作目的和艺术表现的具体需要,注意寻求主体意识与物象属性之间的契合点,采取多维度探寻物象的内在属性和意蕴、将物象置于不同背景下进行观照并揭示其意蕴、将主体情思转移到物象之中使之变形等方式,使物象转化成能自由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审美意象。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物象因写作主体主观因素的介入而获得提升和增值,从而具有写作的价值和意义。接下来,就进入“语象思维”阶段。语象思维就是意象转化为语言形象的过程。这是一个语象与意象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一方面,意象刺激词语的产生,呼唤着语言去描述它、表现它;另一方面,语言也制约意象甚至刺激产生新的意象。因为意象在被语言描述的过程中会受到写作主体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因素、个性特征的影响而产生新的变化,甚至生发新的意象。有的时候,一个词语也会激活作者强烈的写作冲动,引发一系列意象运动,催生新的意象。转化的关键是要依据不同文体的语言模式,将意象分解成与语言最小单位对应的部分,围绕主体意象不断添加词语,直到能充分表情达意为止。总之,形象思维只有实现了语象思维才算完成了整个思维过程,意象思维才能通过语言的转换外化为富有个性和艺术性的形象化表达。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逐层递进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因为依据创造性的强弱,形象思维的确有不同层级之分。第一,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观察,积累大量的记忆表象。这些表象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类形象及其细端末节,其储存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创造性地运用形象思维。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艺术创作领先的是生活的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泛的富裕。在艺术里不像在哲学里,创造的材料不是思想而是现实的外在形象。”[6]第二,要求学生学会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注意捕捉特征和细节。这是训练形象思维的基本功,要求学生把敏锐、细致的观察转化为准确、恰当的形象描述。这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学生在平时对事物的观察大而化之,不注意留心细节和特征,没有调动形象思维、形象语言进行描述的习惯,写起来常常空泛、粗糙、简单甚至失误,谈不上具体、精致、丰富和得当。例如桃子该是同学们熟知的,可是在教学中让他们去描述时,所写的大多为桃子是圆形的,红色的或黄色的,上面长满了毛,吃起来是甜的,熟透了的还会流下桃汁等等。这些描述都很笼统、空泛,欠细致、准确,没特色。在老师一再要求他们再找桃子特征时,有的学生就说“桃子身上有一道沟”,虽说出了特征,但语言粗糙,口语化,不准确。在此情况下,我们用课件让学生欣赏新加坡华人女作家尤今在《桃子累累结满枝》中对桃子形象、准确、精致、独特的描述,让学生进行自我对比,找出差距,感悟学会形象描述的重要性。例如尤今描写桃子:“桃子另一个使人感到兴趣的特色是:它并不是呆板地圆成球状的,由桃子的顶端至末端有一道浅浅的凹痕;这一道似乎毫不起眼的的凹痕使桃子不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看都流现着一种无懈可击的艺术美”,作者不仅敏锐地发现了桃子的特征,而且描写得非常形象、具体、细致,用语非常得体、准确,把桃子的美表现得惟妙惟肖,令人读后不得不佩服。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些熟知的水果、花、草、树、鸟等进行形象描述,撰写作文。第三,训练学生学会化抽象表达为形象表达,并注意养成习惯。其目的是为了将生活化的直言转化为形象化的暗示,让人透过形象去感悟、去领会。例如“多此一举”是一个抽象的说法,可莎士比亚却把它转化为形象的说法:“给金子上光,给百合花着色,给紫罗兰涂香水。”二者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但后者无疑更美,更含蓄,更具有表现力和启发性。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连用三个蒙太奇式的画面去暗示“闲愁”,让人通过想象去感悟。由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题型或者让学生自选题目进行训练,如将“校园真美”“这场球真棒”“寂寞”“抵抗忧郁”“享受孤独”“有一种思念”等转化为具体形象的描述,使人读后受到形象的感染和启发,从中获得某种感悟。第四,训练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将复杂的生活感受和人生体验转化为一系列具有象征性和暗示性的形象或画面,借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的思考、对人生的认识以及对艺术的追求。这是形象思维更高级别的训练,也是走向文学写作的关键。许多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都是凭这样的创造性形象思维完成的。这种训练在题型设计上可以更加灵活和开放,甚至完全可以由学生自由写作。如一位同学在写作《潇洒》时,运用了形象思维。潇洒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精神状态,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作者巧妙地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将这种境界或精神转化为一系列形象化的暗示,让人透过缤纷的意象去获得独特的感悟。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形象思维及其写作训练时,不能完全排斥抽象思维的作用。要告诉学生,两种思维虽各有偏重,但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形象思维的运行过程中,抽象思维始终起着一种引导、制约、组织和协调作用。没有抽象思维的作用,形象思维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形象的随意组合与堆砌。

三、逆向思维与创新性表达

逆向思维,是指对司空见惯的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想一想的思维活动,其思维结果往往与习惯性思维相反。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敢于冲破“正向”思维所形成的思路和流行观点,让思维向着似乎行不通的与之相反的方向发展,从而打开新思路,找到新办法,得出新观点。逆向思维具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普遍性。它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有很强的适用性。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一种对立统一的形式,只要从一面想到与之相反的另一面,都有逆向思维的参与。第二,批判性。逆向思维是针对常规的、公认的或习惯的定论或观点进行挑战和反叛的思维方式,因而具有很强的批判性。第三,新颖性。逆向思维在破除常规认识和公认观点的同时,目的是要得出与之相反的新认识、新观点,其思维的结果具有明显的新颖性。

从思维与表达的关系看,逆向思维参与到选材、立意、构思、结构、选词、炼句、辩证技巧的选用等诸多写作环节,有利于破除俗套,出人意外地将常规性表达转化为创新性表达。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人物、事件或现象的反面着眼,发现和选择新的写作素材,表达与众不同的新感受、新认知。特别在观察社会现象,表达与公认观点相悖的新观察、新思考时更是常常用到。第二,对已成定论的观点或人们公认的看法进行逆向反思,常常出人意外地得出与之相反亦能成理的新观点,使写作在立意上产生“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效果,能带给人们全新的感受和启迪。第三,在写作构思、表现手法运用上,逆向思维有助于突破常规构思、惯常手法,努力寻求与之相反的构思方式、表达方式,以造成表达的陌生化、超常化、新奇感。

从写作的角度看,逆向思维只有与写作目的、写作需求相结合,并贯穿于写作的具体环节中,才能有效地将思维成果转化为创新性表达。其关键是:第一,对人们熟知的人物、事件、现象等换一个相反的视角去观照,以便获得新的感悟、新的认识,并将其转化为写作的新意蕴、新题旨。因为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看待事物、思考问题时,习惯于从熟知的视角去观照,获得的认识也是人尽皆知的共识,只有善于运用逆向思维从反面观照和分析,才能获得与众不同的新发现、新认识。自古至今,那些有影响的“翻案”文章或作品就是这样写成的。第二,对人们公认的正确观点进行逆向反思,得出一个与之相反的观点,通过深入分析论证,证明这个观点也能成立,并对原观点还有补正纠偏的作用,有利于引导人们辩证地看问题。第三,对常规的艺术构思进行“逆向”设计,采用关系颠倒、位置颠倒、条件颠倒、作用颠倒、过程颠倒、方式颠倒等方式,将人物、事件、细节等进行重组,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陌生感、新奇感甚至怪诞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这在文学体裁写作中常常用到。第四,突破人们惯常使用的艺术手法,大胆采用与之相反的手法去实现艺术上的创新。这体现在写作的各个环节,包括整体构思、情节安排、意象生发、意境营造、开头方式、表现手法、结尾方式、对应句式、词语的相反对应等等,并且因文体的不同各有侧重。例如人实我虚,人直我曲,人扬我抑,人张我弛等等。有时在一篇文章或作品中,作者也会有意采取一些既对立又统一的构思和表现手法,以造成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两种方式进行。单项训练主要训练学生逆向思考、提炼新观点的能力。可以列举一些已成定论或流行很广的名言、格言、成语、歌词等,组织学习进行反思式讨论,让学生概括出与之相反的观点。如针对“眼见为实”,提出“眼见未必为实”,针对“知足常乐”提出“知足未必常乐”,针对“对牛弹琴”提出“对牛也要弹琴”等等,这是对事物另外一面特性的把握和概括,得出的新观点同样合情合理。也可以引用某些流传很广的小故事、寓言、童话等,先让学生分析它们自身所蕴含的主题,然后要求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对其进行反思,得出新的观点或主题。

综合训练主要是训练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整篇写作,包括视角的异向、运思的异向、意蕴的求新等。在这种训练之前,可以先布置学生阅读一些具有逆向思维特征的范文,在课堂上也可以选择典型范文,组织学生欣赏、评析。如毕淑敏的散文《珍惜愤怒》、马丽华的《渴望苦难》等。然后或创设情境,或引导学生结合某些生活现象、社会热点、流行思潮等进行反思,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让学生自由命题,或者老师设计一些半命题,让学生有所选择,要求学生撰写具有逆向思维性质的文章,培养学生敢于立异标新、追求创意写作的习惯。

此外,向学生特别指出,运用逆向思维写作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并非所有的观点都能逆之成理,不能为逆向而逆向,否则会将写作引入歧途。

四、比较思维与对比性表达

比较思维,就是根据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特点,对同类或不同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进行比较区分从而发现事物新特征、获得新认识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最古老、运用最广泛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各种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人们常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无论是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还是开展相关研究、进行各类写作等,都处处离不开比较思维。比较思维具有如下特点:第一,选择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选择比较对象、比较内容、比较角度、比较方式等,然后进行分析和区分,以获取自己需要的比较结果。第二,广泛性。比较思维在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凡是人类思维能涉及的生活领域和工作领域,都会有比较思维密切相伴。第三,多样性。这既指比较种类的多样性,因为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种类,比较种类就不同,又指比较视角的多样性,人们依据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视角去比较,自然就会有多视角、多层面的比较。比较必须以一定的标准为准绳,没有标准则难以进行科学的比较。比较的标准应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比较还要掌握“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两种方式,以便发现事物的差异,把握事物的本质。

从思维与表达的关系看,比较思维贯穿于写作的全过程,从观察、感悟、选材、立意、选题、构思、运用艺术手法到词语的推敲选定等,处处都要通过比较思维,才能获得最佳的写作方案。如果要在不同文体写作中直接呈现对比性表达,则更要靠比较思维的精彩发挥。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运用比较思维有助于获得具有可对比性的写作素材。客观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种种内在的关联,运用比较思维就能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着既统一又对立的两个方面,就能从不同角度发现相对或相反的人物、事件、细节或观念,就能获得具有可对比性的写作素材。第二,运用比较思维有助于获得新的、深刻的写作立意。无论是叙事文体写作还是议论文体写作,在立意求新上都只有通过比较思维的反复介入,才能于比较中超越他人获得新的立意。第三,比较思维有助于获得最佳的写作表达。写作表达既包括整体的谋篇布局,也包括局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甚至段落、句式、用词等方面的比较与筛选。写作实践表明,无论是整体表达,还是局部表达,其最佳的表达都只有通过反复的比较才能获得。可以说,没有比较思维的介入,创新表达就无法实现。

从写作的角度看,比较思维只有与特定的写作追求与写作设计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转化为比较性表达。其关键是:第一,运用比较思维对一些有内在关联的事物进行比较分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发现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包括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求同比较、求异比较等),通过逐一比较,层层发掘事物间的差异,于比较中辟新境,于比较中见新意,进而在写作时将其转化为对比性表达,给读者造成对比鲜明的强烈效果。第二,发挥比较思维的作用,在谋篇布局上采用对比的形式去展现所写内容,构成内在的对比性张力,造成独特的审美效果。如人物的对比、场景的对比、情节的对比、细节的对比以及人与景的对比、情与景的对比等等,以增强艺术表现力。第三,根据写作对象、写作意图和写作表达的需要,适当使用对比式写人、对比式叙事、对比式状物、对比式抒情、对比式议论,造成强烈的表达效果。第四,发挥比较思维的作用,在议论性文体写作过程中注意采用具有可比性的论据,并运用对比论证的形式展开论述,增强论证的说服力。第五,发挥比较思维在写作具体环节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写作主体经过多番比较找到最佳的写作方案。如题材的选择、标题的选定、题旨的形成、构思的确定、艺术方式的选用、词语的敲定等等,以实现最优化的写作表达。

在教学中,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训练:第一,联系生活实际,选择一些具有可比性的人、事、物,组织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发现特征和差异的能力。这种训练,学生感觉不难,发言积极,一般不会出现明显差错。第二,联系写作中的局部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训练,让学生体会比较思维和写作关系极为密切。例如提供一则材料,先让学生运用多向思维提炼出三个以上观点,然后再要求学生运用比较思维,选出一个最佳观点;提供一篇文字,附上三个标题,要求学生运用比较思维,选出一个最佳标题;提供一行略去关键动词的诗,附上一些参考的动词,让学生运用比较思维选择最合适的动词,或者自己另选一个最佳的动词等等。第三,选择在整体上运用比较思维进行建构和立意的范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欣赏、讨论和评析,在老师的指导下,切实体会比较思维在发掘意蕴、拓展和深化文章内容方面的重要作用。例如余杰的《年轻气盛说文章》就运用了比较思维,将少年文章与老年文章逐一进行比较,构成了典型的对比性表达,把两者的特征、差异及其艺术影响力的不同揭示得淋漓尽致,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受和启迪。又如毕淑敏的散文《医文异同》,也是通过医学与文学的深入比较而写成的。第四,在范文的引导下,老师再设计一些课后训练题或社会实践写作题,如《春天与秋天》《城市与乡村》《读书与上网》《哭与笑》《忙与闲》等等,要求学生运用比较思维进行整篇写作训练。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行设计比较式命题进行自主写作,以提高自己运用比较思维进行创意写作的能力。

学生在训练中,对比较思维写作很感兴趣,他们积极开动脑筋,自主选择对象进行比较,写下很多出人意外的习作。如《天空与大地》《海与山》《文科生与理科生》《薛宝钗与林黛玉》《项羽与刘邦》《坚守与放弃》《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等等。例如一位同学在写作《城与山》时,就注意运用比较思维,从各个角度对“城”与“山进行精彩的比较,将“城”与“山”各自的特征及互补作用表现得非常形象得体,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启示力。

综上所述,在写作教学中,只要我们注意把握思维的特点及其与多维表达之间的密切关系,准确把握前者向后者转化的关键,在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中灵活采用多种训练方式,通过思维训练、范文引导、单项与多项写作训练、习作会评、课后写作实践等,构建思维能力向多维表达转化的“绿色通道”,就能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1]周淼龙.别一种询问:写作是什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86.

[2][美]吉尔福特.创造性才能[M].施良方,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2.

[3]何名声.创新思维修炼[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39.

[4]韩少功.面对空阔而神秘的世界[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120-121.

[5]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古典文艺论丛(11)[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152.

[6][德]黑格尔.美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47.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意象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意象、形神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