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内固定方法(PFNA、LPFP、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探讨

2017-03-08 08:32:11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导针股骨情况

平 义

(安国市中医院,河北 保定 071200)

三种内固定方法(PFNA、LPFP、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探讨

平 义

(安国市中医院,河北 保定 071200)

目的 分析比较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过程中,三种内固定方法(PFNA、LPFP、DHS)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效果对比,从而分析三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推广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患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三组中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的情况分析,研究三种内固定方法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全面判断三种内固定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PFNA内固定方法在比较中发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输血量以及受创面都明显优于后两种内固定方法,而同时这种治疗方法下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后两种,临床恢复效果也较为优秀。结论 三种内固定方法对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都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而在治疗过程中PFNA治疗方法出血量输血量都少于后两种,手术时间短。而采用PFNA以及LPFP内固定方法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采用DHS治疗方法的患者。

PFNA;LPFP;DHS;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着。在治疗这种疾病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了解和控制,治疗也应该重点以恢复患者的正常行走能力以及提高生活品质为主。在治疗中选用恰当的治疗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病痛,同时降低失败率和死亡率。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现阶段有三种内固定方法可以用于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即PFNA、LPFP和DHS,这三种方法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都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本文将从院中选取120例患者通过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研究三种内固定方法的优势和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三种内固定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PFNA组中的患者男患者18例,女患者22例,患者的年龄在63~89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78.5±1.4)岁。LPFP组中的患者男患者16例,女患者24例,其中患者的年龄在65~91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9.6±2.1)岁。DHS组的患者中男患者14例,女患者26例,其中患者的年龄在68~89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8.1±2.1)岁。患者数据中存在的差异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120例患者中部分患者患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治疗造成影响。

1.2 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患者,分别采用PFNA、LPFP以及DHS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了解和检查,保证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心肺功能等都基本正常,同时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接受治疗。在确定可以接受治疗之后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完成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1)PFNA组:先对患者进行牵引复位,在患者的大粗隆部位上开出5-6厘米的纵行切口,同时从臀肌筋膜处沿着肌纤维方向分开臀大肌,而主钉插在股骨近端髓腔位置,采用适当的深度之后调整前倾角,抽回主钉并对骨折处加压。确定导针击入部位,沿着导针方向打入PFNA螺旋刀片。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先对患者进行复位,然后再进行后续操作。(2)LPFP组:先从大粗隆顶端向下进行完成一定的切口,根据骨折情况完成相应的复位情况,利用导向器对股骨进行调整,调整得当之后再用透视针锁定螺针固定钢板远端,同时取下导向器。(3)DHS组:同样在大粗隆顶端向下完成一定的切口,同时在大粗隆下端两厘米到三厘米的位置处钻一个小孔,通过这个小孔放入导针,导针用于透视确认角度是否正确,同时根据导针的深度采用合适的螺针,将组合绞刀取出后,在关节面下的5到10毫米处放入螺针,最后放入DHS钢板。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对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以及输血量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三种内固定方法产生的受创面,同时结合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将恢复时间进行对比,从而多方面判断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情况。本文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同时数据中存在的差异性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和价值。

2 结 果

三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均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好转,其中PFNA组以及LPFP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之后均可以扶拐行走,而DHS组则不能在早期很好的恢复和行走。PFNA组的恢复时间略短与LPFP组,在治疗过程中PFNA组的失血量、输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优于LPFP组。三组患者在术后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并发症,而PFNA组中出现了3例,LPFP组中出现了5例,DHS组中出现了8例。

3 讨 论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治疗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案和方法完成治疗,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这种疾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该结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选择手术时间较短的同时危险率低一点的治疗方法。而在治疗中三种内固定方法都对治疗有着明显的效果,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优缺点。对于DHS内固定方法来说,这种方法下股骨头之间的固定比较稳靠,但是同时也会引起螺钉切割骨头,引发骨折错位,如果发生断针等情况也有着一定的危险性。另外这种治疗方法下患者在早期是不能负重行走的,恢复的周期较长。而LPFP治疗方法来说,经过治疗之后患者可以在一段时间后下地行走,而螺钉对骨头的切割情况也不易出现,降低了股骨头发生二次损伤的发生率。但是在治疗过程中由于需要对股骨头的位置进行确定,在调整中也较为困难和精细,从而导致手术时间较长。对于PFNA治疗方法来说,这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创伤面较小,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和治疗后可以更快的下地行走,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以及平均用时都是最少的。经过研究和分析,三种内固定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有着明显的效果,但是固定方法的不同其特点也不同,在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其优势也各有不同。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也应该结合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从而选择最佳的处理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1] 张伟强,祁宝昌,邓鹏飞,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临床进展.中国老年学,2015.

[2] 翁天才,曾文磊,熊昌盛,PFNA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功能恢复的意义.中国医药导刊,2015.

[3] 周跃江,包洪卫,王海红,小切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

本文编辑:吴玲丽

R687.3

B

ISSN.2095-8242.2017.027.5183.02

猜你喜欢
导针股骨情况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髓内钉治疗:新设计的具有远端导针定位器的导向开口器的应用
“触摸和漏斗”法快速置入PFNA导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导针定位装置的临床研究
新情况新举措
工会信息(2016年4期)2016-04-16 02:39:21
新情况新举措
工会信息(2016年1期)2016-04-16 02:38:49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