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2017-03-08 06:50:54邵静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8期
关键词:中性比值粒细胞

邵静静,龙 艳*

(桂林医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高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邵静静,龙 艳*

(桂林医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近年来,大量报道证实,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促进DN的发生发展。目前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白细胞计数中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是其两个重要的观察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作为一种新的炎性指标,在DN诊断及预后判断中越来越受关注,笔者对hs-CRP及NLR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作一综述。

糖尿病肾病;hs-CRP;NLR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异质性疾病,其严重的并发症及逐年增高的发病率越来越受重视。糖尿病肾病是导致重大问题和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所以,DN的早期明确诊断对其干预治疗和预后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多项研究提示hs-CRP常伴随糖尿病存在,其亦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报道,国内外对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这一新的评价指标在判定早期肾功能损害中日益受到重视,且可能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国内外关于hs-CRP及NLR在DN进展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尚缺乏有力的证据,本文复习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 CRP与DN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特异性并发症之一,常伴有炎症细胞浸润、炎症介质、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1]。CRP标志着细胞因子的激活,是急性时相蛋白中变化最显著的一种。hs-CRP作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导致肾脏损害的可能机制暂不明确。国内研究[2]显示单纯T2DM组和糖尿病肾脏病组的hs-CRP 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糖尿病肾脏病组hs-CRP 平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说明 血清hs-CRP 与糖尿病肾病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Dalla等[3]通过研究得出结论:hs-CRP 通过激活机体凝血系统和补体系统,破坏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平衡,使肾脏微循环障碍,导致肾脏损害。这些机制均提出hs-CRP可引起肾脏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引起肾脏损害,促进 DN 的发生发展。作为炎症状态的标志物,CRP能否作为DN患者肾功能减退的预测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2 NLR与DN的发生和发展

2.1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及其比值(NLR)对于DN的影响

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DN和白细胞计数的升高有一定的关联[4]。而且临床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是白细胞分类中两个重要的易观察的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是近年来提出的一新的炎症标志物[5],反应了炎症调节因子淋巴细胞和炎症激活因子中性粒细胞之间的平衡状态。有文献指出DN患者白细胞激活后黏附增多,会聚集产生和释放蛋白水解酶、氧自由基和过氧化物等,使内皮细胞粘附,导致肾脏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灌注异常以及血管通透性改变,从而影响肾功能。Eller等[6]通过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的淋巴细胞总数降低,CD4/CD8比值明显下降,淋巴细胞数目下降会导致机体的抗炎能力减弱使得低度炎症状态持久存在。故有学者推出淋巴细胞减少与DN的进展可能相关。Kahraman[7]研究指出肾小球滤过率(GFR)和NLR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即NLR的升高导致GFR的降低,肾功能的恶化。然而目前,NLR如何影响尿蛋白分泌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2.2 NLR与DN的预测

大量的研究证实,NLR水平的升高进一步将DN患者的白细胞亚群的中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整合为一项更高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有研究指出DN患者存在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增多与炎症反应,NLR升高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检测NLR可能成为判断DN的新的炎症因子[8]。Qzturk[9]研究提示,DM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组的NLR水平明显高于单纯DM组,可作为DM合并微血管病变的预测因素。Azab[10]对DN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前瞻性研究显示,随访3年后,DN患者NLR水平升高,且NLR水平对DN患者肾功能的恶化有预测价值。Akbas[11]研究指出蛋白尿与NLR正相关,NLR被发现是糖尿病患者疾病持续时间与增加蛋白尿的独立预测指标,实验证明了NLR值大于1.7的患者被发现与蛋白尿具有更高敏感性。国内研究[12]得出NLR 每升高一个单位,患DN的风险就升高2.768倍。由此提示测定NLR值,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的意义,NLR是一个反映DN 患者的状态及其危险性的较好的炎症指标,对DN的发生发展有独特的预测作用。

3 hs-CRP 联合NLR对于DN的意义

肾小球损伤导致蛋白尿和DN的进展。因此,肾单位的集合小管纤维化和炎症,导致功能肾单位的逐步丧失[13]。此外,有些作者还强调,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蛋白尿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被发现,而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之间存在着负相关,这反过来可能表明蛋白尿水平与炎症反应有关[14]。Afsar指出增加N /L比值与24小时尿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是独立相关的[15]。Kahraman[7]发现NLR,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是蛋白尿的独立因素,得出结论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平行于蛋白尿升高水平,并与肾小球滤过率(GFR)负相关、与CRP正相关。Okyay等人报道,NLR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有正相关[16]。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出,hs-CRP联合NLR对于早发现DN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可用于DN的肾功能进展的随访。

3 小 结

DN已成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首位原因,而肾损害在糖尿病患者较早期已经开始,而早期病情较隐匿,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发现肾功能异常时已进入肾功能终末期,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但临床常用的指标对于DN的早起诊断灵敏度又很低,因此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发生和发展极易被忽视。大量病例调查发现,在DN的进展中,hs-CRP是强烈的促炎性因子,可直接参与DN的形成和发展,hs-CRP对DN的诊断及预后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NLR来源于血常规,是各基层医院的常规检查项目,该检测方法简捷,价格便宜,方便被患者接受,便于动态监测。故而在糖尿病患者中进行NLR的检测,在DN的筛查及预后的判断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对二者独立研究有很多,但是深入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研究却相对匮乏,深入研究二者与DN之间的关系,可能揭示NLR与hs-CRP之间的潜在联系,并将为DN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也可能为治疗提供新的出发点。

[1]Duran-Salgado M B ,Rubio-Gurrra A F.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inflammation [J].World J Diabetes,2014,5(3):393-398.

[2]黄 萍,陈桂丽.内脏脂肪素与糖尿病肾脏病hs CRP及UAER的关系[J].临床肾脏病杂志,2009,9(4):157-159.

[3]蔡 文.CysC及4种尿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12):1927-1928.

[4]张雪扬,刘晓真,白 然,等.外周血白细胞与糖尿病肾病进展关系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1(7):528-529.

[5]刘志凤.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内瘘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3,21:3356-3357.

[6]Eller K,Kirsch A,Wolf AM,et al.Potential role of regulatory T cells in reversing obesity-linked insulin resistance and diabetic nephropathy[J].Diabetes,2011,60(11):2954-2962.

[7]Kahraman,C,Kahraman NK,Aras B,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and albuminuria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apilot study[J].Archives of Medical Science,2016,3(3):571-575.

[8]唐 如,娄梅琴,罗 鹏,等.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J].广东医学,2015,36(15):2381-2383.

[9]齐亚丹.百令胶囊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2):14-16

[10]Azab B ,Daoud,nacem FB,et al.Ne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as a predicetor of worsening renal function in diabetic patients(3-year follow-up study)[J].Ren Fail,2012,34(5):571-576.

[11]冯志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173-175.

[12]刘清杏.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胰岛素抵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测价值[J].广东医学,2016,37(9):1325-1327.

[13]安 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8):323-324

[14]Agarwal R,Light RP.Patterns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total and 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Clin J Am Soc Nephrol.2011;6:1393–9.

[15]吴福杉,苏虹梅.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海南医学[J].2017,28(2):214-216.

[16]刘红丽,罗学林.自拟益气养阴通络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128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0):82-83.

R587.2

A

ISSN.2095-8242.2017.058.11479.03

龙 艳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中性比值粒细胞
经方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发热案1则
英文的中性TA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河北遥感(2017年2期)2017-08-07 14:49:00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
工业设计(2016年11期)2016-04-16 02:44:40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一株中性内切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及鉴定
双电机比值联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