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奇, 张雪行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哈尔滨 150001)
旅游文化领域的俄语翻译
——以黑龙江省为例
刘天奇, 张雪行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哈尔滨 150001)
黑龙江省是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但对于旅游业中导游的俄语翻译能力重视度不够,目前,在国内也没有专业的俄语版书籍来介绍黑龙江省旅游文化。提高对俄语翻译在旅游文化行业中的重视度,培养俄语旅游专业人才,对于提高黑龙江省对俄罗斯人民的影响力至关重要。
旅游文化;俄语翻译;黑龙江省
黑龙江地处中国的东北地区,地域辽阔、风景秀美、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是黑龙江得天独厚的优势。黑龙江省省会设立在享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冰雪胜地——哈尔滨,全省占地面积46万多km2,东部和北部隔乌苏里江、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与俄罗斯的五个州区接壤,对俄旅游业已渐成热门。
1.1 黑龙江旅游文化资源现状
黑龙江旅游文化产业资源丰富,冰雪大世界、雪乡、大小兴安岭、扎龙自然保护区、黑龙江、乌苏里江、镜泊湖、大庆油田、北大荒农场、五大连池火山地质地貌自然风景区等,都已经成为黑龙江旅游业的名片。
1.2 黑龙江旅游文化产业的特色资源
黑龙江与俄罗斯之间的经济、文化、贸易往来自古就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长达3 000 km的国界线,已成为边境旅游的优势。近几年,在哈洽会等大型国家化交流会,为黑龙江打开了旅游业的大门,边境城市的互通交流、双方的贸易往来、政治文化交流等活动已经成为促进黑龙江旅游文化业发展的助推。
2.1 国内旅游文化介绍内容既完整又丰富,而相对俄语介绍却笼统
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俄语导游教程》一书中,仅仅是对中国社会文化知识进行简单的介绍,内容涵盖面太广。对于黑龙江的旅游经典,主要是针对哈尔滨介绍了圣·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街、斯大林公园、兆麟公园、五大连池、冰雪节。对于其他城市也仅仅是介绍了五大连池的火山、边境城市黑河以及鄂伦春人。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俄语导游听说强化教程》便侧重于无基础的零起点学生,重视口语交际、重视语法教学,对于景点介绍的内容不多,即便是这些景点,俄语的介绍也远远少于国语的介绍;还有很多的导游俄语教程更侧重其他的旅游景点的笼统介绍、内容单一、枯燥无味,然后对于黑龙江本土的旅游专业教材,几乎为零。这些情况足以说明,旅游业相关管理单位对于黑龙江俄语导游的专业培养与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使得俄罗斯的游客不能够系统、全面的对黑龙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因为不了解,自然旅游业的发展就受到了阻碍。
2.2 导游俄语介绍不规范,导游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通过调查发现,黑龙江地域内所有的旅游景点,都没有统一的导游解说词,大多数的导游,都依靠中文景点导游词,自创翻译对俄罗斯游客进行翻译介绍,按照个人的能力自圆其说,因此,个人的能力水平、专业素养、俄语水平的低下,职业道德都决定了俄语解说词的质量,质量也就意味着决定了最终的效果。尽管黑龙江毗邻俄罗斯,很多城市的第二外语都开设俄语课,但都不能称之为专业。加之,现在很多的导游都是大中专毕业生,自身的俄语水平就不高,文化底蕴也相差甚远,外语水平的参差不齐,必然影响着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3 导游对俄语旅游业翻译能力的研究能力不足
作为外国游客,想要了解他国的地域文化,除了依靠阅读、观看,剩下的就只有聆听生动形象的景点介绍,只有能够让游客产生想一睹为快的冲动,才能产生对其旅游行为的激发。恰到好处的翻译对于对外形象的树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一个导游对当地旅游文化资源的俄语翻译研究至关重要。
激发黑龙江对俄旅游业的促进和发展,离不开的是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专业素质的提升必然离不开的是对翻译能力的深入研究。只有把握正确的翻译,才能准确懂得文章本身要表达的内容。作为导游,要对黑龙江的经济、政治、文化、民风民俗进行深入的研究,旅游业主管部门也要组织专家,对现有的旅游教学教材进行修订,让教材内容更具体、丰富,经过实践教学,积淀经验,几经修改,出版一批具有黑龙江旅游特色的理论体系教材。
3.1 建立旅游文化产业专业的俄语翻译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省内的高校中设置旅游专业的学校多达30多所,每年1万多名毕业生面临着就业,但是真正能够满足于旅游行业上岗工作的职责标准的人才仍旧是缺乏,尤其是旅游翻译更是严重缺乏。这就要求高校要形成旅游文化的翻译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体系,各高校要有针对性的培养翻译类人才。
3.2 教学与实习实训相结合,让在校生通过实践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让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就是在培训的引领下,在实践感知中,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发挥出来。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差异,生活环境的不同,教材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就不可能淋漓尽致的发挥,这就需要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临场发挥,应变自如成为必不可少的“法宝”。只有在实际生活经历中,才能感知到自己在书本中所学的不足,才能借此实践的机会,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3.3 推进旅游翻译专项科研项目,大量培养俄语翻译人才
黑龙江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俄语教育成为地方优势之一,几年来大量的高素质俄语翻译人才均出自省内的各高校,也仅仅只是单一的依靠高等院校去培养。高校、旅游行业主管部门、旅游企业、政府还没有形成人才的培养合力,应该在积极的合力之下,逐步形成由政府主导,高校、社会参与、旅游企业进行市场运作的模式,去改变黑龙江省的旅游业俄语翻译人才的资源共享。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更不可忽视的是,与俄罗斯的相关政府、高校等部门,建立双方友好关系,合作共进,以此满足于双方城市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提升了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更储备了大量的俄语翻译人才,为促进两国之间友好、健康、向上的经济发展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目前黑龙江省旅游行业的日趋壮大,对地方经济的发展的有力促进,对两国关系的友好促进,双边经济贸易的与日俱增,都是依靠着两国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更离不开的是专业的俄语翻译从业人员的辛勤付出。让更多的俄罗斯人对中国的黑龙江省有了更深入、准确、清晰的了解,扩大了黑龙江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黑龙江对俄罗斯人们的影响力。因此,对于黑龙江旅游行业翻译人员的培养要从建立旅游文化产业专业的俄语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教学与实习实训相结合,让在校生通过实践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培养并储备大量的俄语翻译人才,让黑龙江成为中国对俄罗斯的对外名片,成为每一位俄罗斯人的旅游胜地,打造黑龙江独具特色的旅游业文化。
[1] 罗欣.黑龙江省对俄旅游文本翻译现状[J].中华少年,2015,(19):35-38.
[2] 褚宏兵.青岛旅游俄语翻译实践报告[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
[3] 张齐.对跨文化交际视域下旅游景点名称俄语翻译的探究[J].俄语学习,2015,(05):90-92.
Russian translation in the field of tourism culture—taki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IU Tian-qi, ZHANG Xue-xing
(Heilongjiang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 Harbin 150001, China)
Heilongjiang is a province with abundant tourism resources, but it is not enough to pay attention to Russian translation ability of the tour guides in tourism industry. At present, there is no professional Russian version of books to introduce the tourism cultur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influenc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on Russian by improving the attention of Russian translation in tourism cultural industry and cultivating Russian tourism professionals.
Tourism culture; Russian translation; Heilongjiang province
2016-12-15
刘天奇(1995-),男。
H35
B
1674-8646(2017)03-0104-02
课题: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新时期应用型旅游俄语的创新路径探究”(201613296034)
指导教师:王元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