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莎莎
免门票模式背景下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策略
◆牛莎莎
旅游景区单一的门票经济终将过去,免门票模式是大势所趋。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研究了国内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制约国内旅游景区发展的核心问题,对免门票背景下旅游景区的转型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包括体制改革、分类管理、扩大产业链等发展策略。
旅游景区免门票模式转型发展
旅游景区是一个较泛的概念,是中国特有的概念,一般指由若干地域上相连的、具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吸引物以及交通网络和旅游服务设施组成的具有整体属性的地域单元。它可以受行政区域的约束,也可以突破这种约束。我国大小不同的旅游景区大约有两万家左右。邹统釺(2003)将我国景区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包括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等,另一类是以资源保护为目的,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等。这种分类法基本得到了国内旅游界学者的公认。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后者,即重点探讨以资源保护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景区。
1.公有制为主的发展体制。从当前景区的结构来看,旅游景区发展是以公有制为主。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旅游景区中,公有制的旅游景区所占比例达到80%以上,这一数据结果看出,目前我国旅游景区还具备多样的功能,如保护、科研等,旅游休闲功能只占据很小的部分;同时也说明我国旅游景区在体制方面还不够成熟,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因而也导致了旅游景区在开发和发展过程中遇到重重问题。
2.门票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发展模式。从景区收益来看,绝大部分景区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靠门票收入,特别是公有制旅游景区,这种旅游经济几乎等同于“门票经济”。对于这种景区来说,其景区的经营运行成本包括职工工资福利待遇、景区一些设备的维护和维修等。同时,对于景区所在地政府来说,一是财政能力有限,不能提供充足的资金来对景区进行维护;二是很多地方政府把景区门票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来源。这种情况被业内称为“门票依赖症”。对于存在的这种种因素,旅游景区的一些经营活动不能顺利的开展,景区的管理成本又很高,负担也很重,资金不足,因此造成了大多数景区经营效益的不高,或者说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旅游景区的价值,造成了资源的限制与浪费。
1.门票收入比例与旅游业成熟度成反比。一般来说,旅游产业发达的国家,门票经济在一国旅游经济收入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景区门票平均价格一般只占到当地城市居民人均月收入的1%以内。例如:在日本一些名胜古迹、博物馆的平均门票占国民人均月收入的1‰,各类公园的票价都很便宜,很多地方都免门票;比利时国家很多的名胜古迹统一票价,相当于职工月收入的0.35%。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地均如此,如果涉及到国民素质教育类型的旅游参观点,门票价格都相对比较便宜。而对于旅游产业不是很发达的国家,门票收入则成为其一国旅游经济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些公园类型的旅游景点,应该适当的进行免门票或者少收门票,增强游客的进入量,为宣传一些优秀的文化做出一些贡献,提高国民的素质,从而激发人们的爱国心。
当前中国众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高、涨价间隔短、涨价幅度大,门票价格在旅游线路成本中占有明显的比例,景区门票平均价大约占到当地城市居民平均每月收入的7.6%。在旅游过程中,统计显示,在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其景区门票、住宿等仅占总支出的30%,其余70%为娱乐、餐饮、购物的开支;而我国旅游消费支出结构刚好与其相反,景区门票、住宿等旅游项目占总支出的70%,其余30%为娱乐、餐饮、购物的开支。
国外和国内的旅游业发展现状表明:门票收入所占比例越低,旅游市场化程度就越高,旅游产业成熟度也越高;反之,门票收入的比例越高,旅游市场化程度越低,旅游产业成熟度也越低。
2. 单一的门票经济终将过去。从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免门票模式是大势所趋,门票经济终将过去。不少知名景区比如杭州西湖、南京中山陵、厦门鼓浪屿、济南大明湖等都纷纷宣布免费开放,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杭州西湖,被称为“西湖模式”。
2002年,杭州西湖环湖公园景点实行免费开放。至2005年末,由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17家事业单位管理养护的83个景点,包括各类公园、纪念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已有62个景点实行免费开放,景区管理部门每年因此直接减收门票收入2530万元。之后,收入指标呈稳定增长的事业单位有17家,这些单位的财政收入总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收入来源的增加,使收入结构随之也发生了变化。对2005年的门票收入做了相关统计,经统计2005年的门票收入总额达25150.17万元,平均每年增长了6.48个百分点,然而,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却下降了10%;其他方面例如商业经营网点中的对外拍卖、承包和出租等取得了3088.91万元的收入成绩,不包括17家事业单位所属的经营网点的收入情况,年均增长了76.06个百分点,所占总收入的比重上升了7%。形成了门票收入与服务收入并头发展的新雏形。改变了传统的以门票收入为单一主体的收入情况。因为免票,游客增加、逗留时间延长,使杭州市餐饮、旅馆、零售、交通等服务行业都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免门票模式不但没有损害杭州的经济收入,反而带动了整个浙江和杭州旅游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旅游景区发展的最大障碍是约束体制问题。以下内容是我国景区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
1. 两级设立,属地管理。依照2006年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主要将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分为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两类,它们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主要由国家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再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责任分工,使其他部门负责风景名胜区的相关监管工作。属地管理是我国景区管理的最主要特点,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监督和管理工作。事实上,从本质来看,下级政府要依从上级政府的指导,这就使景区的管理享有排他性处置权,因此景区管理中从上而下的干预比较普遍。
2.身份复杂,管理紊乱。在我国,旅游景区都归国有,但在实际操作中,通常分属各部门,如旅游、国土、水利、农林、文物、文化、建设、宗教部门等,大型景区一般设单独的管理部门,如南京的中山陵园管理局、杭州西湖管理委员会、八达岭长城管理委员会等独立设置的管理部门。同一个风景名胜区同时挂着自然保护区和森林保护区等多个不同的牌子这是我国景区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景区管理不仅要接受地方建设部门的管理,还要接受环保局和林业局等部门的管理,这就导致景区经营时受到的干预过多。多部门干涉管理导致了景区资源闲置,各机构界限不清,产生条状分割等问题的出现,对景区发展产生严重制约很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体制因素导致的,比如绝大多数景区仍然采用政府垄断型经营方式,财政实行统收统支,再加上政府政策失灵导致盲目的低层次扩张,官僚机构工作效率低下,导致很多景区经营不利,甚至连年亏损。
1.创新管理体制。前面提到,我国旅游景区以公有制为主,这就决定了多数旅游景区的性质为事业单位。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浪潮越来越猛,2011年,中央确定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时间表,预计到2015年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完成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根据分类标准,将所有的事业单位分为三个类型,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从事公益服务。其中,承担行政职能的分到行政机构层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转为企业;从事公益服务的(主要是医疗和教育)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国务院决定先行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进行改革试点。虽然改革困难重重,但是势在必行。借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东风,把旅游景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割开来放在中心位置,实现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创新,把行政职能交给政府,把经营职能交给市场,打破制约景区发展的最大障碍。
2.改革管理模式:分类管理。自然文化景区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在我国存在这许多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和国家级特别单位,我国的国家级特别单位包括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等。这些作为公共产品,全体人民都享有产权。景区管理由国务院制定专门机构进行监管工作,这些机构主要负责景区的所有权、收益权、经营权以及处分权,对景区的日常运转和维修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和落实。然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景区管理都是地方政府负责的,这对景区的管理工作是十分不利的。我国应该主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采取因地制宜的管理模式,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例如,国家森林公园、文物保护区、宗教朝拜地等专业性或公益性的景区要采取国家直接经营的管理模式;商业景点则需实行市场价格形成体制进行管理工作。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是不断健全相关法律体系,规范政府行为和灵活经营体制等。
3.延长旅游景区产业链条。促进旅游产业链发展,减少对门票经济的依赖。要突破门票限制,拉长景区门外产业链,免门票促进能够刺激消费,还可以平衡吃、住、行、游、娱、购等要素的发展。旅游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够弥补景点门票收入的减少,旅游相关产业将门票收入减少的损失补回来,也增加了第三产业收入的增加。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旅游业产业链长,相关行业超过110个,实现超过90%的饭店业贡献率,超过80%的民航铁路客运贡献率,超过50%的文化娱乐业贡献率,超过40%的餐饮商品零售业贡献率。因此,要在旅游产业链上下功夫,利用经营项目的多元化带动收入的多元化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的旅游景区多数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体制结构,这就决定了国有景区以门票收入为主要来源,在免门票模式终将到来的旅游业发展趋势下,受限于体制约束的旅游景区困境重重,寻求转型发展,在创新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将景区按资源类型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同时,拉长相关产业链条,吃住行游购娱多元化合理均衡发展,一定能够使旅游经济实现科学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1]邹统釺.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吴倩.贵州省旅游景区门票定价问题研究[J].价格月刊,2012(4).
[3]袁昆昆.景区门票定价合理化策略探析——基于门票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影响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7)
[4]许群,郑旭萍.审计调查表明:杭州西湖免费开放经济效益显著[N].新华网,2007,1.
(作者单位: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