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共享出行

2017-03-08 02:19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16年12期
关键词:首汽神州租车

网约车新政将会对行业产生怎样影响?共享出行的前景如何?第三届安亭国际汽车金融论坛围绕共享出行进行深入讨论。

此次讨论由普华永道合伙人彭波主持,参与嘉宾分别是:EV card副总经理曹光宇,曹操专车董事长刘金良,神州专车副总裁刘亚霄,Car2go中国区CEO Rainer Becker,Go Fun出行战略副总裁袁旬。

出行与共享经济

彭波(普华永道合伙人):出行领域发展到今天,它还是共享的概念,这是大家一直在反复讨论的,所以第一个问题,我们要从概念上厘清。曹总,从你的角度,您认为分时租赁,有共享经济的概念在里面吗?

曹光宇(EV card副总经理):我认为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属于共享经济的范畴。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把共享作为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共享经济覆盖范围,涉及到衣食住行。在“行”这个领域共享出行将来能占多大份额,这跟汽车产业特点相关联,也跟交通出行相关联。

共享出行应该包括专车。专车的比例,可能比分时租赁为代表的自驾模式占比要高。我们统计了一下,中国城市中地面出行大概是超过10亿次,通过移动终端借助于代驾或者自驾服务的不完全统计是超过2000万次,目前只达到2%的程度。但我相信,以德国的城市规划为例,共享出行的比例应该在4%以上。

如果在中国这个市场上,共享出行所占份额能够占5%以上,绝对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产业。

彭波:曹总不光给了中国的数据,还有国外的数据。刘总,推出曹操专车的时候,大家觉得吉利胆子还是很大的。之所以进入这个领域,是冲着分享经济去的吗?还是有其他的想法?

刘金良(曹操专车董事长):神州专车上创业板之前,滴滴就在攻击神州专车不是共享经济,重资产,自己买车。但是我想,它也是共享经济。

比如说,公司里配了驾驶员,送我去机场,空车回来,这是车辆、司机、道路、时间资源的浪费。如果搭一个人回来,就成了共享,只是程度不一样。

但是我想提一下,未来真正的共享,可能要从车的产品说起。

比如我在这个大厦上班,开了一辆车,上班的时候,我愿意把车分享给别人,这种方式其实艰难,就我所知,这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汽车分享以后,发现电瓶被换掉,胎压有问题,这些责任说不清楚。

车如何共享?但对制造商来说,这不是问题。对制造商而言,引擎盖对于分享车没必要打开,零件也可以有传感器,可以做到后台记录。从这一点出发,我们未来要造共享汽车。

在吉利汽车的4S店里面,以后有私家车型,也有共享车型。2014年福特就提出了战略转型,要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道路运输服务商转型。目前我们也在做出行方面的转移。比如将一些智能服务体系搭载在车上,例如派单、分享功能,从传统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型。

吉利作为汽车制造商,要积极参与到出行解决方案中去。例如根据专车需求,进行相应车况调整。所以把主驾驶变成手动座椅,副驾驶变成自动座椅。此外,我们还想打造中国新能源专车第一平台。

专车就是三个成本,车辆成本、燃油成本和司机成本。未来在司机培训,我们也会作出很大努力。

彭波:神州专车运营以来,您怎么看待共享经济?

刘亚霄(神州专车副总裁):美国有一个报告,平时不用的东西拿出来让别人用,就是共享。为什么共享经济这么发达?是因为美国的新一代是千禧一代,愿意尝试新概念,“使用、体验但不拥有”,他们影响了美国的房地产和整个就业市场。

共享经济这么热,是人们对体验的需求。这样,我们对产品设计突出两点,第一点是用户体验,第二点是成本结构。

专车原来很痛苦的,司机在哪找不着。定位方式上线以后,75%打电话的时间都节省了,这优化了用户体验。同时,还有成本结构的优化,以大数据来设计产品,使我们很多业务,通过诸多微小的点形成巨大的点。

所以我们在汽车服务上做布局,除神州专车、神州租车这两个出行的服务板块,还有针对三、四线城市自驾车的神州买卖车和神州闪贷。

我们希望成为中国智能出行的运营商,不客气地说,目前我们拥有中国道路驾驶数据量全球第一,谷歌无人驾驶进入中国也要用我们的数据。

谈到共享经济,人群体验很重要。在出行领域,下一个风口可能就在这里,我们也會推出对应产品。

彭波:刘总是讲通过共享,使车的使用效率最大化,提高它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至于是不是共享,概念并不重要。

刘亚霄:概念不重要,重要的是带来真金白银的收入。

Rainer Becker(Car2go中国区CEO ):共享经济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在来中国之前,我们也经过了很多的讨论,是否来中国发展共享经济。四五个月之后,我们已经有大量会员,他们也在使用Car2go,每个星期大概有1000的用户。

我们不认为共享经济的概念存在于每一种出行方式当中。人们已经根据不同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举一个例子,假如喝了点酒,我们想打车,现在的出行方式越来越有效率,给人们提供了多样性选择。出行方式上,中国也像其他国家一样,人们习惯使用新兴工具,并习惯借助于科技。

国外用手机租用车辆,没有中国这样常见。现在的消费者,已经接受了这种共享经济的概念。西方支付多数通过现金和信用卡,而在中国习惯于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变化,中国移动出行上也会有这样的变化,从拥有一辆车到直接跨越共享经济,或者是说Car Sharing。

彭波:您是否也看好分享经济?

袁旬(Go Fun出行战略副总裁):运营经验的积累,包括品牌、管理,加之这两年运用“互联网+”的技术,我们很快进行了转型升级,所以打造了移动出行端,推出了首汽租车、首汽约车以及首汽Go Fun的分时租赁。这次G20峰会,全程出行服务都是由首汽车队提供。

首汽从租车、网约车,到分时租赁,通过不同场景的需求以此满足用户。首汽租车,我们通过把夯实长租业务,把短租门店加大布局。

年轻消费群体租车之后,真正路上跑的时间相对有限,于是,我们加入了Car Sharing概念,进入每个城市的时候,基本上会三个板块相互结合,为用户提供不同场景下的切换。这是首汽下一步走向。

轻资产还是重资产

彭波:相对而言,在座各位基本上都是重资产模式,未来市场是不是要往轻资产方向走?或者重资产有什么优势?

曹光宇:轻资产或重资产,和共享不能画上等号。我们觉得提供服务有两种,由于有了便捷的线上平台,所以出现C2C或者C2B2C的轻资产模式。如果从B端提供服务,轻资产重资产都是合理的。

如果关注到城市的共享出行,绕不开新能源战略。城市发展,未来交通出行清洁化、低排放、零排放,这是一个趋势。所以我认为,传统的网约车定义,确实是“互联网+”的思维。但是实际落实过程中,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

网约车,出租公司加上移动平台,跟政府导向可能冲突比较小。当然,这种变革属于温和的变革,另外还有激进性的变革。未来城市共享交通,以重资产提供服务也是合理的,以轻资产提供补充性的服务也是合理的。

现阶段,B2C重资产为主提供服务,是比较有效的方式。轻资产,必须基于重资产的冗余。就目前而言,车与网点的量并不足,充电基础设施的保障也不足,这个前提下,可能会先走重B2C服务占比为主的方式,逐步走到轻重资产相结合。

彭波:刘总的看法是一样的吗?

刘金良:轻资产还重资产,都要服务于出行目的。出租车是服务行业,如果也能从服务的角度参与管理,可能留给专车的机会更少。

做网约车,首先要做好线下,然后利用互联网平台,把线下效能发挥出来。我很羡慕轻资产,但是它不能实现目的,司机是核心竞争力,那么我一定要掌控住司机的行为、服务水平。

如果C2C不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我就用B2C。现阶段,整个社会的司机职业普遍素质不高,C2C可能短期内不太适合。

彭波:刘总,从您的概念来看,在整个价值链里面,在轻资产转换或者重资产运营,汽车金融有没有介入的机会?

刘亚霄:汽车金融在汽车服务业中是重要环节。神州租车就是靠汽车金融活着。我们买车,在车队里运营,再把它卖掉,回收二手车残值,中间赚的就是服务费。

服务业也是这样,从三个角度,汽车金融是有切入点的。第一个切入点,专车新政是一个好事,这是全世界第一家全国范围内,承认网约车的合法性。就是把税收、保险、车辆安全、司机安全拉到跟出租车同样的水平线上。未来,在此情况下,大家应该考慮在更高平台上,拼技术实力。

第二个,在产业链上,如果C2C汽车金融是不合适的,我们能否以租赁平台方式,像买飞机一样,买过来租出去。但就目前混乱的情况下,实施风险比较高,但是一个可以想像的空间。

第三个,新能源车更被看好,技术一旦突破,将有很大发展。我觉得汽车金融,在新能源的切入上都是很好的点。

彭波:Rainer Becker,Car2go是最早进入这个领域的,您认为滴滴、神州等等这些模式,哪种会有更好发展?

Rainer Becker:在最新阶段,这些模式是势必共存的。不同的出行方式对于用户来说非常便捷,也为用户提供了多样选择。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觉得某一种模式是最完美的,大家都在市场上尝试不同的东西。

当自动驾驶的车出现,我们就不需要再拥有一辆车,或者不需要拥有一个司机,Car Sharing在那个阶段就会出现,这将实现完全的共享经济。

猜你喜欢
首汽神州租车
首汽约车针对不同用户收不同费用
日本人租车为午休?
首汽约车改制大考
二月二
包公
首汽租车与Europcar 全球出行携手共助“小汽车 大出行 ”
站在春运抢票风口,如何用好营销带动租车出行消费升级?
站在春运抢票风口,如何用好营销带动租车出行消费升级?
资源共享
神州谜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