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嫣
3年前,天海同步集团董事长吕超第一次接触到轮毂电机驱动技术的时候,就成为“轮毂电机主义者”。这也才有了如今的收购。
11月21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天海同步集团全资子公司——湖北泰特机电有限公司全资收购荷兰e-Traction Europe B.V公司的新闻发布会召开。
从第一次接触到收购完成,时间只花了6个月——而从时间线索上看,到决定收购,或许只花了3个月。
今年3月,天津天海同步集团第一次接触到荷兰的e-Traction公司。3个月之后的6月2日,天津天海集团就在湖北省荆门市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湖北泰特机电有限公司。
而这家子公司,正是天津天海同步集团在湖北荆门高新区稷刀区,为投资建设轮毂电机项目所专门设立的。
项目总投资6亿元,占地100亩,集自主研发、制造商用车核心零部件、电子控制技术、商用车全系统传动等为一体。
在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有三类技术——中央电机集中驱动技术、轮边电机技术,以及轮毂电机技术。
轮毂电机技术由于在车轮上直接输出动力,具有更加高效、节能、轻量化、小型化等诸多优点,能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成本、能耗等问题,一些企业、高校都在进行相关的研发工作。
经过多轮考察、谈判,与欧洲最大的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生产商——荷兰e-Traction Europe B.V公司的并购意向终于达成。
9月26日,在荷兰驻中国大使馆内,荷兰基础设施与环境部长舒尔茨女士见证下,湖北泰特与荷兰e-Traction Europe B.V公司进行了100%股权的收购签约仪式,总投资6147万美元。
湖北泰特的母公司——天津天海同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位处天津静海经济开发区,是一家“集自主研发、加工制造汽车变速器核心零部件及常规动力、混合动力、纯电动客车变速器、电控系统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荷兰e-Traction公司成立于1981年,其在电动动力传动系统领域有“超过30年的研发经验”,其轮毂动力传动系统的開发“始于90年代末期”,其产品主要应用于客车领域。
天海同步集团董事长吕超说,e-Traction公司所拥有的发明专利高达200多项,其产品已在欧洲8个国家的大巴、公交车上应用,装配其产品的车辆最长已经运营了8年,目前其技术已开发到第三代,“这200多项专利将逐步转移至中方”。
此前,e-Traction就已经试图在中国市场上打开局面,公开资料显示,其曾经参加了“2014北京道路运输和城市公交车辆展览会”,并寻求媒体报道引起关注。
湖北泰特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光中说,2017年第二季度,湖北泰特在上海市安亭汽车城创新所投资的“轮毂电机驱动应用工程研发中心”将落成。
同期,湖北泰特机电的制造基地也将竣工完成。2018年,湖北泰特将达到2万台每年的生产能力;2019年年底,湖北泰特荆门工厂将正式达到量产能力,“所服务的对象是全球需要轮毂电机驱动的所有厂家”。
泰特机电计划先主攻公交车等客车领域,其次向电动物流车延伸,最终延伸至乘用车领域,“一步步来,技术没有问题”。
吕超表示,针对这起海外并购,天津天海同步集团选用了具有海外视野的管理者与外方沟通、对接,获得了外方的信任与支持,外方对未来的前景非常看好。
对于未来,吕超下的任务是:未来4年,实现20亿元的销售额,最少实现2亿元以上的利润,冲刺创业板或者中小板,逐步全球化。
但与此同时,业内也有意见认为,轮毂电机距离产业化还有相当的路要走。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节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殷承良曾表示,由于轮毂电机较大幅度地增大了簧下质量,同时也增加了轮毂的转动惯量,对于车辆的操控性能很不利。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汽车工程系科研副主任徐向阳也说:“由于一边一个电机,车在转弯的时候一侧转速高,一侧转速慢,对于整车控制来讲非常难的是这个电子差速,这是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
徐向阳认为,轮毂电机在汽车上的应用,不能仅就轮毂电机本身而论,必须从整车角度来看轮毂电机在产业化应用的可能性。
此外,由于车轮经常需要处在大负荷低速爬长坡工况下,轮毂电机又放置在狭小的车轮内,容易因冷却不足、制动导致电机过热,而发生退磁现象。
而最重要的是,轮毂电机对整车底盘平台有重大影响,若想轮毂电机有效地应用在电动汽车上,整车厂必须做相应改变,但地盘平台的开发费用一般需要几十亿元,成本过高,一般整车厂很难接受——而这或许也是泰特选择逐渐渗透进入乘用车领域的重要原因。
目前来看,说轮毂电机有很大发展空间还是处于想象之中,湖北泰特是否能解决这一系列技术难题问题,并顺利地打开中国市场,未来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