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工作的对策探讨

2017-03-08 21:54孙建家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1期
关键词:失地农民对策

孙建家

摘要: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渐进入城市化飞速建设时期,失地农民的数量也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很多农民群众没有了土地,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大部分青壮年都選择进入城市务工。而要从本质上处理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就必须要抓好就业培训工作,增强失地农民的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针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率正在以每年大约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失地农民在完成从农民到城市居民这一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少数农民会由于对新生活方式不适应而出现悲观的情绪甚至行为,部分农民也存在着就业压力大、生活不稳定的情况,甚至个别农民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在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这一时期内,就业培训工作就变得更加重要。

一、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培训教育的内容也逐渐宽泛,培训方式更加多元化,这就在无形中对培训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培训模式依旧是政府办学为主,单一化的模式导致师资配套单一,无法符合新时期失地农民就业的多种需求;②培训内容需要进一步拓展,比如说在一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科技优势充足,农业技术培训发展非常快。当地政府部门往往抓住这一优势,在对失地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也将培训内容偏向于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其他培训类型相对较少;③培训教师知识单一,授课方式陈旧。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需要进一步强化,大部分培训教师都没有进行专业系统的进修学习,只能够开展类似于引导性的初级技能培训,使用面对面的课堂授课模式,很少组织进行实践操作训练;④培训配套设施设备有待完善,部分培训机构因为资金缺乏,部分培训设施建设不完善,设备相对老化。很多课程基本上都是采取课堂口头讲授,仅用一份PPT和一张嘴就完成了整个培训活动,失地农民无法参与更多的实践操作训练,实际技术能力很难得以提升。另外因为培训场地缺乏,部分相对热门的培训课程不能够组织进行,导致就业培训内容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之间不符合[1]。

二、做好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培训重视程度

失地农民是否可以顺利的融入到城镇生活中,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地方政府部门必须要尤为重视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工作。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要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做到上一个项目,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帮助一批失地农民就业。政府相关部门在立项审批时,引导企业与劳动部门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在开工奠基时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在投入运营时与培训合格的失地农民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起失地农民中劳动力资源、企业用工需求、培训机构培训能力,三者联动和对接的机制,有效帮助失地农民成功转变为职业人。

(二)不断创新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机构要加强和地方政府部门的沟通交流,组织开办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课程,也可积极的和企业签订用工协议,推行订单式培训,培训结束考核合格后即可安排失地农民上岗。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合作,让企业真正参与到失地农民就业培训过程中来,将企业作为培训现场,让失地农民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便能够熟悉基础的操作技能与安全生产知识。促进就业培训方式的创新和多元化发展,还是应当坚持以实践为主,摆脱过去那种单一化的授课形式,帮助被征地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的能力,使其尽快实现就业,稳定就业。

(三)逐渐完善培训内容

失地农民和下岗待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以及外地务工人员在置业需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必须要为其合理选择培训内容,防止对同一技能层次的人员实施重复培训。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失地农民主要是培训其实践技能,比如说技工教育模式,通过全日制集中授课的形式让其尽快成长为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我们可以积极组织一些电工、焊工、汽修以及办公自动化等培训课程,努力让其成为复合型人才;针对年龄偏大且文化水平不高的妇女,可对他们进行家政服务、保洁等短期内可以完成的技能培训;对于技能单一化、文化水平不高的失地农民,应当对其给予较为简单且就业面较广的劳动密集型职业培训。

(四)加大培训资金支持

现阶段,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往往是覆盖到省市县三级地区,而很少将其推广普及到乡镇和基层农村,这一情况往往是资金不足所导致的。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努力拓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资金的筹措渠道,可通过建立培训基金的方式,建设覆盖乡镇地区的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组织来解决这一问题;另外政府部门还应当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积极寻求和当地企业、职业院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更好的满足基层农村失地农民的就业需求,最后还可以通过划拨财政专项资金的方式来支持失地农民培训基地的建设。

(五)提升农民学习意识

广大失地农民必须要准确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主动参与各种就业培训活动,即便是通过了就业培训之后也应当努力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让自己成为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2]。加大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技能培训、提升培训和新型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资金扶持力度,采取分期分批组织培训方式,集中举办SYB培训班,菜单式培训创业典型,对返乡农民工进行智力支持,为培训者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对有一定资金、技术和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广泛开展创业意识教育,激发他们的创业就业热情,引导其走创业之路,解决地方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三、结语

我们能够从现阶段失地农民就业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可以发现,我们在解决就业培训问题中还具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不管是政府部门或者是培训机构都必须要强调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实际需要,尽可能的应用好所有可利用的资源,结合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策略,不断提升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工作的实效性,确保广大失地农民都能够拥有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龚向哲.国际经验借鉴视域下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政策探究[J].农业经济,2016,07:72-73.

[2]张雪雯,胡万玉.失地农民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和改进对策——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6,14:32-33.

猜你喜欢
失地农民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当前经济形势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方向研究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大英县人社局多举措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