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凉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017-03-07 00:44高发富
农业与技术 2016年22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玉米

高发富

摘 要:玉米是增产潜力非常大的作物,而高产创建是实现玉米平衡增产的重要手段。在冷凉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中,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环境特点,集成技术、推广先进的种植制度及高产高效模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文章就以工作实践为基础,提出冷凉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带动玉米产区大面积增产增收。

关键词:冷凉区;玉米;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77

1 种子的选择及处理

适合冷凉区种植的品种要以中熟耐密或半耐密品种为主,比如吉单198、郑单958、通吉100等,这类品种生育期在125d左右,不仅抗病能力较强,且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及高产性。播种前先进行选种,将种子内的杂质及不良种粒去除。选种后即进行发芽率试验,要求发芽率在95%以上方为合格。冷凉区4月中旬要完成种子处理,播种前2~3d采用药剂或使用种衣剂进行拌种,拌种的主要目的是消灭病菌、防治各类地下害虫。拌种要均匀,保证合理药量及水量,以玉米种衣剂包衣为例,1kg种衣剂可包衣种子50kg;注意拌药后的种子要妥善保管,避免发生中毒事件。根据品种特点、土壤养分水平、栽培条件确定基肥施用量,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为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温度,施有机质含量高的肥料,施用深度为18~20cm左右。

2 播种

播种时要保证土壤温度不低于12℃时即可进行播种,冷凉区通常在5月上旬即可,垄距保持60cm,株距保持18~21cm,保亩7.14~8.33万株/667m2。播种可采用便携式播种施肥器,也可采用滚动式播种施肥器,每埯播种2~3粒,深度保持在3~4cm,并保持深浅一致,不漏播。播种后及时镇压。播种时可按5:1的比例进行错期播种,即先播种5份,5d后再播种1份,以提高籽粒的授粉率;设置50m以上的隔离区,隔离种植可提高籽粒品质。注意施播口肥,所谓口肥是指在播种时施在种子附近的肥料,可满足玉米苗期对养分的需要,施口肥一定要做到种子与化肥隔离,尽量施于种子侧下方3~5cm处,以防止烧种、烧苗。

3 田间管理

3.1 苗期管理

苗期结合定苗进行中耕除草,苗期管理的重点在于及时除掉弱苗、病苗、小老苗等,保证苗齐苗壮;做好提温保墒,为小苗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除草时要注意避免伤苗断根。同时还要做好苗期地下害虫的防治。苗期的地下害虫包括小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可采用40%乐果乳油300倍液拦碎菜叶缺成毒饵,待日落后撒于危害植株根部,可防治蝼蛄;或用50%的辛硫磷8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

3.2 中期管理

中期管理的要点在于中耕培土及追肥。中耕培土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气生根发育,掩埋杂草并促进排灌,在风多雨多的年份还可起到防止倒伏的作用。可在封垄前进行培土,培土高度在7~8cm。大喇叭口期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对肥料需求最关键的时期,因此该时期的追肥管理会对玉米的产量及品质产生直接影响。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根据配方施肥的原则确定施肥用量,纯氮、纯磷、纯钾的比例为1:0.3:1.5;除底肥外还要进行及时追肥。追肥可采用开沟或穴施的方法,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提高肥效。

3.3 后期管理

后期管理的要点包括补肥、防治干旱及防治玉米螟。其中叶面补肥可起到快速补充养分的作用,对缺肥的地块进行叶面喷肥可提高玉米产量;雌穗生长锥伸长至雄穗抽出前要追施穗肥,追肥要深追。此外,为防止叶片早衰,提高百粒重,还要及时施播粒肥。花粒期如果地块干旱会对果穗、授粉及结实产生影响,直接降低产量,因此要注意防治干旱。如地块水源条件较好,可进行全部灌溉;如水源条件相对较差,可全部喷旱地龙,也可喷0.2%~0.3%的磷酸二氢钾。此外,玉米生长后期是玉米螟的高发期,其主要在穗期为害心叶,抽雄叶丝后再钻蛀茎秆、穗柄及穗轴,严重影响玉米品质。玉米螟可采用辛硫磷颗粒剂进行灌心防治。

4 适时收害,合理储藏

正确掌握玉米的收获期是保证玉米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通常在完熟期收获,此时叶片变黄,苞叶呈白色且松软、散,籽粒变硬,冷凉区的玉米可适时晚收,晚收可以使茎秆中残留的养分继续输送至籽粒中,将后熟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收获后可在田间进行扒皮晒穗,此时玉米生长进入蜡熟期、定浆期,苞叶呈黄色,田间扒皮晒穗要注意提前安排好劳力,以保证扒皮的时效性。玉米耐储性较差,尤其是高水分玉米,安全储藏十分困难,因此玉米收获后要按照品种、质量、水分等对其进行分类晾晒。在比较晴朗的天气摊开玉米穗,堆放在朝阳的地方,经常翻动,晒干后再分层入仓。储藏过程中注意防鼠、防霉、防虫。

参考文献

[1]方向前,边少锋,柴寿江,等.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四密

25”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浅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6,

22(7):183-184.

[2]劉霞,李宗新,王庆成,等.种植密度对不同粒型玉米品种

子粒灌浆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6,15

(6):75-78.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