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红
一、背景介绍
1.CEES调查介绍
该调查于2012年开始策划实施,历经3年的问卷设计研讨。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经过了共计5次实地仿真式调查。2015年8月底完成全部调查。
克服了进入企业、获得经营数据、员工现场填报和数据回访等一个又一个难关,平均每份问卷投入的时间达到28天。
2. 2016年CEES调查数据的基本情况
(1)样本数量
在2015年广东省570家企业问卷的基础上,本次调查覆盖湖北、广东两省。共收集1168家有效样本,其中湖北542家、广东622家。
(2)样本信息
有效收集调查样本2013—2015年的财务绩效、企业家精神、生产情况、管理效率、销售与出口、研发创新、质量竞争力、人力资源等维度的3年面板数据。对广东企业问卷,形成了有效的追踪样本。
2016 CEES调查的样本分布
(3)行业分布
本次调查有效覆盖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二维行业代码所示的27个行业,涵盖除废品加工(代码42)、设备修理(代码43)以外的全部二维行业。
经一周时间的问卷阅读、数据清洗、描述性统计与问题提炼,在企业经营质量、经营状况、发展模式转型、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劳动力结构变化、企业家创新精神、质量创新主动性、企业管理效率、企业成本变化以及制造业行业的“泡沫化”危机等10个维度得出了新的总体发现。
二、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基本情况
1.样本数量
共计随机抽取湖北省13个城市、20个县级区域的164家纺织服装企业,成功调查企业103家、696名员工,收集了41万余条调查数据。企业受访率为62.8%,问卷完整填报率达78.42%,抽样误差率严格控制在1%以内。
2. 样本企业状况
根据调查结果,2015年我省被调查的纺织服装企业中,停产企业有15家,占比14.56%。企业平均存续时间为10.29年。从企业所有制类型看,抽样企业中的民营企业占比为77.67%,外资企业占比为15.53%,国有企业占比为6.8%。
3.样本企业经营利润状况
2015年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盈利企业的占比为76.7%,亏损企业占比为23.3%。平均每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13505.43万元,销售额为9981.83万元,利润为671.33万元;较2014年分别增长6.93%、-16.09%和15.71%。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66%;劳动生产率为13.18万元,较2014年增长了50.46%。
4.劳动力和工资状况
我省纺织服装产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3年(初中水平)。2015年平均每家企业的就业规模为411人,较2014年下降4.63%,其中:中高层管理者占比6.69%,增长7.43%;普通管理人员占比6%,下降0.12%;技术设计人员占比3.96%,增长2.13%;一线员工占比77%,下降0.38%。劳动力月平均工资水平为3317.34元,其中:中高层管理者平均工资5277.53元,技术研发人员平均工资3367.04元,普通管理人员平均工资3005.11元,一线工人平均工资3059.08元。
5.样本企业投资状况
2015年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40.78%的企业有新增投资行为。固定资产净值为4020.67万元,增长1.88%。2015年企业平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634.34万元,增长14.29%;单位土地投资为21.8万元/亩,单位土地产值为344.56万元/亩。
6.样本企业创新状况
我省23.3%的纺织服装企业设立了独立的研发部门,27.18%的企业有研发支出,三年年均支出为161.14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94%。
7.样本企业进出口状况
从出口来看,我省纺织服装企业有出口行为的占25.74 %,平均出口额为16693.36万元;企业平均出口目的地为10个,2015年有新增出口目的地的企业占比为16.67%;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占比为2.91%。
8.样本企业成本状况
从成本来看,2013—2015年我省纺织服装企业的平均主营业务成本为6727.71万元,年均下降0.58%。其中:原材料支出年均4074.41万元,占比60.56%,年均上升2.99%;总工资成本支出年均1214.69万元,占比18.06%,年均上升12.16%;折旧年均426.8万元,占比6.34%,年均上升13.33%。社会保障支出432.07万元,占总工资成本的35.57%。
三、基于调查结果的产业现状及分析
1.产业发展质量正在发生向好的趋势性变化
(1)相对于工业总产值和销售的平稳增加,企业利润增幅明显。
产业发展质量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更高的效益,也就是以更少的要素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一般性的研究是以利润的相对增速来反映产业的发展质量状况。调查数据表明,2013—2015年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平均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84%,高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4.08个百分点;企业平均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83%,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大致持平。另一方面,所实现的利润总额平均增速为14.35%,高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10.56个百分点,其增速分别是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的2.1倍和5.1倍。
(2)劳动生产率近三年稳中有升。
劳动生产率上升,是产业发生向好趋势性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根据调查结果,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从2013年的人均8.47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人均13.18万元,年均增长率为26.94%。这一增长率高出湖北省制造业增长率24个百分点,也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1.91倍。
(3)产品质量阶梯不断延长。
调查数据表明,驱动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质量提升的原因之一来自于产品质量的提高。质量阶梯越高,代表产品质量越能满足市场需求,其质量水平也越高。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省纺织服装中等价位产品生产的比重最高(达50.13%),高价位产品的比重达到28.45%,两者之和接近78.58%,高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约9个百分点。可以说,湖北纺织服装产业依靠开发新品种、开发高价位产品,已初步摆脱了低质低价的质量定位。
2.产业质量盈利型发展模式的优势开始凸显
(1)企业发展模式和效益的分化较为明显。
一部分企业的发展更加注重创新、人力资本和质量的投入,利润增速较少受到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呈现出“质量盈利型”的模式,其工业总产值的3年平均增速为13.54%,销售收入年均增速为7.04%,利润年均增速为33.25%。另一部分企业的发展则仍然依赖资本、劳动力等传统要素的驱动,利润增长受制于宏观经济的波动,呈现出“速度盈利型”的模式,其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速为0.23%,销售收入和利润甚至为负增长。
(2)发展理念和人力资本的差异是造成分化的两大原因。
首先,发展理念的差异是致使企业发展分化的主要因素。“速度盈利型”企业中33.33%的企业认为,外部市场需求是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一比例较质量盈利型企业高出近25%。
其次,人力资本质量的差异,也是导致企业发展分化的重要因素。“质量盈利型”企业的技术和设计人员占比为5.42%,而速度盈利型企业的占比仅为2.5%,前者是后者的2倍还多。
(3)出口的学习效应较为显著。
相关理论表明,出口行为的学习效应能显著拉动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有出口行为的企业占比为25.74%。从对比来看,有出口行为的企业年均利润额为726.59万元,其利润额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84%;而没有出口行为的企业,其年均利润额为264.73万元,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45%。
3.已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
(1)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
根据调查数据,在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占比分别为77.7%和15.5%,国有企业占比6.8%。较高的民营企业占比表明,该产业具有依靠市场化机制传导信息的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企业的进入退出壁垒相对较低。
(2)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链结构。
根据调查数据,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进行原材料种植的企业占比6.38%,进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制造的企业占比2.14%,进行面料加工的企业占比31.91%,进行服装成品生产的企业占比59.57%。加之我省属于我国著名的棉产区,因而构成覆盖棉花种植、纺织原料、织物织造、服装生产的湖北纺织服装产业链。
(3)区域化集群优势突出。
湖北纺织服装产业的企业,49.51%的企业位于开发区或工业园,14.85%的企业原材料供应商在本地,本地市场(本市、本区或本省)为主要销售市场的企业占比为15.84%。
沿江汉平原的棉花产地,我省形成了武汉女装、黄石商务男装、潜江户外运动装、仙桃无纺布、汉川制线业等纺织服装的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较为突出。
4.支撑创新发展的要素投入和制度环境“双提高”
(1)企业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呈增长趋势。
2013—2015年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呈增长趋势,年增速为14.13%,比湖北全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高0.6个百分点。据測算,平均每家纺织服装企业用于购买机器设备投资约为1046.20万元,其中49.0%用于购买国外机器设备。
(2)质量要素投入有所增加。
本次调查表明,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对质量要素投入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突出表现为:27.18%的企业有专门的研发支出行为;32.04%的企业参与了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含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1.84%的企业购买了用于产品质量检测的设备,平均企业质量检测人员数量约为14人,近三年有9.71%的企业引入了来自发达国家的质量检测设备。
(3)主动加强员工在职培训的力度。
与正规学校教育相比,在职技能培训是着眼于提升员工实际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调查表明,我省纺织服装产业72.8%的企业对员工进行了高于10天的专业技能培训,93.2%的企业对员工进行了入职培训,平均每家企业对入职员工培训20天。从企业的经费支出看,2015年企业用于员工教育的支出约为11.51万元,近三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9%。
(4)“干中学”机制逐渐形成。
创新理论的研究表明,创新动能的发挥,除研发投入以外,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创新方法的创新,“干中学”机制是创新发展的根本性制度保障。本次调查发现,我省纺织服装企业的不同层级人员,每周交流质量改进的次数为3.21次;基层员工每周开展质量故障讨论与改进的次数为3.0次;40.86%的员工每月都会进行与工作业务相关的非正式讨论,频率为每月4次。可以说,企业内部研发交流频繁,有效推进了创新知识生产与企业内部的创新知识扩散。
5.技能型专业人力资本的创新优势明显
(1)劳动力总量减少。
经济新常态的核心,就是低成本劳动力红利的消失。调查数据表明,随着人口转型“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劳动力供给总量已呈现下行趋势,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也表现出了这一趋势特征。根据调查数据,该产业雇佣的劳动力总量从2013年的40449人,下降到2015年的38888人,年均下降1.61%。
(2)本地化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资源较强。
技能型专用人才,对纺织服装这一传统制造业的质量创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调查结果,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较为稳定,平均学历为初中,低于湖北省制造业的平均水平(接近中专),工人的平均年龄约为49岁,高于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4年。但是,他们在纺织服装行业工作的年限平均为11.2年,高于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约3年。可见,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劳动力,虽已呈现较为明显的老龄化特征,但由于在本行业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力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较强。调查还显示,我省纺织服装企业的劳动力80%以上主要来自企业周边乡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和闲时做工的特征较为明显。
(3)高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和价值不断攀升。
根据调查数据,在劳动力供给总量趋于饱和的前提下,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对一般性管理人员需求趋于下降,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正在显著上升。
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雇佣比例在不断增长。2013年具有职业资质的一线员工占比10.77%,2014年占比11.37%,2015年占比达到12.41%,年均复合增速约为7.38%。
技能水平越高,工人的工资水平越高。具体来看,高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2014年为4561.53元/月, 2015年上升到5114.37元/月,年均增长率为12.12%;具有职业证书工人的工资是4119.86元,研发设计人员工资约为4788.48元,他们分别是没有职业证书工人工资(3140.24元)的1.3倍和1.5倍。
6.企业家整体能力亟待提高
(1)60后企业家占比相对较高。
企业家的年龄作为其个体特征的一个重要变量,能反映企业家的阅历、经验积累和心智成熟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企业家平均年龄为47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4年(高中水平);企业家的工龄平均为26年,其中在纺织服装行业工作的年限为19.37年,在本企业工作的年限达11.53年。这表明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企业家,一方面在该行业的工作经验较为丰富,另一方面也较易出现“中年创新瓶颈”。
(2)创新意识和资源配置能力仍需提高。
企业的研发行为、进口中间品、机器设备采用等指标,可反映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资源配置能力。调查数据显示,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平均研发强度为1.33%,比湖北省制造业的平均研发强度(2.12%)低0.79个百分点;采用进口中间品、国外机器设备等创新要素的企业占8.74%,低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尤其是国际化程度所代表的学习能力不足,具有外资企业工作经历的仅占9.82%。
(3)企业家的整体冒险精神不足。
相当一部分企业仍从事着本地化的低附加值加工贸易,产品更新周期相对较长,2013—2015年推出新产品的企业占比29.13%,比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低11.9个百分点。
7.创新意识和投入不足成为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1)发展仍依赖于外部的市场需求和低成本劳动力优势。
针对企业管理者的调查表明,分别有28.70%、15.85%的企业认为外部市场需求变化、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妨碍企业经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两者占比超过44.55%。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仅有4.23%的企业认为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决定因素。这说明现阶段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仍较为关注外部市场需求状况,相当数量企业的发展模式仍较为依赖于外部的市场需求,而对内生增长动力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
(2)研发支出和研发强度仍在底部徘徊。
研发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为直接的体现。调查表明,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有8.82%的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仅为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的33.2%;企業的平均研发设计人员约有4人,仅为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的6.3%;有27.4%的企业有研发支出,近三年平均每家企业的研发支出为161.14万元,是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924.12万元)的17.4%;23.3%的企业成立了独立的研发部门,比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低12.6个百分点。
(3)产品更新周期较为缓慢。
创新的结果,可从产品的更新升级速度加快、周期缩短来反映。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产品升级周期相对较短,2015年企业新产品更新周期平均为9.1个月,低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两个月。虽然我省纺织服装产业有一部分企业进行的是面料加工,面料的产品升级周期相对较长,但是这一更新周期仍然偏低。此外,63.11%的企业检测设备的第一大产地在国内,国外检测设备的使用比例仍然偏小。
8.纺织服装产业仍受制于传统的发展模式
(1)企业规模偏小且偏重于内向型的加工贸易商业模式。
其一,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企业规模平均为411人,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具体来看:中小规模企业占比97.08%,大企业占比仅为2.92%。
其二,偏重内向型的加工贸易商业模式,加工贸易型企业占比42.86%。有出口行为的企业占比为25.74%,超过50%的出口企业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同时,产品销售到外省的比例较高,本地市场(本市、本区或本省)为主要销售市场的企业占比为15.84%,外省为产品主要销售区域的企业占比则高达58.42%,后者为前者的3.6倍。
(2)品牌塑造意识和服务能力较弱。
从企业所拥有的品牌数量看,仅有32.04%的企业有自己的品牌,且企业拥有品牌的数量平均约为1.53个,自主打造的品牌数量约为1.29个,在调查的103家企业中仅有一家企业收购国内外品牌。从企业的服务能力来看,仅有45.63%的企业有售后服务,每家企业的售后服务人员平均约为5人,近三年每年售后服务支出约为18.13万元。15.53%的企业建立了客户数据库,对顾客数据分析的频率为3.19次/周; 8.74%企业建立了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以上数据均明显低于全省制造业的平均水平。
(3)产业价值链仍不完善。
调查也表明,服务于我省纺织服装制造的服务性产业链仍不够细密,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有待于进一步释放。
一是上下游的“纵向价值链”仍以大企业为主,围绕大企业的、相关细分领域的配套企业仍较少,尤其是缺乏高质量中间产品配套的“隐形冠军”。针对我省纺织服装产业,12.63%的企业有生产外包,3.88%的企业有研发外包,14.85%的企业最大原材料供应商在本开发区内,仅有9.9%的企业与其最大销售商在同一开发区内。
二是以商业服务为核心的“横向价值链”仍不够完备,猎头公司、品牌推广、标准认证、专业化咨询等配套商较为匮乏。仅有10.68%的企业有广告行为,采用第三方认证的企业占比为17.48%;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发育滞缓,雇佣职业经理人的企业占33%,较全省制造业的平均水平低12.4个百分点。
四、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实施“纺织服装产业企业家转型升级计划”
(1)进一步强化“企业家老大”的发展理念。
企业家是引领企业创新最为核心的要素。建议在我省纺织服装产业较为集中的城市的市委(县委)中心组学习中,开展对这一理念的专题学习与研讨,让领导干部意识到:目前企业家能力不足,是限制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短板。通过抓企业家能力提升来提高湖北纺织服装产业的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组织二代企业家在先进地区对口企业挂职学习。
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企业家主要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面临着代际转换的现实问题,而二代企业家面向市场的创新能力还未真正形成。建议分批组织我省的年经一代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的二代,赴江苏、浙江等先进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相似规模的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升其整体能力。政府做好相关的沟通协调工作。
(3)设立“纺织服装产业企业能力提升专项”。
一是设立“纺织服装产业中小企业家能力提升专项”,由省纤检局牵头,选择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进行专题培训,提升其发展战略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质量创新能力等。
二是设立“纺织服装产业规上民营企业CEO人才引进专项”,应参照科技人才引进政策,重点对纺织服装产业的“职业经理人”引进进行补贴,根据人才的市场价格以及企业规模,给予不同层次的人才专项补贴,进一步提升纺织服装产业企业的管理水平。
2.建构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机制
(1)建立“裁缝工匠工作室”。
一方面,建立在企业内的工匠工作室。鼓励企业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与提升,形成企业内部技能型员工的培养机制,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奖励和补贴,提升企业内部知识溢出的正效应。
另一方面,建立独立注册的工匠工作室,提升人才专业技能,引导人才进入发展行业。鼓励具有突出技能优势的技术工人,尤其是处于经营困难企业的技术工人面向市场进行自主创业,在社保、税收、补贴等方面提供专项支持,促进劳动技能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2)引进各种基金服务与主导产业兼容的创业型人才。
一是依靠产业集群,发展以大带小模式,通过企业并购、建立研发中心等方式,促进和带动人才引进。
二是坚持“招商引资与招商引智”相结合,通过招商引进的高新技术项目,形成“项目+人才”联动发展机制。
三是政府主导、校企合作,建立以留学人才、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等多方参与的产业技术联盟,共建技术转移中心,促进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3)全面放开湖北纺织服装技能型人才的落户政策。
一方面,降低职业技能型人才的落戶门槛,对于纺织服装产业所急需的技能人才,参照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细化政策,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相应补贴。
另一方面,加快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尤其是对有特殊技能的农民工,应给予其同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待遇,减少技能型人才的流失。
3.全面建立湖北纺织服装产业的创新型发展体制
(1)建立有较强产业配套能力的“湖北服装产业链”。
第一,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市场化的质量技术服务体系,通过引进第三方质量评估,对产业配套体系进行横向、纵向拓展,以高质量的终端品牌推动高质量中间品牌的建设。
第二,实施“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工程。引导上下游配套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重点扶持一批专注于原料、纺织、印染、成衣等细分领域的企业,打造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配套加工型“隐形冠军”,提升湖北服装的产业配套能力。
第三,打造“湖北服装产业服务链”。一方面,重点引进服务于湖北纺织服装产业而进行全产业链配套的生产与服务企业,包括研发、设计、标准、销售、咨询、认证、物流等多个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的聚集与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利用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我省龙头企业设立智能化生产、设计、管理、检测、物流系统,将其作为示范企业引导其他纺织服装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2)大力发展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
第一,设立纺织服装产业的小微金融担保基金。针对我省缺乏相应资质的纺织服装小微企业,成立“纺织服装企业信用担保平台”,依据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质量水平等市场化信息,为其提供一定的信用担保。
第二,加大对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补贴力度。继续采用贷款贴息和专项创新基金,鼓励纺织服装企业加大智能设备投资、中间投入品升级、数控设备升级等。
第三,鼓励纺织服装产业的小微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吸引风投基金、股权基金等拓展纺织服装企业的融资渠道;推动我省纺织服装小微企业股权的场外柜台交易,通过资本市场的建设,大力推动小微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
(3)深化与大学深度融合的产学研体系。
设立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支持本地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企业、工业园区等组建转化基地,支持开展成果转化、中试试制、产业化推广等活动。另一方面,应建立企业研发机构专项资金,支持开展产学研合作,组织关键技术攻关、重大成果转化、试验设施建设、服务平台建设及创新人才培养等活动。
(4)构建“湖北纺织服装人体设计大数据库”公共服务平台。
建议由湖北省纤检局牵头,建立全省人体体型基础数据库公共服务平台,向我省纺织服装企业免费开放。同时,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该产业的企业加大定制化服装的生产,对这一人体体型数据库公共平台的数据进行补充和更新。
4.以政策改革激发产业创新的内生性投资
(1)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研发力度。
拓展企业创新融资渠道,通过担保补贴、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组合拳”方式助推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进一步加快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步伐,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使产业的研发强度切实提高。
(2)引导企业加大智能化投资。
按照《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的发展战略,加快纺织服装产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智能化技改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等工程的实施,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在纺织服装产业较为集中的地区,特别加大对面料和服装生产企业的投资。另一方面,顺应制造業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鼓励现代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相融合,通过服务化投资增强纺织服装产业的全要素增长能力。
(3)加大打造湖北服装的“国民品牌”,依托大数据助推产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跃升。
第一,选择我省发展潜力较好的纺织服装重点企业,引导其重点打造“国民服装”,即引导企业通过产品质量的提升,打造拥有强大市场竞争优势、高质量、高性价比,并能够为广大消费者居民所广泛购买的服装。
第二,围绕“国民服装”打造完整的品牌价值链。通过湖北服装文化节等一系列软文化的品牌工程建设,彰显湖北服装传统优势产业的品牌魅力与文化魅力。
第三,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的大数据导向来进行产品生产。以产品生产的大数据来满足质量,以质量的大数据来适应市场需求,形成纺织服装产业生产、销售的一体化商业模式。
5.尽快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向质量盈利型模式
(1)全面推行企业质量战略。
组织企业进行质量创新战略的专题培训,使其具备系统的质量创新能力。使企业家加快从“速度盈利型模式”向“质量盈利型模式”的转变,逐步形成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精神。同时,为企业家的质量创新提供一定的方法与路径,如质量需求挖掘、质量政策识别、标准能力、质量信用、质量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为我省纺织服装产业质量盈利型模式的形成打造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2)全面推进以团体标准为核心的标准创新体系。
团体标准是企业或企业联盟自主制定、自主使用的高于国家规定最低安全标准的一类标准,目前发达国家大部分企业主要采用的是团体标准。构建服务这些纺织服装行业及细分领域的团体标准,掌握在这些行业领域的标准话语权,提升湖北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实力,发挥团体标准对企业转向质量盈利型模式的引领作用。
(3)加快面向消费者的比较试验服务。
商品比较试验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该组织主要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专业化的第三方质量比较信息,同时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类信息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建议我省可参照德国的TEST(《检测》)、美国的消费者报告等成熟模式,率先引入比较试验组织。利用现有的生产、技术和检测优势,率先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服装比较试验”服务机构,为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号传递机制。
6.健全“干中学”机制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的创新能力
(1)发展服务纺织服装产业的各类竞争性社会组织。
一方面,政府应从纺织服装产业的各类社会组织中退出,鼓励企业家成立商会、企业家协会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由企业家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发地组织企业家之间的交流活动。
另一方面,鼓励社会组织之间的竞争,企业家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自由选择参加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同时要建立社会组织的退出机制,对于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社会组织,应通过一定程序让其退出。
(2)建立“湖北纺织服装创新电子化集市平台”。
以公共财政为企业搭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知识交流分享的网络平台,让企业家、科研人员、投资人、创业者等各类人员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零距离线上交流。让企业家与其他各类人才能够通过互联网来实现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流,以进一步拉动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企业家“干中学”的实践。
(3)大力开展“湖北纺织服装企业家咖啡行动”。
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很多是来自于企业家之间的非正式交流。建议全省推行“湖北纺织服装企业家咖啡行动”,鼓励各地纺织服装行业的企业家建立各类有利于企业交流的社会组织,促进企业家之间自发组织活动,自由交流。建议在县以上区域设立企业家咖啡,由公共财政进行补贴,为纺织服装行业的企业家搭建开放式交流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