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郑枕
一
梁遇春小品文处女作《讲演》1926年11月19日写毕于北京大学西斋。同年12月4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一百零八期“闲话集成第十五篇”上,署名驭聪。其笔名现在知道的有秋心、驭聪、春、蔼一,这篇文章后来收入《春醪集》。
台湾学者秦贤次在《梁遇春的文学生涯》中写道:“在同班中,他(指梁遇春)开始发表作品的时间,比冯文炳(十二年四月,《诗》月刊)、夏葵如(十四年二月,《语丝》)、张友松(十四年八月,《小说月报》)、石民(十五年四月,《语丝》)等都为迟。”
上文描述有误,其实,梁遇春于1921年6月25日已在《东方杂志》(第十八卷第12号)发表署名秋心的《村之光荣》处女作译文,实际上比他的这些同学都早;1921年,梁遇春才十六岁,还在福州读高中,就读于福建省立第一中学,高中生在当时一流杂志上发表译文,这充分说明梁遇春的早熟及文学、英语的天赋。
从《村之光荣》标题下英文(The honou of the village)来看,这是高尔基原作。当年,高中生还没学俄语,梁遇春应该是从英文版翻译过来,而非俄语版直译过来。《村之光荣》是高尔基《意大利童话》的第十三章。
萧乾1942年在英国出版了Etching of A Tormenged Age.1998年,傅光明翻译了萧乾这部书《苦难时代的蚀刻——中国现代文学一瞥》,其中写道:“除了英国文学自身的影响,英语在中国的不可挑战性也使其大受裨益。许多欧洲其他语种的文学名著,甚至中国的翻译家也不易得到,像易卜生和安徒生,就都是从英文本转译的。俄国的小说在中国特别受欢迎,并对中国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其实不难理解。十九世纪社会落后的沙皇俄国同富有良知和进步思想的知识阶级形成了鲜明对照,这种情形和军阀混战时期中国的情形十分类似。俄國小说,尤其托尔斯泰那些从道德视角涉及家庭悲剧的长篇巨著,自然对中国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但在过去三十年的时间里,只有两三个译者是从俄文直译,其他则大都是从像康斯坦斯·加尼特夫人的英文译本转译过来的。”
另外,阿英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中的《翻译总目》第370页,印有“高尔基:林的光荣,秋心”,其中“林的光荣”应该为“村之光荣”。
二
柴扉在1934年第十七期《十日谈》上《记两位戏剧家》写道:“他(梁遇春)颇瘦小背微曲;满口福建人的国语音调,话说的极快,快到有时使他口曲。”
温梓川《文人的另一面》中《梁遇春与散文》写道:“平时他(梁遇春)和我们谈话,不但不插进一二句英语,也不用一二个英文单字去形容什么,总是那一口漂亮的京片子。从他的口音上,我们很不容易猜出他是福州人。大概是因为在北京住得久了,所以他那一口漂亮的京片子说得和北京人说的差不多。”
为什么两个人描写的梁遇春完全不一样呢?
我想,也许因为温梓川是南洋人,从小生长在南洋,毕业于槟城钟灵中学。1926年预科考入广州中山大学文学院,1927年考入上海暨南大学西洋文学系,1928年下半年到1929年聆听过梁遇春讲课,毕业后返回南洋槟城工作。温梓川就跟南方人一样,细分不出正宗的京片子。写《梁遇春与散文》该文在1956年前,根据文章中有“假以时日的话,今年恐怕还未满五十岁”的句子推算。
后来,1967年7月,温梓川在马来西亚《蕉风》上发表《谈梁实秋先生》(收入《文人的另一面》时改题为《再谈梁实秋》),里面也有:“他(梁实秋)说话老是慢条斯理,一点也不作急。那一口清婉悦耳的京片子,有如旗人,但却无旗人的庸俗。”在《文人的另一面》另有一篇《谈梁实秋》的文章,里面有:“他(梁实秋)说话老是慢条斯理,一点也不作急,那一口清脆的普通话,总不免带着些杭州人的粗粝的音色。”
梁实秋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应该是正宗的京片子,其父亲梁熙咸是河北人。据说,因为了参加乡试,而把籍贯改为浙江钱塘(杭州),有时居然会被人描绘成“那一口清脆的普通话,总不免带着些杭州人的粗粝的音色”。
而梁遇春生在福州,长在福州,只不过十六岁时到北大上学,学会北京话。在温梓川耳里,梁遇春“总是那一口漂亮的京片子。从他的口音上,我们很不容易猜出他是福州人”。
然而,在柴扉耳里,梁遇春是“满口福建人的国语音调”。根据柴扉的文章里面,有“北大图书馆茅厕上有这么一句大标语‘打倒梁芽儿。‘梁芽儿就是他,他是图书馆西文编目主任,北大英文系毕业的,曾在母校教基本英文。(注:“芽儿”即“孩子”之意。)”一段推断,一是柴扉应该是很了解梁遇春的,连梁遇春在教书时,班级里学生的恶作剧也一清二楚;二是柴扉应该是北京人或北方人,对梁遇春讲普通话时口音中带有福州腔调,分辨一清二楚。
所以,我只能说,梁遇春是个南腔北调的人,才能圆满解释上面二个人的记忆差别。
三
1927年9月24日发表《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一束》于《语丝》第一百五十期,署名梁遇春。
1928年3月20日发表《几封给失恋人的信(二)》于《摸索》月刊第一卷第二期,署名梁遇春。文末有一段说明如下:“这是第二封信,投一封信从前在别的刊物发表。这几封信各个都能独立,并没有什么连接地方,所以就由第二封信登下去,也无妨。”这段说明文字不见于目前梁遇春的文集,是其一段佚文。
这两篇文章后收入《春醪集》,改标题为《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一)、(二)》。
两封信首的秋心、信末的驭聪都是梁遇春的笔名,他喜欢通过虚拟的人物、特殊的角度展开描写失恋的情景,两封失恋人的信以及《她走了》、《苦笑》、《坟》的失恋文章,都是故弄玄虚,假扮角色,直抒臆想的伤感情怀,既引人入胜,又容易引人入歧途,以为是他的现实生活,其实完全不是他的真实生活。
梁遇春在写给石民的信里多次提到他自己的失恋体会和文章,可作参考。1930年3月21日信中写道:“日来忙于替友人做媒,恐怕不能成功,自己几乎染上失恋,不如说不得恋的悲哀,这真未免太Sentimental(伤感)了。”说明他也曾经替友深刻体味失恋的真情实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失恋文章。1930年6月16日,信中写道:“最近有些小波浪,于是乎产生了两篇不上两千字的文字(一篇叫做《她走了》,一篇叫做《苦笑》,在《骆驼草》七、八期上),那些文字的代价的确太大了,不谈别的,单提写时不要给太太看见,然后偷偷地送到废名那里,就已经够苦了。万想不到已届中年的我,还写出那么儿女的东西。”1930年8月5日信中写道:“我那几篇“拟情诗”(1,She is gone;2,Bitter smile;3,Tomb)你觉如何?恐怕是自作多情吧!许多人因此猜我同Femme(法语,女士,妇人)不太好,岂意琴瑟调和,这是你晓得的。”
另外,在其《英国小品文选》第一篇《毕克司达夫访友记》注释里,他写道:“凡是做小品文章的人,多数都装说自己是个单身汉而且是饱经世故的老人,因为单身汉同老头子对于一切事情常有种特别的观察点,说起话来也饶风趣。”这一段注释,说明小品作家都会“装”,都会找“特别的观察点”,才能写出别致的小品文。
还有,他自身清白,却时常有失恋感受。同样,他在给石民信中写道:“午夜点滴凄清,更能撩起无端愁绪,回思弟生平谨愿,绝无浪蝶狂蜂之举,更未曾受人翠袖捧钟(友人某君,似曾一度为之酒逢知己饮,博雅如兄,当能考据其底蕴,勿容弟之饶舌也),自更谈不到失恋,然每觉具有失恋者之苦衷,前生注定,该当挨苦,才华尚浅,福薄如斯。”在《破晓》里也写道:“他(指屠格涅夫)小说里也常写这一类飞鸿踏雪泥式的恋爱,我不幸得很或者幸得很却未曾有过这么一回事。”
四
1924年4至5月间,林玉堂(即林语堂,下同)在北京大学开展方言调查,梁遇春作为福州话的发音者参与调查活动,为他标音者就是林玉堂。
当时“是据Passy《欧洲比较发音学》一书后比较各欧洲方言所用的原文译成汉字,再将此一段汉字译成中国各地的土话,来做方音的比较,若土话的字或是语法与汉字不同的,便另以汉字表出;若不同的地方较多的,便全篇重以汉字写出,这是为读者比较的方便应如此做法的。”
太阳说:
1、我的名字叫做太阳,我是很光亮的。
2、我从东方出来,而我出来的时候,天就亮了。
3、我用我金黄色的眼睛,在你的窗户上窥看。我告诉你多咱你应当起来。
4、我说:你这懒骨头啊!起来罢!我给你的光亮,并不是叫你睡觉,是叫你做工,读书,走路。
5、我是个大旅行家,我满天上都走过。我永不站住,也不觉得累。
6、我头上有个冕旒,是灿烂辉煌的,而我的光线照到各处。
7、我照着花木,房屋,河水。我照的时候,样样都是很明亮美丽的。
梁遇春用福州话讲,就成下面这样的:
日头说:
1、我其名叫做日头,我是很光。
2、我由东边出来,我出来其时候,天就光le。
3、我使我金黄色的目,tio女其窗户kerengnie(﹦上)偷看,我共女讲若早女应该起来。
4、我讲:女者懒骨头啊!起来罢!我乞女其光,并唔乃叫女困,是叫女做工,读书,行道。
5、我是石只大旅行家,我满天kerengnie都行过。我透底毛企着,我也没见觉吃亏。
6、我头kerengnie有石只冕旒,是灿烂辉煌其,我其光线照到各处。
7、我照着花木,房屋,河水。我照其时候,甚老都是很光,很好看其。
对于梁遇春用福州話讲出来的,写不出汉字的,只能用国际音标来标注了。
当时,在《方言调查研究》第15页,林玉堂《各种方言标音实例》中只有十二个人十二种地方音,梁遇春的福州话还没有在里面。在第38页《方言标音实例》中,增加了三人三种地方音,梁遇春的福州话才列进去。
这十五人都是北京大学的师生,都是梁遇春的老师或同学,具体人员名单如下,供参考。
地方音
发音者
标音者
地方音
发音者
标音者
1、北京音
林玉堂
林玉堂
9、广州音
容庚
林玉堂
2、苏州音
顾颉刚
林玉堂
10、潮州音
刘声绎
刘声绎
3、绍兴音
周作人
林玉堂
11、厦门音
林玉堂
林玉堂
4、绩溪音
胡适之
林玉堂
12、成都音
毛 坤
毛 坤
5、南阳音
董作宾
董作宾
13、福州音
梁遇春
林玉堂
6、黄冈音
万濮诚
万濮诚
14、蕉岭音
温晋韩
林玉堂
7、湘潭音
汤琪真
汤琪真
15、如皋音
魏建功
魏建功
8、昆明音
孙少仙
董作宾
(摘录自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出版董作宾等撰的《方言调查研究》中林玉堂《方言标音》)
五
梁遇春与讲演渊源颇深,至少听过两次外国大家的讲演,他自己的小品文处女作的标题就是《讲演》。
第一次是1921年4月,梁遇春十六岁在福州福建省立第一中学读书时就聆听过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杜威做《自动与自治》的讲演。在其《讲演》文章中写道:“自从杜威先生来华以后,讲演这件事同新思潮同时流行起来。杜先生曾到敝处过,那时我还在中学读书,也曾亲耳听过,亲眼看过。印象现在已模糊了,大概只记得他说一大阵什么自治,砖头,打球,……后来我们校长以‘君子不重则不威一句话来发挥杜先生的意思。那时翻译是我们那里一个教会学堂叫做格致小学的英文先生,我们那时一面听讲,一面看那洁白的桌布,校长的新马褂,教育厅长的脸孔,杜先生的衣服……我不知道当时杜先生知道不知道Howwe think。”
第二次是1924年5月,梁遇春十九岁在北平真光剧院聆听印度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泰戈尔演讲。在其《讲演》文章中写道:“太戈尔(即泰戈尔)来京时,我也到真光去听。他的声音是狠美妙。可惜我们(至少我个人)都只了解他的音乐,而对于他的意义倒有点模糊了。”
《讲演》也提及罗素、杜里舒来中国讲演情况,估计他没亲耳聆听,也就一笔带过。不过,他对“讲演”的真知灼见,体现在其《讲演》里面一段话:“我想真要得智识,求点学问,不只那东鳞西爪吉光片羽的讲演不济事,就是上堂听讲也无大意思。教授尽可把要讲的印出来,也免得我们天天冒风雪上堂。真真要读书只好在床上,炉旁,烟雾中,酒瓶边,这才能领略出味道来。”
知识、学问的真谛,得靠读书,而非听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