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甲
时序轮回,机缘巧合,2017年元旦和春节在同一个月里到来,民间的节日气氛浓得像老酒一样醉人。更让人心醉的是,近几年社会风气向好,文明过节、节俭过节、和谐过节的清风兴起,民间一派祥和。
社会风气向好,与党风好转息息相关。这个向好是全面从严治党、狠抓作风建设带来的,与之同行的是中纪委每逢节日的倡廉提醒。
毋庸諱言,一段时间,人们在享受改革开放红利之时,对社会风气的下滑忧心忡忡。面对人心向背,反腐倡廉时不我待,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开弓由何突破?2012年,党中央做出“八项规定”,正党风要从细处抓起。规定指向很具体,从领导迎送到会议简报,从干部住房配车到生活待遇,从精简会议到开短会讲短话,等等,都规定得很细,甚至具体到领导活动新闻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可以说,细到了不能再细。
《老子》曰:“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4年后,我们回头来看,中央“八项规定”能成功打开反腐倡廉新局面,诀窍之一就是“作于细”。
细则具体,看得见,摸得着,众目睽睽之下,不容回避,不容绕道走,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细则确定,病灶在哪里很明确,一目了然,便于对症下药,药到病才能除;细则实际,从实际出发,针对性自然强,来不得空,也玩不得虚,不给形式主义留余地;细则精密,精确出击,容易见效,密而不漏,不留死角;细则易攻,可以分而治之,各个击破,集小胜而至大成。
作于细,并不止于细,终究还是奔大而去的。譬如,遏制公款吃喝,就是从干部的舌尖上抓起,进而影响到社会风气的。中央“八项规定”一出,公款很快告别酒席,随之而兴的是席卷全国的“光盘”行动,反腐反出了社会新风。舌尖虽小,却与社会风气之大紧密相联。举一反三,我们对“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中华智慧,应该多几分认知,多几分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