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杰,张传稳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大约有10~20%患者发病之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硬膜附近组织纤维化以及形成瘢痕组织进而引发神经根周与硬膜粘连[1],对患者术后效果造成直接影响。所以临床研究中术后预防神经根粘连逐渐成为热点问题。现将我院2012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分析的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结果予以报道。
此次分析的58例样本数据均从我院2012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所有患者均需腰椎板切开减压内固定术,所有患者均出现感觉减退、叩击痛、腰部压痛等症状,术前给予患者MRI、CT、腰椎平片等检查均确诊,排除腰椎不稳征象等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予以组别均分,每组例数为29例,参照组患者中13例为女性,16例为男性,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26岁,中位年龄为(48.72±5.32)岁,最长病程15个月,最短病程2个月,中位病程(8.11±0.69)个月;实验组患者中14例为女性,15例为男性,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31岁,中位年龄为(49.89±4.54)岁,最长病程16个月,最短病程3个月,中位病程(9.64±1.21)个月。对本次收治的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基础信息予以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仔细观察患者病情,详细为患者阐述手术流程,给予患者对症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早期护理干预,患者手术当天在麻醉消失之后给予被动训练,依据患者身体与病情等实际情况提升锻炼次数,术后3天给予患者主动训练,如直腿抬高锻炼,选取患者仰卧位,辅助患者将膝关节伸直,对踝关节予以背伸练习,以90°角度进行训练,然后抬起腿,在术后1周之内护理人员将患者腿抬高大约70°,每天进行3~5次训练,每次进行20s抬起,每天进行10~20次锻炼;术后第2周之内护理人员辅助患者实施主动训练,给予抱膝屈髋锻炼,每次进行3分钟锻炼,每天进行5~10次训练,连续进行为期两个月锻炼,术后第2周对患者腰背部肌肉进行锻炼,如肌肉双桥锻炼与等长练习,3周之后选取患者仰卧位实施腰背部肌肉练习,以三点式、五点式等方式进行训练。此外也可以给予患者上肢俯撑练习,着力锻炼椎旁肌肉,实施背伸运动,在患者辅助下实行直腰徒步行走,缓慢提升锻炼强度,在锻炼中以患者不感觉到疲劳为标准,同时通过弯腰负重情况来进行预防,术后半年之内提醒患者继续进行腰背肌肉锻炼。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满意度、神经根粘连、SDS评分等指标变化情况。以日本骨科学会腰痛功能评定表来处理神经根粘连情况,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存在越低的粘连程度;以抑郁自评量表处理抑郁情况,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存在越严重抑郁程度。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采用x2检验,采用“±s”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65.51%,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前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粘连与SD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粘连与SDS评分等显著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患者神经根粘连与SDS评分对比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骨科疾病,是一组临床体征与症状相关的疾病,突出的椎间盘对周围神经根进行压迫是主要诱发因素[2-3],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措施,腰椎板切开减压内固定术是近年来常用的手术措施,以手术治疗可对突出椎间盘压迫周围神经根情况进行有效缓解[4],但手术可能形成瘢痕组织以及硬膜附近纤维化,导致诱发硬膜以及神经根附近出现粘连现象,对神经根活动造成极大影响,引发患者出现根性坐骨神经痛,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预后与效果[5]。经资料显示术后予以有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以血液循环来改善患者机体神经血液功能,促进尽早缓解神经根周围炎症,降低压迫神经的程度,可预防术后发生神经根粘连现象。早期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护理措施,以直腿抬高锻炼来确保神经根有效进行活动,降低附近疤痕组织发生粘连的几率,显著提升神经根活动空间,扩大神经根活动范围,改善神经附近血液循环情况,最终可显著改善患者机体神经血液功能,为缓解神经根周围炎症奠定基础[6]。
笔者研究显示,实验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满意度100%高于护理满意度65.51%,神经根粘连(28.54±1.11)高于参照组神经根粘连(24.54±1.04),S D S评分(3 6.2 7±4.5 4)低于参照组S D S评分(41.54±3.87),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刘红侠,王芳等[7]研究结果一致,护理满意度89.7%、神经根粘连(28.2±3.3)、SDS评分(35.5±1.4),证实早期护理干预是一种可行且安全的护理措施。
综合以上结论,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效果显著,术后可改善神经根粘连情况,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借鉴与应用。
[1]杨 琳.早期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的预防作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6):220-221.
[2]严富群.早期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的预防作用[J].医学信息,2015(45):221-221.
[3]张 燕.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J].医药前沿,2015(23):67-67,68.
[4]杜华梅,傅慧芳,黄俏平等.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2(23):267-268.
[5]杜 艳,杜金凤,王玉伟等.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20):268-268.
[6]张洁靖.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5):135-136.
[7]刘红侠,王 芳.早期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的预防作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9):1238-1239,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