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崇勤
(荆门市康复医院,湖北 荆门 448000)
病例报告
肺部感染患者发现蠊缨滴虫1 例
杨崇勤
(荆门市康复医院,湖北 荆门 448000)
患者,男,86 岁,突发左侧肢体无力,活动障碍,并伴头晕,无明显畏寒、发热、头痛、腹痛、恶心、呕吐,因家属发现其口角歪斜,流涎,言语不利,于2012年12月27日入我院治疗。既往史:有慢性支气管炎多年,并反复输液治疗,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查体:神志清楚,急性病容,体温36.5 ℃,脉搏92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60/108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08次/min,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双肺呼吸音粗糙,两肺可闻及痰鸣音,尤以两下肺明显。吞咽困难,饮水呛咳,阵发性咳嗽,喉中痰多不易咳出。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14.41×109/L,中性粒细胞89.6%,嗜酸性粒细胞0.5%,红细胞(RBC)4.01×1012/L,血红蛋白128 g/L。MRI示右侧基底节区及右侧额颞枕顶叶急性脑梗死,脑萎缩,脑白质变性,双侧半卵圆中心脑梗死及缺血灶。胸片示双肺视野模糊,左肋膈角模糊,边缘不清,提示双下肺感染。患者痰为白色黏痰。痰细菌培养有白假丝酵母菌生长。痰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可见大量白细胞、酵母样真菌及鞭毛虫,鞭毛虫镜检5~8/Hp,呈椭圆形,大小不一,虫体前端有成簇多根鞭毛,鞭毛有规律地不停快速摆动,使虫体旋转向前运动或左右摆动向前运动。经请教相关专家,考虑为蠊缨滴虫。治疗:该患者在培养涂片前持续使用抗生素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10 d,肺部感染症状未见好转,白细胞仍持续升高。后改用氟康唑和甲硝唑联合治疗,并辅以吸痰及氧驱雾化吸入,1周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血象恢复正常,胸片较前好转,咳嗽较前明显减轻,痰量明显减少,痰鸣音消失。痰涂片镜检未见蠊缨滴虫。考虑病情好转,患者于2013年1月14日出院。
蠊缨滴虫属于原生动物门、鞭毛虫纲、超鞭毛虫目、缨滴虫亚目、缨滴虫科、缨滴虫属、蠊缨滴虫[1]。蠊缨滴虫通常寄生于蟑螂和白蚁的肠道内,所有病例均发生在长江以南地区,目前确切传播途径尚不清楚,可能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或粉尘传播,也可能由于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正常菌群失调,使一些动物寄生虫在呼吸道存活[2-3]。该患者家在农村,居住环境较差,且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就导致了蠊缨滴虫的感染。以往所有报道病例均为散发,住院患者多为老人,病程长、起病急,多伴有细菌性感染。其中呼吸道、肺部支气管感染占90%以上,亦有从咽部、上颌窦和尿液中检获蠊缨滴虫的报道。本报道提示,对于肺炎、肺脓肿、慢性咳嗽、哮喘患者(特别是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者),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发生不明原因的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当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是否为蠊缨滴虫的感染[1]。治疗蠊缨滴虫感染常用药物有甲硝唑和替硝唑,其安全性好,治疗剂量下未见毒性反应,但在治疗时间较长、剂量较大时可产生如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消化道反应及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少数病例还可发生麻疹、潮红、口中金属味及白细胞减少等,但以上均属可逆性,停药即可恢复[4]。
[1]薛青,李树奇,焦维克,等.蠊缨滴虫性肺脓肿1 例诊治体会及文献复习[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2,5(2):149-152.
[2]姚国忠,张波,迟维维.支气管蠊缨滴虫的致病机制探讨:2 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8,24(6):747-748.
[3]石玉玲,李林海,廖扬,等.26 例肺部疾病患者合并蠊缨滴虫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7,25(5):430-431.
[4]吴中兴,刘宜升.新发现寄生虫病—蠊缨滴虫病[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7):547-548.
2016-09-14
(本文编辑:王作利)
杨崇勤(1984— ),男,湖北省荆门市人,主管技师。研究方向: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