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中暑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2017-03-07 09:35:08卓兴利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7期
关键词:脏器胃肠道功能障碍

卓兴利

(苏州科技城医院,江苏 苏州 215163)

·综 述·

重症中暑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卓兴利

(苏州科技城医院,江苏 苏州 215163)

中暑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如果中暑严重的话,将容易导致患者多脏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出现,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必须在第一时间对重症中暑并发多脏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进行治疗,所以了解其发病机制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中,笔者首先重症中暑并发MODS进行了阐述,然后详细分析了重症中暑并发MODS给患者带来的损害,最后探讨了重症中暑并发MODS的治疗措施,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探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重症中暑;多脏器管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救治措施

重症中暑是中暑的“升级”,危害程度远远大于一般性中暑。通常情况下,中暑如果给予相应的处理,其症状将会得到显著的缓解,短时间内就会受到明显的治疗效果。重症中暑则不一样,重症中暑通常会导致患者的各项功能器官受损,引发多脏器管功能障碍,而多脏器官一旦出现功能障碍,若救治不及时将会患者的生命将会面临严重威胁。有关研究显示,重症中暑的病死率高达50%以上,老年重症中暑患者的病死率更是高达80%以上。

1 重症中暑并发MODS的基本阐述

1.1 基本含义

何为重症中暑并发MODS?所谓重症中暑并发MODS指的是人体长期处于湿热、无风的环境中,或者剧烈运动后,机体由于产热与散热失衡,体温调节中枢发生严重障碍、水电解质丧失过多和汗腺功能衰竭而导致的以发热、脱水、休克、昏迷、抽搐等全身多脏器功能障碍的综合征[1]。

1.2 临床症状

重症中暑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具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热痉挛出现时,患者的会大量出汗,并出现口渴情况,并且因为大量出汗丢失钠盐,但却未能得到及时补充,使得患者应急性低钠血症引起肌肉痉挛,常常表现为四肢肌群抽搐和痉挛性疼痛为特点,主要发生在青壮年重症中暑患者中。

热衰竭主要发生于老年重症中暑患者中,表现为头晕、头痛、口渴、恶心、晕厥、血压下降、神志模糊等。

日射病主要是因为受到太阳的长时间照射,阳光穿过头部皮肤及颅骨,使得脑部细胞受到损伤,间接性地引起脑组织充血、水肿等症状。

热射病主要表现为高热、汗闭、昏迷,皮肤变得干燥,呼吸表浅,严重者肾功能损害,甚至死亡。

2 重症中暑对患者的多脏器官损害

重症中暑的病病理学过程是一种继发于热损伤之后的全省炎症反应综合征,最终发展为MODS的过程。在王芬等[2]研究中,认为重症中暑对于人体多脏器官的具有严重的损伤,根据损害程度进行排序的话,依次为大脑、胃肠道、肝脏、凝血机能、代谢、肺部、肾脏以及外周循环。

(1)脑损害:脑部损害在各种类型的器官损害当中,相对而言更为常见。研究表明,绝大部分的重症中暑患者,其高热机体细胞蛋白酶发生变性,线粒体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同时细胞膜的稳定性极差,再加上氧依赖代谢途径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脑组织缺氧,使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水肿,微循障碍,导致脑组织缺氧、脑水肿,甚至并发脑组织缺血坏死[3]。

(2)胃肠道损害:胃肠道损害主要指的是,机体在高热应激状态下,肠道粘膜遭到严重损害,使得相应损伤情况出现,如肠道缺血缺氧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此时大量氧自由基产生,ATP在短时间内全部消耗完,致使酸中毒及细胞组织结构和功能被破坏,肠黏膜通透性增加的可能性更大,肠源性毒性物质进入机体血液,进而引发胃肠道损害[4]。

(3)肝功能损害:从姚宁等[5]研究中可以看出,重症中暑诱发的多脏器官功能受损,这些器官受损时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并不是独立发生的。肝功能受损,其直接的诱发原因为胃肠道受损。由于胃肠道受损,使来源于胃肠道菌群的内毒素移位至门脉循环系统,当过高的内毒素水平超过肝脏的清除能力,对肝脏产生损害,导致患者的肝脏器官的正常功能消失。

(4)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是重症中暑并发多脏器管功能障碍中常见的一种。在极度高温的环境下,机体的失水速度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从而使得血液浓缩加剧,增加了血液粘稠度,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与此同时,在极度高温环境下,机体的细胞代谢速度非常快,缺氧症状明显,内皮细胞也容易遭受损伤,使原本带有抗凝因子的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变成促凝因素。另外,由于高热致血管内皮的损伤,患者还容易因凝血因子出现严重消耗,进而出现出血、休克、昏迷等症状,尤其对严重患者而言,该症状出现的可能性更高,极易使患者生命遭受威胁。

(5)心肌损害:当重症中暑时机体处于高应激状态,心率增快,心肌能量需要明显增加,致使心肌发生组织学损伤,心肌细胞内酶类合成增多,同时伴随耗氧量的增多、自由基堆积等因素引起细胞膜的损伤,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清酶升高,所以血清酶的升高幅度提示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

3 重症中暑并发MODS的救治

首先,早期有效降温、抗休克、水化治疗及碱化尿液。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身、风扇扇热、相应部位(颈部、额头、腹股沟等)。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静脉输液通道,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现场输注15℃冰冻糖盐水,以此达消除细胞损害,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纠正休克,促进身体机能恢复的目的[6]。此外,还可以采用育管内灌注冷生理盐水进行降温。药物降温方面,应当与物理降温同时进行。药物降温的药物有氯丙嗪,该药物应用在重症中暑患者的救治中,能够有效地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代谢,减少机体产热。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氯丙嗪最好与葡糖糖盐水共同作用,以静脉滴注的形式快速滴注,2 h内滴注完毕。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氯丙嗪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

其次,阻断恶性循环。重症中暑并发MODS发生率非常高,通常可以达到50%。要想提升MODS的抢救成功率,必须要采取措施阻断恶性循环。此外,由于重症中暑并发MODS具有发病急、来势凶、病情进展快的特点,在进行抢救前的3天之内,一定要注重对相关身体器官的保护。

最后,早期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中暑时血容量不足,低灌注压,早期阶段如果能够应对及时,针对性选用广谱抗生素,将会对重症中暑症状的改善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4 结 语

总而言之,重症中暑导致患者死亡的机率非常高,MODS出现时更加容易引发患者死亡,重症中暑的应对形势不容乐观。所以,无论是何种年龄段的人,都应当积极地了解重症中暑的相关情况,如临床症状、病发原因、造成后果等,一旦出现中暑迹象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减少因治疗不及时导致的严重后果出现。

[1] 龚映雪.重症中暑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急救与护理[J].医学信息,2015,45(44):246-247.

[2] 王 芬.重症中暑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救治[J].母婴世界,2015,12(4):87-87.

[3] 任丽华.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36(9):111-112.

[4] 殷惠梅,童华生.血小板损伤与中暑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急诊杂志,2017,24(5):147-148.

[5] 姚 宁.浅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并发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J].中国实用医药,2014,75(31):30-31.

[6] 张玉梅,梁韶春,张艺镄,等.中暑的治疗新概念及Meta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82(23):87-89.

R594.1+2

A

ISSN.2095-8242.2017.067.13248.02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脏器胃肠道功能障碍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科学(2022年4期)2022-10-25 02:43:06
一例由大网膜破裂致多脏器粘连导致牛死亡的病例浅析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在达古雪山巅
红岩(2017年6期)2017-11-28 19:16:31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5年3期)2015-04-23 07:28:34
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37例临床分析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先天性白内障大鼠主要脏器重量与脏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