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活体肝移植患者情绪影响探讨

2017-03-07 17:56龙永锦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供者活体肝移植

龙永锦,卢 梅,侯 静

(贵州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贵州 贵阳 550002)

心理护理干预对活体肝移植患者情绪影响探讨

龙永锦,卢 梅,侯 静

(贵州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贵州 贵阳 550002)

目的 探讨活体肝移植术前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 利用我科2016年11月~12月开展的两对活体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总结心理护理干预在手术前对活体肝移植患者情绪的影响。结果 本组2对均手术顺利成功,一例健康存活,一例因术后肺部感染于术后30天放弃治疗,签字出院。供者均于术后顺利出院。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是对活体肝移植患者情绪的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让患者得到高质量护理,能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有利于患者的顺利康复。

心理护理干预;活体肝移植;情绪

肝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佳治疗手段,但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供肝来源紧缺,供需矛盾突出,而活体肝移植手术,只要能找到相应的直系亲属作为供者,减少了排斥反应风险的同时,为临床缓解供肝短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1]。针对活体肝移植手术难度大,时间长,操作复杂,术后会进入ICU病房,病情平稳后则转入保护性隔离病房等一系列过程,患者在围手术期内会表现出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极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到患者的顺利康复,因而对患者术前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则能够有效缓解这一现象。我院于2016年11月~12月首次成功开展2对活体肝移植手术,现将其手术前心理护理干预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受者:均为青年男性,22~26岁,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家属肝移植意愿强烈,联系家属完善相关检查,受体配体为母子,血型吻合,手术指征明确,根据结果及时完善治疗方案,组织两次全院专家会诊讨论后,完善各项术前准备,签订手术同意书,完善术前各法律文书,完善伦理审查,作好术前谈话,将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后遗症反复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告知费用。在第三方确认无误后在全麻下行“活体供肝肝移植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转入ICU监护治疗,于术后第8天转入我科保护性隔离病房。供者:均为女性,45~51岁,均系受者母亲,既往均有慢性乙型肝炎史,经两次全院专家会诊讨论后在全麻下行右半肝切除术。手术均成功,一例健康存活,于术后19天顺利出院。一例因术后并发症强烈,于术后30天放弃治疗,签字出院。供者均于术后顺利出院。

2 心理护理干预

我科事先组织肝移植护理知识的培训,选派的护理人员是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师,具有扎实的护理技术及专科理论知识,沟通能力强,人员相对固定。责任护士应首先查看病历,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诊断、术前生命体征、用药情况、各种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结果等,再根据患者的职业、文化层次、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确定不同的交谈方式及侧重点[2]。采集资料后,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自我介绍,帮助患者了解病区环境,消除患者入院后对于新环境的陌生,内心可能会产生的不信任感及由此可能会诱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尽量在轻松的氛围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请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心理护理干预。将肝移植的相关知识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告之患者及其家属,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和身体情况有足够的了解和充分的心理准备,缓解不安、焦虑等情绪,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现实并配合治疗。对于患者提出的专业性的医疗问题应该避免给出结论式的评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与患者讨论有关病情的话题,禁忌使用医学术语,如果发现患者的情绪有明显变化,应该及时转移话题,保证患者的情绪稳定。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增加对手术的信心。向患者介绍ICU的医护人员的安排情况,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入住移植ICU的要求,让家属留下有效的通讯方式,以便于随时联系。护士在介绍过程中应注重具体问题的讲解,利用专业知识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使其产生安全感与依赖感,保持良好心态。

3 结 果

活体肝移植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状态,能有效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使患者术后由ICU转入保护性隔离病房后比较容易获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从而缓解患者的心理焦虑状态。本组2对均手术成功,一例健康存活,一例因术后并发症于术后30天放弃治疗,签字出院。供者均于术后顺利出院。

4 结 论

由于活体肝移植手术难度大,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患者在围手术期内会表现出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移植术后患者进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严密的监护和观察,因而会产生恐惧感,使机体处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应激的状态。此时不仅需要医护人员提供医疗技术支持,还应从各种渠道协助患者正确面对心理上的失衡,事先预测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及早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也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更是帮助患者获得高质量护理和顺利康复的关键[3]。护理人员除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外,还需要在心理学、社会学、沟通技巧等多面接受培训,以适应护理理念的转变。术前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充分发挥急诊外科护士护理能力的全面性,也使我科护士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患者也获得了高质量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1] 刘明敏.1例亲体肝脏移植病人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13):1080-1080.

[2] 张云霞.不同年龄段CT扫描患者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4920-4921.

[3] 鲍冬梅.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0,12(8):905-906.

本文编辑:吴 卫

R47

B

ISSN.2095-8242.2017.30.5840.01

猜你喜欢
供者活体肝移植
心理护理干预对首次干细胞捐献者不良反应预防作用的效果分析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活体器官移植,你怎么看?
基于安全加密的人脸活体检测技术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供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心理问题分析与干预
“汪星人”要打“飞的”——话说活体空运
造血干细胞移植亲缘供者及家属心理干预对捐献成功实施的影响
1例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药学监护
《肝移植》(第2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