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的浪漫主义倾向

2017-03-07 17:45焦荟洁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狄更斯浪漫主义作家

焦荟洁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0〕

哲学与文史

论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的浪漫主义倾向

焦荟洁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0〕

用文本研究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的浪漫主义倾向。《远大前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抒发个人情感,呈现出以“回忆过去”“回归自然”等浪漫主义特征,这种浪漫主义风格与狄更斯特殊的经历和性格以及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风格等密切相关。

《远大前程》;浪漫主义;狄更斯;回归自然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一位幽默大师和浪漫主义作家,他常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营造一种浪漫主义的文学氛围,正如作家吉辛·乔治所言,狄更斯是“一位浪漫主义的现实主义者”。一百多年来,人们多从现实主义视角研究狄更斯的文学创作和成就,很少有学者从浪漫主义维度审视狄更斯的文学作品。为此,应当摆脱传统文学研究的藩篱,从浪漫主义视角分析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以深化人们对狄更斯文学作品的理解。

一、狄更斯小说的浪漫主义渊源

浪漫主义是盛行于19世纪前后的西方文学流派,它常以奔放的语言、夸张的手法、瑰丽的想象抒发作家内心的理想与激情,表达作家对理想生活和美好事物的追求。狄更斯小说的浪漫主义是带有现实主义色彩的浪漫主义,这与狄更斯的性格、经历和生活的时代环境等密切相关。

1.独特的经历与性格

狄更斯是一位阅历丰富、精力充沛的作家。童年时狄更斯的父亲被捕入狱,狄更斯只好去当童工,这使狄更斯很早就体会到了人间疾苦、人情冷暖。年轻的狄更斯先后干过书记员、速记员、记者等职业,他还积极投身于戏剧表演艺术。丰富的生活和职业经历为狄更斯的浪漫主义创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狄更斯也是一位有着浪漫气质的现实主义作家,丹纳说过,狄更斯的想象力极强,他的想象力延伸到哪里,哪里就会被他的想象力所感染。[1]心理学家隆布罗索认为,艺术创作与癫痫病有着密切联系,艺术创作中的瞬间间歇、意识中断等就有着癫痫的特征,许多伟大作家都有癫痫病的倾向。狄更斯与福楼拜、但丁、陀斯绥耶夫斯基等作家一样都是癫痫病患者,带有幻想、梦游、癫痫等浪漫主义特质。此外,狄更斯是精力充沛的人,他多愁善感、情感细腻、性情多变,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触动,在文学创作中,狄更斯不自觉地将这种性格特征融入艺术创作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浪漫主义倾向。

2.浪漫主义的时代环境

文学创作是作家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艺术表达,往往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大凡伟大的作家往往生活于社会急剧变革的历史时期,身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矛盾冲突之中,这种复杂的社会生活常会带给作家复杂的情感经历和人生体验,并影响作家的价值观和文学创作。狄更斯生活于资本主义急剧发展的维多利亚时代,经济繁荣发展不仅促进了物质财富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这种急剧的社会变革和动荡为狄更斯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小说《远大前程》就是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创作的。同时,狄更斯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繁荣发展的时期。[2]在19世纪中期,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有了长足发展,许多作家都通过文学表达主观情感,反映工业革命对传统道德的破坏,作品带有萎靡、颓废、伤感的文学气息,这些深刻影响了狄更斯的文学创作,也使狄更斯小说带有浓郁的主观色彩和伤感情愫。

3.受莎士比亚影响

狄更斯深受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影响,他的多部作品都引用了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原话,比如,《老古玩店》《远大前程》等作品都有莎士比亚作品的影子。同时,狄更斯还借鉴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常以巫术、梦游、幻觉、象征等手法进行文学表达,营造出浓郁的浪漫主义氛围。

二、《远大前程》的浪漫主义倾向

法国大革命催生了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以人本主义为思想内核,表现了人们对社会黑暗和丑恶的憎恶,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等美好思想的追求。浪漫主义文学有回忆过去、回归自然、关注儿童等特征,这些在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都有所体现。

1.“回忆过去”的浪漫主义倾向

“回忆过去”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主题,华兹华斯在作品《序曲》就讲述了主人公从婴儿到成年的成长历程。此后,这种儿童视角与成人反省相结合的文学手法得到了浪漫主义作家的青睐。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就是一部关于主人公皮普的成长小说,狄更斯以自传式手法叙述了皮普从7岁到成年的成长经历。皮普从小就与姐姐毕蒂、姐夫乔·葛吉生活在一起,他们过着简单而快乐的乡村生活,但是这种宁静的生活却因郝维香小姐的到来发生了变化。富有、冷酷、怪异的郝薇香小姐想寻觅一位男童,她选择了善良正直的皮普,就这样皮普被带到了郝薇香小姐家中,在这里皮普遇到了美丽冷酷的艾丝黛拉,并暗恋上了这个美丽的姑娘,但是皮普却无法接受艾斯黛拉的傲慢和鄙视,他梦想能够跻身上流社会,然后以绅士的身份与艾斯黛拉结婚。后来,在神秘人的帮助下皮普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是在城市文明的污染下皮普失去了纯真、善良的本性。当皮普再次回到郝薇香小姐那里时,艾丝黛拉已经嫁给了猥琐龌龊的乡绅,皮普的远大前程也随着毁灭,皮普不得不重新回到贫穷而简单的生活之中。[3]

2.“回归自然”的浪漫主义倾向

“回归自然”是启蒙思想家卢梭所提倡的,卢梭认为,人类天性是善良纯朴的,社会是虚伪丑恶的,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就逐渐被玷污,人类应当回归自然,回归到简单纯朴的生活;自然美高于人工美,自然人高于社会人。卢梭的思想和学说被浪漫主义者广泛认同,并成为浪漫主义作家创作的理论基础。狄更斯也认为,人类应当回归大自然的怀抱,在简单纯朴的生活中获得心灵的宁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远大前程》中,狄更斯不仅赞美了美好的乡村生活和自然风光,还塑造了未被工业文明污染的自然人——毕蒂、乔·葛吉。虽然毕蒂和乔·葛吉都是普通的乡下人,但是两人却有着高贵、善良、纯朴、纯真的本性。虽然两人在物质生活上一点也不富裕,并经受着生活贫困的种种磨难,但是两人却能够快乐生活。以乔·葛吉为例,他虽没有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却有着高贵、纯朴、善良的本性,能够像父亲一样教育皮普。在人生观问题上乔总是教导皮普“要愉快地生活,愉快地死去”,即时在遭到皮普鄙视时,乔也是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教导皮普。当皮普在伦敦身陷困境时,乔毫无怨言地来到伦敦照顾生病的皮普,并帮助皮普偿还了所有的债务。

此外,主人公皮普经历了从“自然人——社会人——自然人”的转变,表达了回归自然的浪漫主义倾向。皮普还是儿童时,他在乡下过着辛勤、快乐、幸福的生活,并形成了纯朴、善良、诚实的品格。比如,在遇到罪犯马格威治时,皮普怀着怜悯的态度对待马格威治,并将想方设法帮助马格威治,在警察搜捕马格威治时,皮普心中暗暗想 “我希望他们找不到他”。但是在到了郝薇香小姐家里后,皮普渐渐失去了纯朴、善良的天性,他开始讨厌本真的自我,讨厌自己的粗俗、无知、敏感、胆小等。到了伦敦后,皮普过着奢靡浮华的上流社会生活,并且变得贪婪自私、无情无义、尖酸刻薄。当皮普得知自己的资助人是他曾经救过的罪犯时,他不仅没有感激和崇敬之意,甚至还非常讨厌自己的资助人。后来,皮普的上流社会梦想破灭了,他又回到了贫穷的农村,过着简单纯朴的生活,在这种自然生活状态下皮普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3.“关注儿童”的浪漫主义倾向

卢梭认为,儿童是人类堕落之前的原本状态,也是天真无邪的自然人,人类应当保护儿童的天性,并努力回归自然。卢梭的关注儿童思想影响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许多浪漫主义作家都开始将儿童和儿童生活作为创作主题,并塑造了许多天真无邪的孤儿形象。在文学创作中,狄更斯常以儿童生活为题材,以病态的伤感、深沉的哀怨表达对儿童时代的眷恋。在小说《远大前程》中,皮普、艾丝黛拉都是文明社会的牺牲品,资本主义和工业文明扭曲了他们的价值观,使他们背离纯朴、善良的人性。其中,艾丝黛拉是被遗弃和虐待的孤儿,在很小的时候艾丝黛拉就被郝薇香收养,并过着无忧无虑的上层生活,但是她却被郝薇香小姐培养成了报复男人的工具,这不仅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同样,童年的皮普也是善良、天真、纯朴的,但是在进入社会后,皮普变得自私自利、爱慕虚荣、尖酸刻薄,开始讨厌自己姐夫乔,厌恶乡下生活。最后,艾丝黛拉和皮普都从惨痛的人生教训中获得了感悟,灵魂得到净化。[5]

三、《远大前程》的浪漫主义手法

1.清新通俗的语言风格

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作家们常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自由流畅的笔触进行小说创作,以轻松自由的方式表达艺术情感,从而打破传统文学戒律的束缚,促进文学表达方式的创新。在小说《远大前程》中,狄更斯运用通俗易懂的民间语言描写了皮普的童年生活、家庭背景、人生经历等。同时,狄更斯将清新自然的语言融入现实主义创作之中,用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人物、情节和环境。比如,在讲述皮普的童年生活时,狄更斯描写了乡村生活的清新、自然、闲适,描写了农民的纯朴、亲切、轻松等,这些都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6]

2.抒发个人思想情感

狄更斯从小就饱尝人间苦难,11岁时就开始当童工,后来从事过抄写员、信差、速记员、记者等职业,这使狄更斯对贫苦百姓、贫穷儿童等怀有深切的同情。在中年之后,狄更斯广泛接触了英国社会的各个阶层,目睹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腐败,这使狄更斯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文学创作中,狄更斯总是将个人的情感经历融入文学作品之中,通过主人公的人生经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人生理想。在狄更斯作品中主人公往往要经历种种磨难后,才能够大彻大悟,获得生活和生命的真谛。比如,在小说《远大前程》中,身处社会底层的皮普努力跻身上流社会,但是奢侈浮华的上流社会却是不可靠的,在皮普失去了所有的身份、地位和荣誉后,他终于明白了踏踏实实做人的道理。

狄更斯小说不仅描写了真实的社会生活,批判了资本主义的黑暗、丑陋和不公,还表达了他对美好人类理想的追求和向往。在小说《远大前程》中,狄更斯以夸张、幽默等手法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关爱儿童的文学主题,表达了狄更斯对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向往,这些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1] 罗经国.狄更斯评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87.

[2] 狄更斯.远大前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123.

[3] 李增,龙瑞翠.英国“黄金时代”道德风尚之流变——英国维多利亚社会阶级与道德关系流变探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4] 崔玉云.镜花水月一场空——《远大前程》中匹普“远大前程”的幻灭与思考[J].青春岁月,2013(15).

[5] 阙红玲.狄更斯《远大前程》的浪漫主义手法解读[J].语文建设,2015(8).

[6] 李增,曹彦.论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倾向[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责任编辑:樊 霞)

2017-01-12

焦荟洁(1991-),女,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生。

10.3969/j.issn.2096-2452.2017.02.011

I

A

2096-2452(2017)02-0055-03

猜你喜欢
狄更斯浪漫主义作家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论狄更斯小说的广告叙事
作家的画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出版经济与文学创作
法式浪漫主义音乐会登陆杭州
狄更斯、透纳与大海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