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斌
(新疆吉木萨尔县人民医院,新疆 昌吉 831700)
分析磁共振检查在宫颈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黄文斌
(新疆吉木萨尔县人民医院,新疆 昌吉 831700)
目的 探讨在宫颈癌术前分期中应用磁共振检查(MR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对比分析患者50例的临床分期以及磁共振检查分期结果。结果 磁共振检查宫颈癌的灵敏度明显高于临床分期,且磁共振对Ⅲ期、Ⅳ期宫颈癌的检测灵敏度达到了100.00%,高于临床分期的78.95%、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检查对于宫颈癌的术前分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为宫颈癌的术前分期提供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磁共振检查;宫颈癌;术前分期
宫颈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得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宫颈癌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阴道流血、尿频、便秘、下肢肿痛、全身衰竭等。患者早期的症状往往不明显,因此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临床症状也会越发明显[1]。早期诊断并进行分期是提高宫颈癌治疗效果以及促进预后的关键。临床上对于宫颈癌的诊断与分期通常采用妇科检查与病理检查,但是这两种方法对于肿瘤的浸润范围与程度无法确定,而随着磁共振技术(MRI)的发展,其在确定肿瘤浸润程度与范围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MRI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得到确诊患者年龄25~63岁,平均(39.8±3.1)岁。病例分期结果如下:Ⅰ期9例,Ⅱ期20例,Ⅲ期19例,Ⅳ期2例;病理类型为:鳞癌39例,腺癌10例,腺鳞癌1例。临床表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接触性出血38例,阴道流液增多26例,尿急、尿频5例,下肢肿胀疼痛4例。
1.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适当充盈膀胱,采用MRI飞利浦Achieva1.5T磁共振进行检查,检查方式为平扫与增强扫描。使用体部线圈,常规行轴为T1W1(SE),T2W1(TSE),矢状位T2W1(TSE)及T2M1脂肪抑制序列,层厚度约为4~5 mm,层间距为1 mm。同时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决定是否应用增强扫描。
1.3 MRI图像分析
选取本院MRI室经验丰富的两位医师采用双盲法对MRI图像进行分析,根据现行的妇科恶性肿瘤分期标准根据MRI图像表现进行宫颈癌术前分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与宫颈癌病理分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磁共振检查宫颈癌的灵敏度为84.00%(42/50),明显高于临床分期的74.00%(37/50),且MRI除了宫颈癌Ⅰ期的检测灵敏度低于临床分期外,其他各期的检测灵敏度均高于临床分期,同时MRI对Ⅲ期、Ⅳ期宫颈癌的检测灵敏度达到了100.0%,临床分期对Ⅲ期、Ⅳ期宫颈癌的检测灵敏度则分别为78.95%、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宫颈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30~55岁妇女是宫颈癌的高发群体,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体健康[2]。宫颈癌的预后效果与肿瘤的病理分期、病理类型有密切关系,要想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早期进行诊断并分期是关键。临床上对于宫颈癌的分期主要应用临床检查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对于肿瘤范围以及浸润程度的诊断准确率并不高。近年来,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MRI以其高组织分辨率,可进行多方位、多系列成像等优点,在确定肿瘤范围以及病变程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3]。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对宫颈癌进行术前分期方面,MRI对宫颈癌诊断的灵敏度同样高于临床分期,尤其是对宫颈癌Ⅲ期以上的检测灵敏度甚至达到了100.00%,这说明MRI对于宫颈癌术前分期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1] 侯进琳,邱娜璇,陈达红,等.磁共振检查在75例早中期宫颈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5):74-77.
[2] 乔志伟,王安娜,王纯雁,等.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早期宫颈癌分期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1(03):247-250.
[3] 杜 宁.磁共振成像在子宫颈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3):129-130.
本文编辑:赵小龙
R730.4
B
ISSN.2095-8242.2017.21.40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