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前瞻:2017年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研究动态与前沿问题研讨会述略

2017-03-07 15:45朱海城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经济史学科经济

朱海城

〔1.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72;2.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这一论述为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研究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2017年3月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等单位组织的“2017年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研究动态与前沿问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邹进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汪海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董志凯、清华大学教授秦晖、北京大学教授萧国亮等40多家单位的8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共谋学科发展。本次研讨会共收到31篇论文,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和提交的论文展开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2016年研究成果回顾与评析

学术史回顾是学术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它有利于我们理清思路,迅速掌握研究动态和研究前沿。对2016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分析研究特点与趋势,深化前沿研究,是此次研讨会的主要任务。董志凯对2016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从九个方面对2016年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建设的若干特点进行了总结:(一)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后,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的关注度提高,研究需求和动力明显增强;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的第二届“经济与历史”学术研讨会上,对于经济史研究在经济学建设方面的意义进一步给予了阐述。(二)在政治经济学指引下,将经济史研究与政治史、社会史相联系。2016年现代经济史学科发表了一批这方面的文章,阐述了经济史研究对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当代中国研究所的武力等研究者。(三)长时段、宽视阈的比较研究形成趋势。如徐毅、巴斯·范鲁文《中国工业的长期表现及其全球比较:1850-2012》,郑世林、张宇、曹晓《中国经济增长源泉再估计:1953-2013》等,这方面的成果有迅速发展的态势。(四)新领域得到进一步开拓。改革开放史、环境史、海洋经济史、“一带一路”相关研究等越来越受重视,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经济史已进入研究视野,如李文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从思想史角度作了梳理。(五)以音像图片等多种形式纪录与展示中国现当代经济历程。如电视片《军工记忆之三线风云》,拍摄了大量军工三线工业遗址,拍摄音像素材时长达430多小时,整理采访资料250余万字,积累了大量宝贵的音像图片资料。(六)贯穿1949-2012年的经济史研究。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丛书》六卷本出版,其中郑有贵、李文主编的经济史、社会史卷,研究跨度为1949-2012,是本年度中国现代经济史的重要成果。(七)在方法与学风方面的新探索。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在经济史研究中运用经济学范式有日益增多的趋势;研究当代史应有大局观,要有贯通思维,与思想史、学说史相交叉。现代经济史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如产业、行业史等中观经济史学,量化史学方法的优势与瓶颈的探讨等;学科发展上,还是需要有相当于“二传手”的前沿综述,当然,寻找新材料、新文献仍是研究进步的重要途径。(八)问题。论文量的积累远远快于质的提高,体现问题意识的成果还太少。(九)除以上提及论著以外,还有2016年出版的一些著作值得重视。如陈东林《1966-1976中国国民经济概况》(四川人民出版社)、石建国《从开埠设厂到“共和国长子”:东北工业百年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马泉山《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跨越——新中国工业化回望录(1949-197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程连升《筚路蓝缕:计划经济在中国》(中共党史出版社)、赵华《我国历次五年规(计)划的历史经验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刘日新《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经济:1950-1980年的国民经济计划》(中国经济出版社)、姜长青《探索与创新——改革开放前新中国若干经济问题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常明明《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乡村经济探微》(科学出版社)、陈俭《中国农村信用社研究( 1951-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张军《“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 1978-1992)》(格致出版社)等。

财政金融研究方面。金融是经济的核心,我国金融业伴随经济增长发展迅猛,但是金融业的发展与金融史的研究并不相称。赵学军从货币政策、通货膨胀、金融市场、外汇问题、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农村金融等六个方面,总结了2016年当代中国金融研究动态。他指出,从2016年中国金融研究文献看,当代金融史方面的论文仍然很少,表明当代金融史研究仍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杨帆以人民币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为线索,把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历史研究,与中国道路联系起来,总结了中国对外开放40年的历史经验。陈俭、康金莉对1953年以来有关中国城乡金融关系史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他们认为改革开放以前的城乡金融关系研究还很薄弱,尤其缺乏长时段的整体性研究,缺少对协调城乡金融关系的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姜长青认为2016年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研究,延续了近年来不断深入的研究态势,在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政府行为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进步。

工业产业研究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产业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郭旭红、武力以中国CNKI学术总库中56825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当代中国产业问题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和主题内容研究。文献计量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产业问题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量文献研究主要集中于2001年之后,研究方法以实证分析为主;产业问题研究既未引起国内主流学术界高度重视,也少有跨学科研究。肜新春从国家战略、区域发展、铁路发展、公路发展等方面对2016年交通业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肖翔对2016年中国现代工业经济史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整理分析,认为长视角的工业史研究应当继续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史的研究应当打通近现代工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史的量化分析还有待加强。常旭通过对天津航道局有限责任公司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与档案内容的整理,提出利用国企档案进行国企改革史研究的思路。

“三农”问题研究方面。中国农村未来往何处去,学界的观点各异,隋福民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应该依据国情和历史,走以小农经济发展为主体的农业现代化之路,而不是人为推进规模化经营。杨德才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人民公社制度失败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赵亮对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市场化改革进程、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王欧、陈艳丽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回顾与评析。陈艳丽还对家庭农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认为对我国家庭农场的历史进程研究及理论分析还有待深入。史蕾简述了富农研究成果,提出应关注新中国成立后富农阶层的整体发展,富农阶层的内部分化等问题。张静宜对第一代农民工问题研究进行了评述。

“民生”相关研究。就业乃民生之本,宋士云以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变革为主线,分五个时期对新中国60多年来劳动经济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考察和专题性研究,认为新中国60多年的劳动经济史,是一部从改革开放前的“生存”到改革开放后“生活”的蜕变史,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是劳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李占才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结构维度,解析了什么是小康社会形态。朱高林对我国居民消费若干问题研究做了述评。

此外,王瑞芳回顾、总结了2016年当代中国经济史研究状况。曲韵对2016年对外经济关系史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于文浩对201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进行了梳理。杨晶晶对2016年长江流域发展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

二、学科前沿展望与未来发展

凯恩斯说:“经济学与其说是一种学说,不如说是一种方法,一种思维工具,一种构思技术。”[1]一切经济学理论都可视为方法论,服务于对经济史的解释和理解。经济史的确依赖理论重构,但在人类知识增进过程中,理论是不断变化的,而其背后等待被诠释的历史经验与事实则有其独立性。因此,开展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必须不断更新研究理论与方法。武力指出中国特色经济学的根基和源头就是中国经济史,因此,应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加强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学习及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在研习的基础上,不断开拓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新领域,以适应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同时,研究者要有为现实经济服务的“经世致用”情怀。

朱恒鹏强调历史研究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在中国经济学中加强历史研究是经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他介绍了自己开展中外公立医院改革比较研究的案例,阐释了开展比较研究前,首先应做好比较双方基本史实的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亦然。苏少之指出在经济史研究中,数据很重要,但在分析数据之前应把基本的历史事实搞清楚,他的这一观点,得到秦晖的呼应,秦晖以“文革”经济史研究中的数据分析为例,阐述了光看数据不了解数据背后的历史,可能会得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诚如熊彼特在他的巨著《经济分析史》中所言:“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得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2]

汪海波以《新中国工业经济史(1949.10-2015)》的撰写为例,就中国经济史研究怎样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谈了几点体会。即必须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必须遵循反映辩证唯物论要求的实事求是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反映历史唯物论要求的生产力标准,必须从质和量两方面研究和叙述经济变革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固有的批判和革命的精神,必须进行创新。萧国亮指出经济史研究,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更要发展马克思主义,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好方法也应借鉴,但都不能照抄照搬,同时也要关注我国传统的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方法论。郑有贵强调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都有自己形成的特定历史条件,在假设和理论逻辑起点上是对立的,不能简单套用,不能将其中的某个学派作为排他式单一主导一国经济政策选择的理论依据。他对这两个学派进行的再研究,对目前正在实施的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推进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发展,必须深化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赵德謦先生对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战略发展始终高度关注,他委托邹进文和易棉阳向大会转达他对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战略发展的思考,他认为高校经济史学科正面临危机,为经济史学科发展长远计,有必要抓住国家新一轮学科调整机遇。易棉阳认为经济史学具有求真、求解和求用三大功能,经济史学者是发挥经济史学三大功能的载体,这就要求经济史学者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知识素养:史料考证、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如果经济史学者不具备发挥经济史学功能的知识素养,经济史学就失去了其作为独立学科的价值,这样就陷入了学科危机之中。破解经济史学危机的有效办法就是重新调整学科定位,按照功能需要向经济史学者提供必须的学术训练,培养出能够承担、发挥经济史学功能的学者,从而解除经济史学的危机。

三、思想的火花

中国现代经济史是一个交叉学科,换言之,是在历史视野下开展中国现代经济研究。在本次研讨会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亦是主流,不同学科背景和研究经历的学者交流、碰撞,激发、产生了不少思想火花,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次研讨会也是一次思想盛宴,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里从中撷取三点,与学界同仁共飨。

1.关于研究理论与方法

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是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创新的重要方面。严中平、陈振汉、吴承明、彭泽益、张仲礼等众多学者,都曾结合自己的研究,撰写经济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专题文章,指出经济学理论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因此,必须首先了解已有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背景和应用条件,强调要不断完善研究理论,改进研究方法。特别是吴承明先生,对此贡献尤多,他主张“史无定法”,认为一切经济学理论、历史学理论都是方法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和艺术的研究方法都可有选择地用于历史研究,需根据时空条件、问题性质和资料可能,选用适当的方法。经济史研究中,凡能计量的都应尽可能计量。[3]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外交流的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经济史研究均呈现出社会科学化的趋向。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阐释经济史,与经济史靠近的学科渗透尤为明显。突出表现是近年来量化经济史学的兴起,出现了一批量化经济史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的出现,修正了不少固有的历史认识,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迷信量化经济史的问题,出现了就事论事、就数据论数据、就经济论经济、就中国论中国的现象,忽视了前辈先贤经济史研究的成果,对史实本身的考证不够,得出了一些吸引眼球但未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结论。诚如美国经济史学家希德所言:“没有以往史学家所作质的研究,计量史学家也会误入歧途。”

构建中国经济史话语体系,破除西方中心主义。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阔步前行,经济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凭借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界发展奇迹。经济史研究者如何充分认识经济史研究在经济问题研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不断从历史中汲取养分,把对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认知,构建中国经济史话语体系,破除西方中心主义,用自己的话语解释我国的经济发展史,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是每一个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的学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2.关于研究领域的开拓

研究领域不断拓展。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新的档案资料的开放,尤其是大量非传世文献材料被引入,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如关于海洋经济史、环境史、文革经济、解放区经济、“一带一路”、劳动经济、收入分配、房地产业、供给侧改革、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乡金融、三线建设、国际汇率、人口经济、特区经济、家庭农场、第一代农民工问题等以前较少涉足的领域,都已取得丰硕成果。此外,还呈现出专题研究多元化、宏大叙事向实证研究转变的趋向,其中微观和个案研究增长较快,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关于旧的研究领域的新认识。吴承明先生说:“应当承认历史认识有相对性……历史上总有认识不清楚的东西,已认识清楚的随着时代进步和知识积累,又会变得不清楚了,需要没完没了的再认识。”[3]这种认识和再认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历史真相认识的提升,如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我国人民公社制度为什么会失败,在长时段比较中分析1850-2012年中国工业的长期表现,以加深对我国计划经济的再认识。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大量成果,已经较为成熟,因此,做好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学术史的系统研究工作,已刻不容缓。这一工作,不仅是对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学术史的系统总结,也是制定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长远发展规划的前提。做好这项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也将更加有的放矢。

3.关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的意义和价值更加受到重视。与此同时,本学科教学和研究队伍也在逐渐壮大,专业化程度有所加强。原来从事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的学者,多来自于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不少学者属“半路出家”,开始研究前还需要“补课”。近年来,不少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增开了中国经济史课程,有的研究机构和院校开始陆续招收经济史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还有少量到国外著名高校深造的经济史专业研究生,这些经过经济史专业训练的新生力量的加入,壮大了研究队伍,而且使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中外交流能力和国际化程度也有所加强。

毋庸讳言,与我国不少经济学其他研究分支方向比较,我们也看到,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相对冷清,很多研究生从就业、择业等现实因素考量,选择了研究现实经济问题而不是经济史,高等院校也没有开设经济史本科专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招收的经济史学专业研究生不少来自于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专业的本科生,这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史研究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经济史学科的基础性本科层次人才断层的现实,因此,我们确实有必要抓住国家新一轮学科调整机遇,努力促使经济史成为国家一级学科,为中国经济史学科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储备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科地位有了进一步提升。但从学科长远发展来看,学科建设任务依然艰巨,需要每一位关心和热爱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的人士不懈努力,让我们借用曾子的话共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 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八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

[2] 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1卷):中世纪的农业生活[M].王春法,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译序.

[3] 吴承明.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3):3-22.

猜你喜欢
经济史学科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经济史本科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制造认知冲突,优化经济史教学——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课为例
“超学科”来啦
补足中国经济史教材短板,有效备考全国卷——以人民版必修Ⅱ为例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