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海波
【新著评介】
京津冀城市群研究的一部力作
——评《幽燕六百年:京津冀城市群的前世今生》
娄海波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关于京津冀城市群的研究也空前火热。但这方面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绝大多数集中在对策研究层面,基础研究甚为缺乏。彭秀良、魏占杰著《幽燕六百年:京津冀城市群的前世今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一书的面世,极大地改变了基础研究薄弱的状况,堪称京津冀城市群研究的一部力作。通读全书,笔者认为实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创新与突破:
第一,从历史演进角度入手进行资料收集和线索梳理,开辟了京津冀城市群研究的新领域
关于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问题,在很早以前就有专家学者提出来了,也进行了为数不少的研究。但是,之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文化学等学科领域,尤其以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最为深入和集中。本书是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入手进行资料收集、线索梳理和结构设计,具有不同凡响的开创意义。
中国目前具有三大城市群,即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第一个发展起来的城市群。它是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和毗邻香港地区的优越地理位置,最先实行对外开放,引进海外的资金、技术和企业管理模式,从而获得了超常规的经济增长。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虽然比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育得晚一些,但因作为城市群首位城市的上海市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工业基础,以及拥有中国最大的港口,再加上与之毗邻的江苏省和浙江省经济实力也不弱,所以在很短的时期内迅速崛起,超越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而成为中国规模和实力最大的城市群。相比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发育得更要晚一些,但以北京为首位城市的京津冀城市群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北京作为首都在区位、政策、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使得京津冀城市群具有了后发优势。并且,作为全国四个直辖市之一的天津,经济实力和交通区位优势也很明显,与北京构成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双核心”。
京津冀城市群的提法较多,如京津冀环渤海城市经济区、京津冀城市经济区域、首都经济圈、“大北京”等等。根据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的说法,“京津冀”的提法最先是俞正声给出的。1999年,国际建协在北京开会的时候,吴良镛提出了《北京宪章》,并在区域讨论组将“大北京”规划提出来。时任建设部部长的俞正声表示赞同,但他提议将这个规划的名字改一改,因为“大北京”是一般的学术叫法,不如改为“京津冀”。[1]似乎从那时起,京津冀城市群的概念才慢慢建立起来。《幽燕六百年:京津冀城市群的前世今生》一书正是对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历史的一次回应,开辟了京津冀城市群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第二,打破以行政区划界定京津冀城市群的做法,以市场经济的基本观念对京津冀城市群的范围进行了界定
著名城市地理学家周一星认为:“城市地理研究一般在两个空间层次上进行,一种是把单个城市地域当作一个系统来研究,即研究它的内部结构;另一种是把多个城市地域当作一个系统来研究,即研究城市体系。”[2]城市体系必定在地理空间联系上很紧密,又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这种经济联系是基于市场机制形成的,而不是人为制造的。
《幽燕六百年:京津冀城市群的前世今生》一书在吸纳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京津冀城市群的具体城市数目,包括北京、天津这两个超大城市,石家庄、唐山两座特大城市,保定、张家口、秦皇岛等3个大城市,沧州、承德、廊坊等三个中等城市,以及迁安、涿州、高碑店、新乐等14个小城市,共计24个城市。不论这一立论有多少争议,但至少是突破了原先以行政区划界定京津冀城市群的做法,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与城市群生长的内在动力,值得肯定。
第三,细致梳理京津冀城市群各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及其相互关系,使京津冀城市群的研究带有了整体性特点
大约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北京历史学者王玲出版了一本名为《北京与周围城市关系史》的著作,试图揭示北京与其周边城市的关系。可是,王玲的那本书是将北京、天津以及其他几座城市分开来写的,相当于每座城市的发展史,而没有深入梳理北京与其周边城市的相互关系,不能使人深刻认识京津冀城市群的演进过程。
《幽燕六百年:京津冀城市群的前世今生》一书从1420年写起,贯穿六百年的历史,以八对概念(帝都与卫所、边疆与中心、沿海与内陆、传统与西化、城市与乡村、政治与文化、集聚与扩散、人力与自然)揭示京津冀城市群的变迁过程。努力以学术著作的严谨保证全书的质量,以通俗读物的可读性保证全书的语言风格,做到学术性与通俗性的统一。全书的写作,基本上达到了诠释如下四个原则的目的:一是揭示京津冀城市功能的变化;二是揭示京津冀城市群地理格局的变化;三是揭示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间的交互影响;四是揭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四,深入挖掘京津冀城市群的生长动力,揭示京津冀城市群演进的阶段性特征
从历史上看,京津冀城市群还是有着总体发展目标的。天津开埠前,各个城市的发展都是围绕着北京的需求这一中心目标展开的;天津开埠后,尽管北京的需求依然左右着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方向,但各个城市的功能逐渐发生了变化,以天津为中心的腹地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只是在1949年以后,每座城市都追求经济上的自给自足,且均以工业化为发展鹄的,使得京津冀城市群的各个城市出现了功能趋同化的现象。《幽燕六百年:京津冀城市群的前世今生》一书深入挖掘了京津冀城市群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动力,非常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规律的认识。
改革开放后,京津冀城市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源趋向于市场力量。尽管在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还是远远超出市场的力量,但是,市场机制越来越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京津冀城市群的未来发展会更多地依靠市场的推动,而不是政府“拉郎配”,这也是本书的落脚点所在。
综上所述,《幽燕六百年:京津冀城市群的前世今生》是一本严肃的历史著作,其在京津冀城市群新领域的研究具有鲜明的开拓性。同时,这又是一本比较通俗的作品,能够让人在轻松的阅读体验中了解京津冀城市群的演化过程。就目前看到的相关著作而言,确实是一部力作。(作者系石家庄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教授)
[1]刘玉海,叶一剑,李博.困境——京津冀调查实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82.
[2]周一星,史育龙.建立中国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J].地理学报,1995,(4).
责任编辑:吴 冉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声明
近期,本刊编辑部发现不少冠名“《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官方网站”的假冒网站以及冒用《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的名义,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书信、论坛、贴吧等手段向社会发布征稿启事并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等相关费用的情况。此举严重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新闻出版的有关规定,严重损害了本刊的形象与声誉。为此,本刊特严正声明:
一、本刊从未开设“《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官方网站”,网上所有的“《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官方网站”均系虚假网站,其地址、网页、博客、电子邮箱、联系电话及联系人等均属虚假信息,请各位作者投稿及查看相关网站时务必提高警惕,以防上当受骗。作者如要了解《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官方网站登陆“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主页”。
二、本刊从来没有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对外征稿、组稿,各位作者向本刊投稿时请直接与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通讯地址:石家庄市煤机街65号,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
邮 编:050031
邮 箱:hbsyxb2000@163.com
电 话:0311-89291576;传 真:0311-89291575
联系 人:吴 冉
三、所有假冒网站以及冒用我刊名义征稿、组稿的相关责任人,应立即停止发布涉及我刊的征稿组稿信息、联系方式以及相关网站内容。今后若继续假冒“《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官方网站”以及冒用本刊名义征稿,影响和损害本刊名誉,本刊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特此声明!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
2017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