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战略之举

2017-03-07 12:22张祝平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城乡法治农村

张祝平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杭州 310026)

乡村振兴战略之举

张祝平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杭州 31002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理念, 并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七大战略”之一进行部署,既抓住了当前乡村发展的关键,也顺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要求,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方向。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和超越,要坚持以城乡融合为根本途径,促进城乡关系的调整;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重塑乡村文化自信;坚持德治、法治、自治三位一体,大力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坚持和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性,提高参与的有效性,不断夯实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层基础。

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法治乡村

中国既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文明是中国文明最重要的源头,乡村的兴盛是我国盛世历史的重要标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既饱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为民情怀和担当精神,也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更高水平。

一、乡村振兴,开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时代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探索和解决这个问题。21世纪以来,党中央做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从2003年开始连续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于“三农”问题,对推动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三农”发展方面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生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乡村建设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农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加速,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农村教育明显增强[1]。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已然迈出坚实的步伐,开启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理念,并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七大战略”之一进行部署,顺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深刻认识、对世情国情变化的深入把握和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切关怀。

“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这五个方面,既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又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共同统一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创新导向、目标导向和价值导向,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和超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中国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二、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是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直面发展短板不回避,解决问题行动有方。当前,中国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城乡差距依然较大,乡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乡村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以及部分乡村出现凋敝现象和文化失根的危机,乡村还是发展中的最大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切中当前乡村发展中的要害,也直面城乡发展关系问题,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努力推进工业化建设,直至改革开放后,政策导向都是以城市和工业为核心,乡村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也付出沉重的代价,导致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拉大。21世纪以来,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我们也提出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但总体上来看,政策重点是城市和工业反哺农村农业,农村与城市实际处于地位不对等的状态,乡村的主动性难以有效充分发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在强调乡村自身的主体性、自主性、优势性,体现乡村建设的差异化和独立性,真正建构城乡对等关系,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为此,必然要求推动城乡关系的深入改革,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包括:一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城乡双向流动的机制;二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盘活乡村闲置建设用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三是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发掘和培养机制,鼓励引导人才队伍的输入,促进城乡人才的良性循环;四是完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制度体系,培育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吸引城市资源要素的流入;五是完善乡村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燃气、上下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使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同等舒适生活[1];等等。

三、乡村振兴,重塑文化自信是关键所在和持久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我们文化自信的三大源泉[3]。农村既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人们乡愁的寄托之所,也是文化自信“三大源泉”孕育的沃土和重要承载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对文化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讲话,并强调指出,要“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4]。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鼓舞和引导下,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不断增强,城乡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

目前,全国县级文化馆有3 153个,博物馆、纪念馆4 109个,文化馆3 322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1 175个,现在已经有2/3的村有了文化中心,所有社区都有了文化活动室,到现在,覆盖城乡的国家、省、市、县、乡、村(社区)等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经基本建成,城乡群众的文化需求更加丰富、文化获得感显著提升,文化自信得到彰显[5]。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在乡村文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和加速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面临深刻的危机,农村文化发展中文化主体的多元需求与文化性组织反应的迟缓、文化资源配置上的无效供给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城市文化的渗透与陷进性文化的滋生、文化运行体制形式上的完备与功能上的残缺,以及农村文化人才的短缺和流失等问题依然存在,局部地区还比较突出。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与失衡及其与城市文化发展的差距,使得农村诸如社会化问题和规范化意志表达常常面临困境,进而出现文化自信弱化的迹象,可能导致乡村社会发展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唤醒乡村文化自信、繁荣农村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和根本动力,应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构筑乡村精神、乡村价值、乡村力量,为乡村群众构筑精神家园;坚持以满足乡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目标导向,健全农村文化发展保障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培育和弘扬新乡贤文化,厚植乡贤文化政策土壤,让社会精英在乡村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以乡愁乡情为纽带凝聚新时期乡土文化精英,培育农村文化内生机制,激发农村自身文化活力,走出一条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四、乡村振兴,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基本方向和根本保障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1]。这一论断为破解乡村治理现代化难题和加快提升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必将对和谐社区、美丽乡村建设产生深远影响。“自治、法治、德治”三位一体,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依托。自治是乡村治理的根本属性和目标,德治是乡村治理的基础和优势,法治是乡村治理的方向和保障。加强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首要是推进德治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目标是提高自治水平,更好地调动和激发人们的责任感和参与活力[6]。而提升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是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的民主法治建设迈出了重大步伐,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1]。但是,“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而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农村既是我国社会的基石,也是当前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领域,我们必须看到,乡村群众的法治意识还有待提升、法治思维还有待增强、依法办事能力依然偏弱,还存在“信访不信法”的现象,以及“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等错误的心理认知,容易激化社会矛盾。

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村治理法治化势在必行。在具体的农村法治实践中,要坚持党的领导、村民自治、依法治村的有机统一;要坚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统筹城乡法律服务资源,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制度和司法救助体系;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广泛开展依法治理活动,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7]。

五、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至关重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绝对数量大,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乡村的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为我们勾画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乡村发展的美好蓝图,更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包括“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产业兴旺农村;“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建设生态宜居农村;“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乡风文明农村;“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治理有效农村;“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建设生活富裕农村;同时,还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1]。

目标是前进的动力,关键在于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性,提高参与的有效性。在这当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至关重要。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要注重从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全党,“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1]乡村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开拓进取,既要“政治上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特别是要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发挥好党在乡村的基层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乡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1]。只有广大乡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有坚强的组织保障,才能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把农村建设得更加兴旺美好,不断夯实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层基础。

[1]习近平.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7-10/18/content_41752399.htm.

[2]中共农业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坚持不懈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 2014-06-23(07).

[3]张晓光.文化自信的三大源泉[J].前线,2016,(12).

[4]郭超.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文化精品下乡惠民述评[N].光明日报, 2017-10-01(05).

[5]项兆伦.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基本建成[EB/OL].http://www.71.cn/2017/1020/969976.shtml.

[6]周天勇,卢跃东. 构建“德治、法治、自治”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N] ,光明日报,2014-08-31(07).

[7]郑林,等.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破解“法不下乡”困局[N].河南日报:农村版,2015-03-06(2).

[责任编辑:梁桂芝]

F323

A

1008-8520(2017)06-0005-04

2017-10-21

张祝平(1975-),男,浙江龙泉人,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城乡法治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城乡涌动创业潮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