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旱塬花椒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2017-03-07 08:55李红芳张宏建韩建华
辽宁农业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渭北建园结果枝

李红芳,许 敏,张宏建,韩建华

渭北旱塬花椒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李红芳1,许 敏1,张宏建1,韩建华2

(1.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21; 2.天津市农业环境保护管理监测站,天津 300061)

通过对渭北旱塬花椒生产实地调查,总结了花椒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立地条件差;重栽培,轻管理;花期冻害时有发生;实生苗建园,整齐度差;树势普遍偏弱;成龄园产量质量下降等。措施如下:改良立地土壤条件;重视水土保持工程的修建与改良;套种油菜;减少土壤裸露;防春季花期冻害;提倡嫁接苗建园;加强椒园的管理;及时更新结果枝组,采用壮枝结果技术;注意病虫害防治等。

花椒;栽培;问题;对策

花椒不仅是常用的调味料,还可提取芳香油及柴油,又可入药,嫩叶可食用,不仅是生产芽菜酱的原材料,在渭南地区也直接用来做面皮等面点。因此,作为我国传统的经济树种,一直在我国广泛栽培[1~7]。陕西作为花椒主产之一,产业化发展研究较多[7~13]。而渭南市是陕西省花椒的主产区,也是全国花椒较大的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37 000 hm2,新鲜花椒产量在8 000多万 kg,主栽品种为“韩城大红袍”花椒,也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该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花椒园多位于渭南市北部,处于干旱、半干旱的塬区和浅山区,立地条件较差,并且许多椒园基本处于放任生长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渭南地区花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于2015~2016年对渭北旱塬花椒生产进行了实地调查,总结了花椒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当地优质丰产椒园的生产经验和当地旱地苹果栽培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同时对其他地方也有参考意义。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椒园立地条件差

椒园多位于干旱、半干旱的塬区或浅山区,土壤瘠薄,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一般在0.8%以下),地力不足;由于这些地理位置的限制,干旱缺水却又无灌溉条件,很多都处于“雨养农业”,“望天收”的状态,蓄水、保墒是关键;陕西关中地区冬、春干旱,大风天多,气候干燥,地表蒸发量大,土壤水分散失严重。

1.2 重栽植,轻管理

这是很多地方发展都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促进了花椒产业的发展,陕西渭北地区充分利用山地优势,花椒栽培面积迅速扩大,韩城也形成了百里花椒林带。很多人在灌溉、肥料以及用工上投资较少,且缺少系统管理技术,树形紊乱,放任生长,就一株而言,主干多者可达6个,多数在 4~5个之间。树体呈现外密弱而内枯,无效体积较大,结果部位严重外移[8]。

1.3 花期冻害时有发生

花椒的花期大概在4~5月,此时温度尚不稳定,冻害时有发生。“一年希望随霜散”,使得农民无心、无力投资,花椒生产也因此受到影响。

1.4 实生苗建园,整齐度差

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椒园均为实生苗建园,因此植株良莠不齐,园貌不整齐,个体差异大,并且干腐病严重。

1.5 树势普遍偏弱

椒园树势普遍偏弱,外围新梢平均长度20~30 cm,叶薄而黄,30粒/穗。

1.6 成龄园产量质量下降

产量质量下降,椒粒变小,色泽变淡,正常鲜椒千粒重为 100~110 g,40~60粒/穗,果粒大,直径5~6.5 mm;而产量质量下降后的千粒重仅为60~95 g,30~40粒/穗。主要原因是园地枝叶覆盖率(树冠垂直投影面积/栽培面积)过大,造成通风透光比较差;另一个原因是结果枝组老化。

2 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作者以往经验及实践,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2.1 改良立地土壤条件

为有效改良椒园土壤瘠薄状况,应当对椒园采取扩穴、改土、增加有机肥等措施。可以采用山坡草皮培土,既可改良土壤又可防寒;秸秆覆盖后深翻也是改良土壤条件的有效措施。

2.2 重视水土保持工程的修建与改良

因为大部分椒园不具备灌溉条件,可以采用鱼鳞坑,要求1 m见方,对椒园进行打孔、包埂;对撩壕、梯田改良,分段、包埂拦截降水,减少径流;增加蓄水保墒能力,防止水土流失;充分得用天然降水;尽力减少蒸腾损失。利用有限的灌溉条件,对椒园实行节水灌溉,如利用穴灌、丰产沟、吸水剂、抗蒸剂、旱地龙等。

2.3 套种油菜

根据早期的苹果园的果园套种油菜经验,以及后期的实践,椒园同样可以套种油菜。而套种油菜是有助于解决椒园的很多问题的,主要解决立地条件差的问题[14]。如,由于油菜的覆盖,果园地面蒸发减少,可以解决陕西关中地区冬、春干旱,椒园又没有灌溉条件的问题;其次,有利于增加土壤增加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由于油菜与花椒的生长高峰相错,并不存在与果树的争肥争水问题,而且,方法简便且投资小。

2.4 减少土壤裸露

提倡椒园地面覆盖保墒,虽然油菜套种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其他方法也可以使用。如,利用地膜、作物秸杆、杂草等在结合灌水或雨后土壤墒情较好时进行覆盖保墒,并且还有利于冬季的防寒保温。

园内杂草适时刈割覆盖树盘。生产中,椒园内杂草不需锄除,当其长到一定高度时(40~50 cm),进行刈割,将所割杂草覆盖于树盘下即可。

2.5 防春季花期冻害

为减轻早春寒流对椒树生长和结果的影响,可以用下列方法预防“春寒”:一是用尿素(1%)、磷酸二氢钾(0.3%)以及少量食盐混合喷于树体;二是生石灰、食盐和水以2∶1∶20的比例混合,喷于树体;三是施用防霜冻剂;四是施用花芽防冻剂。

2.6 提倡嫁接苗建园

由于实生苗建园存在植株良莠不齐、园貌不整齐、个体差异大等缺点,而且,大红袍花椒易感染干腐病,因此,应避免选用实生繁殖方法培育的苗木建园,而建议选用高抗干腐病的八月椒和枸椒做砧木,嫁接苗建园[15]。

2.7 加强椒园的管理

2.7.1 对放任树进行改造

一般来讲,适宜的树形有两种:第一种为多主枝丛状。该树形无明显主干,在树干基部着生3~5个方向不同的主枝,长势均衡的;每主枝着生1~2个侧枝,第一侧枝距基部50 cm左右,向上60~70 cm为第二侧枝。第二种树形为自然开心状。该树形主干高40 cm左右,其上着生3个主枝,主枝间夹角应较为均匀。每主枝着生1~2个侧枝,侧枝的位置同一第一种树形。

2.7.2 整形修剪

对花椒进行冬季整形修剪,以弱树早剪,旺树晚剪为原则。还要根据不同的树龄,将放任树改造成适宜树形。修剪时间为开始落叶至来年萌动期间[16]。

2.8 及时更新结果枝组,采用壮枝结果技术

对于成龄园质量产量下降的问题,须采用更新结果枝组,延长盛果期年限,采用壮枝结果技术。具体操作时,对已封行和出现株间交接的椒园,通过回缩,压缩树冠体积,达到行间作业带要求(0.5~1.0 m),做到株间枝条基本不交接,全园枝叶覆盖率控制在70%~80%之间;对于开始衰弱的结果枝组,更新复壮,使全树中、长果枝达到30%~40%;疏除过密、过弱的结果枝,或通过缩剪,减少其上的生长点,集中养分供应,增强结果枝组的势力;疏除外围背上强旺枝,改善树体光照条件,控外促内,防止内膛光秃和结果部位外移。

2.9 注意病虫害防治

当地花椒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锈病、蚧壳虫、蚜虫和窄吉丁虫等。冬季彻底清除椒园病虫枯枝和落叶,并进行树干涂白;萌芽前,全园仔细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对炭疽病的防治,可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用1∶1∶200倍的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进行防治。6月初至7月下旬,用20%萎锈灵300倍液,进行树冠喷雾保护,间隔 15~20 d;7月下旬至 8月下旬,喷15%可湿性粉锈宁粉剂1 000~1 500倍液,可有效防止花椒锈病的危害。5月上旬,喷20%杀灭菊酯800~1 000倍液,防治蚧壳虫。对蚜虫的防治,用20%杀灭菊酯3 000~3 500倍液进行树冠喷雾。对窄吉丁虫的防治,5月初,用塑料包裹树干基部(地面向上50~80 cm),或用涂白剂和粉碎的麦草和成泥浆涂干,阻止成虫在树上产卵;由于树干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虫道纵横,故也可用铁锤或石块击打树干上的流胶部位,直接杀死幼虫[17]。

2.10 建立健全技术推广体系

建立健全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县、乡、村三级结合体系:县里采用请专家、搞调研、制定适合本县域的全年管理方案以及乡级技术员的培训;乡上则组织实施“季节培训”,指导与督促相结合,体现“即学即用”;村里要做到有示范园、技术员和信息员,利用板报、广播等进行季节性的、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技术知识的宣传。

[1] 李建红,张水华,孔令会.花椒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09(34):28-31.

[2] Zhang J,Jiang L.Acid-catalyzed esterification of Zanthoxylum bungeanum seed oilwith high free fatty acids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8(99):8995~8998.

[3] 赵秀玲.花椒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资源开发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2(37):1~5.

[4] 李宏梁,薛婷.花椒果皮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4(39):124~127.

[5] 周广阔,曹轩峰,王永平,等.凤县花椒芽苗菜无公害生产初探[J].陕西农业科学,2013(59):155~156.

[6] 陈旅,杨途熙,魏安智,等.花椒研究概况[J].中国调味品,2016(41):149~157.

[7] 周旭东.宝鸡花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8] 赵俊侠,李忠宏.陕西渭北旱塬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14(2):40~43.

[9] 张云霞,郭少峰,王卫平,等.韩城花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13(1):72~73.

[10] 梁彦伟,郭凤梅,姚红强.韩城花椒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09(1):94~95,100.

[11] 陈默,李菡.陈仓区花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2):380~381.

[12] 郑玛岗,王会宁,田鹏飞.富平县花椒产业发展的调查[J].渭南政报,2013(1):19.

[13] 崔建军,王斌.小议宜川花椒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1(57):154~155.

[14] 张宏建.果园套种油菜好处多[J].农友,20017:13.

[15] 梁尚武,孙水利,云丰民.渭北旱塬花椒实用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7(24):88~90.

[16] 张宏建,杨世选.渭北旱塬花椒整形修剪技术[J].陕西林业,2014(6):43.

[17] 栾文举,焦健.花椒栽培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J].中国林副特产,1991(28):10~11.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Chinese Prickly Ash Cultivation in North ofWeinan

LIHong-Fang1,XU Min1,ZHANG Hong-Jian1,HAN Jian-Hua2
(1.Wei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Weinan,Shaanxi 714021; 2.Tianjin Supervise and Monitoring Station for the protectiong about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Tianjin 300061)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Prick ly Ash(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in north of Weinan,made a summary of themain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There are six problems and ten measureswere advised.The problems are poor site condition;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on and despise management;freeze injury in flowering phase happened now and then;seed ling establishment,poor uniformity;trees generally weak.Themeasures are as follows:improving soil condition,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rojects,interplanting rape,reducing soil exposure,Preventing frost damage in spring,advocating to use the grafted seed ling,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Chinese Prickly Ash,Update the bearing branch in time,Adopting strong bearing branches technology,paying attention to pest control,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technical extension system and so on.

Chinese Prickly Ash;Cultivation;Problem;Countermeasure

S573

B

1002-1728(2017)05-0062-03

10.3969/j.issn.1002-1728.2017.05.014

2017-09-01

渭南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KYJ-4-4)

李红芳(1975-),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系统学、解剖学、盐碱植物以及果树等方面的研究。

E-mail:hflee@126.com

猜你喜欢
渭北建园结果枝
蓝莓建园技术
苹果建园技术
桑树快速丰产建园技术
两个苹果品种在渭北旱塬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桃树结果枝组的培养和修剪
结果枝叶片数影响早熟柑桔果实品质
克伦生葡萄冬季修剪留芽量及负载量试验研究
红色渭北颂
渭北明珠
——林皋湖
山地柑桔建园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