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盈月
(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公会中心卫生院中医科, 广西 贺州 542811)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椎病45例临床观察
黄盈月
(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公会中心卫生院中医科, 广西 贺州 542811)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颈椎病患者45例作观察组,给予以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中药口服外用均以10天为一疗程,针灸1次/天,10天为一疗程;另选取45例作对照组,给予口服活血止痛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以10天为一疗程,对比两组患者各自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3%与62%,复发率分别为2.22%与15.5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继续推广应用。
颈椎病;中药;针灸
颈椎病是一种非炎症性、退行性骨质增生病变。临床用于该病治疗的方法较多,但缺少特异性治疗方法,且疗效也不佳。而本文笔者在颈椎病治疗中已有多年经验,发现该疾病采用中药配合针灸疗法可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近年来所在院应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资料作如下汇报。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笔者所在院中医科收治的颈椎病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本次研究调查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0~82岁,平均(63.5±1.6)岁,病程2~13年,平均(9.3±0.8)年。对照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32~78岁,平均(65.2±1.7)岁,病程2~15年,平均(13.3±0.6)年。所有患者均参照1986年美国风湿学会的KOA诊断标准及《实用关节炎诊断治疗学》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确诊为颈椎病[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中药口服选全蝎5 g、僵蚕10 g搜风通络;川芎12 g、当归12 g、丹参12 g活血祛瘀;制川乌8 g、麻黄8 g温经散寒,除湿止痛;防风12 g、羌活12 g、独活12 g祛风胜湿;白芍10 g、甘草6 g缓急止痛,并随症加减用药;水煎服,1剂/日,以10天为一疗程。
针灸治疗取穴:翳风、身柱、百劳等穴,选用0.3 mm× 40 mm的1.5寸一次性豪针,电针治疗,平补平泻,中等刺激,留针30~40 min,针灸1次/d,以10 d为一疗程。
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活血止痛胶囊(南京中山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 g/片;批号:国药准字 Z10920002)、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3 g/片、批号:国药准字H10900089)治疗,2次/d,以10 d为一疗程。
1.3 疗效评定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各自治疗的总有效率与复发率,其中总有效率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关于颈椎病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显效:颈部和头部疼痛、压痛及活动功能障碍消失。好转:颈部和头部疼痛、压减轻,活动功能轻微受限。无效:颈部和头部疼痛、压痛及活动功能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总有效率以[(例)%]表示,采用χ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显效 32例,占 71.11%;好转 10例,占22.22%;无效3例,占6.66%;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18例,占40%;好转10例,占22.22%;无效17例,占37.77%;总有效率为62%,两组患者用药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其中观察组中1例患者因过于劳累而复发,复发率为2.22%;对照组中7例复发,复发率为15.5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颈椎病也称作“颈椎综合征”,部分症状分别见于中医学里的“颈肩痛”、“项强”“眩晕”等病症里,30~65岁人群为该病的高发人群。中医认为该症主因正气虚,气血失调,使得外邪气血运行不畅,阻滞在经络筋骨肌肤所致。气血运畴袭行不畅,经脉失养胃该病发病关键。治疗的关键为消痹通络、活血化癖、解痉止痛。而本研究中,笔者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上述中药治疗,有力的证明了其在该疾病中的确切疗效,针对各种中药分别炮制,效果更佳。三种重要中药材用酒炙;制川乌用盐炙。配合针灸治疗,效果更佳,针灸取颈椎部的穴位:翳风、身柱、百劳等,随患者症状不同,增减穴位,达到活血通络、祛风止痛之效,特别是针灸配合电针治疗,效果更佳。因此此次调查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且随访一年仅有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相当低。由此可得出,中药联合针灸用于颈椎部的治疗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疗后不易复发,不损害胃肠道特点,是西医所不能比拟的。综上所述,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椎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1] 孙 瑛.实用关节炎诊断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333.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辨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2(3):18-19.
本文编辑:罗 兰
R452
B
ISSN.2095-8242.2017.01.07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