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晗
(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127)
·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
以供给侧改革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机理与保障措施
郭 晗
(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127)
创新发展是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的首要发展理念,发展创新型经济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经济结构的转型和技术水平的变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开发经济增长潜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势在必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重点要在新知识和新理念、新技术和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新产业和新市场、新制度和新要素等方面增加供给,培育经济新动能。从保障措施来看,要深化有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科技体制改革,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平台保障;要深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人力保障;要建设高效并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政府,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型经济;经济增长潜力;转型升级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和经济结构转型加速,中国经济进入了以“三期叠加”为特征的新常态。为了解决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中共中央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新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了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要按照“双轮驱动、一个体系、六大转变”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此背景下,我们要积极探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逻辑机理、重点内容和保障措施,从而构建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模式,推动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去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2016年的具体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这些具体任务的核心最终都指向发展创新型经济。传统产业要改造升级,过剩产能要释放,必须有替代产业,有新的着力点。过剩产能只有释放到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上,才能形成新的发展动能。因此,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发展创新型经济。
1.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构建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认为,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力量是不一样的。具体而言,国家竞争优势可分为四个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在经济发展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阶段,宏观经济管理的模式主要以需求管理为主,通过刺激投资需求,增加要素投入来使经济发展规模得到扩张[1]。但以需求管理为主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模式,最终必将面临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问题:一是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二是对资源环境的过度消耗导致的资源环境瓶颈。要解决这两大问题,就需要走以知识和科技为先导的创新发展之路,使经济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过渡到创新驱动,也就是构建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在进入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素禀赋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经济进入要素成本上升阶段,以高投资、高消耗、低效益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在新的发展阶段,以需求刺激为核心的政策导向已经无法解决当前经济增长下滑和结构失衡的问题,因此需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就在于构建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以此代替过去的要素扩张和投资扩张型的发展模式,从而调整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2.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创新型经济的构建为主要内容,拓展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性边界。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自2010年以来一直处于下降过程中,并且这一轮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是在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条件下发生的,相对于过去的经济波动更具长期性和趋势性,因此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结构性改革,通过结构转换改善经济的供给面,从而提升潜在经济增长率[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要提升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建设创新型经济。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创新型经济对经济增长潜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能够改善增长的动力结构,实现从依靠要素扩张为主的规模优势到依靠科技进步的竞争优势转变,从而突破要素禀赋条件变化的制约,形成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来源。创新不是通过提升资本劳动比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通过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从而突破要素报酬递减规律约束,提升增长潜力。第二,创新型经济能够提升经济增长的禀赋结构,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从而加速经济增长。创新不仅仅能够创造供给,除去提升生产效率的创新外,具备“创造性毁灭”(Creative destruction)特征的创新还能够促使新产品的出现,从而也能够创造需求,这就拓展了社会财富的边界,从而提升增长潜力。第三,创新型经济本身具备很强的扩散效应(diffusion effect)和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在经济分工不断深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创新型经济能够通过更强的扩散和溢出提升增长潜力。
3.经济结构的变化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增加创新型产业和产品供给为核心,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传统的需求管理重视总量问题而忽视结构问题,造成了经济发展中的高产能、高杠杆和高库存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新一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一些高耗能、低效益的领域去除产能过剩、降低杠杆,化解传统产业高库存所带来的系统性经济风险。同时,还要以“补短板”为目标,加大对于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经济学在对产业结构转型的研究中形成了两个重要的经济事实:一是在工业化前中期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的“Kuznets事实”;二是在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向服务业转型的“Bell事实”。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也面临着从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型。但从当前中国发展的实际来看,工业和建筑业面临产能过剩和库存过高的问题,而服务业内部分化严重,传统服务业低端化,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服务业供给不足,这导致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那么未来的产业结构转型不可避免地会进入“结构性减速”,甚至存在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3]。因此,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发展集成制造和服务功能的新兴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4.技术水平的变迁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技术供给模式要从技术模仿走向自主创新,以创新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技术供给的来源主要是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这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作为后发技术国家,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依靠外国直接投资来得到较快的提升,这样比较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4]。但随着中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不断缩小,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技术前沿,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获得的边际收益逐渐缩小。同时,长期采用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的方式还可能存在一个问题:引进的技术结构与被引进国的禀赋结构相一致,但却与本国的禀赋结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在客观上造成了技术结构偏离比较优势,从而难以形成产业发展的自生能力。随着中国技术水平的变迁,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要实现技术供给模式从引进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型,在一些技术相对薄弱的领域,重点发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作用;而在已经达到国际技术前沿的领域,则要重点发挥原始创新的作用,最大程度推动本国禀赋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同步升级,以自主创新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
创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创新仅指技术创新,而广义的创新应该包括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孵化到市场应用的全过程。根据弗里德曼对熊彼特创新概念的解释,创新包括三重层层递进的含义:发明、创新以及创新的扩散。根据这一解释,可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型经济的重点内容概括如下:首先,处于发明阶段的是新理念和新知识的供给;其次,处于创新阶段的是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供给,其中新技术和新产品来自于新知识的孵化,而新业态和新模式来自于新理念的孵化;再次,处于创新扩散阶段的是新产业和新市场的供给,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是创新型经济的表现;最后,贯穿整个创新型经济过程中的是新制度和新要素的供给,这是创新型经济能够发展的条件和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标志是形成新的供给,具体体现在:
1.新理念和新知识的供给。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型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注重新理念和新知识的供给。其中,新知识的产生是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基础,而新理念的产生是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基础。从新知识方面来说,主要是要加强面向科学前沿的原始创新,在重大领域引领世界科学研究方向,推进变革性研究,在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上积极进取,强化源头储备。新知识供给的主体主要来自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发展,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和特色学科。从新理念方面来说,主要是加强对一些新理念的研究和探索。当前一些创新的理念已经孵化为一些新兴业态和模式,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经济和生活。例如,共享经济的理念已经改变了整个移动出行领域的业态和模式,为人们的移动出行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体验经济的理念嵌入O2O领域,通过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餐饮、住宿和娱乐等传统行业;平台经济的理念则在更早时期嵌入互联网领域[5]。在未来,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和圈层文化的崛起,定制经济将进一步发挥其影响力,孵化出更多新的经济业态和商业模式,成为创新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供给。创新型经济发展中最核心的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体现就是新技术和新产品,这也是创新型经济的动力。从新技术的供给来说,要着重在以下技术领域进行开发和探索: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智能绿色制造技术、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保技术、海洋和空间先进适用技术、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先进有效安全便捷的健康技术、支撑商业模式创新的现代服务技术、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从新产品的供给来说,要在以上新技术所覆盖的领域,积极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开放创新,推动中国先进技术和产品走出去。由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供给主体主要是企业,因此,在探索新技术和发明新产品的过程中,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3.新业态和新模式的供给。新业态和新模式主要是在技术变革的背景下,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下,一些新理念所孵化出的新的经济业态和商业模式,其本质是新理念通过互联网的新技术得以实现,这也是创新型经济的重要体现。这些新业态和新模式能够打破传统经济中信息的不对称性格局,并对经济中产生的大数据进行整合利用,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能催生出很多新的行业和市场。当前,新业态和新模式主要是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催生的,因此主要围绕“互联网+”来展开,就是用互联网去改造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通过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在传统零售、移动出行、生活服务业等方面,积极拓展和开发基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定制经济等多种理念的新兴业态和模式,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6]。在催生新业态和新模式方面,尤其要注重发挥民营经济的力量,重视小微企业的作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氛围。
4.新产业和新市场的供给。无论是技术和产品创新,还是业态和模式创新,最终必须落实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这是创新型经济的载体。建设创新型经济要和当前产业变革的两大趋势相结合:一是产业融合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产业融合不断深化,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明显;二是新兴产业迅速成长的趋势,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技术趋于成熟,产品不断创新,已经到了大规模扩散应用的产业化阶段。发展创新型经济,需要对这种趋势做出准确判断,在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加大投入,促成新产业的发展和新市场的形成。同时,当今时代技术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新的经济业态和模式也层出不穷,这意味着新产业和新市场的成长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尤其要注意当前正在产生的带有熊彼特式“创造性破坏”特征的颠覆性技术,这很有可能迅速催生出新的产业与新的市场[7]。因此,发展创新型经济需要高度关注这种技术创新,力争未来能够有若干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成长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5.新制度和新要素的供给。发展创新型经济,必须要有符合创新型经济的制度供给,同时还要有符合创新型经济所需的基本要素,这是创新型经济发展的保障。从新制度的供给来说,体制机制的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双轮”之一,因此,应当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创新型经济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从新要素来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扩张,而在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中主要依靠的是知识和人力资本。因此,在传统经济发展人口红利逐渐消散的背景下,应为创新型经济发展积攒人力资本红利,从而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和下一轮增长时代的来临提供坚实保障。
从国外创新型经济的发展经验来看,创新型经济通常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平台保障,能够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够实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对接,并能够实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二是人才保障,拥有大量创新创业人才,包括科技创新的研究型人才和高端创业人才;三是具备高效和集成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政府,能够为创新型经济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从目前中国创新型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存在创新与经济实践脱节,创新成果转化率低,导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受限;二是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缺乏,虽然目前中国科技水平有很大进步,但科技创业人才仍然比较缺乏,特别是缺乏冒险精神的企业家,企业习惯通过规模扩张而不是创新来实现发展,创新对增长贡献较低;三是没有解决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传统发展模式中各地市政府更偏向于通过投资带动产出,创新体制机制缺乏活力,财政、金融等对科技成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相对滞后,难以形成创新型经济。
依据创新型经济的特征和当前中国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制约因素,从创新型经济的平台保障、人才保障和环境保障三个层面出发,本文提出相关改革措施如下:
1.深化有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建设基于创新链的完整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平台保障。创新链指“知识创新—孵化高新技术—采用高新技术”的链条,其中大学和科研院所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提供原始创新的成果,各类孵化器将知识创新的成果孵化为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将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和生产力。通过完整的创新链,既可以解决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对接,从而具备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也能够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对接,进而实现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同。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建设基于创新链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着力点如下:
一是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推动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共建创新平台和新技术孵化器,处理好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要解决长期以来以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所存在的“两张皮”问题,改变过去以传统的技术转移的方式,推动大学和企业共同进入高新技术孵化领域,实现科学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结合。要在重点领域尽快实现突破,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建设高校一流学科,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
二是建立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机制。要处理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关系,对不同类型的产业采取不同的创新方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由此形成新的增长点。具体来说,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制药、增材制造等需要突破型创新的领域,要以知识创新带动产业化创新,偏重于大学及其科学家的作用。而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需要渐进型创新的领域,要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化创新,更偏重于企业自身创新的作用。同时,在服装、食品、家具等传统行业,要以新技术带动产业化创新,特别要重视“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提升作用。在每一类不同的产业中,都要积极引导科技创新资源向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集聚,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
三是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处理好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的关系,构建创新创业的“互联网+”平台,将科技创新转化为增长动力。首先是建立创新创业风险共担机制和创新创业利益共享机制,利用风险分担机制来吸引风险投资,利用利益分担机制实现各类创新创业人才的价值共享,通过这两方面形成有效的创业激励。其次是建立创新创业的“互联网+”平台,提供众创的无限平台,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降低市场和技术门槛,并借助平台解决新产品的市场问题,降低创新创业的风险。
2.深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端创新创业人才,为创新型经济的构建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传统经济增长中各种增长要素跟着资本走,现在重点在创新,各种创新要素跟着人才走,因此需要重点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依据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路建立集聚创新创业人才的制度,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引进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着力点如下:
一是完善人才供求、价格和竞争机制,在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方面,要重点加大投入力度。传统的发展过程中强调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等比较优势。这种低成本比较优势在贸易领域是有效的,但在创新型经济中就不适用了。新经济条件下发展主要依靠知识要素和人力资本要素,这意味着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以低成本为主要特征的比较优势战略需要转变为以强调创新、人才和科技为特征的竞争优势战略。低价位的薪酬只能吸引低素质劳动力,只有高价位的薪酬才能吸引到高端人才。因此,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要从比较优势战略转变为竞争优势战略,高度重视人力资本的供给。要把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最关键一环,加强人才引进,积极打破系统、地域等界限,整合各类人才资源,拓展人才发展平台,通过各种平台吸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创新型经济提供强大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二是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要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加大对新兴产业以及重点领域、企业急需紧缺人才支持力度;建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构建全面创新体系构筑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
三是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宜居、宜研、宜产业化的环境。充分调动各种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形成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生态。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相应的生活保障,提供体制机制和政策上的便利,解决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激发广大科技人才的创新动力和创业激情。
3.建设高效并有集成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政府,改善创新治理,完善创新激励的政策体系,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发展创新型经济,前提是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的发动者首先是政府。同时由于创新成果具有溢出效应,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这就决定了政府应作为社会代表来支付创新的社会成本,制定重大科技创新计划,并通过公共财政对此类创新进行直接或引导性投入。政府的创新职责在于体制机制创新和集成创新,即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使得创新系统中各个环节之间围绕某个创新目标能够实现高效的集合、协调和衔接。在建设创新型政府方面,着力点如下:
一是提升政府的集成创新能力,完善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要通过构建一系列有利于提升集成创新能力的体制机理,改善创新治理,完善创新激励。首先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激励机制,以保证其不断提供创新成果和科学突破;其次是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以保证带动新产业的繁育、新产品的生产和新技术的运用;再次是新产品和创新的融资机制,以推动创新活动的发展;最后是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保证创新活动的生命力。
二是建立现代创新政策体系,实现从“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的转变。现代创新型经济中,创新政策的概念要大于科技政策,因此,要把创新政策融入科技政策、产业政策、财税金融政策、贸易和教育政策等各项政策中去,使之形成全面有效的创新政策体系。同时,要促进创新政策体系中各方面政策协调,通过加强各环节投入的协调性和连续性以实现全方位的协同创新。
三是加强创新环境建设,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首先,要增强经济活力,强化市场竞争,建设创新创业文化,增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其次,政府要提供自主创新的引导性和公益性投资,同时为创新成果的采用提供必要的鼓励和强制措施,包括政府优先采购自主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文化建设等;最后,要推进科技、金融融合,加大支持力度,培育更多投资、担保类市场主体,把更多社会资金引导到科技创新上来。
[1] 洪银兴.科技创新路线图与创新型经济各个阶段的主题[J].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2] 龚刚.论新常态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3] 刘尧飞.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J].理论月刊,2016,(4).
[4] 殷军,皮建才,陈旭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产业选择[J].财经科学,2016,(3).
[5] 任保平,郭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J].学术研究,2013,(2).
[6] 任保平,郭晗.新常态下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路径选择与改革取向[J].天津社会科学,2015,(5).
[7] 任保平,郭晗.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3).
[责任编辑:陈淑华]
2016-11-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常态下地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监测预警系统和政策支撑体系构建研究”(15ZDA01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常态下陕西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机制和路径研究”(2015D034);陕西省面向“十三五”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项目“陕西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研究”(2016ZDA06)
郭晗(1987—),男,陕西汉阴人,讲师,经济学博士,从事理论经济学研究。
F121
A
1007-4937(2017)03-006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