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践能力体系建设与思考

2017-03-07 05:33陈树良史宪睿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能力

陈树良,史宪睿,李 雪,李 冰



大学生实践能力体系建设与思考

陈树良,史宪睿,李 雪,李 冰

(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

实践教学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为提高学生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经管类专业为例,对大学生实践能力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总结实践能力体系建设重要性基础上,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合理途径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出了设想和方案。

大学生;实践能力体系;建设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高等教育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结构和质量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与管理专业贴近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因此,改革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开发构建探索新的培养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教发[2015]7号文件,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高校要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试点引领、示范推动,转变发展理念,增强改革动力,强化评价引导,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一、大学生实践能力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在改变观念、提升素质基础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增强学校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高等学校在经历了规模扩张以后,已逐渐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高校要增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支撑力和贡献度,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区域经济建设输送更好更多的适用人才。

(3)增强国家综合国力。近年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升,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大学生是我国的未来,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提升我国未来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和保障[1]。

二、大学生实践能力体系建设的内容

(一)基础能力

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基础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基本素养。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为大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机会,为大学生学习和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形成基本素养。

(二)工具性能力

社会、经济、科技越是发达,工具能力所起的作用就越是突出。工具能力主要有外语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等。工具性能力是大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基本能力,如外语形成大学生的语言交流与写作能力,计算机形成大学生的计算与办公能力。

(三)专业能力

每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为实现专业目标必备的专业能力。如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方面、全过程的专业能力,包括生产运营及管理能力、采购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投资能力、物流管理能力、设备与技术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企业统计能力、经济统计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现代企业管理综合能力等。

(四)数据调查与数据分析能力

数据调查与数据分析属于经管类大学生的基础能力,更是学生实现专业能力的必要保证和手段。如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会计学专业、国际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统计学专业等等,为实现专业自身的目标,无不需要大量地、及时地、准确地占有第一手资料,进行资料分析,得到透过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实现对研究问题的客观、全面、趋势性的认识,实现专业目标,实现科学决策。

三、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1.加强课内实验教学。建立课内实验教学制度。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以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内实验体系。充分利用实验设备资源优势,开发新的实验项目。更新、充实实验内容,以验证性课内实验类型为主,适当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课内实验占课程总学分的比例要达到10%以上。课内实验教学主要构建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

2.提高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质量。进一步明确课程设计教学目标,建立课程设计质量标准,体现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充分发挥毕业设计(论文)对学生工程实践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把行业、企业的实践需要作为选题主要来源,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比例逐步提升。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主要构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3.建立校内外相结合的实习实训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校内的综合及单项实验室及其资源,大力开发实验项目,提高实验设备设施的利用率。大力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建立省级、校级的若干稳定的校外基地,对接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校内外相结合的实习实训教学体系主要构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期间,可以考虑与工科共建的思路进行建设[2]。

4.推进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包括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科技创新竞赛、专业导师项目训练和开放实验室项目。以各级实践创新项目为契机,以参加各级竞赛代替实践训练,以社会经济发展热点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为题目,实行真题真做,对学生的实践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系统训练。创新创业实践主要构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在以上各项实践教学体系中,都离不开数据调查与数据分析能力。

(二)系统环境建设

实践教学环境涉及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

1.从学校角度看。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学校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学校要在制度,宣传、教育、引导、组织实施、效果考核等方面加强工作。其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引导。高等学校要积极宣传、教育大学生重视实践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2.从教师角度看。高校教师要努力坚持导师制度,努力践行导师责任。导师是学校宣传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执行者,更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和指导者,所以,教师要端正认识,积极参与,这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

3.从学生角度看。认识和态度对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大学生一定要正确认识实践能力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和对提升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保障。

(三)实践能力培养保障体系建设

1.完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制度

(1)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与反馈机制。按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学校对课内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场地)的质量监控制度,在加强实践教学过程考核和过程控制的基础上,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围绕实践教学目标及能力培养要求、实践教学项目及内容、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实践教学条件、实验室开放和实践教学效果等主要评价要素,制定实践教学评价标准。

(2)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教学完成质量,与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单位的工作质量、工作成就进行跟踪调查,建立一种纵向关联,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跟踪和连续考评制度。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反馈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改进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建立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实践教学成绩考核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平时成绩、答辩成绩、实践报告成绩。其中,平时成绩重在考核学生的实践过程,包括出勤、讨论、提问、阶段性实践任务完成情况等;答辩成绩重在考核学生对实践课程的任务、内容、完成情况、实践方法以及相关理论等理解和使用情况;实践报告成绩重在考核实践教学内容的完成质量、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使用的理论和方法、得出的研究结论及给出的相应建议,以及实践报告的撰写能力。

2.专业的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为建立实践能力体系,学校要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主要包括教师引进和培养两个渠道[3]。教师引进包括高水平专业教师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兼职教师。现有教师素质提升机制主要有:

(1)完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明确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目的,规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成果考核,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素质。青年专业教师要利用寒暑假时间和课余时间,参加本专业的企业实践,企业实践时间应半年。实践企业应是学校或学院校外实践基地。教师企业实践结束后,学校要进行考核。

(2)完善专业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的竞赛制度。科学制定参加竞赛的类型、级别、竞赛题目,切实提高教师的工程素质与实践能力、竞赛前布置竞赛题目,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充分调研,撰写竞赛报告;学校组建由学校资深教师、行业顾问、企业专家组成的大赛评委,通过现场考核和答辩的方式,对参赛教师的作品进行评审。

(3)强化实验教师能力提升制度。科学制定实验教学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实验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实验设备的操作、检修与维护能力,开发设计实验项目能力及创新创业竞赛指导能力。

(4)继续坚持青年教师助课制度和教师讲课大赛制度。为使青年教师高度重视教学基本功和课堂教学,实施青年教师助课和讲课大赛制度,使青年教师通过助课逐渐融入教学活动,熟悉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逐渐形成课堂掌控能力,提升自身教师身份,增强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素质。

(5)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与本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相关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本专业工程实践和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职(执)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职称。

3.深化实践教学成绩考核方法改革。根据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和课程性质,大力推进实践教学课程成绩考核改革。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评价,建立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成绩评价方法。

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1)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行业深度合作,探索开展“3+1”校企(校地)联合人才培养。学生在校内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三年以专业理论为主、专业实践为辅的课程学习,一年在“校外教学实践基地”进行以专业素养与实践技能为主、专业理论为辅的实践知识学习(包括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实习及创新等实践教学环节)。

(2)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依据学生学习基础、创新创业能力或就业意向等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构筑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分类培养。比如大学英语,结合入校摸底考试,将学生进行A班、B班、C班划分,分类进行外语教学;结合学生需求,按照研究生、四六级、出国分别进行外语教学。高等数学,按照普通专业需求及更进一步的考研需求,进行高等数学教学。结合大学生就业需求,开展实践技能培训,考研、考公务员等教育。一些重要的专业课程,结合就业、创新实践、考研等需求,分类进行专业课教学。

(3)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实践所需人才的继续教育。结合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加强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合作,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动力,为劳动者提升劳动技能、职业转换提供培训与教育,提升企业人力资源质量。

[1] 魏军英, 王静, 王吉岱. 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研究[J]. 中国电力研究,2014(3):14-15.

[2] 江帆, 张春良,王一军,等. 机械专业学生主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87-192.

[3] 张立敏. 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 大学教育,2016(6):16-17.

(责任编校:付春玲)

10.15916/j.issn1674-327x.2017.02.032

G642.0

A

1674-327X (2017)02-0105-03

2016-08-31

2016年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学研究项目(JW201615404);2016年辽宁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6292); 2016年辽宁工业大学教改项目(2016045)

陈树良(1965-),男,辽宁绥中人,副教授。

猜你喜欢
大学生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